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组织设计}第五章文化产业非营利组织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0937166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X 页数:91 大小:27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组织设计}第五章文化产业非营利组织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企业组织设计}第五章文化产业非营利组织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企业组织设计}第五章文化产业非营利组织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企业组织设计}第五章文化产业非营利组织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企业组织设计}第五章文化产业非营利组织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组织设计}第五章文化产业非营利组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组织设计}第五章文化产业非营利组织(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非营利组织与文化产业发展,第一节 非营利组织基本理论,一、基本概念和特性(一) 概念的名称及定义,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NPO) 字面上显示不出组织和营利的关系;不能显示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区别;不能显示是否包含一些特殊组织 非营利组织也称 (1)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 在公(政府)和私(私营组织)之外的社会组织 (2)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NGO) 历史最早的说法;不能显示与其他私营组织的区别;早期非政府有非政治性和非宗教性的特点,非政府组织范围较小 指的是政府以外的不以营利为目的

2、、主要从事公益或互益活动的组织,(3)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 指公民组成的社团;但更多的是指具有参政权的市民群体 (4)志愿者组织(voluntary sector) (5)慈善组织(charitable sector) (6)非政府公共组织 我国学者最近提出的概念,(二) 基本特性,萨拉蒙: 组织性:都有制度和结构 私有性:在制度上与国家相分离 非营利性:机构不向其经营者或所有者提供利润 自治性:独立处理自己的事务 自愿性:成员不是按法律要求组成组织,机构接受成员一定程度的时间和金钱的自愿捐赠,胜又寿良: 正规性:一定程度被公共组织化 非政府性:独立于政府 非营利分配:不能分

3、配组织内的利益 自我统治性:具有自我管理活动的能力 自发性:包含参与志愿者活动和捐赠活动 公益性:服务及有助于公共(社会不特定的多数)利益,王绍光: 非营利性:不以营利为目的,不能对组织成员分配赢利 中立性:对政党、政治组织及其政治主张保持距离 自主性:对政府保持独立 使命感:成员对公益活动执著、有奉献精神 多样性:因数量众多,作为整体可以提供多种多样的物品和服务 专业性:每个组织都在特定领域活动,具体目标往往细微而专业化 灵活性:工作中较少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开创性:这由所事工作多是与社会的变革和改善有关这一性质决定 参与性:指成员的志愿参与,这种参与对成员个人、组织、社会均有益 低成本:志

4、愿者的免费服务、得到捐款、组织结构相对简单,(三) 产生的原因,历史和文化的传统 市场失灵 政府失灵 合约失灵 主观动机,二、非营利组织的分类 (一) 国外的分类基准和范围,1.几种简单明了的分类 以组织规模为基准:大中小型 以活动利益为基准:政治型、经济型、社会工作型 以活动范围为基准:草根性、地方性、全国性、国际性 以服务对象为基准:互助型、公益型 以活动组织者的性质为基准:志愿者为主型、专业人士为主型,2.联合国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体系 以组织的事业内容为基准将所有的组织分为17大类60小类 非营利组织类下有三小类,十五个分项 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成人教育等 医疗和社会工作

5、:医疗保健、兽医、社会工作 社区服务和个人服务:环境卫生、商会和专业组织、工会、其他会员组织(包括宗教组织和政治组织)、娱乐机构、新闻机构、图书馆和博物馆、体育和休闲设施,3.欧洲共同体的经济活动产业分类体系 非营利组织被分为三类,十八项 教育:高等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护理教育 研究开发:无项 医疗卫生:医院、其他医疗机构、牙医、兽医 其他公共服务:社会工作、慈善机构、专业组织、雇主协会、工会、宗教组织和学会、旅行社 休闲和文化:娱乐机构、图书馆和博物馆等文化机构、体育组织,4.美国慈善中心设计的免税团体分类体系 非营利组织分为二十五大类 教育、保健、精神保健、特殊病症保健、医学研究、

6、犯罪和法律、就业、食品与营养、住房与收容、公共安全与灾难防御、休闲与运动、青少年辅导、社会服务、文化艺术、环境保护、与动物有关的组织、国际问题、促进人权、改造社区、慈善事业、自然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其他公益活动、宗教相关活动、互惠组织,5.美国霍布金斯大学等13国的学者设计的非营利组织国际分类体系 主要以组织的事业和活动领域为基准,将民间非营利组织分类为十二大类,二十四小类 教育和研究 卫生 社会服务 环境 发展与住房 法律和政治的促进 文化与休闲:国际性活动 宗教活动和组织 商会和工会及专业协会 其他,6.日本的特定非营利活动法采用的分类体系 主要基于组织的事业性质及活动领域来分类,共十

7、二类 增进医疗、保健和社会福祉 推进社会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以外的如生涯教育等) 推进街区建设 推进振兴文化艺术和体育 保全环境 救援灾害 地域安全活动 维护人权和推进和平活动 国际协作 促进男女共同参与社会建设的活动 儿童的健全培养 援助进行以上活动的组织的活动,(二) 国内的分类基准和范围,1.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分类 狭义分类 会员制组织:互益型组织(行业协会、商会、职业团体、学会、同学会、联谊会、兴趣团体等);共益型组织(就业服务中心、法律咨询机构等) 非会员制组织:运作型组织(各类基金会);实体型组织(各种民办非企业单位,即民办的医院、学校、养老院、研究所、中心、图书馆等和国有事业

8、单位,即国有的医院、学校、剧团、研究所、图书馆、美术馆等) 广义分类 会员制组织:互益型组织 、共益型组织 非会员制组织:运作型组织 、实体型组织 人民团体:共青团、妇联、工会、学联、民主党派等 未登记或转登记(不是以社团而是以工商登记注册)的组织,2.党政系统公共管理教材的分类 政治组织:处于执政党、政府以外的一些党派、群团组织 准行政组织:由政府授权、享有某种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 非营利事业单位:如教育、医疗卫生、科学研究、文化、体育等行业的单位及机构 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各类由官方和民间创办的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 社区公益组织:如就业服务中心、法律援助中心等 民办非企业组织:如民办学校、民办

9、医院等 社会中介组织:如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有关委托及信息决策咨询和代理机构等,3.NPO信息咨询中心的分类 主要以有无法人地位作基准进行分类,分两类 法人非营利组织:包括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间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企业法人(包括社会中介组织和以企业法人注册实际经营公益活动的组织)等 非法人非营利组织:单位内的非营利组织(如经单位批准成立的志愿者组织等)、未注册或未批准的非营利组织,4.民政部的分类 主要是基于社会组织的形式和性质,分为三类: 社会团体:学术性团体、行业性团体、专业性团体、联合性团体等 民办非企业单位:教育类、科技类、文化类、体育类、社会福利类

10、等 基金会 在这个基础上,按照登记级别区分为全国性组织和地方性组织,特殊组织:国际非政府组织 指经过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批准,获得联合国体系的咨商地位的跨国的非政府组织 根据其咨商地位的轻重,可分为三部分 具有一般咨商地位的组织 具有注册咨商地位的组织 具有专门咨商地位的组织,三、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状况(一) 国外的发展概貌,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7世纪至19世纪后半,此时期非营利组织的特点 出现了不少由资产阶级主宰、主要展开资产阶级思想的启蒙教育及宣传,甚至进行政治斗争的组织 出现下层民众致力于自助和互助目的的慈善和互助性的组织 出现早期的以非营利为目的而以科学教育和文化为事业的民间公

11、益组织,第二阶段,19世纪末至第二次大战结束 无产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而结成的组织有了长足的进展,主要产生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的组织在组织规模和活动领域的广泛性上均有明显发展,第三阶段,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 随民众的自我解放、自我保护、自治意识的增强,世界各国的非营利组织的形式进而多样 活动领域的拓宽:维护人权、环境保护、和平活动 参与联合国体系的国际活动,第四阶段是80年代以来 经济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成为世界主要潮流。各国普遍推行民营化的行政改革,非营利组织的活动空间的扩大和环境条件空前改善 一个由非营利组织发动的全球性的社团革命正在兴起,(二) 国内的发展概貌,中国的民

12、间非营利组织发展约可概括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前半,约存在着五类社会组织 政治性组织 带有反体制和反外来入侵性质的秘密武装组织 学艺性组织 行业协会 互助和慈善组织 此期的民间社会组织还称不上完全意义上的民间非营利组织,有部分只具有早期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一些框架,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 50年代前半对民间组织根据社会主义原则进行了彻底的整顿和清理,带来一个民间组织的政治化问题 一方面,一些与政府和执政党关系和立场较为接近的团体和组织转化为政党组织 另一方面,部分民间组织根据新的法规而被取缔 文革期间,中国的政治秩序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原有的组织除了少数以外,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出

13、现了一批造反批判、搞打砸抢的政治组织,第三阶段,1978年至今 经济体制的转轨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直接为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了空间,民间组织的发展也出现了空前的势头 法规和制度建设 1988年基金会管理办法 1989年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外国商会管理暂行规定 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法 1998年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 1999年公益事业捐赠法 2004年基金会管理条例,(三) 几个主要国家的现状,1. 美国 美国的非营利组织的产生要早于国家和政府的形成 非营利组织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990年代中期,非营利组织110万以上、就业人员860万以上、消费占GDP的7

14、%,美国非营利组织的种类 会员制(互益性)组织(约40万):建立的主要目的是为组织成员服务,但也不排斥公益性活动,以前者为主 业主或专业组织商会、贸易协会、律师协会、银行家协会、工会等 社交性组织各类俱乐部、兄弟会、姐妹会、退伍军人协会等 互助组织法律援助团体、教师退休基金、互助保险公司、信用合作社、公墓管理公司等 其他组织政治组织、所有权凭证管理公司等 非会员制(公益性)组织(约70万):主要目的是提供公共服务,活动领域极为广泛 资金中介组织:基金会、筹款组织 宗教组织 社会服务组织:美国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中坚,美国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特点 民间非营利活动的社会基础非常广泛 宗教性组织较多 服务对

15、象侧重老年和儿童 活动范围大多以本地域为中心 活动领域以卫生保健及教育为主导 中小组织占多数 资金来源以服务收入为主导,美国民间非营利组织的问题点 滥用特权,名不副实 各类开支过大,组织处于高成本运作状态 贪污腐败现象不绝 展开不公平竞争 涉足政治,变成特殊利益集团,2.日本,非营利组织在日本的发展 战后至80年代,日本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发展不大 传统上日本人相信政府 地方自治的发达,使在广泛领域承担公共事务的主体由民间非营利组织转入地方自治体,且地方自治体的公信力在日本社会又要高于民间非营利组织 私人企业的主角位置客观上淹没了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存在及作用 80年代出现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快速发展势头

16、,政府采取了抑制和提防的立场 90年代以来,日本的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活动发展在质和量的两方面都取得进展,民间非营利组织和社会及政府已基本建立了良性互动的关系 非营利组织150万以上、就业人数300万以上、占公共部门就业数的40%、消费占GDP的5%,日本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主要类别 (1)法人: 进行与公益有关的事业;不以营利为目的;得到主务官厅的许可 社会福祉法人:主要活动领域是托儿、养老、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对政府有很大的依赖性 学校法人:指私立学校 宗教法人: 医疗法人 特殊法人:主要活动领域:国土开发、金融、国际活动、产业经济、交通运输、传媒、资源和能源、科技、福利、环境、学术教育文化、共济组合等 公益法人 :公益法人中约有三成称作中间法人:一是类似于行业协会,一类是常常称作行政委托型法人三是有一定独立性的政策研究机构,(2)公益信托基金 基金属于政府认定的特定组织,但不具有法人性质 享有一些经济优惠,如基金的利息收入可以免税,对符合一定条件的捐款者也可以享受减税待遇 基金的事业领域主要是发放奖学金、奖励科学研究、促进文化艺术事业和国际交流、改善城市环境和社会福利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