化学动力学613速率理论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0968036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4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动力学613速率理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化学动力学613速率理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化学动力学613速率理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化学动力学613速率理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化学动力学613速率理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动力学613速率理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动力学613速率理论课件(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四、十五节 反应速率理论,从微观模型出发,从理论上推导反应的速率常数,是化学动力学从实验科学走向理论科学的重要标志。,一碰撞理论(Collision theory ),1简单碰撞推导反应速率,化学反应与碰撞,反应必须碰撞,只有足够能量的分子(活化分子)碰撞才能断开旧键,建立新键,A + B P,r = 碰撞频率活化分子比率,简单碰撞模型,演示,一碰撞理论(Collision theory ),1简单碰撞推导反应速率,化学反应与碰撞,反应必须碰撞,只有足够能量的分子(活化分子)碰撞才能断开旧键,建立新键,A + B P,r = 碰撞频率活化分子比率,简单碰撞模型,分子视为硬球,除碰撞瞬间外

2、,分子间无作用力,碰撞时分子间的中心距等于半径之和。(实际情况要复杂的多),一碰撞理论(Collision theory ),碰撞频率Z 分子运动论,r = 碰撞频率活化分子比率,不同分子碰撞,摩尔折合质量,n为单位体积分子数,同种分子碰撞,活化分子比率 玻兹曼分布( Boltzmann ),能量大于阈能EC的分子比率,一碰撞理论(Collision theory ),n = c L代入,反应速率,反应速率常数,一碰撞理论(Collision theory ),比较二级反应,式中为SI制单位 d:m :kg/mol k:mol1m3s 1,同理,同种分子反应,一碰撞理论(Collision t

3、heory ),2碰撞理论与阿氏公式比较,碰撞理论,( T一定,),阿氏公式,指前因子又称频率因子,EC Ea,EC Ea关系,温度影响频率因子:,一碰撞理论(Collision theory ),评论 碰撞理论原则上给出了k的理论计算方法,其中dAB可由实验测得,但EC无法从实验得到,只能从Ea推算,这是碰撞理论的缺点之一。,一碰撞理论(Collision theory ),例2NOCl 2NO + Cl2 ,Ea = 105.5 kJ/mol, d = 2.8910 10 m, M = 65.510 3 kg/mol, 求600K时的 k,解,103.0 kJ/mol,= 0.051(mo

4、l/m3)1 s 1,实验值 k = 0.060(mol/m3)1 s 1 ,基本符合,一碰撞理论(Collision theory ),3方位因子(steric factor ),较符合的反应:气体简单分子间反应 不符合的反应:复杂分子(特别有机物)反应,引入校正因子P,讨论 (1)大多反应,P 1,不易解释。P值只能由实验得到,不能理论计算,这是碰撞理论的缺点之二。,二过渡态理论 ( transition state theory ),碰撞是非弹性的,在断键、成键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反应经过一个过渡态 可由分子的大小、质量、转动惯量、振动频率等微观数据计算速率常数。(因而又称绝对速率

5、理论),A分子,B-C分子,ABC 过渡态,A-B分子,C分子,演示,模型要点:,二过渡态理论 ( transition state theory ),1势能面概念,势能曲线:两原子间的势能随距离 r 变化曲线,引力作用,斥力作用,r = r0,E最低 r r0,E r ,E = 0,A 原子靠近时,二过渡态理论 ( transition state theory ),A原子不同距离时 对BC势能曲线的影响,二过渡态理论 ( transition state theory ),第三原子A的靠近,形成AB间的势能,同时改变BC的势能曲线。 若ABC夹角一定时(如180),总势能 E = f (

6、rAB,rBC ),可用三维坐标表示,R平面A + BC,势能曲面:,P平面AB + C,H平面A + B +C,势能面马鞍形,T点鞍点,二过渡态理论 ( transition state theory ),反应最佳途径,R T P,所需的能量最低,Eb最低势能垒,可由量子力学计算 Eb EBC键能,二过渡态理论 ( transition state theory ),2过渡态理论推导反应速率常数,反应过程,快平衡,T:过渡态,速控步,过渡态,在鞍点T形成不稳定的活化络合物,是新键将生成而未生成,旧键将断裂而未断裂的状态,称过渡态,推导 k,由速控步,r = k cABC,平衡假设,cABC

7、= K cAcBC (c) 12,分解速率常数,k = ,普通分子振动,可恢复原态 活化络合物,振动即分解,(振动频率),二过渡态理论 ( transition state theory ),由速控步,r = k cABC, 振动能,反应速率,速率常数,n分子反应,二过渡态理论 ( transition state theory ),n分子反应,kB = 1.380610 23JK 1 h = 6.62610 34Js,k单位:单分子 s1,双分子 Lmol1s1,c=1 molL1,rG= RTln K = rHTrS,从rG和rS rH求K 及 k,从微观结构数据求配分函数、K 及 k,3

8、k 的热力学求算,统计热力学方法:,经典热力学方法:,二过渡态理论 ( transition state theory ),4rG和rH rS 求算,理论上,可从微观结构数据求算 现从宏观实验数据(Ea和k)求算,(1)由 k K rG,(2)由Ea rH,Ea = RT + rU,二过渡态理论 ( transition state theory ),=rH(1n) RT,rU= rH,Ea = rU + RT,rU=rHnRT,Ea = rH +nRT,气相:n为反应分子数,液相 n =1,(3),二过渡态理论 ( transition state theory ),例丁二烯二聚反应 2A

9、A2 T1 = 550K, k1 = 2.77 (mol/L)1s1 , T2 = 650K, k2 = 80.78 (mol/L)1s1 求600K时反应的rG ,rH ,rS 。,解由阿氏方程,K=1.3771012,rGRTln K =136.24 kJmol1,rH = Ea 2RT = 90.27 kJmol1 (n=2),= 76.61 JK 1mol1,二过渡态理论 ( transition state theory ),5过渡态理论与阿氏公式和碰撞理论比较,过渡态理论,阿氏公式比较,二过渡态理论 ( transition state theory ),碰撞理论比较,方位因子与活化熵有关,双分子反应A + B AB,rS 0P 1,单分子反应A A,rS 0P 1,请转下一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