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思路与结构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0926077 上传时间:2020-08-02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3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思路与结构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第一章思路与结构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第一章思路与结构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第一章思路与结构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第一章思路与结构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思路与结构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思路与结构课件(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 应用文写作概述 之思路和结构,河南省商务学校 闫俊岭,第一节 应用文书写作的常用思路 第二节 应用文书的结构 第三节 应用文书段落的展开方式,探究应用文书的结构,要深入到思路这个较深层次的领域中去,在思维方式上下功夫。 任何文章的结构和质量水平,主要由作者的思路所决定。,有一位年老的富翁,非常担心他从小娇惯的儿子,虽然他有庞大的财产,却害怕遗留给儿子反而带来祸害。他想,与其留财产给孩子,还不如教他自己去奋斗。 他把儿子叫来,对儿子说了他如何白手起家,经过艰苦的考验才有今天,他的故事感动了这位从未走出远门的青年,激发了奋斗的勇气,于是他发誓:如果不找到宝物绝不返乡。 青年打造了一艘

2、坚固的大船,在亲友的欢送中出海,他驾船渡过了险恶的风浪,经过无数的岛屿,最后在热带雨林找到一种树木,这树木高达十余米,在一片大雨林中只有一两株,砍下这种树木经过一年时间让外皮朽烂,留下木心沉黑的部分,会散放一种无比的香气,放在水中不像别的树木浮在水面而会沉到水底去。青年心想:这真是无比的宝物呀!,青年把香味无以比拟的树木运到市场出售,可是没有人来买他的树木,使他非常烦恼。偏偏在青年隔壁的摊位上有人在卖木炭,那小贩的木炭总是很快就卖光了。刚开始的时候青年还不为所动,日子一天天过去,终于使他的信心动摇,他想:“既然木炭这么好卖,为什么我不把香树变成木炭来卖呢?” 第二天他果然把香木烧成木炭,挑到市

3、场,一天就卖光了,青年非常高兴自己能改变心意,得意地回家告诉他的老父,老父听了,忍不住落下泪来。 原来,青年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屑,价值就超过了一车的木炭。,(1)每一个人都有一段“沉香”的经历,但往往不能发现并珍惜它,反而对别人的“木炭”羡慕不已,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利令智昏、本末倒置,让蝇头小利蒙蔽了自己智慧的双眼。这也是林清玄所感慨的。也许我们很多时候可以做“沉香”,却因为我们没有珍惜,最终失去了我们的宝物。所以文章的观点可以是“学会珍惜”、“珍惜拥有”、“别因小失大”、“找准自己的位置”等。,(2)、从材料中可以发现,年轻人是“坚信自己的判

4、断”的,但他没有坚持下去,以致造成不好的后果。所以文章的观点可以是“坚持自己的判断”、“坚持自己的信念”、“坚信你得判断”、“别轻易放弃”等。 (3)、“沉香”可以象征“人才”之类,它不能轻易被别人所认可,所以往往容易被埋没。现实生活中,人才被埋没的现象十分严重,往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所以文章的观点也可以是“寻找伯乐”、“呼唤伯乐”等。 (4)“沉香”作为人才,不能轻易被别人所认同,它自己也有一定的责任。如果你是一个人才,你就不能被动的去等别人来发现你,而应该主动去实现你的价值,让自己闪闪发光。,(5)做事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能墨守成规,思想僵化,要像材料中的年轻人那样,改变想法,舍得

5、放弃,才能达到“一抢而空”的效果。不过,很明显在材料当中,年轻人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虽然他后来取得了“一抢而空”的效果,但是与失去“沉香”相比,代价实在太大了。所以这个观点虽然有新意,但不是很妥当当然不能算错。,第一节 应用文书写作的常用思路,教学目的: 通过精讲理论知识和实训,让学生认识思路与结构的一般关系,明确应用文书写作的常用思路,掌握递进思路、并列思路和比较思路的用法。 教学重点: 1.思路与结构的一般关系 2.递进思路及其用法 3.并列思路及其用法 4.比较思路及其用法 教学难点: 1.递进思路的用法 2.并列思路的用法 教学时数: 理论教学 1.5 课时 实训教学 0.5 课时,一、

6、【习题预览】 请阅读本节习题,提前熟悉需解决的问题。,二、思路的基本含义 思路,是思维活动的运行轨迹 文章思路,就是作者的思维“路线”。 按照思路写成文章,就是所谓组织结构。 应用文书写作主要沿逻辑线和时空线展开思路。,三、思路与结构的一般关系 文章结构实质上就是作者思路的体现。 文章的结构与作者的思想相对应或相统一的。 “思路,这是关乎文章结构的最根本的东西”(张志公:怎样锻炼思路)。 文艺作品的这种反映和体现是曲折迂回的、深藏含蓄的; 应用文书的结构,通常是作者思路的直接呈现。,四、应用文书写作常用思路简述 应用文书写作构思主要是运用逻辑思维进行。 (一)递进思路 递进思路是认识事物或事理

7、由浅入深、由表到里、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由轻到重,层层递进、循序渐进的一种思维方法。 递进思路的作用: 可以深入地、清晰地阐释某些比较复杂的事理,说明某些比较复杂的关系,有助于深刻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使文章达到一定的深度。 递进思路的顺序不能随意调换。 例如,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混乱的现状亟待改变的调查报告,就是典型的递进思路。,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混乱 “财务管理混乱”导致乱账多,员工主人翁精神衰弱 财务管理混乱的原因 采取有力措施抓好财务制度,县农村文化活动设施量少质差 “文化饥饿症”带来农村精神文明滑坡 文化活动量少质差的原因 采取有力措施重视农村文化活动阵地建设,又例如,农村文化活动设施量少质

8、差的现状亟待改变的调查报告,按以下思路写成:,很明显,是典型的递进思路。,(二)并列思路 并列思路,即是运用平等、平行、并列的思维方式认识和对待事物或事理而形成的思路。 并列思路将事物或事理平等看待,横向发展。 如通知、决定的诸多事项、规章文书的许多同类条文,许多体现的都是并列思路。,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秋天的早晨,山头上, 西天边,那一弯残月还依稀可见;东方,那红日却已露出了半个笑脸。 李岳对残月发出一番赞叹 张果对红日发出一串歌颂 高老师听着,看着,若有所思地说:“我希望人世间的一切都能像你们说的那样” 要求:请以“朝阳与晚霞”为话题,写一篇散文。要求对环境和气氛加以具体描写,写出李

9、岳、张果的具体话语和高老师未说完的话,写人物的神态。题目自拟,不少于 800 字。,这是一个典型的并列关系话题。这是“残月”给人的印象不是凄凉的,而是牺牲了自己给人以光明的美的化身,“朝阳”显然充满了希望,它的出现会使残月惨淡无光。但如果没有残月,世界也不会如此美丽,朝阳也不会光芒灿烂。显然,“残月”与“朝阳”是相辅相成的 ,它们共同构成了物质运动生生不息的规律。因此,作文时就要二者兼顾,不能单纯写残月或写朝阳。由于要求写散文,考生可以发挥想象,前半部分写残月,后半部分写朝阳,最后老师总结时概括二者的积极意义。,(三)比较思路 比较思路是运用比较和鉴别的思维方法而形成的一种思路。 比较思路是应

10、用文书写作的常用思路之一。比较的标准(简称比标)要一致。 要注意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比较。 注意比较的灵活性,根据实际情况和写作需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对事物进行比较。,(四)归纳和演绎思路 1.归纳 归纳,是从两个以上个别的、特殊的事物或道理的共同属性中,推出同一类事物或道理的普遍性结论的推理方法。 它是从个别到全体、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应用文书写作运用这种思维方法便形成了归纳思路。 归纳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完全归纳法 即穷究同类事物中所有个别事物的共同属性,推出普遍性结论的方法。 这种方法不允许漏掉任何一个性质相同的个别事物。,简单枚举法 即根据对某类事物部分对象的概括,推出一般性结

11、论的方法。这实际上是不完全归纳法。 如中共县委员会关于向徐庆文、吴春山同志学习的决定归纳出的结论: “徐庆文、吴春山同志忠诚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了一生,他们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他们不愧是我党的优秀党员”。而归纳出这个结论的依据,只是选择介绍了他们一生中一些典型事迹,并没有罗列全部事迹。 科学归纳法 即由某类事物部分对象与某种属性具有的必然联系,而推出这类事物全都具有这种属性的方法。,2.演绎 这是从普遍性的前提推出特殊个别性结论的思维方法。它与归纳的思维方向正好相反。,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有一段著名的论述:“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

12、,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泰山还要重的。”,这段话中就包含着一个完整的演绎论证。“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是普遍性原理,是论据,是“大前提”;“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是已知的判断,是“小前提”;而“他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则是结论,也是论点。 在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中,福尔摩斯用的方法之一就是演绎法。,(五)综分思路 综分思路是运用综合和分析两种思维方法而形成的思路。 分析就是把事物分成若干部分,分别加以研究,由总到分,化整为零。综合则是把事物的各个

13、部分联合起来,从整体上加以考察,也就是由分到总,集散为整。综合的过程,就是对实体事物组合、对抽象事物概括的过程。 读书的好处?,读书的好处有很多: 1.可以使我们增长见识,不出门,便可知天下事; 2.可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3.可以使我们变的有修养; 4.可以使我们找到好工作; 5.可以使我们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六)因果思路 因果思路是运用探因和寻果的思维方法形成的思路。 在应用文书写作中,根据写作意图和受众接受心理,常常采用由果溯因的思路。 因果思路: 要全面分析导致结果或现状的原因。 抓住主要的、根本的原因,同时也不忽视次要原因。 要深刻地分析产生结果的原因。 “因

14、因分析”: 即深入分析,从原因中去探究产生原因的原因。,例如: 某厂生产的传统产品出现销售疲软势头,厂方要求做出调查并写出市场销售情况的调查报告。,.通过调查,发现销售疲软是存在广告宣传不力、营销渠道不畅、产品包装陈旧、产品式样单一、产品质量下降等多种原因。 .经过分析研究,认定其中质量下降是关键。 .进一步分析,发现质量下降的原因是生产第一线工人不顾质量,检验工不负责任。 .又深入分析,发现造成这种状况是管理不善,制度不严,职工普遍缺乏质量意识。 .再追本溯源,发现根本原因是厂领导班子缺乏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意识,只抓产品数量、产值,忽视产品质量。,经过这样层层深入分析,方找出了深层次的根本原

15、因,提出了“领导重视,狠抓质量,注重宣传,打通渠道”的对策,使产品销售重新出现了增长势头。 应用文书写作常常会综合运用几种思路成文。,【习题2.1】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思维 答案:(略) 2.思路 答案:(略) 二、填空题 1.语言,是 的载体。 答案:思维 2.应用文书的结构和质量水平,主要由作者的 决定。 答案:思路 3.文章结构杂乱无章,则表明作者的思路 。 答案:杂乱不清 4.应用文书写作的常用思路有: 、 、 、 、 和 六类。 答案:递进思路;并列思路;比较思路;归纳和演绎思路;综分思路;因果思路。,三、简答题 递进思维是怎样一种思维方法?试举例说明。 答案:递进思维是认

16、识事物或事理由浅入深、由表到里、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由轻到重,层层递进、循序渐进的一种思维方法。运用这种思维方法,可以深入地、清晰地阐释某些比较复杂的事理,说明某些比较复杂的关系,有助于深刻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使文章达到一定的深度。 例如,本节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混乱的现状亟待改变的调查报告,便是典型的递进思路:,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混乱 “财务管理混乱”导致乱账多,员工主人翁精神衰弱 财务管理混乱的原因 采取有力措施抓好财务制度,第二节 应用文书的结构,教学目的: 通过精讲理论知识和实训,让学生明确对应用文书结构的要求,认识应用文书的结构类型。 教学重点: 1.对应用文书结构的要求 2.章断条连式和条文并列式 3.分部式结构 教学难点: 1.章断条连式和条文并列式的类型、结构特点及区别 2.分部式结构中层次和小标题的关系 教学时数: 理论教学 0.5 课时 实训教学 0 课时,一、【习题预览】 请阅读本节习题,提前熟悉需解决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