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公司管理}第12章无线通信概述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0934433 上传时间:2020-08-02 格式:PPTX 页数:105 大小:2.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公司管理}第12章无线通信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通信公司管理}第12章无线通信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通信公司管理}第12章无线通信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通信公司管理}第12章无线通信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通信公司管理}第12章无线通信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信公司管理}第12章无线通信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公司管理}第12章无线通信概述(10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线通信系统,主讲教师:马卓 ,1,本课程使用的教材,T. S. Rappaport 著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 2e” 无线通信原理与应用(第二版),2,参考书(1),1. 李建东 等编著 移动通信(修订版) 已出至第4版 2. K. Pahlavan 等著 “Principles of Wireless Networks: A Unified Approach” 无线网络通信原理与应用(中译本书名),3,本课程的基本要求(1),就所选教材而言,主要讲解以下各章:第1章(无线通信系统概述)、第3章(蜂窝的概念)、第

2、4章(大尺度路径损耗)、第5章(小尺度衰落和多径效应)、第6章(移动无线电中的调制技术)、第7章(均衡、分集和信道编码)、第9章(无线通信多址接入技术) 注:第6章中模拟调制不讲;第7章中编码和均衡简介。,4,本课程的基本要求(2),概括起来说,本课程主要要求大家通过学 习掌握以蜂窝系统为主的无线移动通信系 统的基础知识。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蜂窝系统设计原理(Ch3); 2)无线移动信道(Ch4、Ch5); 3)用于移动通信的数字调制技术和抗多径、 抗衰落技术(Ch6、Ch7); 4)多址技术(Ch9)。,5,从通信分层的观念看课程要求,本课程主要关注基站(BS)和移动台(MS

3、)之间空中接口(GSM中,这个接口称作Um接口)的物理层:第4、5章讨论物理层的传输媒质;第6、7章讨论传输技术。同时也从系统(或网络)的角度对其它层作必要的介绍:第3章讨论蜂窝网络原理、信道分配策略、切换等问题;第9章介绍多址技术。,6,蜂窝网络的构成(第2代),重要名词: MS(Mobile Station):移动台,如手机。 BS(Base Station):基站。 MSC(Mobile Switching Center)移动交换中心。,7,有基础设施的集中式无线网络,蜂窝系统属于有基础设施(如基站)的网络。任意两个网内用户(或者网内用户和有线网用户)之间的通信都要通过基站(BS)“中转

4、”,这一点和一般的点对点无线通信(如,无线对讲机)是不同的。,8,提纲,一、无线通信的发展历史 二、无线通信的特点 三、无线电波频段的划分 四、无线通信系统的分类 五、常用无线通信系统 六、不同无线通信应用的不同需求 七、标准化蜂窝系统简介,9,无线通信的发展历史起步,无线通信始于1897年马可尼在英吉利海峡行驶的船只之间进行的无线电报通信的演示。1901年12月,在英国与纽芬兰之间(三千五百四十公里),实现横过大西洋的无线电通讯,使无线电达到实用阶段。,伽利尔摩马可尼由于其在无线电方面的杰出贡献,于1909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0,无线通信的发展历史探索,20世纪40年代,首先在短波几

5、个频段上开发出专用无线通信系统,其代表是 美国底特律市警察实用的车载无线电系统,特点是专用系统,工作频率较低。 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初期,公共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开始问世。1946年,世界上第一个公共移动电话系统在美国的圣路易斯市投入使用。其特点是非蜂窝系统,只有六个信道.,11,发生了什么?,发生了什么?,12,无线通信的发展历史酝酿,20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贝尔实验室提出了蜂窝的概念,即把整个覆盖范围划分成小的单元,每个单元复用整个频带的一部分以提高频率利用率。 模拟蜂窝系统:1979年,第一个具有大的覆盖范围和自动交换功能的系统由爱立信公司推出,并建立北欧移动电话系统(NMT)。后

6、来美国也建立了AMPS系统。其特点是使用模拟调制,蜂窝网。,13,无线通信的发展历史爆发,数字蜂窝系统: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与20世纪90年代开始投入商用。代表系统有:GSM,USDC(IS-136)等。特点是用数字调制,语音编码和时分多址代替模拟调制和频分多址。 地区西欧美国日本 普及率(04年)80%50%70% 截至2008年12月,中国手机用户数达6.41亿户,普及率接近50%,总量居世界第一位。,14,无线通信的发展历史演进,第三代移动通信:全球化标准。提供更大的系统容量和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三个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欧洲的WCDMA,美国的CDMA2000,中国的TD-SCD

7、MA,此外802.16e标准也被批准为3G标准之一,我国与2009年开始部署3G系统。 无线局域网(WLAN):802.11系列标准。 LTE:长期演进。,15,无线通信的特点(1),1. 无线通信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因而允许通信中的用户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活动,其位置不受束缚,这是无线通信最大的优势。然而无线电波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多种传播因素的影响,造成接收信号的质量下降,这就需要在接收端对传播因素进行处理。,16,无线通信的特点(2),2. 无线通信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并且易于被恶意获取。 这里的干扰除包括常见的外部干扰, 如天电干扰、工业干扰和信道噪声外,系统

8、本身和不同系统之间,还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干扰。因为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常常有多部用户电台在同一地区工作,基站还会有多部收发信机在同一地点上工作,这些电台之间会产生干扰。 安全性对无线通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跳频、数据加密等技术可以用来提高无线通信的安全性。,17,无线通信的特点(3),3. 无线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 而移动通信业务量的需求却与日俱增如何提高通信系统的通信容量,始终是移动通信发展中的焦点。,开源,节流,开辟和启用新的频段,如60GHz短距离高速通信技术802.15系列标准,研究各种新技术和新措施, 以压缩信号所占的频带宽度和提高频谱利用率,如MIMO技术,高效信源编码等

9、,18,无线通信的特点(4),4. 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多种多样, 网络管理和控制必须有效 根据通信地区的不同需要, 移动通信网络可以组成带状(如铁路公路沿线)、面状(如覆盖一城市或地区)或立体状(如地面通信设施与中、低轨道卫星通信网络的综合系统)等,可以单网运行,也可以多网并行并实现互连互通。为此,移动通信网络必须具备很强的管理和控制功能,诸如用户的登记和定位,通信(呼叫)链路的建立和拆除,信道的分配和管理, 通信的计费、鉴权、安全和保密管理以及用户过境切换和漫游的控制等。,19,无线通信的特点(5),5. 移动通信设备(主要是移动台)必须适于在移动环境中使用 对手机的主要要求是体积小、重

10、量轻、省电、操作简单和携带方便。 车载台和机载台除要求操作简单和维修方便外, 还应保证在震动、冲击、高低温变化等恶劣环境中正常工作。,20,无线电波的频段的划分,1.射频频段(波段)划分: c/f ,c=300000000 m/s,21,常用无线电波段的特点,22,无线通信常用频段,2. 绝大多数无线通信系统工作在30MHz40GHz的频率范围内。 这是无线通信较为理想的频段,它不受地球表面曲率影响,天线尺寸适度,还可以穿透电离层。 天线尺寸与射频频率的关系 良好接收所需的天线尺寸与发射频率成反比。 覆盖范围与射频频率的关系 发射频率越高,传播损耗越大(全向辐射时)接收信号功率与频率的平方成反

11、比。所以频率越高,实现大范围覆盖的难度越高。,23,受管制频谱和不受管制的频谱,例如, 8001000MHz:几个蜂窝系统使用此频段(模拟系统和第二代蜂窝)。也有一些应急通信系统(集群无线电)使用此频段。 1.82.0GHz:这是蜂窝通信的主要频段。目前的(第二代)蜂窝系统工作于此频段,大多数第三代系统也将工作于此频段。许多无绳系统也工作于此频段。 2.42.5GHz:工业、科学和医疗(ISM)频段。无绳电话、无线局域网(WLAN)和无线个域网(WPAN)工作于此频段;它们与其它的许多设备(包括微波炉)分享这一频段。,24,频谱一种自然资源,有限性:由于较高频率上的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无线电业

12、务的不能无限地使用较高频段的无线电频率,目前人类对于3000GHz以上的频率还无法开发和利用,尽管使用无线电频谱可以根据时间、空间、频率和编码四种方式进行频率的复用,但就某一频段和频率来讲,在一定的区域、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条件下使用频率是有限的。 排他性:无线电频谱资源与其他资源具有共同的属性,即排他性,在一定的时间、地区和频域内,一旦被使用,其他设备是不能再用的。 复用性:虽然无线电频谱具有排他性,但在一定的时间、地区、频域和编码条件下,无线电频率是可以重复使用和利用的,即不同无线电业务和设备可以频率复用和共用。 非耗竭性:无线电频谱资源不同于矿产、森林等资源,它是可以被人类利用,但不会被消

13、耗掉,不使用它是一种浪费,使用不当更是一种浪费,甚至由于使用不当产生干扰而造成危害。 传播特性固有性:无线电波是按照一定规律传播,是不受行政地域的限制,是无国界的。 易污染性:如果无线电频率使用不当,就会受到其他无线电台、自然噪声和人为噪声的干扰而无法正常工作,或者干扰其他无线电台站,使其不能正常工作,使之无法准确、有效和迅速地传送信息。,25,无线通信系统的分类(1),按使用对象可分为民用设备和军用设备; 按使用环境可分为陆地通信、 海上通信和空中通信; 按多址方式可分为频分多址(FDMA)、 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等; 按覆盖范围可分为广域网和局域网;,26,无线通信系

14、统的分类(2),按业务类型可分为电话网、 数据网和多媒体网; 按射频工作方式可分为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按服务范围可分为专用网和公用网; 按信号形式可分为模拟网和数字网。,27,无线通信的射频工作方式,单工(Simplex):消息只能单方向传输的工作方式,典型的应用为寻呼系统。 半双工(Half Duplex):通信双方都能收发信息,但不能同时进行收发的工作方式 ,多采用按讲方式(PTT)。如对讲机。 全双工(Full Duplex),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收发信息的工作方式 。商用的移动通信系统都是全双工的。 全双工(简记作Duplex)又分为: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28,

15、FDD,什么是频分双工(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Tx:Transmitter;Rx:Receiver; 收发信机:transceiver。,29,TDD,什么是TDD:TDD是一种准全双工。,30,FFD与TDD的对比,31,系统实例,“小灵通”采用了日本PHS系统的空中接口规范,它属于TDD系统。 GSM系统属于FDD系统;联通的CDMA系统也是FDD系统。 3G系统中,欧洲提出的WCDMA系统和美国提出的CDMA2000系统都是以FDD为主的系统,中国的TD-SCDMA属TDD系统,WiMAX也属于TDD系统。 LTE有FDD和TDD两个版本,前者对

16、应于WCDMA的演进,后者对应于TD-SCDMA的演进。 注:PHS,Personal Handy System,32,常用无线通信系统,寻呼系统(Paging) 无绳电话(cordless telephony) 蜂窝系统(cellular system) 集群通信系统( Trunking Radio ) 卫星移动通信 无线局域网(WLAN,W:Wireless) 个域网 固定无线接入,33,寻呼系统,无线电寻呼系统是一种单向通信系统。无线电寻呼系统的用户设备是袖珍式接收机,称作袖珍铃,俗称“BB机”,这是由于它的振铃声近似于“BB”声音之故。,34,寻呼系统的特点,单工系统,用户只能接受信息,不能发送信息。所以一个寻呼信息只能由寻呼中心发起,而不能由用户发起。 信息的发送目标和接收方都只限于一个单独的用户。 发送信息的数量非常小。最初的寻呼系统,接收信息由单个比特信息构成,向用户指示,“有人发送了一条信息给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