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与爆炸灾害控制教案(火灾)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40924813 上传时间:2020-08-02 格式:PPT 页数:509 大小:6.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灾与爆炸灾害控制教案(火灾)_第1页
第1页 / 共509页
火灾与爆炸灾害控制教案(火灾)_第2页
第2页 / 共509页
火灾与爆炸灾害控制教案(火灾)_第3页
第3页 / 共509页
火灾与爆炸灾害控制教案(火灾)_第4页
第4页 / 共509页
火灾与爆炸灾害控制教案(火灾)_第5页
第5页 / 共5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火灾与爆炸灾害控制教案(火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灾与爆炸灾害控制教案(火灾)(50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火灾与爆炸灾害控制,(第一部份) 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 梅甫定 教授,.,第一章 绪 论,我国1991-2004年各类事故死亡总数,.,第一章 绪 论,我国1990-2002年火灾事故死亡总数,.,第一章 绪 论,美国火灾事故统计数,注:数据引自美国消防协会(NFPA),.,第一章 绪 论,美国火灾事故人员伤亡统计数,注:数据引自美国消防协会(NFPA),.,日本工业重大灾害统计表,.,第一章 绪 论,在现代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火灾和爆炸灾害是最主要的灾害之一。 火灾和爆炸事故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工业企业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认真研究火灾和爆炸的基本知识,掌握发生这类事故

2、的一般规律,采取有效的防火与防爆措施,对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门学科主要介绍火灾与爆炸灾害相关知识,.,国内火灾事故案例,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市友谊馆发生火灾,烧死323人,烧伤130人,直接经济损失210.9万元。这是建国以来发生的最大火灾。 全市7所中学、8所小学的学生、教师及有关领导共796人参加。 18时20分左右,由于舞台上方7号光柱灯烤燃附近纱幕,引起大幕起火,火势迅速蔓延,约一分钟后电线短路,灯光熄灭;剧厅内各种易燃材料燃烧后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致使众人被烧或窒息,伤亡极为惨重。,.,国外火灾事故案例,1917年12月6日,在加拿大哈利法克港

3、内,一艘救生船同一艘军火船相撞,大火诱发了苦味酸梯恩梯爆炸,1600人死亡,9000人受伤,160幢建筑被毁。 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地区发生里氏8.3级地震,死亡14万人,毁屋57万间。在地震同时有136处发生火灾。烧死5.6万人。,.,国外火灾事故案例,1942年11月28日,美国波士顿市椰林夜总会发生火灾,死亡492人。 1944年4月14日,在印度孟买港,一艘载有棉花、硫磺等易燃易爆物品的货轮首先起火爆炸,殃及港湾停泊的13艘轮船,1500人丧生,3000人受伤。,.,国外火灾事故案例,1947年4月16日,一艘停泊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西基化学城港内的货船发生爆炸。该船载有2300吨

4、硝酸铵化肥,烈火焚烧了三天三夜,西基城三分之一的街区成了一片废墟,四分之三的化工企业被葬送,1500人陈尸街头和港湾。 1961年12月17日,巴西尼泰罗伊市大剧院北美大马戏团在演出中失火,死亡223人。,.,第一章 绪 论 火灾的定义: 消防基本术语:第一部分(GB5907-1986) 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第一章 绪 论,火灾的危害 频率高:火灾是各类灾害中发生最频繁(我国每年大约3万次至5万起)。 损失严重:直接损失约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0.2,间接损失约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2。,.,第一章 绪 论,火灾的特点 地点: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以广东、浙江两省最为突出

5、。 原因:主要是电器火灾;违反安全规定;用火不慎。 场所:主要发生在公共场合,如:商场、歌舞厅、宾馆、饭店等。,.,国内爆炸事故案例, 2008年8月26日早上6时45分,广西维尼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有机车间发生严重爆炸事故, 事故已造 成16人死 亡,6人失 去联系, 60人受伤。,.,国内爆炸事故案例,广西维尼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有机化工企业,以生产经营化工产品为主,主要产品有聚乙烯醇、电石、醋酸乙烯。 该公司有机厂原料罐场主要储存合成工段醋酸和乙炔合成反应液的CC-601系列储罐液位整体出现下降,导致罐内形成负压并吸入空气,与罐内气体物质(90%为乙炔)混合形成以乙炔为主的爆炸性气体,

6、遇静电火花导致罐内乙炔爆炸性混合气体发生爆燃,造成储存在CC-601系列储罐的反应液泄漏,遇电源火花引发空间化学爆炸,.,广西宜州化工厂爆炸事故,.,山西煤电屯兰煤矿瓦斯爆炸事故,500万吨 高瓦斯 国有大矿,.,山西煤电屯兰煤矿瓦斯爆炸事故,2009年2月22日2时20分,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 公司屯兰煤矿南四采区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 初步核实当班入井436人,造成78人死亡、114人受 伤,其中重伤5人。 事故原因:通风管理不到位、瓦斯治理不彻底、 现场管理不严格、安全措施不落实,.,山西煤电屯兰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山西煤电屯兰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山西煤电屯兰煤矿瓦斯爆炸事故,.

7、,国内爆炸事故案例,2004年月日,广西浦北县烟花爆竹厂发生特大爆炸事故,造成37死亡,另有人受伤,平方米生产厂房被毁,直接经济损失.万元。 2003年2月30日,辽宁昌图广西浦北县烟花爆竹厂发生特大爆炸事故, 已造成38人死亡,另有33人受伤,2000余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库房被炸毁,直接经济损失577万元。,.,国外爆炸事故案例,2004年4月22日朝鲜发生了一起火车爆炸事故,一列装有硝酸铵的列车和一列装有燃油的列车相撞,导致站内电线杆倒下,产生的火花引发了剧烈爆炸。已造成154人死亡,另有1300多人受伤。 2004年02月18日在伊朗北部的纳莎普尔市,一列满载化学物品的火车出轨并发生爆炸

8、。已有至少200多人死亡,数百人受伤。,.,第一章 绪 论 爆炸灾害的定义:爆炸灾害是指在人们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在自然界中,发生的违背人们意愿的爆炸所造成的灾害。,.,第一章 绪 论,爆炸灾害的特点 时间短:爆炸灾害产生的时间很短,几毫秒至几十秒 杀伤力强:爆炸产生高温高压,具有极强的杀伤力 群死群伤:一次造成数十人乃至数百人伤亡 经济损失大:数百万、数千万、乃至数亿元 社会影响大:引起局部地区社会混乱,.,第一章 绪 论,爆炸的分类 自然界中的爆炸现象:雷电、火山爆发 人为受控爆炸:失控爆炸(早爆、迟爆) 、爆炸失控(定向爆破作业失控) 非人为受控爆炸:煤矿瓦斯爆炸、粉尘爆炸、锅炉压力容器

9、爆炸 本课程重点介绍人为受控爆炸中的失控爆炸与爆炸失控以及非人为受控爆炸所造成的灾害及其控制技术(两类三种情况),.,第一章 绪 论,火灾控制对策 预防对策:这是各项工作重中之重。它强调的是从源头抓起(搞好设计、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岗前培训、定期进行评价、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等等)从而实现本质安全化。 灭火对策:按应急救援预案实施 限制对策:设置隔离带 避灾对策:撤离灾区,.,第一章 绪 论,爆炸灾害控制对策 预防对策:防爆设计、选择防爆设备设施 应急对策: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第一章 绪 论,火灾分类 按火灾发生场地与燃烧物质分类 建筑火灾 :建筑物 物质火灾 :油库、危化品仓库 生产

10、工艺火灾 :厂矿 原野火灾:森林、草原 运动器火灾 :汽车、飞机、火车 特种火灾 :战争、地震,.,火灾分类,按照一次火灾事故造成的损失分为三类: 特大火灾 :死亡10人以上;重伤20人以上;死亡、重伤20人以上;受灾户数50人以上;烧毁财产损失100万元以上。 重大火灾:死亡3人以上;重伤10人以上;死亡、重伤10人以上;受灾户数30人以上;烧毁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上。 一般火灾:不具有前二项情形的燃烧事故。,.,案例,某商场XX年X月X日发生火灾事故,造成23人死亡,整个商场烧毁1000m2,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多万元。试问: 火灾等级应为哪一类? 该事故调查组应有哪些部门参加? 对调查组

11、的成员要求是什么? 火灾事故调查组职责是什么?,.,火灾分类,按物质的燃烧特性分类(GB/T4968-2008) A类火灾 :指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纸张火灾等。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火灾,如汽油、煤油、沥青、石蜡火灾等。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火灾等。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指钾、钠火灾等。 E类火灾:指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如发电机、家用电器等。 F类火灾:指烹饪器具内烹饪物火灾,如动植物油脂等。,.,第一章 绪 论,爆炸灾害分类 按爆炸灾害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分类 物理爆炸灾害 :由物理因素的变化引起的。如:锅炉压力容器爆炸。 化学爆炸灾害:物质由一种结构迅速

12、转变为另一种结构,并释放大量的能量。如:瓦斯爆炸引起粉尘爆炸。,.,第一章 绪 论,爆炸灾害分类 按爆炸灾害反应相分类 气相爆炸灾害:指气体燃烧引起的爆炸灾害 液相爆炸灾害:指液体混合引起的爆炸灾害 固相爆炸灾害:指固体物质失控引起的爆炸灾害,.,第二章 火灾的燃烧学基础,火灾是失控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只有了解燃烧的基本规律,才能对燃烧进行控制,避免引起灾害。,.,第二章 火灾的燃烧学基础,物质燃烧原理 燃烧,俗称火,是自然界中最神奇和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 火的使用,对人类的进化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钻木取火,熟食,制陶、酿酒、煮盐、冶炼金属、烧制玻璃,用于战争)。可以说,没有

13、火的利用,就没有今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就没有今天的人类社会。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火也是如此。正如古人所说,善用之则为福,不能用之则为祸。,.,第二章 火灾的燃烧学基础,物质燃烧原理 人类对燃烧的认识是逐步发展 燃烧素学说 燃烧氧学说 分子碰撞学说 活化能理论 过氧化物理论 链式反应理论,.,第二章 火灾的燃烧学基础,物质燃烧原理 燃烧素学说(德国化学家史塔尔Scheele ) :该学说认为燃烧是一种分解过程,在燃烧期间,任何被燃烧的物质同一种被称为“燃素”的物质相分离。“燃素”被认为是整个燃烧过程的主导者。 一切可燃物均含有燃素,可燃物是由燃素和灰渣构成的化合物,燃烧时分解

14、,放出燃素,留下灰渣。 燃素学说是化学上最早提出的反应理论。当时,处于十七世纪中叶的化学,还没有一个反应理论来统一解释所有的化学变化。,.,第二章 火灾的燃烧学基础,物质燃烧原理 燃素学说是基于正确事实提出的不正确的科学假说。燃素论者忽视了定量分析而局限于定性分析法。 既然燃素是一种物质,为什么无人发现过它?做为这一学说核心的燃素,是一个假想的、并不存在的“物质” 。 对燃烧过程的解释则是本末倒置的。 燃素学说的被推翻是以气体化学的突破为线索的。气体化学的成就是建立新的科学的燃烧理论的基础。,.,第二章 火灾的燃烧学基础,物质燃烧原理 燃烧氧学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Lavoisiser) 17

15、77年提出。这一学说认为:物体只有在氧中才能燃烧,燃烧是物体和氧的化合反应。由于燃烧是物体和氧的化合反应,燃烧产物所增加的质量必然和物体所吸收的氧的质量相等。,.,第二章 火灾的燃烧学基础,物质燃烧原理 活化能理论:为了使可燃物和助燃物两种气体分子间产生氧化反应,仅仅依靠两种分子发生碰撞还不够,只有当一定数量的分子获得足够的能量以后才行。这些具有足够能量的、在互相碰撞时会发生化学反应的分子,称为活性分子。活性分子所具有的能量要比普通分子平均能量高出一定值。使普通分子变为活性分子 所必需的能量,称为活化能。活化能理论指出了可燃物和助燃物两种气体分子发生氧化反应的可能性及其条件。,.,第二章 火灾

16、的燃烧学基础,纵坐标表示所研究系统的 分子能量,横坐标表示反 应过程。A点表示系统开始 时的动力状态,当这个系统 接受转入活性状态B所必需 的能量E1后,将引起反应, 并且这个系统将在减弱能量 E2的情况下进入结束状态 C。能量E1-E2=-Q(E2大于E1) 这一差数为反应的热效应。,.,第二章 火灾的燃烧学基础,物质燃烧原理 过氧化物理论(peroxide theory):该理论认为,分子在各种能量(热能、辐射能、电能、化学反应能)的作用下可以被活化。 在燃烧反应中,首先是氧分子在热能作用下活化,被活化的氧分子形成过氧键(-O-O-),这种基团加在被氧化物的分子上而形成过氧化物。此种过氧化物是强氧化剂,不仅能氧化形成过氧化物的物质,而且也能氧化其他较难氧化的物质。,.,第二章 火灾的燃烧学基础,物质燃烧原理 在氢和氧的反应中,先生成过氧化氢,而后是过氧化氢再与氢反应生成水,其反应式为: H2+O2+H2O2H2O2+H22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