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组织设计}皮肤及皮下组织化脓性感染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0935332 上传时间:2020-08-02 格式:PPTX 页数:55 大小:4.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组织设计}皮肤及皮下组织化脓性感染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企业组织设计}皮肤及皮下组织化脓性感染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企业组织设计}皮肤及皮下组织化脓性感染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企业组织设计}皮肤及皮下组织化脓性感染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企业组织设计}皮肤及皮下组织化脓性感染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组织设计}皮肤及皮下组织化脓性感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组织设计}皮肤及皮下组织化脓性感染(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疖 疖是单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常扩散至皮下组织。疖常发生于毛囊和皮脂腺丰富的头、面部、颈部、背部等。其发病与皮肤不洁、擦伤、局部摩擦、环境温度较高或人体抗感染能力低下相关。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临床表现 1.初起时,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痛的小结节,以后逐渐增大呈圆锥形隆起,数日后结节中央因组织坏死而变软,出现黄白色脓栓,脓栓脱落后破溃流脓。脓液流尽后局部炎症即可消退愈合。 2.疖一般无全身症状。 3.面部“危险三角区”的疖受到挤压时,细菌可沿眼静脉和内眦静脉进入颅内的海绵状静脉窦,引起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出现眼部及其周围组织的红肿和疼痛,并有寒战、高热、头痛,甚至昏

2、迷,死亡率很高。,治疗原则 1.炎症早期红肿阶段局部涂以2%碘酒,或采用热敷或物理疗法(超短波或红外线),亦可外敷软膏等方法促使炎症消退。 2.已形成脓肿,须及时切开引流。,健康教育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表皮受伤。严禁挤压面部危险三角区的疖,以免引起颅内海绵状静脉窦炎。,痈 痈是多个相邻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或由多个疖融合而成。多见于成年人,常发生在皮肤较厚的颈部和背部(对口疮或搭背)。痈的发生与皮肤不洁、擦伤、人体抵抗力低下有关。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临床表现 初起为小片皮肤硬肿,色暗红,表面可有数个凸出点或脓点,疼痛较轻。继之皮肤肿硬范围增大,周围出现浸润性水肿,局部疼痛

3、加重,伴引流区淋巴结肿痛,有明显的全身症状。随着感染区脓点增大、增多,中央部位破溃出脓,坏死脱落,疮口呈蜂窝状。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加。严重者可致全身性化脓性感染而危及生命。,急性蜂窝织炎 急性蜂窝织炎是指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疏松结缔组织的一种急性化脓性感染。常因皮肤或软组织损伤而引起,亦可由局部化脓性感染灶扩散而发生。致病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或其他类型链球菌等。感染灶近侧的淋巴结亦常被累及,可引起脓毒血症或菌血症。,临床表现 表浅的(皮下)急性蜂窝织炎,局部有红、肿、热和剧痛,中央区呈暗红色,边缘稍淡,与周围正常皮肤无明显分界,压痛明

4、显。 深部急性蜂窝织炎局部皮肤红肿虽不明显,但有局部组织肿胀和深压痛,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寒战、高热、乏力、血白细胞计数增高等。 口底、颌下与颈部的急性蜂窝织炎,易致喉头水肿或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产气性急性蜂窝织炎由厌氧菌所致的急性蜂窝织炎,常发生在易被肠道或泌尿生殖道排出物污染的会阴部或下腹部伤口处,表现为进行性的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坏死,破溃后脓液有恶臭,局部有捻发音。,治疗原则 1.局部制动,中西药湿、热敷,理疗;脓肿形成应切开引流。 2.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及时应用有效抗生素。 3.对厌氧菌感染者,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伤口和湿敷。 4.口底、颌下的急性蜂窝织炎张力特别高

5、,应尽早切开减压(还没有形成脓肿时就要切开),以防喉头水肿,气管受压而窒息。,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急性淋巴管炎指致病菌从皮肤、黏膜的破损处或其他感染病灶侵入淋巴管,引起淋巴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若急性淋巴管炎扩散至局部淋巴结或化脓性感染经淋巴管蔓延至所属区域淋巴结,即为急性淋巴结炎。致病菌主要是溶血性链球菌。,临床表现 1.急性淋巴管炎分为网状淋巴管炎和管状淋巴管炎。 网状淋巴管炎即为丹毒。起病急、进展快,先有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继之局部出现片状红疹,颜色鲜红,中央较淡、边界清楚并略隆起。红肿向周围蔓延时,中央红色消退、脱屑,颜色转为棕黄;有时

6、可发生水疱,局部有烧灼样痛。常伴有周围淋巴结肿大和疼痛。感染加重可导致全身脓毒血症。下肢丹毒反复发作可使淋巴管受阻而发生象皮肿。 管状淋巴管炎分浅、深两种。浅层急性淋巴管炎,在病灶表面出现一条或多条“红线”,硬而有压痛。深层急性淋巴管炎不出现红线,但患肢肿胀、有条形压痛区。两种淋巴管炎都可能伴有全身症状。,患者,男,35岁。左足癣并感染6天,2天前开始出现左小腿有片状红疹,颜色鲜红,中间较淡,边缘清楚,左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该病诊断为A.急性管状淋巴管炎B.急性蜂窝织炎C.丹毒D.疖E.痈,网状淋巴管炎即为丹毒。起病急、进展快,先有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继之局部出现片状红疹,颜色

7、鲜红,中央较淡、边界清楚并略隆起。红肿向周围蔓延时,中央红色消退、脱屑,颜色转为棕黄;有时可发生水疱,局部有烧灼样痛。常伴有周围淋巴结肿大和疼痛。感染加重可导致全身脓毒血症。下肢丹毒反复发作可使淋巴管受阻而发生象皮肿。 表浅的(皮下)急性蜂窝织炎,局部有红、肿、热和剧痛,中央区呈暗红色,边缘稍淡,与周围正常皮肤无明显分界,压痛明显。 深部急性蜂窝织炎局部皮肤红肿虽不明显,但有局部组织肿胀和深压痛,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寒战、高热、乏力、血白细胞计数增高等。,临床表现 2.急性淋巴结炎轻者仅有局部淋巴结肿大,略有压痛,重者局部有红、肿、热、痛,甚至形成脓肿并伴有全身症状。,临床表现 2.急性淋巴结

8、炎轻者仅有局部淋巴结肿大,略有压痛,重者局部有红、肿、热、痛,甚至形成脓肿并伴有全身症状。,治疗原则 积极治疗原发病灶,全身应用有效抗生素,局部外敷、理疗,以促进炎症消退。急性淋巴结炎一旦形成脓肿则要切开引流。 丹毒: 1、一般不化脓(所以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2、有传染性,应予以接触隔离。 3、治疗首选青霉素。,护理问题 1.体温过高与细菌感染有关 2.疼痛与炎症刺激有关 3.潜在并发症 脓毒血症、窒息 4.皮肤完整性受损与局部细菌感染有关,护理措施 1.控制感染,维持正常体温 (1)遵医嘱及时、合理应用抗生素,采集创面分泌物作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2)脓肿切开引流后,保持引流通畅,及

9、时换药,促进创口愈合。对厌氧菌感染者,以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创面和湿敷。 (3)对高热者进行物理降温,必要时用退热药。多饮水,静脉输液并记录24小时出入量。 (4)充分休息,加强营养。,护理措施 2.患肢抬高并制动,指导病人放松疗法,遵医嘱使用镇痛药。 3.防治并发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病人有无寒战、高热、头痛、意识障碍,脉搏细速和呼吸急促,复查血白细胞计数和血液细菌培养,若发现全身化脓性感染现象,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救治。,单个毛囊疖 “危险三角区”-颅内海绵状静脉窦 多个相邻毛囊痈 疏松结缔组织急性蜂窝织炎 口底、颌下与颈部的蜂窝织炎,易致喉头水肿或压迫气管,引起窒息,还没有形成脓肿时就要切开

10、网状淋巴管炎丹毒 1.一般不化脓(所以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2、有传染性,应予以接触隔离。 3、治疗首选青霉素 管状淋巴管炎分浅、深两种。浅层急性淋巴管炎,在病灶表面出现一条或多条“红线”。 金黄色葡萄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 厌氧菌(破伤风杆菌) 3过氧化氢(双氧水) 脓肿波动感切开引流,单个毛囊X “危险三角区”-颅内XX状静脉窦 多个相邻毛囊X 疏松结缔组织急性XX炎 XX、XX与XX的蜂窝织炎,易致XXXX或XXXX,引起XX,还没有形成脓肿时就要XX 网状淋巴管炎XX 1.一般XXX(所以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2、有XX性,应予以XX隔离。 3、治疗首选XXX 管状淋巴管炎分浅、深两种。浅

11、层急性淋巴管炎,在病灶表面出现一条或多条“XX”。 金黄色XX球菌 XX性链球菌 XX菌(XXX杆菌) 3过氧化氢(双氧水) 脓肿XX感XXXX,2009年 15、脓肿形成后主要的处理措施是 A、理疗 B、热敷 C、切开引流 D、外敷消炎膏 E、应用抗生素,2010年实践能力 41、急性乳腺炎脓肿形成后,主要的治疗措施是 A停止哺乳 B吸尽乳汁 C切开引流 D使用抗生素 E中药治疗,2010年实践能力 41、急性乳腺炎脓肿形成后,主要的治疗措施是 A停止哺乳 B吸尽乳汁 C切开引流 D使用抗生素 E中药治疗,2013年实践能力 75患者女性,25岁。因产后乳汁淤积引起急性乳房炎伴脓肿形成,此时

12、最重要的处理措施是 A局部按摩 B局部敷仙人掌 C全身应用抗生素 D脓肿切开引流 E停止哺乳,预测题 患者男性,43岁,肛周肿痛4天,肛门左侧皮肤发红并伴疼痛,以坐时及排便时明显,2天前加剧并局部肿胀,无畏寒、发热。体检:胸膝位肛门11点处见局部肿胀,约2cm2cm,有脓头,周围皮肤发红,波动感(+)。对该患者的处理方法首选 A 抗生素控制感染 B 局部理疗 C 口服缓泻剂减轻排便时的疼痛 D 高锰酸钾溶液坐浴 E 手术切开引流,2009年 15、面部危险三角区感染化脓时,禁忌用热,其原因是 A、易加重局部出血 B、易加重病人疼痛 C、易导致面部烫伤 D、易导致颅内感染 E、易掩盖病情,201

13、0年 75引起疖、痈的常见致病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化脓性链球菌A群 C大肠埃希菌 D铜绿假单胞菌 E脆弱拟杆菌,2011年实践能力 50患者女,68岁,因面部肿块疼痛来诊,诊断面部疖肿,与患者的疾病相关度最低的健康史内容是 A局部受伤史 B糖尿病史 C营养状况 D卫生习惯 E家族史,2011年专业务实 13挤压面部“危险三角区”内的疖,容易导致 A全身性感染 B颅内感染 C局部脓肿形成 D颞神经瘫 E破伤风,2012年实践能力 70患者男,68岁。因颈部蜂窝织炎入院,医嘱予气管切开。操作前,护士向其解释该措施的目的是预防 A窒息 B肺不张 C全身感染 D吞咽困难 E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

14、2013年专业务实 94患者男性,20岁。因患急性蜂窝织炎需要抗生素治疗,选择最有效抗生素的依据是 A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B感染的深度 C感染发生部位 D感染的面积 E是否伴随全身症状,2013年实践能力 112、患者女,17岁。面部“危险三角区”长了一个疖,因怕影响形象而自行挤破清除。护士告诉患者这样的主要危险是可能导致 A面部蜂窝织炎 B眼球内感染 C上颌骨骨髓炎 D海绵状静脉窦炎 E脑脓肿,2015年专业实务 033、急性淋巴管炎患者首选的抗生素是 A、庆大霉素 B、青霉素 C、头孢菌素 D、卡那霉素 E、氨苄西林,2016年实践能力 29.患者女,30岁。下肢急性蜂窝织炎伴全身感染症状,

15、需采血做血培养及抗生素敏感试验。最佳的采血时间应是在患者 A.寒战时 B.高热时 C.发热间歇期 D.静脉滴注抗生素时 E.抗生素使用后,A.痈B.疖C.丹毒D.急性管状淋巴管炎E.急性蜂窝织炎 皮肤多数相邻毛囊和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是 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 网状淋巴管炎即为 伤口或病灶的近侧皮肤出现向近心端的(红线),触诊有压痛,A.金黄色葡萄球菌B.溶血性链球菌C.大肠埃希菌D.铜绿假单胞菌E.白色念珠菌 疖、痈常见的致病菌是 蜂窝织炎、管状淋巴管炎、丹毒常见的致病菌是,患者,男,45岁,因颈部蜂窝织炎入院。患者颈部肿胀明显,观察中应特别注意A.体温B

16、.呼吸C.血压D.吞咽E.神志,患者,女,70岁。因“颌下急性蜂窝织炎”入院。患者颈部明显红肿、疼痛,伴严重全身感染症状,自感心慌、气急、胸闷,口唇发绀。既往有冠心病及慢性支气管炎史。入院后予以补液、抗感染治疗。 目前患者最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是A.急性肺水肿B.急性心肌梗死C.急性呼吸衰竭D.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E.窒息,患者,女,70岁。因“颌下急性蜂窝织炎”入院。患者颈部明显红肿、疼痛,伴严重全身感染症状,自感心慌、气急、胸闷,口唇发绀。既往有冠心病及慢性支气管炎史。入院后予以补液、抗感染治疗。 导致患者发生该并发症的原因是A.输液过多过快B.支气管痉挛C.喉头水肿D.心肌缺血缺氧E.支气管炎症水肿,患者,女,70岁。因“颌下急性蜂窝织炎”入院。患者颈部明显红肿、疼痛,伴严重全身感染症状,自感心慌、气急、胸闷,口唇发绀。既往有冠心病及慢性支气管炎史。入院后予以补液、抗感染治疗。 预防该并发症的最重要措施是A.大剂量应用皮质激素B.应用支气管解痉剂C.尽早吸氧D.舌下含化硝酸甘油E.尽早行局部切开减压,以下不属于丹毒临床表现的是A.局部皮肤红肿B.胀痛及烧灼感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