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实验版必修3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ppt复习课件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40915785 上传时间:2020-08-02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实验版必修3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ppt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课标实验版必修3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ppt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课标实验版必修3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ppt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课标实验版必修3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ppt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课标实验版必修3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ppt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标实验版必修3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ppt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实验版必修3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ppt复习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纲解读,高考大纲,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新文化运动,分析解读,本专题内容在高考中属于必考内容。结合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特点,了解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及其发展过程所处的历史背景;结合当时世界形势特点,了解世界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分析、理解近代中国每个历史阶段里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明白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解放潮流是一个不断深化与进步的过程。, 维新思想,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命题规律,1.考查内容:近四年来本专题在全国新课标高考中出现35次,其中2012年8次,命题的侧重点在从“师夷长技”到“维新思想”。如2012年北京文综第16题.,2.题型赋分:本专题的考查以选择题为

2、主;非选择题也有涉及,一般在10分左右。如2012年广东文综第39(2)题,2012年江苏单科第22题为13分。,3.能力层次:本专题主要考查能力目标是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选择题的难度中等偏上。如2012年北京文综第16题、2012年天津文综第3题。,4.考查方式:本专题多引用思想家的语录或史学名家的论著及重要学术观点等作为材料,设计新情境,整体考查中国近代前期思想解放的历程,并注意与西方启蒙思想相联系,如2012年课标全国卷第41题、2012年江苏单科第32题。,命题趋势,1.热点预测:在2013年高考中,本专题在考点分布、题型设计、赋分等方面基本保持稳定。,2.

3、趋势分析:2013年高考可能会重视通史的考查,试题难度可能有所下调。,方法技巧,1.学习本专题要抓住一个主题、三大特征、四个阶段。 (1)一个主题: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其实也就是要解决“中国向何处去”这样一个历史课题。,(2)三大特征:,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了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历程。,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如新思想的萌发、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如辛亥革命)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

4、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2.近代中国思想变化的速度极快,要用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来理解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略)。,(3)四个阶段,从戊戌变法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制度”。,从1915年到1919年,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3.比较法是老师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即包括横向的、也包括纵向的。通过比较,准确掌握历史事物的特征。,4.近代中国处于激烈的变革时期,思想界异常活跃,学习时注意列表对比不同阶段(派别)的思想,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一、“开眼看世界”,知识点一 从“师夷长技”到戊

5、戌变法,1. “师夷长技”,(1)背景:清朝君臣闭目塞听,对西方国家情况一无所知(2)表现,第五单元,林则徐:编译四洲志各国律例等资料,成为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源:编撰海国图志,阐述“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问题探究:鸦片战争后出现的新思想有何特点? 提示:(1)在西方坚船利炮的打击下萌生。 (2)以学习西方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为主要内容,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3)以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探索为主,启迪人们探索新知识和重新认识世界。 (4)这些先进思想和主张未能实施。,(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提出

6、代表: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 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3)目的: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 (4)实践:创办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一批新式学堂。 (5)影响: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问题探究:“师夷长技以制夷”和“师夷长技以自强”相似点 提示:(1)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为维护的清朝统治,但侧重点不一样:前者侧重于抵抗列强侵略,后者侧重于镇压国内人民。(2)手段、内容的一致性:“师夷长技”向西方学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3)作用的一致性:在当时封闭的中国,对人们思想的解放起着重要作用。,三、维新变法思想,1.出现早期维新思想 (1)背景:洋务运动的

7、展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2)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等。 (3)主张 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 文化上: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4) 局限性: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2.发展维新变法思想 (1)代表人物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抨击封建顽固势力。 梁启超:发表变法通义,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强的思想。,严复:指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们的公仆。 (2)实践:1898年,光绪帝实行变法,这就是戊戌变法,但很快就失败了。 (3)意义: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

8、,提倡新学,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思维升华:康梁维新思想是对早期维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区别主要是早期维新思想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和付诸行动,而康梁维新思想不仅提供了具体的改革方案,使变法思想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而且与挽救民族危亡结合,发展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鸦片战争惊醒了先进的中国人,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以“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戊戌变法为标志,不断探索强国之路。这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不断解放的历程。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救亡图存相联系,体现了强

9、烈的反封建、反侵略。,归纳综合,知识点二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新青年的诞生,1.背景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 展。 (3)袁世凯在思想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2.诞生 (1)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蔡元培等。 (3)主要阵地: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4)活动基地: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1内容 (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10、(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作品 (1)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2)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建设新文学。 (3)鲁迅写出狂人日记、孔乙己等小说,成为新文学典范。 3. 意义 (1)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3)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思维升华:新文化运动是近代前期中国资产阶级向西方学习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向西方学习由制度到思想观念的转变,但对东西文化存在着绝对肯定或否定的片面看法。,二、新文化运动,思维拓展:马克思

11、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 进步知识分子起了推动作用。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是在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斗争中发展传播的。,1.背景 (1)国内:新文化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2)国际: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2.表现 (1)五四运动前 人物:李大钊。 成就:他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等文章来宣传马克思主义 意义:率先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三、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问题探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传播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1)根本原因: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工人阶段的成长状大和工人运动的深入发展。(2)中国是当时

12、世界上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最为尖锐的国家之一,中国的民主革命需要马克思主义这样一种先进思想的指导。(3)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同时,五四运动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2)五四运动后 理论: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 组织:出现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并建立一些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实践: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出版工人刊物。 3.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建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

13、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归纳综合,整体感知,考向 早期维新派的主张。,点析 由材料中的“商战”、“挽利权”等信息可判断此楹联与早期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吻合。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在于“自强”、“求富”、挽救清王朝的统治,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C项康梁维新派的主张虽与题干信息类似但不是最早的,排除C项。民主革命派主张采用暴力手段实现革命目标,与题干信息不符。,启示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依据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得分关键是抓住材料中“商战”、“挽利权”等有效信息,失分原因主要是审题不清,忽视题干中的限定词“最早”二字。,启示 本题主要

14、考查中国近代思想发展史和各个时期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及特点,旨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是基础题,解题关键是理解题干历史人物思想主张的特点。,点析 选项中四个人把传统的儒家思想与西方政治学说相结合的只有康有为,因此C正确。魏源、李鸿章只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因此,A、B不符合材料的含义;而孙中山主张用暴力革命推翻清朝统治,也不符合材料的含义。,答案 C,点析 本题为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目的的掌握。从材料来看,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进行思想启蒙,以唤醒民众的觉悟,D项符合题意。,答案 D,例1(2012年天津文综历史,3)戊戌变法期间,湖南

15、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来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 A提倡维新变法 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 C宣传科学救国 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考点】维新变法思想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题干材料“中国并不在中央”就是要劝导中国人摒弃“天朝上国”观念,故选D项 【答案】D,2012年高考真题,例2(2012年上海历史,23)从右侧的书目看,严复的翻译主要 涉及哪一领域? ( ) A宗教文化 B科学技术 C社会理论 D文学艺术,【考点】维新变法思想(严复) 【解析】天演论宣传的是社会进化论思想;原富即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宣传自由资本主

16、义经济思想;法意即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宣传三权分立思想,群己权界论即穆勒的论自由宣传自由主义,都涉及社会伦理问题。 【答案】C,例3(2012年海南卷历史,15)某学者曾提及:一群志趣相投者“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环境中,冥思枯索,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由于固有之旧思想根深蒂固,所汲取的西学极为有限,其学说难免支离破碎。文中所说“新学派” 的代表人物是( ) A林则徐、魏源 B康有为、梁启超 C孙中山、章太炎 D陈独秀、胡适,【考点】维新变法思想 【解析】“不中不西即中即西”反映的是康有为学说的特点:把中国的儒家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相结合,因此,B项正确;A项是地主阶级抵抗派;C项资产阶级革命派;D项是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派。 【答案】B,例4(2012年福建文综历史,17)学者殷海光在论及五四运动时,认为它以iconoclasm(打倒偶像)和enlightenment (启蒙)为动力,是一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在他看来,这场运动主要倡导 A自强与求富 B进化与革新 C改良与革命 D民主与科学,【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