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通用培训}胶粘剂知识培训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0924986 上传时间:2020-08-02 格式:PPTX 页数:61 大小:633.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通用培训}胶粘剂知识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企业通用培训}胶粘剂知识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企业通用培训}胶粘剂知识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企业通用培训}胶粘剂知识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企业通用培训}胶粘剂知识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通用培训}胶粘剂知识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通用培训}胶粘剂知识培训(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胶粘剂知识培训,概 述,填充于两个物件之间将其连接在一起并具有足够强度的一类物质称为胶黏剂、粘合剂,简称为胶。,胶接(粘合、粘接、胶结、胶粘)是指同质或异质物体表面用胶粘剂连接在一起的技术,具有应力分布连续,重量轻,可密封,多数工艺温度低等特点。,胶粘剂又称为胶接剂、粘接(黏结)剂。 除焊、钉、铆、镙、嵌接之外,凡能使 两物体通过粘接作用连接在一起,并能满足一定物理、化学性能要求的物质称胶粘剂或粘合剂。,被粘物,胶层,粘接接头,两千年前的秦朝用糯米浆与石灰作砂浆粘合长城的基石,使万里长城成为中华民族伟大文明的象征之一。,粘合剂是一种靠界面作用(化学力、物理力),把各种材料(纸、布、皮革、木、金

2、属、玻璃、橡皮或塑料等)牢固地粘结在一起的物质,也称胶接剂或胶粘剂,简称胶。如粘纸用的浆糊,粘金属用的环氧胶,补车带的氯丁胶等。,秦俑博物馆中出土的大型彩绘铜车马的制造中,用了磷酸盐无机胶黏剂。,东汉时期用糯米浆糊制成棺木密封胶,配以防腐剂,使马王堆古尸出土时肌肉及关节仍有弹性,足见中国胶接技术之高超。 到上世纪初,合成酚醛树脂的发明,开创了胶黏剂的现代发展史。目前,与三大合成高分子材料的产量比较,胶黏剂只占第五位,但年增长速度则居第一位。,使用温度-40-150C适用于钢窗,铝门窗与玻璃粘贴密封;以及保温,隔热等箱体接缝的密封使用. 使用温度-40-90C适用于钢窗,铝及建筑方面的密封补漏.

3、门窗与玻璃粘贴密封;以及屋顶楼层裂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不同行业对胶黏剂及粘接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2012年世界胶黏剂总需求量为1700万吨,预测2020年将达2500万吨。 我国目前已有1200多家企业,品种牌号3000多个,胶黏剂生产能力300万。其中产量最大的仍然是三醛胶(酚醛、脲醛和三聚氰胺甲醛)和乳液型胶,二者分别占总产量的45.2%和29.2%。,从市场应用看,建筑业用量最大,约占总胶量51.8%,其次是纸包装业,约占总胶量的12.6%,第三是制鞋业,约占9.0%。 木材胶黏剂用量日益扩大增多,全世界木材胶黏剂产量占胶黏剂总产量的3/4,如美国约60%的合成胶黏剂用于木材加工

4、业,俄罗斯为79%,日本为75%,在我国60%70%的胶黏剂也用于木材加工业。,1、按化学组成,合成胶 天然胶,无机胶,有机胶,8.1.1 胶粘剂的分类,通用胶 特种胶,金属、塑料、织物、纸品、制鞋、木工、建筑、汽车、飞机、电子原件等用胶。,导电胶、导磁胶、耐高温胶、减振胶、半导体胶、牙科用胶、外科用胶等。,2、按用途,3、按胶接强度,结构胶粘剂 非结构胶粘剂,用于受力结构件的连接、能够长期承受规定应力和环境作用的胶粘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用于飞机结构部件粘接的环氧丁腈型胶粘剂。,适用于非受力结构胶接的胶粘剂。如热塑性树脂、合成橡胶胶粘剂等,4、按胶的形态,溶液型:酚醛、环氧胶等 乳液型:白

5、乳胶、丁苯胶乳 膏状、糊状型:密封胶 固体型(粉状、粒状、块状):热熔胶 膜状、带状型:不干胶,水溶液型、溶液型、乳液(胶乳)型、无溶剂型、固态型、膏状或糊状。,5、按固化方式,溶剂挥发型: PVAc、丁苯橡胶 反应固化型:室温或加热反应后固化, 酚醛、环氧等。 热熔冷硬化:将固体胶粘剂加热熔融后粘 结,冷却固化。EVA热熔胶。 压敏粘接:压敏胶带 辐射固化:紫外光固化胶,8.1.2 胶粘剂的组成,胶粘通常是多组分的复配物,因为它除起基本粘接作用外,有时还要满足特定的物理化学特性,所以胶粘剂配方还需加入其他辅助组分以达到胶粘的性能要求。,基料 /粘结料 填料 溶剂或稀释剂 助剂,1、基料/粘结

6、料,定义:起粘结作用并赋予机械强度的主要成分。 种类:合成或天然树脂、合成橡胶、无机物等。 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流变性、极性、结晶性等影响胶粘剂的胶接强度。,2、填料,作用: 降低热膨胀系数和固化收缩率,提高胶层形状的稳定性 提高内聚力、冲击韧性和耐热性 改善胶粘剂的流动性和调节粘度,胶粘剂常用填料,3、溶剂或稀释剂,作用 调节胶粘剂的粘度、便于施工、延长使用期 提高胶的流平性 增加胶的润湿性和渗透力、避免胶层厚薄不均,稀释剂也称溶剂,主要对胶粘剂起稀释分散、降低粘度的作用,使其便于施工,并能增加胶粘剂与被胶粘材料的浸润能力,以及延长胶粘剂的使用寿命。,4、助剂,固化剂-直接参与化学反

7、应,使低分子量聚合物或线形聚合物交联反应固化成网状体型结构,成为不溶不熔胶层的物质。 例如:环氧树脂的固化剂。,固化剂是促使粘结料进行化学反应,加快胶粘剂固化产生胶结强度的一种物质,常用的有胺类或酸酐类固化剂等。,增塑剂,凡添加到聚合物体系中,能使聚合物体系增加塑性的物质可称之为增塑剂。,增韧剂,作用 改进胶粘剂的脆性 提高胶层抗冲击强度和伸长率 提高柔韧性和耐低温性等 常用增韧剂:聚酰胺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等。,偶联剂,常用偶联剂:有机聚硅氧烷偶联剂。,偶联剂,偶联剂作用机理: 分子同时具有极性和非极性部分,同时与极 性和非极性物质产生结合力,增加粘接材料与胶 粘剂之间的粘接力、提高耐水、耐

8、热等性能。,环氧树脂胶粘剂 (万能胶),胶接过程,胶粘剂对被粘物表面的润湿 胶粘剂分子向被粘物体表面移动、扩散和渗透 胶粘剂与被粘材料形成物理、化学和机械结合的粘合力,8.2 胶粘理论,胶接作用是胶粘剂分子与被胶接物分子界面发生吸附作用(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特点: 1. 范德华力和氢键力 2. 具有热力学平衡 3. 根据胶接功可计算胶接强度 4. 润湿影响胶接强度,8.2.1 吸附理论,8.2.2 化学键理论,化学键理论认为粘合剂与被粘合物之间除存在范德华力外,有时还可形成化学键。化学键的键能比分子间的作用大的多,对提高胶接强度和改善耐久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优点: 对胶接现象可以部分解释。

9、缺点: 无法解释不发生化学反应的胶接现象。,8.2.3 弱电层理论,当液体胶黏剂不能很好的润湿被粘体表面时,空气泡留在空隙中而形成弱区。 所含杂质溶于熔融态胶黏剂,不溶于固化后的胶黏剂,产生新相,产生弱电层。,8.2.4 扩散理论,观点:胶粘剂和被粘物分子通过相互扩散而 形成牢固接头。 特点: 1.胶接强度与接触时间,胶接温度,胶接压力,胶层厚度有关系。 2.胶粘剂分子量高不利扩散。 3.分子链的柔韧性增加,侧基减少,有利分子扩散,强度也有增加。 缺点:不能解释高聚物以外的胶粘现象。,8.2.5 静电理论,该理论认为:将被胶接材料和固化的胶粘剂层理想化为电容器,在胶接接头中存在双电层,胶接力来

10、自双电层的静电引力。,成功地解释了粘附功与剥离速度有关的实验事实,特点,该理论认为,粘合剂浸透到被粘物表面的空隙中,固化后就象许多小钩和椎头似地把粘合剂和被粘物发生纯机械咬和与镶嵌,这种细微的机械结合对多孔性表面更为显著 。 特点: 机械连接力和摩擦力有关。 缺点: 对非多孔材料黏结无法解释。,8.2.6 机械结合理论,胶接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以上几种胶接理论即有实验事实作依据,又都存在有局限性。 胶接效果是主价力、次价力、静电引力和机械作用力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总结,概 述,填充于两个物件之间将其连接在一起并具有足够强度的一类物质称为胶黏剂、粘合剂,简称为胶。,胶接(粘合、粘接、胶结、胶粘

11、)是指同质或异质物体表面用胶粘剂连接在一起的技术,具有应力分布连续,重量轻,可密封,多数工艺温度低等特点。,8.1.2 胶粘剂的组成,胶粘通常是多组分的复配物,因为它除起基本粘接作用外,有时还要满足特定的物理化学特性,所以胶粘剂配方还需加入其他辅助组分以达到胶粘的性能要求。,基料 /粘结料 填料 溶剂或稀释剂 助剂,胶接过程,胶粘剂对被粘物表面的润湿 胶粘剂分子向被粘物体表面移动、扩散和渗透 胶粘剂与被粘材料形成物理、化学和机械结合的粘合力,胶粘理论,8.3 影响胶粘及其强度的因素,胶接破坏时出现三种不同情况: 界面破坏:胶粘剂层全部与粘体表面分开(胶粘界面完整脱离); 内聚力破坏:破坏发生在

12、胶粘剂或被粘体本身,而不在胶粘界面间; 混合破坏:被粘物和胶粘剂层本身都有部分破坏。,胶接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以上几种胶接理论即有实验事实作依据,又都存在有局限性。 胶接效果是主价力、次价力、静电引力和机械作用力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总结,8.3.1.聚合物分子结构与胶粘强度,高聚物分子的化学结构,以及聚集态都强烈地影响胶接强度,研究胶粘剂基料的分子结构,对设计、合成和选用胶粘剂都十分重要。,高聚物含有反应性基团对胶粘及其强度的影响,聚合物粘料与被粘物通过离子键、共价键或螯合键结合具有很大作用力,从而在合成聚合物时希望引入具有反应能力的基团,或者在胶粘剂配方中加入一些能与界面反应的助剂(如偶联

13、剂)。,高聚物极性对粘接强度影响,就一些不容易发生反应的极性基团,通过范德华引力和生成氢键,既可以增加聚合物基料本身的内聚力,也可以与被胶粘的极性表面在充分润湿条件下产生很强的作用力。,聚合物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影响,聚合物的分子量对聚合物一系列性能起决定性的作用,这对粘合剂的胶接性能的影响也不例外。,高聚物主链的刚性或柔性影响胶粘性,胶粘剂分子链的柔性较大,流动性足以与这凹凸不平的表面贴紧接触,发挥增大胶接表面积的作用,即相应提高胶粘能力。,聚合物侧链化学结构的影响,侧链极性 侧链基团体积的大小 侧链长短,聚合物的交联及交联度影响,在胶接系统中,交联剂的用量有最佳值,往往胶粘剂本身交联达到最

14、佳物理机械性能时,并不一定是胶接强度的最佳值。随交联剂用量增多,胶接系统的胶结强度同高聚物本身物理机械性能变化一样,也出现最大值。只是交联剂最佳用量值与高聚物本身所需的不同。所以在使用交联剂和选用交联反应条件(如温度)应由最佳胶结强度又不影响内聚能破坏时的交联剂用量及反应条件来确定。,聚合物基料的结晶影响胶接,结晶作用对于聚合物粘接性能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在玻璃化温度到熔点之间的温度区间内有很大影响。结晶性对粘接性能的影响决定于其结晶度、晶体大小及结构。,聚合物胶粘基料与被粘物的相容性,聚合物在高弹态下,扩散因素对胶粘起重要作用,在无化学反应条件时,还可能起决定性作用。,8.3.2.胶粘表面对胶

15、接的影响(P349),表面处理的方法归纳起来有两类:第一类为被粘物表面清洁去污、打毛,使胶接面粗糙,清除灰尘,用溶剂脱除污染油酯,干燥去除水分,酸蚀除去氧化膜等。第二类方法是对被粘体表面进行化学处理,表面活化是以增加被粘表面上能与胶粘剂起化学反应的相应基团,来强化界面间的化学反应以增加化学键合;有时表面氧化或预涂以阻慢(止)胶粘剂与被粘物之间有害反应。,8.3.3.内应力、温度与压力对胶粘强度的影响,胶接体系的内应力,胶粘剂配方及其胶接工艺产生内应力,热应力的影响。热应力是温度变化时,被粘体和胶粘层受热后,其线性膨胀系数之差别所引起的应力,温度对胶粘及其强度的影响,温度在胶接过程影响化学键的生

16、成、交联反应的进行;温度也影响胶粘剂及其增塑剂、增粘剂等分子助剂的扩散和润湿;温度还关系到内应力的增加或减少以及聚合物松弛、蠕变过程。以上各方面无不对胶接体系的强度和耐久性有影响。,压力影响胶接强度,压力与胶结强度的关系较复杂,增大对聚合物的压力,如能增大塑性流动的话,则可增加接触。但有的聚合物在高压下发生机械玻璃化,反而阻碍流变过程的发展,因而可能因压力增大,接触减少,胶结强度下降。,8.4 影响胶接制件使用寿命的因素,保持胶接制件胶接强度使用寿命,是胶粘剂能否得到工业上应用的关键。,热氧化作用,温度升高,胶粘剂热氧化加速,胶接强度降低的速度随之增快。,温度与水的影响,水容易使胶粘层和界面间的酯、胺酯、胺及脲键水解,其中以酯键水解反应最快,某些聚胺酯和酐固化环氧中存在酯键,故通常用胺固化的环氧耐水性比酐固化的高。,户外大气暴露影响胶接耐久性,胶接系统在户外大气暴露时,热、氧、紫外线辐照、冷、湿度以及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