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资本管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达标核心要素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0926449 上传时间:2020-08-02 格式:PPTX 页数:48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资本管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达标核心要素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财务管理资本管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达标核心要素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财务管理资本管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达标核心要素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财务管理资本管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达标核心要素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财务管理资本管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达标核心要素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资本管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达标核心要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资本管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达标核心要素(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02月,巴塞尔协议达标核心要素,1,大纲,2,大纲,3,Basel系列协议背景,3,存款人的信心是至关重要的,如果银行希望做好其金融经济活动的本职工作 减少金融恐慌的可能性(如银行挤兑) 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及提供存款保险机构将会造成的道德风险问题 缓冲资本作用,保护存款人,并减少存款保险的成本 银行的逐利性会使其降低资本储备,为什么银行和银行资本充足率要受到监管,巴塞尔系列协议出台背景 1974年,随着两家著名的国际性银行(前联邦德国赫斯塔特银行和美国富兰克林国民银行)的倒闭,监管机构开始全面审视拥有广泛国际业务的商业银行的监管问题。此前,政府和中央银行都致力于为商业银行的快速发

2、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和担保机制,而忽略了对银行内部运营活动本身的监察。自旧巴塞尔协议发布起,监管视角由从银行体外转向银行体内,并着重强调了对资本充足率及其他关键指标的监控,以达到风险内部调控的目的。 协议发展历史(Basel I Basel II Basel III),Basel系列协议发展过程,Basel 系列协议发展过程,国内巴塞尔协议演变,7,巴塞尔协议内容介绍,监管框架更完善与科学 Basel I在信用风险的监管上是以单一最低资本金为标准的。Basel II除继续坚持该要求外,还增加了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约束来对银行风险进行监管,以提高资本监管效率。形成了现代金融监管体系的“三大支

3、柱”,是资本监管领域的重大突破。 风险权重的计量更准确 在标准法下,Basel I 确定风险权重的标准为是否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成员国,这种划分标准有“国别歧视”。Basel II 则使用外部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来确定主权政府、银行和企业的风险权重。此外,三大主体风险权重的确定还需与若干国际标准相结合:如银行的风险权重要与巴塞尔委员会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挂钩,证券公司的风险权重则要与证监会国际组织的证券管理的目标和原则相连等。 风险认识更全面 Basel I 主要考虑信用风险,而Basel II 则考虑了三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几乎囊括了银行所要面临的一切风险,并且对各种风

4、险都有一个相应的资本标准要求。 主要创新内部评级法 所谓内部评级法就是以银行对重大风险要素的内部估计值作为计算资本的主要参数,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敏感度。,协议内容,Basel II 协议-三大支柱,框架三大支柱,银行需要遵照一定的优先顺序实施该三大支柱,Basel II 协议-三大支柱,框架三大支柱,Basel II 协议-第一支柱-信用风险,第一支柱信用风险,Basel II 协议-第一支柱-最低资本金要求,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仍然是新资本协议的重点。该部分涉及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以及操作风险有关的最低总资本要求的计算问题。最低资本要求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受规章限制的资本的定义、

5、风险加权资产以及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最小比率有关资本的定义。对于风险加权资产的计算问题,新协议在原来只考虑信用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总的风险加权资产等于由信用风险计算出来的风险加权资产,再加上根据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计算出来的风险加权资产。,第一支柱最低资本金要求,信用风险覆盖: Basel II 和现行体系比较,Basel II 协议体系,现行监管体系,直观的理解,假设某银行放了10000笔贷款: 根据历史经验正常情况下平均有10笔收不回来,10笔=EL; 经济形势恶化,无法收回的款项增加到30笔,多出的20笔=UL;,13,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和违约风险暴露是巴赛尔新

6、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计算风险加权资产的主要输入参数,信用风险预期损失(EL)的計算,14,Basel II 协议-第二支柱,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是为了确保各银行建立起合理有效的内部评估程序,用于判断其面临的风险状况,并以此为基础对其资本是否充足做出评估。 监管当局要对银行的风险管理和化解状况、不同风险间相互关系的处理情况、所处市场的性质、收益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等因素进行监督检查,以全面判断该银行的资本是否充足。,第二支柱监管部门的监督,银监会在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督检查指引(征求意见稿)中,在治理结构方面明确了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在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方面的职责的具体要求;并要求商业银行要建立相关的内

7、部资本充足率的报告体系;还要通过定期的独立审查确保其“完整性、准确性和合理性“。,Basel II 协议-第二支柱,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与监督检查和评估程序的关系如下:,Basel II 协议-第二支柱,ICAAP主要覆盖的风险包括第一支柱涉及但没有完全覆盖的风险、第一支柱未加考虑的因素及银行的外部因素,是健全的资本评估流程,包括定性及定量分析两方面:,ICAAP主要覆盖的风险包括第一支柱涉及但没有完全覆盖的风险、第一支柱未加考虑的因素及银行的外部因素,是健全的资本评估流程,包括定性及定量分析两方面:,Basel II 协议-第二支柱,Basel II 协议-第三支柱,市场约束的核心是信息披露

8、。 市场约束的有效性直接取决于信息披露制度的健全程度。市场纪律具有强化资本监管、提高金融体系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潜在作用。Basel II 在应用范围、资本构成、风险披露的评估和管理过程以及资本充足率等方面提出了定性和定量的信息披露要求: 一般银行需每半年进行一次信息披露; 在金融市场上活跃的大型银行需每季度进行一次信息披露; 对于市场风险,在每次重大事件发生后均需进行相关的信息披露。,第三支柱市场约束,信息披露,Basel II 协议-第三支柱,该支柱制定了外部报告的最低披露要求。其中还包括第一支柱涉及的一些内部报告要求。披露要求分为四个方面:,Basel II 协议-第三支柱,第三支柱-披露要

9、求,大纲,22,Basel II 协议-三大支柱,框架三大支柱,监管指引映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监管指引,24,董事会、高管层在新协议实施过程中的参与度及履职情况 内部审计在实施过程中的全程参与,合规要点,信用风险治理结构,25,治理结构,注:,为报告路径,为沟通反馈路径,内部评级体系治理架构主要涉及部门 内部评级报告体系核心要素,关键问题,各部门主要职责 内部评级报告应包含的主要内容,26,零售分池体系设计,27,风险参数量化,对于零售风险暴露,银行应估计PD、LGD、EAD;建立相应政策、过程和关键定义;充分利用所有可获得的数据、信息和方法;估计方法要充分结合历史经验与实证分析,不

10、能仅依靠专家判断,流程包括数据选取、参数估算、映射和参数应用四个阶段;样本数据集来源于历史数据,可包括内部数据、外部数据及内外部集合数据,需注意数据代表性、完整性、可比性、时间跨度等,并至少每年对样本数据集进行一次全面分析检查;PD估计应为一年期实际违约率的长期平均数,LGD和EAD应是长期的、违约加权的平均值;需考虑经济衰退期的影响;应在样本数据和实际风险暴露组合之间建立映射关系,定义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及违约风险暴露(EAD);LGD估计应基于经济损失,包括违约造成的较大的直接和间接的损失或成本,同时还应考虑违约债项回收金额的时间价值和银行自身处置和清收能力对贷款回收的影

11、响,涉及对折现率、抵制押估计等问题;EAD估计应包括已使用授信额度、应收未收利息、未使用授信额度的预期提取量及可能相关费用等,定期进行压力测试,通过设定压力情景,考车特定情景对风险参数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压力情景应包括可能发生的事件或未来经济状况的变化;压力测试应考虑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以违约概率提高为特征的交易对手风险及信用利差的恶化,总体要求,风险参数量化的流程,PD/LGD/EAD估计,压力测试,28,零售分池体系 & 风险参数量化,零售分池体系:方法、标准 风险参数量化: 风险参数估计方法 关键定义设计 数据选取的要求 考虑经济周期因素 压力测试体系要素及关注点 应保留的文档,关键问题,

12、29,关键定义:一致性,如建模过程中对违约定义的遵循情况、违约定义的系统实现、与其他暴露违约定义的差异处理等 主标尺:不同风险暴露主标尺的建立原则和方法差异,对外部评级的映射是否合理 数据完整性:用于风险估值数据观察期的长度足够且涵盖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且数量充足,不满足时应对估值做保守估计,如对长期PD或衰退期LGD的充分考量及校准 压力测试:压力指标的选择、与其他风险暴露压力测试的整合,合规要点,信用风险参数量化,30,信用风险政策制度,银行需在内部评级政策文档中包含如下内容:评级维度、评级结构、评级方法论、评级时间跨度、评级标准、模型使用等。 形成的相关政策制度包括但不限于: 零售分池管理

13、办法 内部评级模型管理办法 内部评级数据质量管理办法 内部评级模型验证管理办法等,零售风险暴露一般不允许评级推翻,信用风险评级流程,制定明确、完整、详细的政策制度以保证内评体系的有效实施 内评体系相关政策制度和流程在信用卡和其他风险暴露间的整合,合规要点,31,评级流程,注:零售风险暴露的风险分池通常不允许推翻。,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监管指引,评级流程关键步骤及各步骤的要素 评级流程政策制度应规范的内容 评级流程的落实与监控,关键问题,32,33,34,35,36,评级流程(续),制定评级流程的政策和程序,建立固化评级流程的系统,主要涉及部门:风险管理部门 政策要点:设计原理、组织架构

14、、岗位设置和原则、操作流程、审核监控,主要涉及部门:风险管理部门,信息科技部门 (提出IT需求)(落实IT需求),落实评级流程,主要涉及部门:授信业务部门,授信审批部门,监控评级流程,主要涉及部门:风险管理部门 监控要点:政策执行情况,特别关注评级推翻情况,监管要点,37,IT系统和数据管理,管理/调用,风险管理部提出需求 信息科技部门对内评所需系统进行开发与维护,数据自动检验逻辑、错误报告机制,38,IT系统和数据管理(续),监管要求:建设支持内评体系运作的IT系统,主要涉及部门:信息科技部門、风险管理部门 (建立系统,开展系统维护)(提出IT需求),监管要点,支持内评体系运作的IT系统的建

15、设要求,关键问题,39,IT系统和数据管理(续),监管要求:建设支持内评体系运作的数据集市及数据管理机制,主要涉及部门:信息科技部门、風險管理部 (数据集市开发与维护,数据提取)(提出IT需求),支持内评体系运作的数据集市的建设要求 内评体系数据管理机制的要素,关键 问题,40,信用风险内评验证,关键 问题,41,内部评级体系验证,监管要求:建立验证体系,开展内评验证,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监管指引 第197-224条 商业银行资本计量高级验证指引,实施验证,验证组织架构建设 验证政策应包含的内容 验证方法和验证流程,关键 问题,42,新协议实施成果与现有业务的有效融合,实现核心应用及高

16、级应用,充分体现对业务的实质性影响,并考虑相关政策制度的配套,合规要点,信用风险评级应用,43,内部评级应用,监管要求:将内部评级和风险参数量化结果应用于信用风险管理实践,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监管指引 第225-246条,差异化 信贷政策,主要涉及部门:,核心应用的具体内容 实际应用效果:与现有业务有效融合,对业务产生实质性影响,关键 问题,44,45,内部评级应用(续),监管要求:将内部评级和风险参数量化结果应用于信用风险管理实践,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监管指引 第225-246条,主要涉及部门:,高级应用的具体内容 实际应用效果:与现有业务有效融合,对业务产生实质性影响,关键 问题,46,风险监测,文档管理,新协议各实施领域的全过程文档管理及文档归集等 模型开发文档应完整详细记录模型开发方法论、开发流程和详细步骤(尽量满足可复制的要求) 对于外部开发模型,要求进行充分的知识转移,保证银行内部人员能完全掌握并使用模型技术,合规 要点,完善的文档分类,47,48,4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