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 化学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40918163 上传时间:2020-08-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 化学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 化学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 化学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 化学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 化学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 化学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 化学 Word版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南阳春期六校第二次联考高二年级化学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选修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2、。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转化为清洁燃料B.为了提高酒精的杀菌消毒效果,医院常用体积分数为100%的酒精C.用浸泡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可达到水果保鲜的目的D.不粘锅的原料CF2CF2为烃类化合物2.2022年冬奥会将在北京张家口举行,下图为酷似奥林匹克旗中五环的一种有机物,被称为奥林匹克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属于苯的同系物 B.该有机物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C.该有机物最多可以和15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2H14

3、3.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反应类型判断均正确的是A.甲烷与氯气反应:CH4Cl2CH3ClHCl(加成反应)B.乙烯与水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乙醇:CH2CH2H2OC2H5OH(加成反应)C.麦芽糖制葡萄糖:H2O(氧化反应)D.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CH3CHO2Ag(NH3)2OHCH3COONH43NH32AgH2O(取代反应)4.下列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5.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5 mol C4H10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6.5NAB.3.4 g羟基(OH)和3.4 g氢氧根(OH)均含有2NA个电子C.1 L 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含

4、有的氧原子数为0.2NAD.标准状况下,22.4 L由CHCl3和CH2Cl2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6.某有机物的键线式如图所示,其名称为A.3,4二甲基2乙基1己醇 B.2乙基3,4二甲基1己醇C.4,5二甲基3庚醇 D.4,5二甲基3亚甲基3庚醇7.下列有关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电池的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B.原电池的总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正极活动性较强,易失去电子 D.原电池工作时有电子从电解质溶液中通过8.已知:C(s)H2O(g)CO(g)H2(g) Ha kJmol1C(s)O2(g)CO(g) H110 kJmol1断开1 mol HH键、OO键和OH键所需的能

5、量分别为436kJ、496kJ和462kJ,则a为A.332 B.118 C.130 D.3509.下列各个装置中能组成原电池的是10.有X、Y、M、N四种金属。X、Y与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时,电子从X极流出。将Y、M与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时,M电极为正极。将形状、大小均相同的X.N分别投入等浓度的稀硫酸中;N比X反应剧烈。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NXYM B.NMXY C.NYXM D.YXNM11.铜锌原电池的简易装置如图,当导线中有2 mol电子通过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锌片减少的质量等于铜片增加的质量B.理论上在铜片上可收集标准状况下的H2体积为22.4 LC.锌片上

6、发生还原反应,铜片上发生氧化反应D.约有1.2041024个电子从铜极流向锌极12.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Fe2O3(s)3CO(g)2Fe(s)3CO2(g) H24.8 kJmol13Fe2O3(s)CO(g)2Fe3O4(s)CO2(g) H47.2 kJmol1Fe3O4(s)CO(g)3FeO(s)CO2(g) H640.5 kJmol1则14 g CO气体与足量FeO充分反应得到Fe单质和CO2气体时的热量变化为A.放出218kJ B.吸收109kJ C.吸收218kJ D.放出109kJ13.实验室回收废水中苯酚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操作I中苯作萃取剂 B.苯酚钠在

7、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C.通过操作II苯可循环使用 D.三步操作均需要分液漏斗14.某化妆品的组分Z具有美白功效,能从杨树中提取,也可用如下反应制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X、Y和Z均能与浓溴水反应 B.X和Z均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C.X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 D.Y可作加聚反应单体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58分)15.(10分)为测定CH3COOH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在如图所示的量热计中,将100 mL 0.50 molL1 CH3COOH溶液与10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混合。已知量热计的热容常数(量热计各部件每升高1所需的热

8、量)是150.5 J1,生成溶液的比热容为4.184 Jg11,溶液的密度均近似为1 gcm3。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1)CH3COOH与NaOH的中和反应的反应热H 。(2)CH3COOH与NaOH的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的文献值为56.1 kJmol1,请你分析在(1)中测得的实验值偏差的可能原因是 。(3)该实验中NaOH过量的目的是 。(4)醋酸和NaOH的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数值与盐酸和NaOH的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比, (填“醋酸”或“盐酸”)的较大,原因是 。16.(8分)苄叉二氯(,沸点206)是合成苯甲醛的中间体,实验室合成苄叉二氯的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B的作用是

9、。(2)仪器X的名称为 ,冷凝水从 (填“a”或“b”)口进入;裝置C中甲苯与Cl2反应生成苄叉二氯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实验前甲苯的质量为46g,最后苄叉二氯的质量也是46g,则该实验的产率为 。17.(8分)金属镁是一种活泼的常见金属,用途广泛。在25,101kPa条件下。有关物质的能量如下表所示(X2表示任意卤素单质):回答下列问题:(1)镁与卤素单质的反应属于 (“放热”或“吸热”)反应。(2)镁与卤素单质反应的生成物中,热稳定性最差的是 。(3)镁与液溴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F2(g)MgCl2(s)MgF2(s)Cl2(g)的H kJmol1。18.(9分)有机物A

10、可以分别通过不同化学反应制得B、C、D三种物质,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1)C的分子式是 。(2)B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3)AD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填对应字母)。(4)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5)写出C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9.(12分)由化学能转变的热能仍然是人类目前使用的最主要能源之一。回答下列问题:(1)CH3OH是优质液体燃料。在25、101KPa下,每充分燃烧1 g CH3OH并恢复到原状态,会释放22.68 kJ的热量。请写出表示CH3OH燃烧热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2)利用CO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CH3OH,发生

11、的主反应为CO(g)2H2(g)CH3OH(g) H1,已知键能是指断裂1 mol化学键所需要吸收的能量。相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其中CO中的碳氧键为CO)由此计算H1 kJmol1。(3)纳米级Cu2O由于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而受到关注。已知:2Cu(s)O2(g)Cu2O(s) H169 kJmol1C(s)O2(g)CO(g) H110.5 kJmol12Cu(s)O2(g)2CuO(s) H314 kJmol1则工业上用炭粉在高温条件下还原CuO制取Cu2O和C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N2和H2反应生成2 mol NH3的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计算该反应中每生成1 mol NH3放出热量为 。若起始时向容器内放入1 mol N2和3 mol H2,达平衡时有20%的N2转化,则反应中放出的热量为 。20.(11分)高分子化合物J()的合成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名称为 。(2)由F生成G的反应类型是 。(3)BC反应所需试剂、条件分别为 、 。(4)I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5)写出一种与F互为同分异构体的酯类芳香族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核磁共振氢谱为四组峰,峰面积比为1:2:2:3): 。(6)结合上述流程中的信息,设计以D为起始原料制备的路线: 。-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