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运营}劳动管理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0935368 上传时间:2020-08-02 格式:PPTX 页数:70 大小:809.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管理运营}劳动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企业管理运营}劳动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企业管理运营}劳动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企业管理运营}劳动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企业管理运营}劳动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管理运营}劳动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管理运营}劳动管理(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2 劳动组织以及劳动定额定员 3 作业研究 4 人机工程 5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八章 劳动管理,劳动管理,劳动管理就是正确处理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之 间,劳动者与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之间的关系, 将生产要素进行有机的结合, 从而达到不断提高劳动生产 率的目的。,1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一、劳动生产率的概念与计算指标,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意义,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一、劳动生产率的概念与计算指标,1、劳动生产率的概念 劳动生产率是指人们在生产中的劳动效率,反映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创造的使用价值的能力。,2、劳动生产率的计算指标,两者关系是:,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

2、要意义,1、是增加社会财富的重要保证。 2、是企业发展生产的重要途径。 3、是降低产品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方法。 4、是改善职工物质文化生活的重要条件。 5、对就业和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1、加快技术进步。 2、提高职工素质。 3、提高管理水平。 4、满足职工胜利和心理需要。,2 劳动组织与劳动定额定员,一、劳动组织 二、劳动定额 三、编制定员,一、劳动组织,(一)劳动分工与配备工人 (二)作业组和工作轮班的组织 (三)工作地组织 (四)多机床看管,劳动组织,劳动组织是指根据企业生产特点,科学地组织劳动的分工和协作,把工人之间的协作关系和人与劳动手段、劳动对象之

3、间的关系有效地组织起来,以便能协调工作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分工与协作,劳动分工与配备工人 分工的主要形式: 按工艺内容分工,即按工种分工 按准备性工作与执行性工作分工 按基本生产工作和辅助生产工作分工 按技术等级的高低分工 劳动分工的目的:合理的配备工人 合理配备工人的要求: 等级相当、各尽其才 任务饱满、各尽所能; 要培养工人的“一专多能” 要使每个工人都有明确的责任,并建立相应的岗位责任制,消除无人负责的现象。,分工与协作的关系 分工是协作的前提,协作是分工的必然结果.在分工的基础上协作,在协作的原则下分工,分工与协作都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通过协作还可以创造出一种集体的新的生产力

4、。,劳动协作及主要形式 协作许多工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相互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组织的协同劳动。 协作的形式:车间的协作、车间内部各工段之间的协作、工作组与轮班组内的协作。,劳动分工与协作,团队工作(Team work)是指由数人组成一个工作小组或团队,共同负责和完成某项工作。基本思想:全员参与,调动每个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工作效果尽可能好。 (1)解决问题式团队 非正式组织 只提意见和方案 无权决策实施 (2)特定目标式团队 有决策权 本身就是在实施一个方案 进行一项工作 (3)自我管理式团队 最具完整意义的团队工作方式:完成相对完整的工做,自己决定任务分配和轮换,自己

5、承担管理责任。,(二)作业组和工作轮班的组织,1、作业组的组织 2、工作轮班的组织,作业组和工作轮班的组织,作业组和工作轮班是工业企业劳动组织的基本形式。作业组体现了劳动分工和协作在空间上的联系;工作轮班体现了劳动分工和协作在时间上的联系。通过对作业组和工作轮班的组织,可以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把生产各环节之间的协作关系,在充分注意企业实际情况和需要的情况下从时间和空间上加以有效的协调。,作业组的组织,在下述情况下,一般应建立作业组: 生产任务不能分配给每个工人独立承担,必须由若干工人共同协作才能完成。 看管大型的复杂的机器设备。 人的工作成果彼此有紧密联系,上下工序之间必须有机的配合,以保证有

6、节奏的进行生产,如流水线作业组 当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基本工作和辅助工作之间存在紧密配合关系时可将各工种人员组成综合作业组。 工人没有固定的工作地,或者没有固定的工作任务,为便于调动和分配任务而组织作业组,如电工修理组。 工作任务可直接分配给工人,但为了便于组织和管理,便于互相帮助和交流经验将同工种的工人组织在一起,如车工组。,工作轮班的组织,多班制应解决以下问题: 合理安排工人的倒班 合理安排工人的轮休 注意各班人员配备的平衡 加强对夜班生产的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单班制的组织工作比较简单,主要是解决好不同工种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充分利用工作班内的时间。,采用何种轮班形式主要取决于企业生产

7、工艺的特点。,工作地组织(1),工作地是工人加工活动的场所,是企业生产组织的最基本环节,它占有一定的生产面积,配备一定数量的工人、设备和工具,并适量堆放劳动对象,在一个工作地内,进行个体作业或群体作业。,工作地组织(2),有利于工人进行生产活动,减少或消除多余的、笨拙的动作,减少体力消耗缩短辅助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有利于发挥工作地的设备、工具、工位器具的效能,尽量节约空间和生产面积。 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保证工人的生产安全和身心健康,合理装备工作地 合理布置工作地 建立良好的工作地秩序和工作环境 搞好工作地的服务供应工作,工作地组织的基本内容,工作地组织的基本要求,工作地组织(3)

8、,工作地布置应尽量缩短工人的行走距离,避免各种容易产生疲劳的动作,一般应遵守以下原则: 毛坯、半成品和工位器具必须放在固定位置,并符合作业内容和操作顺序。 使用频繁的物品放在离工人操作最近的位置,不常用的可放在远一点的地方。 工作台的高度、物品放置的高度、工作坐椅的高度与形状等要根据工人躯体的点。,经常清扫和整理工作地,保持工作地的清洁卫生,物品堆放整齐有序,通道畅通。 保持合理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 建立合适的照明条件。 消除或减少噪声。 防止有害气体侵袭和减少工业粉尘。 厂房和工作地的涂色应明亮和谐,合理布置工作地,工作地秩序,多机床看管,多机床看管就是一个工人(一组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同

9、时看管几台 设备。,多机床看管的原理: 工人利用机床的机动时间(自动走刀时间),去完成另一机床手 动时间的工作,组织多机床看管的一个条件是:每台机床的机动时间大于或等于 工人看管其他机床手动时间之和。手动时间主要包括:完成该工序所 需的机手并动时间、基本的和辅助的手动时间,工人由一台设备到另 一台设备的最长行走时间,工人监视设备自动工作所需的时间等。机 动时间越长,手动时间越短,工人能够看管了的机床台数就越多,反 之就越少。,多机床看管的形式,参看放大图表(一) (二)(三)(四),机床 1,机床2,机床 3,工人负荷,机床号,工序时间,机动时间,手动时间,3,12,8,4,看管循环期,手动时

10、间,工人操作时间,多机床看管指示图表(一),看管循环期=12,机床 1,机床2,机床 3,机床号,工序时间,机动时间,手动时间,3,15,4,看管循环期,工人负荷,工人空闲时间,多机床看管指示图表(二),看管循环期=15,11,机床 1,机床2,机床号,工序时间,机动时间,手动时间,看管循环期,1,2,16,8,12,4,4,4,工人负荷,多机床看管指示图表(三),看管循环期=16,工人空闲时间,机床 1,机床2,机床 3,机床号,工序时间,机动时间,手动时间,3,5,4,看管循环期,工人负荷,机床空闲时间,1,看管循环期=8,多机床看管指示图表(四),工人空闲时间,多机床看管,计算指标:,劳

11、动定额的内容,劳动定额的形式和作用 工时消耗的分类及工时定额的构成 劳动定额的制定与劳动定额的管理,劳动定额的定义,劳动定额,劳动定额在正常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在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的基础上,工人为生产一定数量的合格产品或为完成一定量的工作量所规定的劳动消耗量标准。 劳动定额的特点: 1.规范性 2.相对性 3.综合性 4.预定性 5.凝固性,(一)劳动定额的形式与作用,1、劳动定额有两种基本形式 产量定额:是规定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合格品的数量; 工时定额或时间定额:是规定生产单位合格品需要消耗的劳动时间。 若以t表示时间定额,q表示产量定额,二者关系为:t=1/q,呈反比例关系,时间定额

12、的降低和产量定额增长的经济意义是一致的,但他们的数值并不相等,设时间定额压缩率为x,产量定额增长率为y,则: y=x/(1-x), x=y/(1+y) 2、劳动定额的作用 劳动定额是合理组织劳动的重要依据;是企业挖掘潜力、节约人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是进行计划管理、经济核算、控制生产进度、控制成本和组织劳动竞赛的依据;是衡量职工贡献大小、对职工进行考核、正确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依据 。,(二)工时消耗的分类及时间定额的组成,工时消耗的分类 劳动定额的构成,、工时消耗的分类,工时消耗分类就是对工人在整个轮班的全部时间消耗进行具体研究。工时分类见图85所示。,图8-5 工时消耗分类,工 人

13、的 全 部 时 间 消 耗,定额时间,非定额时间,宽放时间,作业时间,附加时间,基本作业时间,准备和结束时间,休息和生理 需要时间,布置、照管 工作地时间,工人造成的 损失时间,非工人造成的 损失时间,非生产 工作时间,不与 基本时间交叉,与 基本时间交叉,手动时间,机动时间,手机手并动时间,、工时消耗的分类,1.定额时间 是指在产品设计正确、工艺完善的条件下,制造产品或进行作业所用的时间。由作业时间和宽放时间组成。 (1)作业时间:直接用于完成生产任务,实现工艺过程的时间。 基本时间:是指直接执行基本工艺过程,用于改变劳动对象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时间消耗。毛坯制造、机械加工、热处理、装配、油漆

14、等。 辅助时间:指为保证基本工艺过程的实现而进行的各种辅助性操作所消耗的时间。装卸、进刀、退刀、测量、换刀具、夹具、工具等。,、工时消耗的分类,(2)宽放时间:是指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需要、休息和生理需要,在作业时间上需要予以补偿的时间。一般以宽放率表示。 宽放率=宽放时间/作业时间 布置和照管工作地时间 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 准备与结束时间,、工时消耗的分类,2。非定额时间 是指在工作时间内因停工或执行非生产性作业而损失的时间。 (1)非生产工作时间 开会、废次品的返修等。 (2)非工人造成的损失时间 停工、停料、等待图纸、停电、任务不当等 (3)工人造成的损失时间等 缺勤、迟到、早退、

15、办私事等。,劳动定额的时间构成,1、大量大批生产条件下:可忽略准备和结束时间 单件时间定额=作业时间+照管工作地时间+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 或:单件工时定额=作业时间(1+布%+休%) 2、成批生产条件下:不可忽略准备和结束时间 3、单件小批生产条件下:不可忽略准备和结束时间,作业 时间,劳动定额的时间构成,例 在某车床上车削轴,工序单件时间为30分钟,通过调查,确定布置工作地时间和生理需要时间占单件时间的10%,准备与结束时间为30分钟,加工批量为100件,试分别求出三种不同条件下单件工时定额。 解 1、大量大批生产条件下: 单件工时定额=30 (1+10%)=33 分钟 2、成批生产条件下: 单件工时定额=30 (1+10%)+ 30/100 = 33.3 分钟 3、单件生产条件下: 单件工时定额=30 (1+10%)+ 30 = 63 分钟,三、编制定员,(一)编制定员的范围及要求 (二)编制定员的基本方法,(一)编制定员的范围及要求,、定员水平要先进合理。定员要以先进合理的定额为基础,企业组织机构设置要精简,定员要尽量少,以有利于增加生产,节约劳动人员,提高劳动效率为原则,高效、满负荷地充分利用制度规定的工时,同时要有利于人员的劳动积极性和企业内部潜力的发挥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