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第2专题《报任安书》ppt课件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40942254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9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第2专题《报任安书》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第2专题《报任安书》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第2专题《报任安书》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第2专题《报任安书》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第2专题《报任安书》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第2专题《报任安书》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第2专题《报任安书》ppt课件(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活的压力太大了,竞争 太激烈了,我怎样生活呢?,择生还是择死呢?,【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的行文特点:借水行舟, 排解胸中郁结,迂回曲折,但又脉络清晰。 2、体会文中表现出的作者身受极辱后 忧愁幽思、激愤慷慨的情感。 3、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 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课文内容安排上借水行舟的特点。 2、通过具体句段,揣摩体会作者遭受奇耻 大辱后的精神苦痛和著书雪耻的顽强意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菲,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

2、毛,-司马迁,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 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说英雄谁是英雄?,廉颇蔺相如列传 屈原列传 信陵君窃符救赵,记载英雄 的史书,首席的英雄司马迁,报任安书,司马迁,“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书”等 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背景介绍,本篇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处以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实则近于宦官,为士大夫所轻贱。任安此时曾写信给他,希望他能“推贤进士”。司马迁由于自己的遭遇和处境,

3、感到很为难,所以一直未能复信。后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司马迁在此信中以无比激愤的心情,向朋友、也是向世人诉说了自己因李陵之祸所受的奇耻大辱,倾吐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大胆揭露了朝廷大臣的自私,甚至还不加掩饰地流露了对汉武帝是非不辨、刻薄寡恩的不满。 信中还委婉述说了他受刑后“隐忍苟活”的一片苦衷。为了完成史记的著述,司马迁所忍受的屈辱和耻笑,绝非常人所能想象。但他有一条非常坚定的信念,死要死得有价值,要“重于泰山”,所以,不完成史记的写作,绝不能轻易去死,即使

4、一时被人误解也在所不惜。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持他在“肠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挣扎中顽强地活了下来,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终于实现了他的夙愿,完成了他的大业。,思考:从课题和背景介绍看,这是一封复信,其回复的内容是 什么呢?又是怎样具体展开的?,此文大意是讲“刑余之人”难以“推贤进士”,唯有隐忍苟活, 著书以偿前辱之债。,结合注释阅读第一段,概括此段的内容。,司马迁再拜言 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 请略陈固陋 阕然久不报 幸勿为过 谦辞与敬辞,拜两拜 情义 诚挚恳切 怨 效法 固塞鄙陋的意见(形做名) 隔了很久 回复 责备 牛马走、辱、幸,第一段: 先说任安信的内容,再就迟复表示歉意,说明复信是要为自己

5、无法“推贤进士”“略陈固陋” 。,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地位卑微,在周围人眼里罪有应得,死也不能显示气节。,结合注释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辱: 不辱先,不辱身,不辱理色,不辱辞令 受辱: 诎体受辱,易服受辱,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剔毛发、婴金铁受辱,毁肌肤、断支体受辱,腐刑(受)极(辱),说明自己受了奇耻大辱,无颜苟活,结合注释阅读“人固有一死”到“最下腐刑极矣”,概括此段内容。,猛虎处深山,百兽

6、震恐及其在阱槛之中,摇尾而求食 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 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身处困境,人的志气会逐渐走向衰弱,结合注释阅读“传曰”到“曷足贵乎”,概括此段内容。,此处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说明这一道理? 比喻 对比,西伯(周文王)拘牖里 李斯具五刑 淮阴(韩信)受械 彭越、张敖系狱 绛侯(周勃)囚于请室 魏其衣赭关三木 季布为朱家钳奴 灌夫受辱居室,忍辱偷生,古今一体,暗示自己也想“隐忍苟活”,结合注释阅读“且西伯”到本段结束,概括此部分内容。,课文的第二段在内容上有几个层次?与无法“推贤进士”有何关系? 两

7、个层次。 (1)自己史官地位低微,“为流俗之所轻”,与“蝼蚁”无异; (2)自己身受极辱,如虎陷“槛阱”,“积威约之渐也”。 上面两点都交代了自己不能完成任安期望的“推贤进士”的任务的原因。,为何还要苟且偷生?,1、身处困境,人的志气会逐渐走向衰弱,2、忍辱偷生,古今一体,研习第2段:此段在内容上与无法“推贤进士”有何关系?,一是说自己史官地位低微,“为流俗之所轻”,与“蝼蚁”无异; 一是说自己身受极辱,如虎陷“槛阱”,“积威约之渐也”。下狱受刑,是作者一生中最惨痛的打击,侧面说明帝王的刻薄寡恩;加之原本就低贱的地位,这就交代了自己不能完成任安期望的“推贤进士”的任务的原因。,思路分析: (1

8、)作者先叙述自己卑微的身份。 (2)接着写卑微的地位带来的后果:我的死是无足轻重的。命如蝼蚁草芥,有什么价值可言? (3)引出人的生命价值,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生命的价值是轻是重,要自己选择。 (4)然后,摆出士人对于羞辱与生死的态度:士人一方面洁身自好,不使自己受到羞辱,一方面当羞辱加身时,决计自杀,以死保持自己纯洁的名声。但是作者笔锋一转,举出古代周文王等一大批王侯将相受辱的事例,说明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微不足道的草民,都有可能受辱,受辱是人生常事,不足为奇。那么,没有在受到羞辱自杀,已受辱再自杀,已经迟了,自杀没有什么意义了。以此引出下文:阐述自己受辱后不自杀 的原因 。,

9、直接表明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不为父母妻子,让文采流传后世,结合注释阅读第三段,概括此段的内容。,不是因为缺乏勇气,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太山, 或轻于鸿毛,问题研究,根据前三段概括说明司马迁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1、说明自己的职务不为天子所重,更为世俗所轻,死了毫无价值。 2、说明若要自杀应在受辱之前 3、不自杀的原因是为了完成史记,让“文采表于后世”。,答对了!,这一段举这么多人的例子, 这些人有何共同之处? 意图何在?,探究思考,他们都是高尚的士人,都受辱, 都隐忍,而完成了伟大的事业。,作者用这些人的例子说明, 对待受辱,引决不是唯一的办法, 这些伟人他们虽受辱, 但是他们隐忍,完成

10、伟大的事业, 生命也因此有了价值,他们的名 字也流传于后世。 他们是自己的榜样。,你明白了吗?,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用生命谱写人生赞歌的志者,第四课时,西伯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许多圣贤在受辱后“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终于成功,相信自己也能成功,进一步表明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结合注释阅读第四段,概括此段的内容。,第五段:创作史记的目的和史记的内容、体例。,结合注释阅读第五段,概括此段的内容。,进一步补充写自己仿效古之贤人,“

11、就极刑而无愠色”,著史记以“偿前辱之责”。,上段已经叙述了自己所受的极辱,自然会让人想到他何以能 “苟活”,在第5段对此作了回答,是因为史记“草创未就”, “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再者,任安是作者的好 友,对好友(也只能对好友)倾吐个人情怀是极为正常的,所 以作者说“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25段作者的议论的基本路径是: 1、受辱引决 ,士人应持的态度 2、受辱隐忍完成伟大的事业 (高尚的士人,如周文王等) 3、“我”受辱学习先贤,选择隐忍 为了完成巨著史记,说明史记的规模、体例, 并交代著书的目的,表明作者 忍辱负重是为了著书,想以著 书来洗请耻辱。,第5段说了些什么

12、内容?,第六段:表明自己现在的心情和对人生的看法。,结合注释阅读第六段,概括此段的内容。,最后一段里哪些句字照应前文,哪些句子写作者当时的处境和心情? 第六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此段在内容上又回到作者目前的悲惨处境上,描写自己“肠一日而九,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的无限痛苦和寂寞,从而回应第1段,结构十分严密。,复信目的:对任安“推贤进士”的期望“略陈固陋”。(第1段) 复信内容:地位低下(主上所戏弄,流俗之所轻),身遭极辱,不能胜任。(第2、3段) 效古之贤人忍辱负重,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第4、5段) 再次表现自己无可比拟的忧愤处境,点明自己有负嘱托的原因。(第6段),

13、研习第6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6段在内容上又回到作者目前的悲惨处境上,描写自己“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的无限痛苦和寂寞,从而回应第1段,结构十分严密。,小结,全文呈现出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借回答任安“推贤进士”数语,围绕一个“辱”字,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和精神上难以形容的苦痛,表现了自己发愤著书、雪耻传名的顽强意志。,天下奇文,“愤怒出诗人”恩格斯 司马迁因腐刑被深深激怒了,但他并没有停止在愤怒上,而是在此基础上对中国通史进行了认真的整理和思考,并得出了结论,这正是司马迁成为文学家和历史家的原因。 鲁迅有一句名言:“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 司马迁正是在“痛定之

14、后”,以史记这部大书“长歌当哭”!晚清的刘鹗在老残游记中指出:“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庄子为蒙叟之哭泣,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草堂诗集为杜工部之哭泣;李后主以词哭,八大山人以画哭,王实甫寄哭泣于西厢,曹雪芹寄哭泣于红楼梦。”,理清结构,第一部分:说明任安来信的内容,对答复迟表示歉意,引出自陈己志。 第二部分:申述自己有负托付及遭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 第三部分:进一步说明自己受腐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是为了完成史记。 第四部分:书信结尾。,请概括文章的结构特点以及文章的主旨。 总分总结构 借回答任安“推贤进士”数语,围绕一个“辱”字,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和精神上难以形容的苦痛,表现了自己发愤著书、雪耻传名的顽强意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华民族的杰出人物不惧怕死,但是中华民族的杰出人物也可以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隐忍顽强地活。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了坚持自己的信仰,重于泰山的死与坚忍刚毅的活同样是杰出的。,小结:怎样择生或择死呢?,司马迁为什么能写出如此伟大的作品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