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专题训练五溶液试题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40965450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9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专题训练五溶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专题训练五溶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专题训练五溶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专题训练五溶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专题训练五溶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专题训练五溶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专题训练五溶液试题(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演练专题五:溶液考点一:溶液的形成1.下列各混合物能用过滤法分离的是()A氯化钠和硝酸钾B碘和酒精C牛奶和水D食盐水中的泥沙2.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用水区分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C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硬水或软水D用肉眼观察区分氧化铜和木炭粉3.定温度下,向图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如图所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判断一定正确的是()A氯化钾的溶解度变大 B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C溶质的质量增加 D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考点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B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

2、化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D改变条件,能够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简便且可靠的方法是(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加入溶质 D减少溶剂3.有一瓶饱和溶液,在温度不改变的条件下,当溶液部分蒸发而有溶质析出时,则溶液( )A变成不饱和溶液 B仍是饱和溶液C溶质的溶解度变小 D溶质的溶解度增大4.欲使一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并且在不改变其质量分数的前提下,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加溶质B降低温度C蒸发水分D升高温度5.一木块漂浮于3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如图所示(1)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发现木块

3、排开水的体积增大了,由此推测出温度的变化是 ,同时可观察到烧杯底部的硝酸钾晶体 (2)若要在不用外力和另加溶液的情况下使木块上浮,你准备采取的具体方法是: ; 考点三: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1.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落溶解度曲线,说法错误的是()At2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B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的顺序是cbaD将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后,析出晶体最多的物质是a2.以下是 KCl的部分溶解度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KCl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B20时,100g KCl饱和溶液中含KCl 34.0gC20的KC

4、l溶液的浓度一定小于 40的KCl饱和溶液的浓度D60时,将一定质量分数KCl溶液降温到40,一定有晶体析出3.木糖醇是目前市场上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在某些温度下其溶解度分别为:30时70g、50时84g,、60时90g如图表示的是木糖醇等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为木糖醇的溶解度曲线B随着温度的升高,Z物质的溶解度逐渐减小C30时,X、Y、Z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YD50时,Y、Z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4.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B4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降

5、到20析出的固体乙可能比甲多C2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5D40时,甲物质的溶液降到20溶液一定达到饱和状态5.常温下,往盛放适量M物质的烧杯中逐渐加入N物质并充分搅拌。右下图横坐标x表示N物质的质量,纵坐标y表示烧杯中的某物理量(见下表)。下列实验与图像对应关系合理的是()6.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20时,将18g硝酸钾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g。(2)80时,将269g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60,析出晶体的质量是_g。(3)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结果精确到0.1%)(4)将40的硝酸钾饱和

6、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是_。7.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0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_;(2)将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有固体析出的是_;(3)t2时,将一定量甲物质加入100g水中完全溶解,再降温到t1,析出甲物质15g,则t2时,加入甲物质的质量是_g。8.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P点的意义是_;(2)t2时,向30g甲物质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为_,若将烧杯内物质升温到t3(不考虑水蒸发),溶液中不变的是_;A 溶剂的质量 B 溶液的质量 C 溶质的质量分数 D 以上都

7、不变(3)t4时,把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考点四:溶质的质量分数1.欲将粗盐提纯并用所得精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滤时,用玻璃棒在漏斗中搅拌加快过滤速度B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滤液蒸干时才停止加热C用精盐配制上述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等步骤D配制溶液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酒精灯、量筒、试管、玻璃棒等2.甲是80含有100g水的KNO3溶液,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对以上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A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中,饱和溶液只有2种B丙和丁溶液

8、中的溶质质量相同C四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丁D如果将甲溶液直接冷却到析出固体,开始析出固体的温度在6070之间3.在80时,物质A的溶解度比B小分别取等质量的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30,析出A、B晶体的质量分别为mg和ng(A、B均不含结晶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80时,A饱和溶液与B饱和溶液相比,前者所含溶质的质量一定比后者小B30时,若A的溶解度比B大,则m一定小于nC30时,若A的溶解度比B小,则m一定大于nD30时,A饱和溶液与B饱和溶液相比,后者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前者大4.现有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五种溶液。鉴别它们可按

9、下图所示的步骤进行操作。(提示:碳酸钠溶液呈碱性)(1)步骤中通过观察_,可以鉴别出硫酸铜溶液。(2)步骤用试剂Y鉴别氢氧化钾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时,试剂Y可以选用不同类别的物质。若试剂Y为酸,写出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若试剂Y为碱,写出有沉淀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5.AH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A、B、C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B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D、E为氧化物; F、H为非金属单质,G、I为金属单质且I单质显红色。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1)写化学式:B_、E_。(2)写出D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10、,该反应过程_热量(填“放出”或“吸收”)。(3)写出G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6.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常按以下操作顺序进行。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如图所示的序号表示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_。(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C调节游码 D添加砝码(3)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_。(4)在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造成溶液中溶液的浓度偏小的是_。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试剂、砝码的左右位置颠倒且使用游码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用于溶解的烧

11、杯中有少量的蒸馏水转移溶液时有部分液体溅出7.实验室欲配制10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步骤计算:需氢氧化钠固体_g,水_mL(水的密度是1 g/cm3)。称量:用质量为23.1 g的烧杯作称量容器,托盘天平上称取氢氧化钠固体时,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应放在_盘。溶解:将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用_搅拌,使氢氧化钠全部溶解,冷却至室温。装瓶: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盖好瓶盖并贴上标签,放入试剂柜中。(2)在配制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小于4%的可能原因是_。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氢氧化钠时,游

12、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氢氧化钠固体不纯。A B只有C只有 D只有(3)若老师提供的药品有500 g 8%的氢氧化钠溶液,500 g 1%的氢氧化钠溶液,足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和水,除了上述配制方案外,你还可以设计出哪些配制方案,请你写出其中的一种。_(只要说明配制时所需的各种药品及用量即可)。8.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样品,为了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取45g石灰石样品,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1)45g这种石灰石样品中碳

13、酸钙的质量是_g(2)本实验是否可以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完成实验,并说明理由_。(3)列式计算45g石灰石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9.某同学向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相关数据如下请计算:(1)该同学制得氧气的质量为_;(2)该同学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备战2020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演练专题五:溶液答案考点一:溶液的形成1.下列各混合物能用过滤法分离的是()A氯化钠和硝酸钾B碘和酒精C牛奶和水D食盐水中的泥沙【答案】D2.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用水区分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C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硬水或软水D用肉眼观察区分氧化铜和木炭粉【答案】A3.定温度下,向图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如图所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判断一定正确的是()A氯化钾的溶解度变大 B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C溶质的质量增加 D所得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