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护理教学教案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0967864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4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护理教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学习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护理教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学习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护理教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学习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护理教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学习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护理教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护理教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护理教学教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经股动脉或升主动脉将球囊导管插入降主动脉,球囊内充以二氧化碳或氦气,并与体外的气源及反搏控制装置相连。将患者的心电或血压信号馈入反搏控制装置,使球囊泵与患者的心脏搏动同步反向动作。患者心脏收缩时,反搏泵迅速将球囊排空;患者心脏舒张时,反搏泵球囊迅速充盈,从而达到反搏辅助循环的作用。,定义,主动脉球囊反搏泵,Intra Aortic Balloon Pump (IABP),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将一个体积约40cc的球囊通过股动脉穿刺,放置到降主动脉左锁骨下1-2公分处,球囊介于左锁骨下动脉与肾动脉之间,通过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驱动,在舒张期开

2、始充气,增加冠脉灌注,在舒张末期放气完毕,降低后负荷的一项手术。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是历史最久,已被广泛接受的左心室辅助装置。,反搏的原理,心脏收缩前一瞬间(主动脉开放时),球囊放气,降低主动脉内舒张末压,减少左心室做功,降低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心脏舒张前一瞬间(主动脉关闭时),球囊充气,增加舒张期冠脉灌注压力,增加心肌供氧。,左锁骨动脉 以下2-3cm (第二肋间),肾脏,1.降低左室前后负荷,减轻心脏负担 球囊在心脏收缩、主动脉瓣开放前的瞬间迅速完成排气,使主动脉内瞬时减压,左心室射血阻力(即左心室后负荷)同时降低, 在心肌收缩力不变的情况下,心排血量增加(约 15%)。有资料表明,主

3、动脉内球囊反搏可使左心室收缩压和射血阻力下降 10%-20% ,而心排血量可增加 0.5L/min.m 。,作用原理和生理效应,2.提高舒张压,增加冠状动脉灌注 供应心肌的冠状动脉血流主要在舒张期进入心肌。因此,提高主动脉舒张压,可明显增加冠状动脉血流灌注。当心室舒张时,主动脉瓣关闭,球囊立即充气扩张。由于球囊的挤压,产生反搏作用,将主动脉血流逆向挤压至主动脉根部,使近端主动脉舒张压升高。而舒张期冠状动脉阻力最小,舒张压升高后血流灌注增加,缺血心肌的供血改善,进而使心肌损伤得到恢复,心脏功能改善。,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可使全身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得到改善,循环稳定,周围血管收缩状态缓解,尿量明显增多

4、。患者脑部血流有所增加,肾血流增加 19.8% ,肝血流增加 35.4% ,脾血流增加 47.3% 。心肌乳酸含量和乳酸生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儿茶酚氨及其代谢产物明显降低,微循环得到改善,同时伴有心率下降。后者为主动脉弓感受器受反搏刺激所致。,3.对全身的影响,随着左心室功能的改善,心排血量的增加,右心室前后负荷亦降低。反搏应用的即刻,右房压下降约 11% ,肺动脉压平均下降 12% ,肺血管阻力降低 19% 。因此,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不仅改善左心室功能,对右心室功能也有一定帮助。,4.对右心功能的影响,适 应 症,一、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 1、急性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 2、围手术期发生的心肌梗

5、塞 3、体外循环后低心排综合症 4、心脏挫伤 5、中毒性休克 6、病毒性心肌炎 二、急性心肌梗塞后发生的机械性并发症 1、室间隔穿孔 2、乳头肌断裂致二尖瓣关闭不全 3、大室壁瘤,三、内科治疗无效的不稳定型心绞痛 四、心肌缺血而致的室性心律紊乱 五、进展性心肌梗塞 六、围手术期对重症病人的支持和 保护措施 1、严重心肌缺血病人做冠脉造影、PTCA、溶栓术、麻醉诱导 2、高危重症病人作心导管检查、心脏手术、普外手术 七、心脏移植前后的辅助治疗 八、人工心脏的过渡治疗 九、手术中产生搏动性血流,禁忌症,IABP治疗的安全条件为主动脉瓣和主动脉壁正常 (一)绝对禁忌症: 1. 主动脉瓣病变:严重Ai

6、,主动脉窦瘤破裂 2. 主动脉壁病变:主动脉瘤(气囊充气可致夹 层形成或动脉破裂) (二)相对禁忌症: 1. 脑出血(增加出血可能),严重的出血倾向 2. 周围动脉疾病(增加肢体缺血的可能) 3. 心脏畸形纠正不满意者 4. 无手术指征的晚期心脏病 5. 恶性肿瘤,晚期重要脏器疾病,PCI术后安置IABP入监护室的 观察与护理,即刻评估病人,病人意识、一般状态及生命体征 立即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护、吸氧 注意病人的体温变化 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指尖、甲床的血运情况 嘱病人饮水,注意饮食 出血(潜在护理问题) 疼痛 心律失常 并发症,实施治疗措施,监测生命体征 持续心电监护 持续吸氧3L/

7、分 观察穿刺处有无渗血、血肿 鼓励患者术后饮水,加强水化疗法 饮食护理,IABP术后的监测及护理,1、球囊导管的固定 2、心理支持 3、观察反搏效果 4、观察心电图变化 5、抗凝治疗的监测 6、足背动脉的监测 7、导管穿刺处的护理 8、球囊导管的护理 9、体位的护理 10、拔管的护理,三、观察反搏效果,反搏有效的征兆包括循环改善(皮肤、面色可见红润,鼻尖、额头及肢体末端转暖),中心静脉压下降,尿量增多,以及心泵有力,包括舒张压及收缩压回升。因此,准确观察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反搏压与波形变化,反搏前后的压力变化及反搏期间压力的动态变化,反映了反搏治疗和病情的变化,主动脉收缩峰压和舒张末压

8、反搏后都较反搏前降低,而平均压上升,这说明反搏有效。 值班护士应认真交接管道反搏压力等情况,观察各管道连接处有无松动、血液返流现象,每小时定时冲洗中心腔1次,每次连续冲洗时间大于15秒(肝素盐水约3-5ml),以免形成血栓。,提示: 定时冲洗中心腔可以保证有创血压测量更准确。用加压盐水袋完成每小时定时冲洗球囊中心腔的工作,显然更省事且最大程度的减少污染中心腔的机会。,四、观察心电图变化,持续严密观察心率、心律及QRS波变化,若心率过快、过缓,均应积极查找原因并及时处理;发现恶性心律失常,立即对症处理;心律改变如窦性转为房颤,应适当调整放气期限。正常辅助时反搏频率1:1最好,在心率太快时(150

9、次/分)时,临床应尝试降心率,以保证最佳的反搏效果。,五、抗凝治疗的监测,每小时使用肝素盐水冲洗测压管道,以免血栓形成,注意严格无菌操作;注意观察皮肤的温度和病人自我感觉情况 临时停止反搏,持续时间不应超过30分钟,以避免形成血栓!,六、足背动脉的监测,确定足背动脉搏动处,并在皮肤上做标记,每小时记录足背动脉搏动处次数、强弱、足背皮肤温度、颜色、痛觉1次,并与对侧肢体足背动脉做对比。必要时可经皮氧饱和度监测,以便及早发现下肢缺血情况。按摩双下肢,以免血栓形成。 一旦发现及时报告医生处理,七、导管穿刺处的护理,IABP导管植入本身就易成为细菌进入人体的通道,若护理不当极易引起全身感染。每天在严格

10、无菌操作下更换鞘管插管处的敷料,更换敷料时要防止鞘管或反搏导管移位,影响反搏效果。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发红等现象。,八、球囊反搏导管的护理,连接好心电监护系统,每小时记录IABP动力学参数值,并观察是否与心率同步,反搏图形是否正常、规律。掌握反搏泵各项报警系统,观察IABP外固定导管内有无血迹,防止导管移位、打折、断开。,九、体位的护理,应用IABP治疗的病人要绝对卧床,取平卧位或半卧位小于45度,上气垫床。穿刺侧下肢伸直,避免屈膝、屈髋,踝关节处用约束带固定,避免导管打折。间隔2小时分别在左、右肩下垫软枕,骶尾部、肘部和足跟1小时按摩1次,预防褥疮的发生。病人需要翻身时,翻身幅度30

11、,下肢与躯体成一直线,避免穿刺侧屈曲受压。,十、拔管的护理,反搏至循环稳定后可拔除导管。经股动脉拔除导管和鞘管后用手指按压穿刺点上方1处30分钟,再用纱布、弹力绷带包扎,穿刺点处放置盐袋压迫68小时,制动体位24小时撤除。拔管后观察局部有无出血、血肿,足背动脉搏动良好,皮肤温度、颜色正常,血流动力学稳定,说明拔管成功。,球囊破裂 球囊破裂是较少见的并发症。密切观察反搏泵工作是否正常,当球囊漏气达5ml时,反搏泵会发出报警停止工作,球囊导管内会有血液返流出来,表明发生球囊破裂,应立即通知医生更换或拔出球囊导管。 预防感染 感染是IABP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每天在无菌操作下更换穿刺处的敷料。如渗血明显应及时更换敷料。加强基础护理,包括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导尿管的护理。监测体温的变化,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