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保险管理}金融学第三版第十章货币均衡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0938076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X 页数:33 大小:524.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保险管理}金融学第三版第十章货币均衡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金融保险管理}金融学第三版第十章货币均衡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金融保险管理}金融学第三版第十章货币均衡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金融保险管理}金融学第三版第十章货币均衡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金融保险管理}金融学第三版第十章货币均衡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保险管理}金融学第三版第十章货币均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保险管理}金融学第三版第十章货币均衡(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 货币均衡,第一节 货币均衡及其理论模型 第二节 货币失衡及其调整途径 第三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均衡, 回目录, 至下章,第一节 货币均衡及其理论模型,一、货币均衡的含义 二、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三、货币均衡的理论模型, 回本章, 至下节,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一种对比关系,是从供求的总体上研究货币运行状态变动的规律。用公式来表示,即:,一、货币均衡的含义,货币供求均衡的简单定义,Ms Md 式中,Ms为名义货币供给量,Md为实际货币需要量。必须指出,这里的“”并非纯数学概念。货币均衡仅要求货币供给和需求在中长期大体相适应。,二、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1.社会总供求的含义,

2、社会总供求是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合称。 社会总需求,通常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的社会各方面实际占用或使用的全部产品之和。 社会总供给,通常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生产部门按一定价格提供给市场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之和,以及在市场上出售的其他金融资产总量。, 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是货币均衡,而不是实物均衡 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是市场的总体均衡 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是动态的均衡,2.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含义,货币供给量与社会总需求量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任何需求都表现为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社会的货币收支流量就构成了当期的社会总需求 社会总需求的变动,一般首先来源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 区别

3、: 货币供给量是一个存量,而社会总需求量是一个流量 货币供给量由现实流通的货币和潜在的货币两大部分构成,而社会总需求由流通性货币及其流通速度两部分决定,所以,真正构成社会总需求的只能是流通性货币 货币供给量变动与社会总需求量变动在时间上也不一致,3.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之间的关系,商品供求和货币供求的四方关系图,如果把总供求平衡放在市场的角度研究,它包括了商品市场的平衡和货币市场的平衡,也就是说,社会总供求平衡是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统一平衡,其关系可用下图来简要描述。, 商品的供给决定了一定时期的货币需求(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的需求决定了货币的供给(货币均衡) 货币的供给形成对商品的需求(货币

4、供给与社会需求) 商品的需求必须与商品的供应保持平衡(社会总供求) 在这个关系图中,货币供求的均衡是整个宏观经济平衡的关键,这是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理论基础。,图中包括了几层含义:,三、货币均衡的理论模型,1.简单的货币均衡模型,模型中,利率是货币市场的价格,货币供求的对比对于利率水平的高低具有决定作用:相对于货币需求,如果供给偏多,利率下降;供给偏少,则利率上升。同时,利率对于货币供求也具有调节作用:利率下降会抑制货币供给,刺激货币需求;利率上升会刺激货币供给,抑制货币需求。而当供给与需求处于均衡点时的利率即为均衡利率(见9-2图)。但事实上均衡利率很难求出,故只能用经验进行判断。,图示

5、均衡利率下的货币供求,如果货币供给为外生变量,即完全取决于货币管理当局的货币政策,而不是由收入、储蓄、投资、消费等经济因素所决定,并且货币当局不是根据货币需求的变化来调节货币供给,那么货币供给就成了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见图9-3)。,图示 货币供给无弹性下的状况,第二节 货币失衡及其调整途径,一、货币失衡的原因 二、从货币失衡到货币均衡的调整, 回本章, 至下节,(1)货币供给量小于货币需要量的原因 经济发展了,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规模扩大了,但货币供给量没有及时增加,从而导致流通中货币紧缺。 在货币均衡的情况下,货币管理当局仍然紧缩银根,减少货币供给量,从而使得本来均衡的货币走向供给小于

6、需求的失衡状态。,一、货币失衡的原因,1.货币失衡原因的一般分析,在纸币流通时代,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是一种经常出现的失衡现象。就我国的情况而言,根本原因是国民收入的超分配,即从整个国民经济看,价值形态的分配超过了使用价值(实物)形态的分配。,(2)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要量的原因,指在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要量时,从压缩货币供给量入手,使之适应货币需要量。,二、从货币失衡到货币均衡的调整,1.供应型调节,2.需求型调节 指在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时,从增加货币需要量(增加商品供给量和提高价格)入手,使之适应既定的货币供给量。,3.混合型调节 指面对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要量的失衡局面,不是单

7、纯地压缩货币供给量,也不是单纯地增大货币需要量,而是双管齐下,既搞供应型调节,也搞需求型调节,以尽快收到货币均衡而又不会给经济带来太大波动之效。, 至下节,指面对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要量的失衡局面,中央银行不是采取釜底抽薪之策压缩货币供给量,而是反其道而行之,采取火上浇油之法增加货币供给量,从而促成货币供需在新的起点均衡。 这种方法运用的前提是: 现实中尚存尚未充分利用的生产要素和社会需要量大的短线产品。通过对这些项目追加贷款能够增加这些产品的生产和供给量,从而消化多余的货币供给。,4.逆向型调节, 回本章,一、国际收支与货币均衡 二、国际储备与货币均衡 三、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均衡, 回本章,

8、 至下章,第三节 开放条件下的货币均衡,1.国际收支均衡与货币均衡的理论模型, 回本节,一、国际收支与货币均衡,货币论认为,在开放型经济的条件下,一国货币的供给(Ms)等于国内增发的货币(D)加上由于国际收支顺差所增发的货币(R),即:MsDR,或RMsD 而在货币供求均衡的条件下,货币总供给等于货币总需求,即MdMs,代入上式可得:RMdD 上式表明,国际收支差额是货币供求不一致的结果,当国内货币供应(D)小于货币需求(Md)时,会导致国际收支出现顺差 。,ISLMFE模型表明,内外均衡目标的实现就是要同时实现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的均衡。为了实现内外均衡目标,根据国民经济的具体情况,

9、可以移动IS曲线,即实施财政政策;也可以移动LM曲线,即实施货币政策;或移动FE曲线,即实施汇率政策。当单独使用任何一项政策都无法解决国际收支调节问题时,必须将汇率政策和财政、货币政策协调并用,才能正确发挥其调节作用,实现内外经济均衡。,2.调节国际收支实现货币均衡,(1)调节国际收支实现货币均衡的理论分析 国际收支调节的目标是要实现内外经济均衡。所谓内部均衡是指非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即国内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供求均衡;外部均衡是指国际收支平衡,即外汇市场供求均衡。一国如果希望同时达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目标,必须同时运用支出调整政策和支出转换政策两种工具,并根据经济中通货膨胀、就业

10、水平和国际收支的不同情况加以适当的配合。,支出调整政策(ExpenditureChanging Policy) 即影响支出水平和需求总量的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类政策可相对于收入改变支出水平,从而达到调节国际收支的目的。 支出转换政策(ExpenditureSwitching Policy) 即能够影响贸易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改变支出结构的政策,如汇率调整和各种直接与间接管制措施等。这类政策可转换支出在外国产品与本国产品之间的对比,使本国收入相对于支出增加,从而调节国际收支。,米德冲突(Meade Conflict) 在固定汇率制下,由于一国政府不能运用调整汇率的支出转换政策,只能

11、采用支出调整政策,因此,内外均衡目标在对支出调整政策的要求上就可能存在矛盾,即“米德冲突”。“米德冲突”最有可能发生在经常项目顺差与国内通货膨胀并存,或经常项目逆差与国内失业并存的情况下。如下图:,“米德冲突”的理论模型,图示“米德冲突”的命题,政策配合论的基本观点是:在调节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的作用上,财政政策通常对国内经济的作用较大,而货币政策则对国际收支的作用较大,因此,应该分配给财政政策以稳定国内经济的任务,分配给货币政策以稳定国际收支的任务,或者根据国内经济与国际收支的不同情况,将二者适当地搭配,以同时实现国内经济与国际收支的均衡(见下表)。,政策配合论(Policy Mix Appr

12、oach)。蒙代尔的政策配合论,从理论上解决了“米德冲突”问题。,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国际储备与货币均衡,国际储备的构成:外汇、SDR、IMF头寸、黄金。其中,主要是外汇储备,而外汇储备以美元储备为主,外汇储备是中央银行的资产项目,而中央银行的资产项目是提供基础货币的渠道。增加外汇储备所增加的货币具有高能货币的性质,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具有乘数效应。需要指出的是,外汇储备结构不同,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是有差异的。,1.外汇储备影响货币供应的程度,二、国际储备与货币均衡,2.为实现货币均衡需要保持适度的外汇储备,从保持货币均衡的角度考虑,并不意味着外汇储备越多越好。因为外汇储备过多,一是会扩大

13、信贷差额,二是会扩大货币投放,三是会牺牲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四是外汇储备过多使国家承担了较大的外汇贬值的风险。,国内资金严重短缺,只看到资本流入可以弥补国内资金缺口,忽视国际资本流动对货币供求均衡的冲击 规模庞大的国内资本外逃流出,抵消了国际资本流入对货币均衡的影响,1.国际资本流动对货币均衡的影响长期被忽视的原因,2.应高度重视国际资本流动对货币均衡的冲击,由于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投资环境的改善,特别是国际社会普遍存在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国际资本净流入的规模越来越大,流动频率越来越高,对我国货币均衡的冲击越来越大。,三、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均衡,(1)直接冲击,如果是以实物的方式净流入,则不

14、会对货币供应量的扩大产生直接的影响。但如果是以外汇的方式净流入,则会对货币供应的增加产生立竿见影的影响。因为外汇净流入会转化为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导致中央银行增加投放基础货币,造成国内需求上升,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则会使限制性货币政策失效。,(2)间接冲击,组合效应:即外资净流入后要求国内提供一定数量的国内货币与其配套,当外资流入超过其配套资金承受能力,而总供给不变,由此引起的过度需求会引发货币供应量超量投放。 投资乘数效应:即外资净流入会产生投资乘数效应,使国民收入增加,从而引起货币供应量增加。,诱导效应:即外资的净流入会给国内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开拓出一些新有就业门路等,这些会扩大对货币的需求。 挤出效应:外资的大量流入,将产生替代国内储蓄的作用,使国内储蓄被闲置起来,或被用于非生产性开支,造成国内资源浪费。由于资金使用效率的降低会相对造成流通中货币量供过于求。, 回本章, 至下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