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药品管理}第六章 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0924186 上传时间:2020-08-02 格式:PPTX 页数:77 大小:578.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药品管理}第六章 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医疗药品管理}第六章 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医疗药品管理}第六章 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医疗药品管理}第六章 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医疗药品管理}第六章 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药品管理}第六章 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药品管理}第六章 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指分子结构中含有取代苯基的一类羧酸化合物,主要包括苯甲酸类、水杨酸类(邻羟基苯甲酸类)及苯乙酸等芳酸类 多为固体,具有一定的熔点。除钠盐溶于水外,一般难溶于水,而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但含游离羧基的药物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羧酸,芳酸,一、典型药物的分类与性质 二、鉴别试验 三、特殊杂质检查 四、含量测定,第一节 典型药物的分类及性质,一 苯甲酸类 (一)典型药物,丙磺舒,COOH,NH,CH3,CH3,甲芬那酸,(二)主要性质 结构中羧基与苯基直接相连,具较强的酸性,可用于含量测定。Ch.P(2005)以乙醇为溶剂,用氢氧化钠直接滴定含量。 结构中的苯基及

2、其取代基,具紫外和红外吸收光谱, Ch.P(2005)用于鉴别和含量测定。 苯甲酸及钠盐的中性溶液与三氯化铁试剂反应生成赭色沉淀;含硫的苯磺舒受热分解成亚硫酸盐。这些性质可用于鉴别。,二 水杨酸类 (一)典型药物,贝诺酯,F,OH,COOH,F,二氟尼柳,(二)主要性质 基本结构为邻羟基苯甲酸,由于邻位的羟基取代,能形成分子内氢键争强了羧基中氧氢键的极性,使其酸性较苯甲酸增强。可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含量。 Ch.P(2005)即以中性乙醇为溶剂,用氢氧化钠滴定液测定水杨酸、阿司匹林、二氟尼柳和水杨酸酯的含量。,对氨基水杨酸钠结构中含有游离的芳伯氨基,可采用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含量 贝诺酯的取代苯环在

3、紫外光区的特征吸收可供含量测定;其乙酰化芳伯氨基,经水解后显芳香第一胺的鉴别反应。,本类药物在弱酸性溶液中可与三价铁离子生成紫色配位化合物,作为本类药物的特征鉴别试验,亦可用于水杨酸酯中游离水杨酸的检查。 水杨酸酯类药物水解生成游离水杨酸,游离水杨酸受热易脱羧降解生成酚类。 Ch.P(2005)收载的该类药物规定检查游离水杨酸及酚类杂质。,三、其他芳酸类 (一)典型药物,氯贝丁酯,布洛芬,(二) 主要性质 布洛芬为苯乙酸衍生物,酸性较弱,溶于中性乙醇,可用氢氧化钠滴定含量。具有特征紫外和红外吸收,用于鉴别。 氯贝丁酯为苯氧基丙酸酯衍生物,易水解,可用两步滴定法测含量,羟肟酸铁反应鉴别。具有特征

4、紫外和红外吸收,用于鉴别。,第二节 鉴别试验,根据芳酸类药物性质,采用的鉴别方法有:显色反应、沉淀反应、以及红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色谱法。,一、FeCl3反应(呈色反应 ),1. 具酚羟基或水解后能产生酚羟基的药物的呈色反应,阿司匹林加水煮沸,铁盐反应 紫堇色 二氟尼柳乙醇溶解,铁盐反应 深紫色 对氨基水杨酸钠加稀盐酸,铁盐反应 紫红色 双水杨酸酯稀溶液,铁盐反应 紫色 贝诺酯加氢氧化钠试液煮沸水解,加盐酸至微酸性,铁盐反应 紫堇色,2. 苯甲酸盐与丙磺舒与三氯化铁试液的呈色反应,3. 异羟肟酸铁反应,二、重氮化偶合反应,芳香第一胺类鉴别反应 具芳伯氨基或潜在芳伯氨基的药物,橙红色沉淀,

5、三、水解反应,分离沉淀物,可溶于醋酸铵;于100-105干燥后,熔点为156-161 ,苯甲酸盐,四、分解产物反应,生成的苯甲酸在试管壁上凝成白色升华物,丙磺舒,五、氧化反应,按照Ch.P(2005)的配制方法,各品种的最大吸收及吸收度或吸收系数为: 贝诺酯: max=240nm =730760 氯贝丁酯: max=226nm;288nm 羟苯乙酯: max=259nm 丙磺舒: max=249nm ;A=0.67 布洛芬: max=265nm 273nm 甲酚那酸: max=279nm350,六、紫外分光光度法,O-H 31002500 cm-1 酯 c=o 1760 cm-1 羧基c=o

6、1690 cm-1 芳环c-c 1610, 1485 cm-1 芳环邻二取代C-H 750 cm-1 O-H 920 cm-1,3000 2000 1800 1600 1000 800,七、红外分光光度法,八、薄层色谱法 对于制剂的鉴别,由于辅料对某些鉴别方法(如红外分光光度法)的干扰,可采用TLC法进行鉴别,制剂的主斑点颜色与位置与对照品的应一致。,九、高效液相色谱法 利用其高的分离效能,消除辅料的干扰,供试品色谱图中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第三节 特殊杂质检查,一、阿司匹林中特殊杂质的检查,(一). 杂质来源 原料残存或水杨酸脱羧(酚类); 副反应产物(醋酸苯酯,水杨

7、酸苯酯,乙 酰水杨酸苯酯); 乙酰化不完全或水解产物(水杨酸及其氧 化产物),(二). 检查 1. 溶液的澄清度 检查碳酸钠溶液中的不溶物。 检查的杂质:酚类醋酸苯酯,水杨 酸苯酯,乙酰水杨酸苯酯 原理:阿司匹林溶于碳酸钠溶液, 而杂质不溶。 方法:取阿司匹林样品0.50g,加热至 45的碳酸钠试液10ml溶解后,溶 液应澄清。,2. 水杨酸的检查 原理:有游离酚羟基,阿司匹林无。 在弱酸性溶液中水杨酸与高铁反应呈紫堇色。 方法(对照法):通过与一定量水杨酸对照液 生成的色泽比较,从而控制游离水杨酸的限量。,3.易碳化物的检查 检查易被硫酸碳化的小分子有机杂质,二、对氨基水杨酸钠中特殊杂质的检

8、查,(一). 杂质来源 未反应完全的原料间氨基酚 对氨基水杨酸钠遇热受潮生成间 氨基酚,再被氧化成二苯醌型化合物,(二)检查 1.双相滴定法及原理 利用对氨基水杨酸钠不溶于乙醚,间氨基酚溶于乙醚的性质,用乙醚提取后,在乙醚中加水适量及指示剂后,用盐酸滴定,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控制盐酸滴定液体积以控制间氨基酚限量。该方法胃双相滴定法,生成的盐酸盐不溶于乙醚而转入水相。 2.离子对HPLC法(内标法) USP(29),三、二氟尼柳中有关物质的检查 检查有关物质, Ch.P(2005)采用TLC和HPLC法以自身对照法检查。,四、甲芬那酸中特殊杂质的检查 杂质:铜及有关物质 铜的检查采用原子吸收

9、分光光度法 有关物质检查采用HPLC法-Ch.P(2005),五、氯贝丁酯中特殊杂质的检查 主要杂质:对氯酚(原料及分解产物) 挥发性杂质及残留有溶剂及 检查方法:PHLC(Ch.P2005,USP29) GC (JP14),第四节含量测定,一、酸碱滴定法,(一) 直接滴定法 (阿司匹林为例),原理:阿司匹林具有游离羧基,具有酸 性,以标准碱滴定液直接滴定。,阿司匹林 取本品约0.4g,精密称定,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20ml,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3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1/L)滴定。每lml的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1/L)相当于18.02mg的C9H8O4。,(1)测

10、定方法及计算 反应摩尔比为11,(2)讨论 中性乙醇 溶解阿司匹林且防止酯键水解。“中性”是对所用的指示剂而言, 优点:简便、快速 缺点:酯键水解干扰(不断搅拌、快速滴定) 酸性杂质干扰(如水杨酸) 适用范围:不能用于含水杨酸过高或制剂分析,只能用于合格原料药的含量测定,(二) 水解后剩余滴定法 酯的一般含量测定方法,阿司匹林,2NaOH(过量)H2SO4 Na2SO42H2O,剩余滴定:,水解:,USP(29)方法:取本品约1.5g,精密称定,加入氢氧化钠滴定液(0.5mo1/L)50.0m1,混合,缓缓煮沸10min,放冷,加酚酞指示液,用硫酸滴定液(0.25mo1/L)滴定剩余的氢氧化钠

11、,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的氢氧化钠滴定液(0.5mol/l)相当于45.04mg的C9H8O4。,阿司匹林与氢氧化钠反应摩尔比 为12,(三). 两步滴定法 阿司匹林片、阿司匹林肠溶片 氯贝丁酯,如阿司匹林片,因其片剂含少量稳定剂酒石酸或枸掾酸,生产制剂时可能产生水杨酸与醋酸,不能直接滴定含量:,取本品1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阿司匹林0.3g),置锥形瓶中,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溶解后,振摇使阿司匹林溶解,加酚酞指示液3滴,滴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至溶液显粉红色,再精密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40m1,置水浴上加热15分钟

12、并时时振摇,迅速放冷至室温,用硫酸滴定液(0.05mol/L)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lml的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1/L)相当于18.02mg的C9H8O4。,第一步 中和,第二步 水解后剩余滴定,水解:,2NaOH(过量)H2SO4 Na2SO42H2O 反应摩尔比为11,剩余滴定:,二、亚硝酸钠滴定法(第七章讲解) 具芳伯氨基或潜在芳伯氨基(芳酰氨基水解或硝基还原)的药物。 可采用亚硝酸钠滴定法 测定含量,三. 双相滴定法,如苯甲酸钠 为芳酸碱金属盐,溶剂:水乙醚(生成的苯甲酸溶于其中,使滴定完全,终点易于判断),取本品1.5g,精密称定,置分液漏斗中,加水25m1、乙

13、醚50ml及甲基橙指示液2滴,用盐酸滴定液(0.5mo1/L)滴定,随滴随振摇,至水层显橙红色,分取水层,置具塞锥形瓶中,乙醚层用水5ml洗涤,洗液并入锥形瓶中,加乙醚20m1,继续用盐酸滴定液( 0.5mo1/L)滴定,随滴定随振摇,至水层显持续的橙红色。每1ml的盐酸滴定液(0.5mol/L)相当于72.06mg的C7H5NaO2。,乙醚的作用是:萃取反应生成的苯甲酸,使水相中的中和反应进行到底。 滴定中要强力振摇。随着滴定不断进行,苯甲酸不断被萃取入有机溶剂层,使滴定反应完全,终点清晰。,优点:消除了反应产物的干扰,四、紫外分光光度法 1. 直接紫外分光光度法 贝诺酯无游离羧基,不能采用

14、滴定法,其乙醇溶液在240nm有最大吸收,可用于测定含量。,对照法,吸收系数法: 适用于片剂,2. 离子交换色谱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氯贝丁酯及其干扰物对氯酚等在226nm均有吸收。氯贝丁酯不发生电离,其干扰物质可发生酸性解离。 USP(29)采用阴离子交换色谱后,再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3. 柱分配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 USP(29)阿司匹林胶囊 可同时定量测定阿司匹林和水杨酸 (1)水杨酸的限量测定 固定相:FeCl3 SA保留,冰醋酸洗脱,306nm测水杨酸的量 (2)含量测定 固定相:NaHCO3 AAS、SA保留 冰醋酸洗脱,280nm测总量,五、HPLC 1. ChP(2005

15、)收载有阿司匹林肠溶 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等,2. USP(29)收载有阿司匹林片、丙磺舒、甲芬那酸及胶囊、二氟尼柳、及片剂、对氨基水杨酸钠等,1鉴别水杨酸及其盐类,最常用的试液是() A. 碘化钾 B. 碘化汞钾 C. 三氯化铁 D. 硫酸亚铁 E. 亚铁氰化钾,2. 乙酰水杨酸片剂可采用的测定方法为() A. 非水滴定法 B. 水解后剩余滴定法 C. 两步滴定法 D. 柱色谱法 E. 双相滴定法,3. 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的含量时,每1ml氢氧化钠溶液(0.1mol/L)相当于阿司匹林(分子量=180.16)的量是() A. 18.02mg B. 180.2mg C. 90.08mg D. 45.04mg E. 450.0mg,4苯甲酸钠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2005年版)采用双相滴定法,其所用的溶剂体系为() A. 水乙醇 B. 水冰醋酸 C. 水氯仿 D. 水乙醚 E. 水丙酮,5. 采用直接酸碱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的含量时,已知阿司匹林的分子量为180.2,所用氢氧化钠滴定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