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非营利组织治理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0957110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 非营利组织治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五章 非营利组织治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五章 非营利组织治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五章 非营利组织治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五章 非营利组织治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 非营利组织治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 非营利组织治理课件(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非营利组织治理的界定 第二节 不同非营利组织的治理 第三节 非营利组织理事会治理 第四节 信息披露制度的构建与完善,第五章 非营利组织治理,第一节 非营利组织治理的界定,一、非营利组织治理问题 二、非营利组织治理涵义的界定 (一)非营利组织治理的涵义 (二)非营利组织治理的特点 (三)非营利组织治理机制,第一节 非营利组织治理的界定,一、非营利组织治理问题 决策机制的空洞化与失衡性 信息披露制度和外部监督制度虚化 低效率 “多头领导”弊端 地区垄断和限制特征 深度行政干预与寻租行为 身份错位,二、非营利组织治理涵义的界定 机制角度:设定长期方向并维持组织整合的机制(Dennis, 19

2、93)。 外部治理角度:社会公众扮演重要角色,治理是自下而上的决策参与过程(Yu, 2000) 内部治理角度:理事会成员和执行官发挥关键作用的行动领域,它与目标、基本的组织活动、决策、参与者以及环境有关(Judith, 2000) 治理者行为角度:治理包括大量责任和判断,治理者对组织负责,保证组织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Mark, 2001) 决策角度:为组织提供战略领导的过程,它包括决定方向、制定政策和战略抉择、监督和控制组织绩效、确保整体问责制度有效等一系列职能 (Ding, 2004; David, 2002 ) 本书定义:借鉴公司治理中的经典定义(李维安, 2001),非营利组织治理通过

3、正式和非正式制度安排,来配置责权利,目的在于协调非营利组织与所有利害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保证各类主体之间利益的有效平衡,最终实现实现组织宗旨。,第一节 非营利组织治理的界定,非营利组织治理的特点 所有者缺位 出资与受益角色的分离 更广泛的利害相关者 治理环境千差万别,第一节 非营利组织治理的界定,非营利组织治理机制 协调机制:非营利组织与其周围环境中的诸多结点存在着协同作用,无法依赖自身的造血功能来实现各类资源的供给,网络化程度更高。 决策机制:所有者缺位现象凸显出理事会决策机制的重要意义 监督机制:非营利组织的利害相关者针对组织经营结果、行为或者决策所进行的一系列客观而及时的审核、监察和督

4、导的行为 激励机制:薪酬激励作用的弱化是非营利组织成员激励机制设计中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和困境,第一节 非营利组织治理的界定,第二节 不同非营利组织的治理,一、非营利组织治理的基本模式,二、主要国家的非营利组织治理 (一)美国非营利组织治理:完善而发达的第三部门 (二)英国非营利组织治理:简单而自由程度高 (三)澳大利亚非营利组织治理:与政府的良性合作局面 (四)日本非营利组织治理:政府主导型,第二节 不同非营利组织的治理,三、 中国不同类型非营利组织治理 (一)社会团体及其理事会治理:自愿、会员共同意愿 (二)基金会及其理事会治理:捐赠资产、公益事业 (三)事业单位及其理事会治理:国有资产举办

5、、社会服务 (四)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理事会治理:非国有资产举办、社会服务,第三节 非营利组织理事会治理,一、非营利组织理事会职能 (一)理事会职能 决定组织的宗旨 选择和评估执行主席 决定战略规划 审核和监督 筹集资金 协调公众关系 自我评估,第三节 非营利组织理事会治理,一、非营利组织理事会职能 (二)理事会类型 权威型理事会 咨询型理事会 管理型理事会 橡皮章型理事会,第三节 非营利组织理事会治理,二、非营利组织理事会结构 (一)理事会规模,表5-1 美国联盟组织理事会的规模,第三节 非营利组织理事会治理,二、非营利组织理事会结构 (二)次级委员会的设置,执行委员会 2. 审计委员会 3.

6、 提名委员会 4. 筹资委员会 5. 财务与投资委员会,第三节 非营利组织理事会治理,三、非营利组织理事会的运作要素,理事会的规模 理事会会议 监督职能 独立理事 理事会与管理层关系,非 营 利 组 织,理事会,监事会,出资人,受益人,政府,独立第三方,行业协会,媒体与公众,信息披露接收者,信息披露接收者,发送源,图5-1 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制度,第四节 信息披露制度的构建与完善,信息披露对非营利组织的意义: 1,信息披露制度直接作用于不当行为产生的根源,削弱了内部人的信息优势,也使得监管者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并使监督从事后性向事前性转变。 2,信息披露制度是其他一切约束机制实施的前提和基础。

7、3,信息披露制度对于非营利组织的持续资金供给尤为重要。 4,信息披露制度可以搭建非营利组织与社会大众沟通合作的桥梁,推动社会发展。,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的制度框架,1,信息生成制度 2,信息复核制度 3,信息公开制度 4,信息使用制度 5,违章惩罚制度,二、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 (一)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 各类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 美国奉行的“公开原则”(disclosure rule) 各类独立外部审计机构 (二)自律性信息披露制度 行为准则和自律证书 非营利组织公约,第四节 信息披露制度的构建与完善,三、中国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现状分析 (一)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 1社会团体强制性信息披露 2基金会强

8、制性信息披露 3事业单位强制性信息披露 4民办非企业单位强制性信息披露 总体而言,中国非营利组织强制性信息披露的对象基本上是政府相关部门,也或多或少的涉及到外部公众等主体,但披露的范围和程度都较发达国家逊色不少,甚至披露制度只是停留在一纸空文的法律规定上,而无实践中之真实操作。 (二)自律性信息披露制度 中国非营利组织自律性披露制度建设才刚刚迈出探索性的一步,相对于尚不完善的法律层面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而言,自律性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更为缓慢,这一方面不可避免地受到前者不完善制度建设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国非营利组织治理水平的整体迟滞性。,四、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原则,第四节 信息披露制度的构建

9、与完善,公开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 充分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 最佳成本原则,本 章 小 结,选择利害相关者和制度安排视角是理解非营利组织治理内涵的关键。非营利组织具有所有者缺位、出资与受益角色的分离、更广泛利害相关者、治理环境千差万别等不同于一般营利组织的独特之处。协调机制、决策机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是理解非营利组织一般意义上的运行机理的关键所在。 在描绘出非营利组织治理的基本模式的基础上,按照国籍不同揭示了美英澳日等国非营利组织治理存在的差异,并针对中国非营利组织四种典型形态(社会团体、基金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治理进行了详细阐述。 理事会是非营利组织治理的核心机构,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诸

10、多职能,从非营利组织长期健康发展的角度看,执行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筹资委员会、财务和投资委员会等各类次级委员会的设置不但必需而且甚为迫切,这源于后者可以更好的辅助理事会完成治理职能。 信息披露制度对于非营利组织治理而言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在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和成熟做法的基础上,从强制性和自律性两个层面考察了中国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制度状况后,提出了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的公开性、层次性、充分性、及时性、最佳成本等披露原则。,本章案例: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理事会,案例讨论题: 1 探讨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理事会的结构是否合理?如果要设立次级委员会,应该优先设置那几个次级委员会?这些次级委员会其履行的职能包括哪些? 2 运用本章中非营利组织治理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理事会治理如何加以改进和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