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0964076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3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9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第9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第9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第9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第9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9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课件(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9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审计业务循环的划分,主营业务收入,应收帐款,现金和银行存款,销售,销售退回与折让,收款,期末计提坏帐准备,发生坏帐时 冲销坏账,营销,销售与收款循环中的相关账户与交易,9.1.1 销售与收款循款中的主要业务活动,9.1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特性,销售与收款循环中的主要业务包括处理顾客订货,批准赊销,发运商品,向顾客开出账单,登记销货业务,处理和记录现金及银行存款收入,处理和记录销货退回及折让,注销坏账,提取坏账准备等。,销货通知单 授权签字 装运凭证 /提货单 销售发票,坏账审批表 授权/贷项通知单 汇款通知单 一系列凭证或账簿,9.1.2 销售与收款循款中的主要凭证、

2、记录和测试类型 销售与收款循环中的主要业务活动和一些凭证记录:,销售与收款循环的主要活动与凭证,订货单,存在或 发生认定,销售单,估价认定,审批后的 销售单,存在或 发生,发运凭证,完整性,应收账款明细帐、 主营业务收入明细帐,汇款通知书及银行存款日记帐等,折扣与折让明细 账、贷项通知单,坏账审批表,坏账准备明细帐、,顾客月末对账单,接受顾客订单,批准赊销信用,按销售单供货,向顾客开具帐单,按销售单装货,记录销售,办理和记录现金、 银行存款收入,计提坏账准备,注销坏账,记录销售退回、 销售折扣与折让,销售与收款循环控制测试,1. 一般控制测试: 交易授权 职责划分 凭证与记录 控制资产接触与记

3、录使用 独立稽核,2. 销售循环中的内部控制测试的具体应用: 适当职责划分 正确授权审批 充分的凭证和记录、凭证的预先编号 按月寄出对账单 内部核查程序,9.2 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及其测试,9.2.1 销售业务的内部控制及控制测试 1)适当的职责分离 单位应建立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销售与收款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单位办理销售、发货、收款三项业务的部门(或岗位)分别设立。 有条件的单位应当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或岗位,负责制定单位信用政策,监督各部门信用政策执行情况。信用管理岗位与销售业务岗位应分设。,2)正确的授权审批,对于授

4、权审批问题,注册会计师应当关注以下四个关键点上的审批程序: (1)在销售发生之前,赊销已经正确审批; (2)非经正当审批,不得发出货物; (3)销售价格、销售条件、运费、折扣等必须经过审批; (4)审批人应当根据销售与收款授权批准制度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对于超过单位既定销售政策和信用政策规定范围的特殊销售交易,单位应当进行集体决策。 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范围审批的销售与收款业务,经办人员有权拒绝办理,并及时向审批人的上级授权部门报告。,4、凭证和记录控制,3)凭证和记录控制 充分的凭证和记录 种类齐全、设计充分。如一式多联的销售单、发运凭证,分别用于批准赊销、审批发货

5、、记录发货数量以及向顾客开具账单等。便于相互检查,减少漏开账单、少计收入的情况 。 凭证的预先连续编号 可防止销售后忘记向顾客开票入账,也可防止重复开票或重复记录。 需有配套的独立检查人员,对凭证的编号加以清点,否则预先编号就会失去其控制意义。 具体可由收款员对每笔销售开具账单后,将发运凭证按顺序归档,而由另一位职员定期检查全部凭证的编号,并调查缺号的原因。 对这种控制常用的一种控制测试程序是清点各种凭证。,4)按月寄出对账单,由不负责现金出纳和销售及应收账款记账的人员按月向顾客寄发对账单,能促使顾客在发现应付账款余额不正确后及时反馈有关信息。 注册会计师观察指定人员寄送对账单和检查顾客复函档

6、案,对于测试被审计单位是否按月向顾客寄出对账单,是十分有效的控制测试。,5)内部核查程序,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1)销售与收款业务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 (2)销售与收款业务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 (3)销售的管理情况。 (4)收款的管理情况。 (5)销售退回的管理情况。,(1)单位应将销售收入及时入账,不得账外设账,不得擅自坐支现金。 (2)单位应当建立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制度和逾期应收账款催收制度。 (3)单位应当按客户设置应收账款台账,及时登记每一客户应收账款余额增减变动情况和信用额度使用情况。 (4)单位应收票据的取得和贴现必须经由保管票据以外的主管人员的书面

7、批准。 (5)单位应当定期与往来客户通过函证等方式核对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等往来款项(对账)。 (6)单位对于可能成为坏账的应收账款应当报告有关决策机构,由其进行审查,确定是否确认为坏账。,9.2.2 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9.3 销售交易的实质性测试,9.3.1 销售交易实质性测试的具体分析 1)登记入账的销售交易是真实的 ; 2)已发生的销售交易均已登记入账; 3)登记入账的销售交易均经正确计价; 4)登记入账的销售交易分类恰当 ; 5)销售记录及时; 6)销售交易已经正确地记入明细账并经正确汇总 ;,企业销售收入的确认条件: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2

8、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4相关的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9.3.2 对主营业务收入确认的额外考虑 对主营业务收入的实质性程序,主要测试企业是否依据五个条件确认产品销售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实质性测试程序,获取或编制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表。,查明主营业务收入的确认原则、方法是否与符合收入实现条件、 前后期是否一致。,实施分析性复核。,审查售价是否合理。,审查主营业务收入的会计处理是否恰当。,实施销售的截止测试。,查找未以认可的大额销售。,检查销售折扣、折让与退回合法性、真实性

9、。,检查有无特殊的销售行为。,确定主营业务收入在资产负债表上是否已恰当披露。,主营业务收入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1) 获取或编制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明细账和总账、报表的余额核对相符。 (2)实质性分析程序(选做) 本年度与上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进行比较; 本年度各月各种主营业务收入进行比较; 计算本年重要产品的毛利率,并与上年数和同行业数据进行比较; 计算重要客户的销售额,并与上年度进行比较。 将本年与以前年度的销售退回及折让、折让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进行比较。 (3)审查主营业务收入的确认原则和计量是否正确,主营业务收入的确认原则、方法前后期是否一致及发生变动的影响。,(4)根

10、据普通发票或增值税发票申报表,测算企业全年的收入,与其实际入账金额核对,检查是否存在虚开发票或销售而未开票的情况(实质也是分析程序)。 (5)获取产品价格目录,抽查售价是否符合定价政策,并注意销售给关联方或关系密切的重要客户的产品价格是否合理,有无低价或高价结算以转移收入和利润的现象。 (6)抽取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或记账凭证,并追查至销售发票、发运凭证、销售合同或协议,确定主营业务收入是否真实。 (7)抽取销售发票,检查开票、记账、发货日期是否相符,品名、数量、单价、金额等是否与发运凭证、销售合同或协议、记账凭证等一致。,真实性目标:从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抽取业务,追查其原始凭证 完整性目标:

11、从发运凭证中抽取业务,追查有关销售发票和明细账,(8)实施截止日测试,抽查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日的主营业务收入与退货记录,检查主营业务的会计处理有无跨年度现象,对跨年度重大销售项目应予调整。 (9)结合对资产负债表日应收账款的函询程序,查明有无未经认可的大额销售。 (10)检查销货折扣、退回与折让手续是符合规定,是否按规定进行了会计处理。 (11)检查以外币结算的主营业务收入的折算方法是否正确。,目的:确定主营业务收入的会计记录归属期间是否正确; 测试关键:通常检查三个日期(发票开具日期、记账日期、发货日期)是否归属于同一适当会计期间。可分别选择三个相应资料为起点实施截止测试,测试效果不完全相

12、同。,(12)检查有无特殊的销售行为,如委托代销、以旧换新、售后回购、分期收款销售、出口销售、售后租回、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等。 (13)调查集团内部销售的情况并追查至合并会计报表,确认在合并报表中抵销。 (14)调查主营业务收入在利润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如关联方交易情况。,审查主营业务收入的实现条件,例2:乙注册会计师对某公司2005年度会计报表审计中,发现2006年3月10日发生一笔退货业务系2004年8月份销售给A客户的一批商品,该商品价款30万元,成本20万元,增值税率为17%,被审单位2005年的会计报表于2006年3月25日报出。公司于2006年3月13日退还了相应的款项,并

13、作了如下的会计处理: 借:主营业务收入 30万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率(销项税额)5.1万 贷:银行存款:35.1万 借:库存商品 20万 贷:主营业务成本20万 公司法定盈余公积金提取比例10%,法定公益金提取比例5%,正确的会计处理: (1)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0万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率(销项税额)5.1万 贷:银行存款:35.1万 (2)借:库存商品 20万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0万 (3)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3.3万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3万 (4)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7万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6.7万 (5)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金 6700 法定公益金 3350

14、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0050,例题:X注册会计师在对Y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实施实质性测试程序时,抽查到以下销售业务: (1)确认对A公司销售收入计1000万元(不含税,增值税率为17%)。相关记录显示:销售给A公司的产品系Y公司生产的半成品,其成本为900万元,Y公司已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且已经收到货款;A公司对其购进的上述半成品进行加工后又以1287万元的价格(含税,增值税率为17%)销售给Y公司,A公司已开具增值税发票且已收到货款,Y公司已作存货购进处理。 (2)确认对B公司销售收入计2000万元(不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相关会计记录显示,销售给B公司的产品系按其要求定制,成本为18

15、00万元,B公司监督该产品生产完工后,支付了1000万元款项,但该产品尚存放于Y公司,Y公司已开具增值税发票。 (3)确认对C公司销售收入计3000万元(不含税,增值税率为17%)。相关会计记录显示:根据双方签订的协议,销售给C公司该批产品所形成的债权直接冲抵Y公司所欠C公司原材料采购款;相关冲抵手续办妥后,Y公司已经向C公司开具增值税发票;该批产品的成本为2500万元。 要求:请分别判断Y公司已经确认的销售收入应否确认。若回答“不应确认”,请提出审计调整建议(编制审计调整分录时不考虑流转税附加及对所得税和利润分配的影响)。,9.4 实质性分析程序,实质性分析程序中可能应用到的分析指标 : (

16、1)销售增长率; 将本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与上期的主营业务收入进行比较 。 (2)当年度及以前年度各月主营业务收入的波动情况; 比较本期各月各类主营业务收入的波动情况 (3)与有关发票进行对比; 根据增值税发票申报表或普通发票,估算全年收入,与实际收入金额比较。 (4)市场份额; 可以将报告数据与现实行业数据对比,判断企业的销售状况是否如实反映。,(5)毛利率; (6)重要产品在总销售额中占的比例 ; (7)应收账款周转率; (8)比较当年度及以前年度应收账款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 (9)比较当年度及以前年度销售退回总额及其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 ; (10)分析坏账冲销后又收回的款项; (11)每股经营现金流量。,要求:分析初步确定进一步审查的范围,分析性复核案例参考答案,从各月份的相对数分析可以看出,该公司上半年收入的增长幅度大,下半年的前4个月也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势头。但是,该公司在年末时的2个月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