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化信息技术}第9章物流信息技术2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0932756 上传时间:2020-08-02 格式:PPTX 页数:115 大小:6.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化信息技术}第9章物流信息技术2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管理信息化信息技术}第9章物流信息技术2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管理信息化信息技术}第9章物流信息技术2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管理信息化信息技术}第9章物流信息技术2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管理信息化信息技术}第9章物流信息技术2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化信息技术}第9章物流信息技术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化信息技术}第9章物流信息技术2(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第2版),唐四元 鲁艳霞 主编 崔艳清 马 静 副主编, 13352253873,第1组 9.3.5. 物联网简介 第2组 9.3.5. 物联网原理 第3组 9.3.5. 物联网信息自动识别支撑技术 9.3.5. 基于RFID 的物物互联模式 第4组 9.9.1 云计算的产生和发展 第5组 9.9.2 云计算的概念和定义 第6组 9.9.3 云计算的主要服务形式 第7组 9.9.4 云计算的核心技术 9.9.5 云计算技术发展面临的问题 第一次的ppt集中,P3,第9章,物流信息技术,P4,本章核心要点,物流信息化的发展 EDI开创了物流信息化的历史,突出了平台地位 MI

2、S/ERP实现了网络、流程的管控信息化 物联网再次推动平台建设,并创新了公共服务和资源整合,迎来智能物流,邦为代表的企业信息系统 传化、林安为代表的园区信息系统 卡行天下为代表的专线联盟信息系统 中石化销售公司为代表的产业物流信息化重点在于流程。不断扩大在流程的各环节采集信息,用于安全管理、供应商管理、绩效考核、优化、预警等,实现了安全与效益的双赢。 九州通医药物流是覆盖供应链全流程的信息化典范。从仓储、运输管理扩展到采购、批发、零售、配送、财务等各环节,提升产业链的竞争力,最终体现在对于市场的控制和对于资源的控制。供应链的价值已不再停留于物流成本 浙江省交通运输物流信息服务中心的平台是有行政

3、背景的,取得成功很难的。基本经验是紧紧围绕数据交换与共享开拓公共服务的创新,促进了数据交换的一系列标准,并把服务定位在标准化服务。 汇通天下、易流等民营的技术服务平台渐入佳境,开始形成平台服务的模块化、嵌入式模式,将可能引领平台的发展趋势,新系统 (IT参与的),现行系统 (手工系统),逻辑模型,物理模型,实 际,系统规划,系 统 分 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怎么做: 先后顺序,做什么: 来源去向,TFD 业务流程图,DFD 数据流程图,DFD 数据流程图,MSC 模块结构图,抽出数据,优 化,操作步骤,UC 矩阵,(过时IT系统),9.1 物流信息技术概述,9.1.1 物流信息技术的定义 物

4、流信息技术(logistics 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运用于物流各环节的信息技术。物流信息技术是物流技术中发展最迅猛的领域,是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标志。,P9,9.1.2 物流信息技术的分类,1. 条码技术 2. 射频技术 3. EDI技术 4. GPS技术 5. GIS技术,P10,9.2 条码技术,9.2.1 条码技术概述 1. 一维条码 2. 二维条码 3. 物流条码,P11,4. 条形码的识别原理,当条码扫描器光源发出的光经光阑及凸透镜后,照射到黑白相间的条形码上时,反射光经凸透镜聚焦后,照射到光电转换器上,于是光电转换器接收到与白条和黑条相应的强弱不同的反射光

5、信号,并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输出到放大整形电路。这样便得到了被辨读的条形码符号的条和空的数目及相应的宽度和所用码制,根据码制所对应的编码规则,便可将条形符号转换成相应的数字、字符信息,通过接口电路传送给计算机系统进行数据处理与管理,便完成了条形码辨读的全过程。,P12,9.2.2 条码阅读器,条码阅读器,也叫条码扫描枪、条码扫描器、扫描器或扫描枪,是用于读取条码所包含信息的阅读设备。 根据条码阅读器采用的技术不同,可将其划分为光笔条码阅读器、CCD条码阅读器和激光条码阅读器。,P13,P14,图9-3 光笔条形码阅读器,图9-4 CCD-80红光条码阅读器,图9-5 手持激光条码扫描器,图9-6

6、 固定式激光扫描器,9.2.3 条码数据采集器,条码数据采集器(或称盘点机、掌上电脑)具有一体性、机动性、体积小、重量轻、高性能,并具有手持等特点。具备实时采集、自动存储、即时显示、即时反馈、自动处理、自动传输功能。,P15,9.2.4 条码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1. 物料管理 2. 分拣运输 3. 生产线物流管理 4. 仓储管理 5. 货物通道,P16,9.3 射频识别技术,9.3.1 射频识别技术概述 射频识别技术的概念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可通过无线

7、电信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由于其识别距离比光学系统远,且不局限于视线;射频识别卡具有读写能力,可携带大量数据,难以伪造,且有智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物流等行业。,P17,2. 射频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最基本的RFID系统由三部分组成,电子标签、阅读器和天线。,P18,图9-8 RFID系统工作流程,9.3.2 RFID技术的应用,1. 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 2. EAS技术 3. 物流控制系统 4. 定位系统,P19,9.3.3 RFID射频标签,P20,图9-9 电子标签的构造,9.3.4 RFID射频阅读器,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RFID

8、阅读器可以分为低频、高频和超高频阅读器;无源、有源阅读器;只读阅读器、RFID读写器等。在实际应用中,按照使用方式不同,也可以分为手持式、固定式和车载式RFID阅读器。,P21,9.3.5 RFID与物联网,1. 物联网简介 2. 物联网原理 3. 物联网信息自动识别支撑技术 4.基于RFID 的物物互联模式,P22,9.4 EDI技术,P23,9.4.1 EDI技术简介,EDI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进行商务处理的新方法,它是将贸易、运输、保险、银行和海关业的信息,用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格式,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使各有关部门、公司和企业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处理,并完成以贸易为中心的全部业务过程。其文件结构

9、、语法规则等方面的标准是实现EDI的关键,目前已形成两大标准体系:一个是广泛应用于北美地区的,由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制定的ANSI X.12;另一个是欧洲经济共同体制定的UN/EDIFACT。,P24,9.4.2 EDI的功能特点,EDI系统具有快速、及时、价廉、安全可靠、使用方便以及不受时空限制等诸多优点。,P25,全球4大卫星导航系统,9.5 GPS技术,9.5.1 GPS的定义及特点 GPS的定义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

10、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2. GPS系统的特点 全球、全天候工作。 定位精度高。 功能多、应用广。,P28,9.5.2 GPS系统的构成,1. GPS卫星星座 2. 地面监控系统 3. 用户设备部分,P29,9.5.3 GPS定位方式,1. 根据定位的模式分为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 2. 根据待定点的状态分为静态定位和动态定位 3. 根据信号的处理时间划分为实时处理和后处理,P30,9.5.4 GPS在物流的应用,1. 车辆跟踪 2. 提供出行路线规划和导航 3. 信息查询 4. 话务指挥 5. 紧急援助,P31,我国北斗导航系统“三步走”战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

11、段和用户段组成,北斗系统应用产业化推广的三个层面内容,各部委导航相关的十二五政策,北斗产业得到国家全面支持01,北斗示范项目加速推进,社会发展形态的阶段比较,测绘与地理信息体系发展阶段,9.6 GIS技术,9.6.1 GIS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一种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硬件、软件环境支持下,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综合评价、科学管理、定量分析和决策服务而建立的一类计算机应用系统。,P57,9.6.2 GIS的功能,1

12、. 数据采集与编辑功能 2. 地理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 3. 制图功能 4. 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功能 5. 地形分析功能,P58,地理信息数据包含比传统地图更为广泛的空间信息,与传统测绘的平面地图不同(左),地理信息系统对数据分层处理(右),测绘部门从地图生产向地理信息服务转型.jpg,全球地理信息产业各环节仍由测绘强国主导,我国在卫星遥感方面与测绘强国仍有差距,大比例尺地形图涉及国防安全,属国家机密,采集GIS四个部门,十一五末期我国地理信息基础设施已初步成形,数据采集器体积小、使用方便、价格较便宜,移动测量采集系统,车载式三维空间移动测量系统,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以用于数字城市建设,街景

13、地图采集车,用户群体和应用需求,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市场分类,卫星导航应用产业产品分类表,卫星导航应用产业统计指标和分组,消费应用领域产业链构成,2012Q2 中国移动互联网图资市场份额,2012Q3 中国手机地图客户端日均活跃账户市场份额,9.6.3 GIS技术在物流分析中的应用,1. 网络物流模型 2. 分配集合模型 3. 车辆路线模型 4. 设施定位模型 5. 空间查询模型 6. 车辆定位导航,P80,数字城市 与 智慧城市,数字城市可应用于城市规划与运营管理等各个方面,数字城市平台建设期涉及地理信息产业中上游,应用期涉及下游,数字城市建设时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数字城市激发政府企业和个人的

14、地理信息应用需求,智慧城市指标体系,智慧城市相关政策,9.7 EPC(产品电子代码),9.7.1概述 EPC (Electric Product Code 电子产品代码)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物流信息管理技术,是条码技术的延续和发展。它可以对供应链中的对象(包括物品、货箱、货盘、位置等)进行全球唯一的标识。,P99,9.7.2 EPC系统的结构,1. EPC编码体系 EPC代码是由标头、厂商识别代码、对象分类代码、序列号等数据字段组成的一组数字。 标头 : 识别 EPC 的长度、类型、结构、版本号 厂商识别代码 :识别公司或企业实体 对象分类代码 : 类似于库存单位( SKU ) 序列号 :加标签

15、的对象类的特例,P100,2. EPC射频识别系统,EPC射频识别系统是实现EPC代码自动采集的功能模块,主要由射频标签和射频读写器组成。射频标签是产品电子代码(EPC)的物理载体,附着于可跟踪的物品上,可全球流通并对其进行识别和读写。射频读写器与信息系统相连,是读取标签中的EPC代码并将其输入网络信息系统的设备。,P101,3. EPC系统信息网络,EPC信息网络系统由本地网络和全球互联网组成,实现信息管理、信息流通的功能。EPC信息网络使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实现供应链中贸易项信息的真实可见性,它是在全球互联网的基础上,通过EPC中间件、对象命名称解析服务(ONS)和EPC信息服务(E

16、PC IS)来实现全球“实物互联”。它由五个基本要素组成:产品电子代码(EPC)、射频识别系统(EPC标签和识读器)、发现服务(包括ONS)、 EPC中间件、 EPC信息服务(EPCIS)。,P102,9.7.3 EPC系统的特点,1. 开放的结构体系 2. 独立的平台与高度的互动性 3灵活的可持续发展的体系,P103,9.7.4产品电子代码系统的工作流程,P104,EPC系统工作流程示意图,9.8 PML,9.8.1 PML概念及组成 未来的EPC物联网将会庞大无比,自然物体会发生一系列事件,而附着的EPC标签里面也只是存储了EPC代码一串数字字符而已。如何利用EPC代码在物联网中实时传输这些EPC代码所代表的自然物体所发生的事件信息,EPC物联网应该使用什么语言通信? 在XML语言的基础上发展了更好的适合于物联网的PML语言。,P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