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管理}第一章绪论园林规划设计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0935480 上传时间:2020-08-02 格式:PPTX 页数:56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工程管理}第一章绪论园林规划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园林工程管理}第一章绪论园林规划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园林工程管理}第一章绪论园林规划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园林工程管理}第一章绪论园林规划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园林工程管理}第一章绪论园林规划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林工程管理}第一章绪论园林规划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工程管理}第一章绪论园林规划设计(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主讲 王文琴 ,城市园林绿地的种类,1、城市综合性公园 2、城市广场 3、单位附属绿地 4、城市道路绿地 5、居住区园林绿地 6、城市专类公园 7、风景名胜及森林公园等。,教学目的与要求,明确园林规划设计定义和内涵及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要求; 了解园林规划的作用和对象; 认识园林规划设计的发展前景。 重点与难点 : 1、重点掌握园林规划设计的内涵、作用、原则和依据; 2、难点在园林规划和园林设计的理解与区别。,第一节 园林的基本概念,一、什么是园林(Park and garden) 1、园林 由山水地貌、建筑构筑物和道路、植物和动物等素材,根据功能要求、经济技术条件和

2、艺术布局等方面要求综合组成的统一体。 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进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丽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中国大百科全书,2、绿地 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不论是自然植被或是人工栽植的,包括农、林、牧生产用地及园林用地,均可称为绿地。 园林和绿地属于同一范畴,但在概念上有区别。园林通常包含四种基本要素:地貌、道路广场、建筑和植物,是人们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人工建造或对自然景观的改造利用,强调人的使用,这种使用通常是以观赏、游憩或居住为主。绿地则可以具有多种多样的目地和功能,并且只需要植物这一种要素,不论植物是自然生长的还是人工栽植的。就

3、所指对象的范围看,绿地比园林广泛,可以这样说,园林是绿地中设施质量和艺术水准较高、环境优美,可供游憩、观赏的部分。,二、什么是绿化 广义上的绿化包括全国或者大范围的环境绿化,以保护环境为主要目的的大片人工种植的行为。 狭义上的绿化是园林绿化,是城市某些特定区域,如城市的园林内外,建筑环境的人文绿化。 清华大学周维权教授: 园林是为了补尝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设的第二自然。,三、园林的作用,城市园林绿地是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社会效益:体现在美化城市环境、提供市民休闲和保健的场所、陶冶人们的情操、提供防灾避难场所等方面。,2、生态效益:是园林绿化最突出的作

4、用,体现在它能够改善城市环境、维持生态平衡。 从城市生态学的角度看,城市园林中的绿色植物,既能维持和改善城市区域范围内的大气碳循环和氧平衡,又能调节城市的温度,湿度,净化空气、水体和保持土壤,还能够促进城市通风、降低噪音等。,(1)、维持碳氧平衡 一般情况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比较固定。如果失去平衡,对人类的生存将构成威胁。随着人类工业的发展,CO2的排放量随之扩大,这对生态环境构成了威胁。而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放出O2,维持这种平衡。 平均每公顷园林绿地每天能够吸收近900kg的CO2,生产600kg的O2。,(2)、调节温度和湿度,缓解“热岛效应” 由于城市的硬质地

5、面多,交通量大及人工排热量大,而大量的建筑又使热量不能快速散发,致使城市夏季气温较城郊高很多。这就是城市的“热岛”。 绿地能够吸收太阳的辐射能,温度较城市其它地方低,能够行成空气对流,利于热岛的扩散。 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使空气湿度增加,使人在生理上更加舒适。,(3)、净化空气、杀死病菌 许多绿色植物对空气中的粉尘、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等城市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有吸收能力。 许多植物在吸附有害粉尘的同时也减少了粘附在上的病菌。另外还有许多园林植物能分泌出一种杀菌素,具有杀菌作用。如:一公顷的圆柏林每昼夜能分泌出30kg的杀菌素。,(4)、通风、防风,降低噪音 在城市的园林绿地规划时,可利用主要道路和

6、沿河旁顺着城市夏季的主要风向布置园林绿地。这样可使城市的夏天行成良好的通风条件。同样,在城市外围,沿与城市冬季主要风向垂直处布置常绿的防风林可减低冬季寒风。 植物林带对降低城市噪音也有很好的效果。,3、经济效益:有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两个方面。 其中直接经济效益是指园林绿化产品、门票、服务的直接经济收入。 间接经济效益则是指它形成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折算成的经济价值。 优秀的园林作品必须兼顾这三大效益,要做到适用、经济、美观三者的辩证统一。 (美国一项研究中计算出绿化的间接经济效益是它本身价值的19-20倍),四、园林绿地类型,1、公园绿地 是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

7、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包括市区级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等。 2、生产绿地 是为城市绿化服务,能为城市提供苗木、草坪、花卉和种子的各类圃地 。 3、防护绿地 是指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 。,4、附属绿地 是指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 5、其他绿地 是指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

8、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恢复绿地等。,五、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概念,规划:泛指全面考虑长远发展计划的过程。园林规划主要解决功能分区、导游线组织、景点分级等大问题,不涉及具体的施工方案。 设计:具体实现规划中某一工程的实施方案,是具体而细致的施工计划。 规划和设计都是园林绿地建设前的计划和打算,两者所处的层次和高度不同,解决的问题也不一样。规划是设计的基础,设计是规划的实现手段。,(一)什么是园林规划设计(两层定义) 园林规划设计:在一定范围内,主要由山、水、植物、建筑(亭、

9、廊、榭等)、园路、广场、动物等园林基本要素,根据一定的自然科学规律、艺术规律以及工程技术规律、经济技术条件等,利用自然、模仿自然而创造出来的既可观赏、又可游憩的理想的生态环境。包括:地形设计、建筑设计、园路设计、种植设计、园林小品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包含园林绿地规划和园林绿地设计两个含义。 园林绿地规划从大的方面讲,是指明对未来园林绿地发展方向的设想安排,其主要任务是按照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提出园林绿地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规模、进度和投资等。这种规划是由各级园林行政部门制定的。由于这种规划是若干年以后园林绿地发展的设想,因此常制定出长期规划、中期规划和近期规划,用以指导园林绿地的建设。这种规划也

10、叫发展规划、总体规划。,另一种是指对某一个园林绿地(包括已建和拟建的园林绿地)所占用的土地进行安排和对园林要素如山水、植物、建筑等进行合理的布局与组合,是从时间、空间方面对园林绿地进行安排,使之符合生态、社会、经济和园林艺术等方面要求。这种规划属于详规的概念,是由园林规划设计部门完成的。,园林绿地设计就是为了满足一定目的和用途,在规划的原则指导下,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途径等创作而建成的美的自然环境。这个环境是一幅立体画,是一首无声的诗,它可以使游人愉快、欢乐并能产生联想。 园林绿地设计的内容包括地形设计、建筑设计、园路设计、种植设计、园林小

11、品和配套水电等方面的设计。,(二)园林规划设计的成果 园林规划设计的最终成果是园林规划设计图和说明书。 但是它不同于林业规划设计,因为园林规划设计不仅要考虑经济、技术和生态问题,还要在艺术上考虑美的问题,要把自然美融于生态美之中。同时还要借助建筑美、绘画美、文学美和人文美来增强自身的表现能力。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也不同于工程上单纯制平面图和立面图,更不同于绘画,因为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是以室外空间为主,是以园林地形、建筑、山水、植物为材料的一种空间艺术创作。,(三)园林规划设计的性质,园林规划设计的性质是以园林艺术原理为基础的一门综合科学,具有知识面广,实践性强的特点,是一门集工程、艺术、技术于一体的

12、课程,即要求有科学设计的精神,又要有艺术创新的想象力,还要有精湛的技艺。,(四)园林规划设计的任务,园林规划设计的任务是综合运用地貌、植物、硬质材料、建筑和小品等物质要素,以一定的自然、经济、工程技术和艺术规律为指导,充分发挥综合功能,因地制宜的规划和设计各类园林绿地,包括各类公园、道路绿化、工厂区绿化、居住区绿化、专类园规划等。,(五)园林规划设计的对象,园林规划设计的对象主要是新建和需要改造的城镇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具体是指城镇中各风景区、公园、植物园、动物园、街道绿地等各个公共绿地规划设计;公路、铁路、河滨、城市道路以及工厂、机关、学校、部队等一切单位的绿地的规划设计。,(六)园林规划设计

13、的几项要求,在规划之前先确定主题思想 运用生态原则指导园林规划设计 园林绿地应有自己的风格,(七)园林规划设计的依据,科学依据 社会需要 功能要求 经济条件 一项优秀的园林作品,必须做到科学性、社会性、功能性、经济性和艺术性紧密结合、相互协调、全面运筹,争取达到最佳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八)园林规划设计的原则,“适用、经济、美观、生态”是园林设计必须遵循的四项原则。 园林设计工作的特点有较强的综合性,所以,要求做到适用、经济、美观、生态四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四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应根据不同性质、不同类型、不同环境的差异,彼此之间有所侧重。,一般情况下,园林设计首先要

14、考虑适用的问题。所谓适用,一是要因地制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二是园林的功能要适合于服务对象。适用的观点带有一定的永恒性和长久性。 在考虑是否适用的前提下,其次是经济问题。实际上,正确地选址,因地制宜,巧于因借,本身就减少了大量投资,也解决了部分经济问题。经济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做到事半功倍,尽量在投资少的情况下多办事,办好事。当然,园林建设要根据园林性质,建设需要确定必要的投资。,在适用、经济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美观,满足园林布局、造景的艺术要求。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美观要提到最重要的地位。实质上,美、美感,本身就是一个适用,也就是它的观赏价值。园林中的孤置假山、雕塑作品等起到装饰、美化环境,

15、创造出感人的精神文明的氛围,这就是一种独特的适用价值、美的价值。,园林如果仅仅是解决了适用经济和美观还不够,还必须有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园林绿化本身正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所以现代园林规划设计应以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以达到融游赏娱乐于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的目的。,在园林设计过程中,适用、经济、美观、生态四者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单纯地追求适用、经济,不考虑园林艺术的美感,就要降低园林的艺术水准,失去吸引力,不受广大群众的喜欢;如果单纯地追求美观,不全面考虑到适用和经济问题,则会造成浪费;如果忽视了园林的生态环境效益,必然会造成不适用、不美观而造成浪费。必须在适用

16、、经济和生态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美观,美观必须与适用、经济和生态协调起来,统一考虑,最终创造出理想的园林设计艺术作品。,第二节 中国园林及发展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1、按选址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 2、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三大主体),皇家园林一般称为: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等。 私家园林属于民间贵族、官僚、富商的私人园林。有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等称呼。处 处以上三大主体外,还有衙署园林、祠堂、书院、会馆园林等非主体。,二、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 中国园林有3000多年的历史,起源于奴隶社会晚期农耕文明出现以后的种植园、圃、囿、台囿等形式。,三、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分期(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 1、生成期: 殷商的灵囿、园、圃是园林的起源。 秦汉的宫廷园林规模宏大,是这一时期造园活动的主流,即宫苑。 “一池三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