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语文八上第22课《童区寄传》ppt课件2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40937199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语文八上第22课《童区寄传》ppt课件2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浙教版语文八上第22课《童区寄传》ppt课件2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浙教版语文八上第22课《童区寄传》ppt课件2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浙教版语文八上第22课《童区寄传》ppt课件2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浙教版语文八上第22课《童区寄传》ppt课件2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语文八上第22课《童区寄传》ppt课件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语文八上第22课《童区寄传》ppt课件2(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柳宗元(唐),童区寄传,记录某人生平事迹的文字。 一般只为有声名、有地位的人立传。 这篇“传”却是为一个孤苦伶仃的穷孩子写的。,传:,古代一种文体,“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作者,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著有柳河东集。,文言文导学,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体。 特点:简洁、典雅。 意义:继承文化、了解历史、丰富语言。,文言文学法指导,1、读 读准字音、节奏停顿。能流利背诵。 2、译 能

2、从词语入手,准确翻译课文 方法:增、删、调、换、补、留。 3、析 分析课文:分层次、知内容、 探主旨、品名句。 4、积 积累:成语、名句、名段。 5、拓拓展迁移:相关名篇、名句。,6、选。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多见,因此要选用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 7、译出实词、虚词、活用词和通假字。 8、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如:“得无乎”译为“恐怕吧”“莫非吧” 9、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等意义,直译会不明确,应用意译。如: “明察秋毫” 直译:能看清秋天里野兽身上的毫毛 。 意译:能看清极其细小的东西。,翻译课文,一、古文今译原则: 1、字字落实,句句对应。2、重点实词、虚

3、词译准。 3、句式、语气(标点符号)不变。4、直译不通则意译。 二、古文今译的方法: 1、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地名、职称、器具等,可照录不译。 如: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庐陵欧阳修也。 2、补。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省略的成分。 如(桃源人)问(渔人)所从来。 3、删。删去不译的词。如: 西蜀之去南海 4、换。在翻译时应把古词换成现代词。如:持汤沃灌 5、调。在翻译时,有些句子的语序需要调整。(谓语前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等) 如:何有于我哉?(于我有何哉?),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1、(增)加字解释法:把单音节变成双音节 2、(删)虚词不译法:无实际意义的字词不译; 3

4、、(调)句式调整法:用现代汉语的句式代替古代汉语的句式,调整倒装句的句序 4、(换)换字解释法:词义发生变化的词语 5、(补)省略补充法:补出省略成分 6、(留)不变直译法 :专用名词、人名、地名、官名、时间及现代文中仍沿用的单音节词不变,朗读课文 注意节奏,4、是儿少秦武阳二岁,1、以缚即炉火烧绝之,3、复取刃杀市者,2、吏护还之乡,放声读,读好停顿,读出韵味。,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 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 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 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古义:强盗 今义:小偷,名词作动词,用口袋堵住,超过,到,代词,

5、代区寄,害怕,轻视,本指柴,这里指打柴。,做买卖,插,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 之。 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遽 曰:“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彼不我恩也; 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市者良久计曰:“与其 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 幸而杀彼,甚善!”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愈 束缚牢甚。,偷偷地,悄悄地,断,代词,代强盗,非常,急忙,做,当,名词作动词,以恩德待我,果真,考虑,很久,代词,这,一人占有,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 复取刃杀市者。因大号。一虚皆惊。童曰:“我区 氏儿也,不当为僮。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 矣。

6、愿以闻于官。”,靠近,名词作动词:烧伤,害怕,又,应该,掳掠,绑架,希望,绳索,即使,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大府召视 儿,幼愿耳。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 吏,不肯。与衣裳,吏护还之乡。 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皆曰: “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讨杀二豪,岂可近耶?”,报告,老实,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 认为与众不同,从事,比小,接近,动词,这里 是冒犯的意思,讨论一,找出描写区寄处境险恶的句子,思考区寄在这种情况下是怎么做的,反映出他什么性格特点。,1、与坏人周旋时,区寄哪些方面处于劣势?,区寄是小孩,年幼体弱,又是一人对二豪贼,又处于被劫持的被动地位,这些都是他的劣势。,2、他利用了自己作为

7、孩子的哪些特点和对手的哪些弱点?,区寄利用了孩童胆小害怕和幼稚体弱的特点,前者如“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后者体现为豪贼把他绑缚后都放心睡去。 区寄所利用的敌手的弱点主要是:对小孩子的轻视,麻痹大意。区寄示弱后,“贼易之,对饮酒,醉”。区寄杀一贼后,另一贼只是把他绑紧些,仍倒头睡去,仍低估了区寄的智力和胆量。区寄充分利用了敌手的轻视麻痹,紧紧抓住了因此造成的疏忽的间隙和逃脱的机会。利用了贼人趋利的弱点。即再被贼人抓获后,危在旦夕,区寄用“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打动强盗的心,不仅保住了性命,而且再次留下了杀贼逃脱的可能。,3、区寄在自救过程过程中表现了哪些不同于一般孩子的品质?,区寄在自救

8、过程中所表现的不同于一般孩子的品质。第一是胆略,超人的胆量,沉着镇定。这是一般孩子难以做到的。贼人对他的最大疏忽也在这里。因为有此,区寄的机智勇敢才能发挥,才能从容与敌周旋,才能瞅住逃脱的机会。第二是智勇双全,机智勇敢。首先是机智,伪儿啼哭,就火就刀绝绳,以“一郎僮”打动贼人,杀贼,哭叫报官等等,都是很有心计的谋划、决策。其次是勇敢,“虽疮手忽惮”“取刃杀贼”,这些勇气以及前面的心计都是一般孩子难以达到的。所以,结尾对其胆略智勇用了一个侧面描写,以秦武阳作比,以众贼不敢正视他,不敢过其门作了烘托。,区寄表现了哪些不同于一般孩子的品质?文章是如何体现的?,讨论二,语言,动作,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

9、僮耶?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处惊不乱 沉着机智 善于随机应变,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 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以缚即炉火烧绝之, 复取刃杀市者。 因大号,一虚皆惊。,沉着镇定、机智灵活 果断勇敢、意志坚强,第一、二节对区寄语言、动作描写,官府和“行劫缚者”对区寄杀盗一事的反应和议论,描写手法,正面,侧面,4、获救后又有什么难能可贵的选择?,获救后难能可贵的选择就是“留为小吏,不肯”。作为一个打柴放牛的农村孩子,面对这样的出路毫不动摇,毫不考虑,这行动本身已足够说明问题,即说明其品质上的过人之处。(不慕荣利),柳宗元极善用笔,丰富的故事情节,只用了简洁

10、的笔点画勾勒,却处处动人心魄,但文章仅为了写一个传奇式的人物故事吗?如果不是,透过字面,作者真实的目的会是什么呢?,讨论三,讨论四,找出反映当时社会秩序混乱的语句,并作简要分析。,本文记叙区寄被抢到绑架后临危不惧、智杀儿盗从而自救的故事,表现了他的机智勇敢和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主题思想,同时通过此事,暴露了当时社会暴徒横行,公然绑架儿童,杀人越货,贩卖人口的黑暗现实,反映当时社会秩序混乱、民不聊生的状况。,穿越历史的长河,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少年英雄。他们为了中华民族的兴旺和强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奋斗与拚搏;有的为了实现自己崇高的理想,舍生忘死,直到献出自己年轻而又宝贵

11、的生命。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今天应该做些什么?,作业,自古英雄出少年,智勇双全少年天子康熙擒鳌拜 胸怀大志彼得大帝 天资聪慧曹冲称象 人间天使音乐神童莫扎特 谦逊有礼孔融让梨 自由引导人民圣女贞德 冷静沉着司马光砸缸救友 崇尚自由“一休哥” 一腔碧血夏完淳怒斥洪承畴 癫狂小神童徐渭,品读课文,分组讨论,高效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区寄只是一个小孩,他是凭借什么战胜凶恶的强盗的? 2、区寄表现了哪些不同于一般孩子的品质?文章是如何体现的? 3、柳宗元极善用笔,丰富的故事情节,只用了简洁的笔点画勾勒,却处处动人心魄,但文章仅为了写一个传奇式的人物故事吗?如果不是,透过字面,作者真实的目的会是什么呢? 4、找出反映当时社会秩序混乱的语句,并作简要分析。,讨论一,1、区寄只是一个小孩,他是凭借什么战胜凶恶的强盗的?,明确: 1、区寄利用了常人认为的孩子胆小、体弱、幼稚的认识来麻痹敌人。 2、他还利用了强盗的自私贪婪,见利忘义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