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经营管理制度}企业标准化水平确认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0963262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X 页数:117 大小:81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经营管理制度}企业标准化水平确认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2020年){经营管理制度}企业标准化水平确认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2020年){经营管理制度}企业标准化水平确认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2020年){经营管理制度}企业标准化水平确认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2020年){经营管理制度}企业标准化水平确认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经营管理制度}企业标准化水平确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经营管理制度}企业标准化水平确认(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标准化水平确认,一、概述,1、背景 经济工作最前沿 标准水平落后 标准化工作滞后,系列标准发布,试点工作进行 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 政府关注 企业重视,企业标准体系 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 企业标准化水平确认,2、为什么要鼓励企业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规范活动,(1)法律法规对生产者的要求 (2)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3)企业标准化的作用,(1)法律法规对生产者的要求,a、禁止无标生产 无文本 未备案 无相关标准 到期未复审,b、强制性标准必须符合 产品安全性能、卫生指标 标识 c、按标准组织生产和出厂检验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 检验方法、项目、仪器、环境、判定规则、原始记录,d、安全认证、准入制要

2、求 取得证书 质量与认证标准相符 e、鼓励研制和采用先进标准 采标 严于上级标准 有推荐性标准的主要技术项目设置 研究先进的企业标准 鼓励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2)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a、产品质量的要求是不断发展提高的 遮体、保暖 美观、新颖 舒适、无害,b、市场准入、市场竞争需要有标准规范 强制性安全认证和市场准入制 标准水平不一问题,c、与国际接轨需要有统一的标准 WTO/TBT的5个正当目标 国家安全 防止欺诈 保护人身健康和安全 保护动植物生命健康 保护环境 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d、拥有标准者得天下 产品技术标准 技术发展战略 人才、专利、标准,(3)企业标准化的作用,a、是组织

3、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条件 速度加快 质量提高 生产连续性和节奏性,b、是合理发展产品品种、组织专业化生产的前提 高效率 大规模 精装备 短周期,c、是企业实行科学管理和现代化管理的基础 人、机、料、法、环 设计、采购、加工、装配、安装、销售、售后服务 原材料、外协配套件、原器件、半成品、成品,d、是提高产品质量,保障安全、卫生的技术保证 上标准岗,用标准语,干标准活,交标准班(三四四安全工作法),e、是推广新工艺、新技术、新科研成果等的桥梁 转化为生产力的载体 明白卡“按图识字”,f、是合理利用国家资源、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的途径 减少库存 降低成本,g、是消除贸易障碍,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手

4、段 维护信誉和合法权益 一个标准,一次检验,全球接受,二、基本要求,1、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的构成 GB/T154962003 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 GB/T154972003 企业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 GB/T154982003 企业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 GB/T192732003 企业标准体系 评价与改进,2、建立标准体系的原则,(1)目的性 理顺关系,理清思路 打好基础,再上台阶 规范管理,指导生产,标准、规范性文件客观存在 对零散的、各自为政的、不够协调的标准及管理系统加以整理改造、整合,以最少的标准去覆盖最大的范围,扩大标准的适用范围 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或多样化,标准化是企

5、业技术、生产、经营工作的基础 为企业的各类管理体系提供技术、管理的基础 运用简化、统一、协调和优化的标准化原理,借鉴先进管理理念,依据标准规范管理,围绕实现企业经营的总方针、目标,建立或整合企业的标准体系: 注重企业经营管理的模式 结合产业和产品结构的特点 符合生产流程 拓展企业文化 满足市场需求,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照章办事、依法生产(经营) 标准化的目的是追求最佳秩序和最大效益,(2)系统性,覆盖: 5M人、机、料、法、环 4流人、物、信息、资金 全过程、全方位管理 全员参与,(3)层次性,不是简单的标准文件的集合,而是按运行过程中的结合,上一层次对下一层次的标准起到指导、制约作

6、用; 个性化的标准应在底层 共性的标准则上升到上一层,(4)协调性,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标准 上、下层次的标准 同层次的标准 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 与其他管理体系 与国家法律、法规及上级标准,(5)科学性,借鉴先进管理模式的思想理念: 领导作用 系统管理(整体功能) 过程方法(PDCA) 关键控制点(CCP) 合格评定 持续改进,3、企业标准体系,(1)定义企业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3.4) (2)组成技术标准体系为主体,以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相配套。 (5.1a),企业标准体系结构,企业方针 企业标准化管理 企业适用的法律、 目标 规定和基础标准 法规和规章

7、技术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体系 GB/T 154972003 GB/T 154982003 工作标准体系,4、企业标准体系表,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应首先研究和编制企业标准体系表 (1) 定义企业标准体系的标准按一定形式排列起来的图表。 (GB/T 15496-2003 3.5) (2)标准体系的组成单元是标准。 (GB/T 13016-1991 2.1),(3)企业标准体系和企业标准体系表的联系 标准体系是一种包括现有和应发展标准的全面蓝图。 标准体系表是标准体系的表述形式,(4)企业体系表的编制可参照: GB/T 130161991 标准体系表 编制原则和要求 GB/T 130171995 企业标准

8、 体系表编制指南 GB/T 154972003 GB/T 154982003,(5)组成 结构图 明细表 汇总表(统计表) 编制说明,a. 结构图形式序列结构 GB/T 154972003 图1,信息技术标准,包装、搬运、贮存 标志技术标准,工艺技术标准,环境技术标准,职业健康 技术标准,安全技术标准,能源技术标准,半成品技术标准,设备、基础设施 工艺装备技术标准,检验、验收和试验 方法技术标准,测量、检验和试 验设备技术标准,安装、交付 技术标准,产 品 (软件、硬件、流程性材料、服务),技术基础标准,采购技术标准,设计技术标准,产品标准,服务技术标准,技术基础标准,产品标准,采购技术标准,

9、工艺技术标准,设备基础设施和工艺装备技术标准,测量、检验和试验设备技术标准,能源技术标准,安全技术标准,职业健康技术标准,信息技术标准,包装、搬运、贮存、标志技术标准,安装、交付技术标准,服务技术标准,检验、验收和、试验方法技术标准,设计技术标准,半成品技术标准,环境技术标准,b. 结构图形式层次结构 GB/T 154972003 图2,c. 明细表格式,d. 汇总表格式 反映出标准构成、数量、水平、状态,e. 编制说明内容,编制体系表的依据及要达到的目标 与国家标准规定的差异及原因 与企业实际生产、服务的符合性 结合汇总表(统计表),分析现有标准与国际、国外和国内、行业的差距和薄弱环节,今后

10、主攻方向 与其他体系交叉情况和处理意见,5、要求,建立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规范,按国家系列标准的要求,做到 : (1)良好的企业标准化管理 (2)健全的标准体系 (3)体系得到有效运行 (4)获得明显的业绩和效益,(1)良好的企业标准化管理,有明确的标准化工作的方针、目标和具体要求 标准化工作有依据 有计划地开展标准化工作 标准化组织机构及其职责明确 配备能胜任工作的标准化人员,f. 开展标准化培训工作 g. 标准化信息管理符合要求 h. 标准制定按程序进行 建立了企业标准体系 j. 按标准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并能持续改进 k. 积极采用国际标准,a. 围绕企业的总方针应建立企业标准化工作的方针

11、和目标 标准化方针标准化的宗旨和方向 标准化目标标准化所追求的目的 方针是方向性的,纲领性的 目标是方针的具体化和细化,可量化的 方针和目标应保持一致,如: 为创一流实施标准战略 标准领先,全面规范,质量赶超 标准化为生产服务,标准为产品服务 依规矩办事,按标准生产 标准体系一年达到2A,两年达到3A,三年达到4A 三年内确保主要产品采用DIN标准 2005年前工作标准覆盖率达到98%,b. 企业标准化管理标准(管理制度) (8.1) 是指对标准化工作本身的规范。即规定标准化工作的体制、机构、职责、内容、程序和要求的标准或一组标准。,c. 规划计划 (8.2) 标准制修订规划计划 采用国际标准

12、的规划计划 标准化科研的规划计划 (重要)标准的实施计划 标准化培训计划 标准(标准体系)有效性检查计划,规划计划应有操作性 应有计划实施情况和完成情况的有关记录。 标准化规划计划最好在企业总的规划计划中体现,d. 机构、职责 (6.1、7.1、7.2、7.3) I)机构 机构设置与生产、经营管理相适应。 应有法定代表人或授权的管理者统一管理标准化工作。 标准体现了管理原则中领导作用的原则。,设置专兼职标准化管理机构和人员 各职能部门和生产部门单位要确定负责标准化工作人员,II)职责 最高管理者职责(7.1)(教材P29) 确保标准化方针目标的制定并批准。批准标准化机构,确定职责。 批准规划计

13、划,保证经费 保证有关标准化法律规定和强制性标准得到贯彻 组织建立并批准企业标准体系(并组织评价),标准化机构职责(7.2) 共11项 各部门职责(7.3) 管理机构和标准化人员的设置,按机构形式(履行责任的能力)可得到加分,e. 标准化人员 (6.2) 具备与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标准化知识、工作技能。经过培训取得资格 熟悉并能执行标准化法律法规 有组织协调能力和工作能力,f. 标准化培训 (6.3) 培训对象:各级管理者;专兼职标准化人员;一般管理和操作员工。 培训计划 培训内容:法律法规、标准化基础、专业知识、应执行的标准。 培训要有记录,g. 企业标准化信息 (9.1,9.2) 信息渠

14、道 标准信息管理,h. 企业标准的制定要求(第10章) 符合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 制定程序符合“三稿定标” 征求意见稿送审稿报批稿 标准应由法人代表或授权管理者批准,并以一定形式公布,建立企业标准体系 (5.1,5.2,5.3) 组成 建立以技术标准体系为主体,以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相配套的标准体系 编制体系表,j. 标准的实施,监督检查和持续改 进 (第11章) 标准实施 标准的实施应符合5条基本原则 标准实施应有计划 确保标准实施的资源,包括技术 准备 严格按标准生产 应及时进行标准实施问题的反馈,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 列入本企业标准体系的子体系应进行 定期检查 检查应覆盖到企业各部门 实

15、施、监督检查和改进应有标准规定 的相应记录 应落实纠正和预防措施,k. 采用国际标准 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结合技术引进、技术改造、产品开发 采标认定:资料确认或现场确认,三、评价与确认,1、评价形式 自我评价(内部评价) 水平确认(外部评价、社会确认) 二者结合,2、评价依据 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 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 企业标准体系(补充)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93号文件标准化良 好行为企业试点确认工 作细则(试行),3、确认评分标准细则: 一、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 60分 二、技术标准体系 120分 三、管理标准体系 80分 四、工作标准体系 40分 五、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 标准的实施、监督与持续改 进 100分,加分项目: 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 20分 参与各级标准制、修订 15分 产品有内控标准 15分 企业标准信息化管理及标准化机构的设置 20分+10分 企业标准化工作获得表彰 20分,4、确认合格(程度)级别 A 级:基本分达到280分 (原4级) AA级:基本分达到320分;或基本分达 到300分,总分达到350分(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