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行业管理}制造费用核算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0903953 上传时间:2020-08-02 格式:PPTX 页数:33 大小:403.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冶金行业管理}制造费用核算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冶金行业管理}制造费用核算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冶金行业管理}制造费用核算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冶金行业管理}制造费用核算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冶金行业管理}制造费用核算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冶金行业管理}制造费用核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冶金行业管理}制造费用核算(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制造费用核算,第一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制造费用概述,一,制造费用的概念,制造费用的组成,核算应设置账户,制造费用的归集,一、制造费用的概述,.制造费用的概念,.制造费用的组成,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部分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直接生产费用,车间用于组织和管理生产的费用,制造费用是指工业企业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应计入产品成本,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制造费用核算应设置的账户,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应通过“制造费用”科目进行。,制造费用” 应按不同的车间、部门设立明细账、账内按照 费用项目设立专栏或专户,分别反映各车间各项制造费用的发 生情况,便于进行成本管理。制造费用

2、明细账详见下页,制造费用,月中归集生产车间 发生的未专设成本项目 的各项费用,月末将归集的生产车 间各项费用分配转入产品 成本,制造费用分配后通常无余额,表3-20 制造费用明细账 车间:基本生产车间 201* 年 月 单位:元,二、制造费用的归集,制造费用的归集,是在制造费用发生时,根据有关的付款凭证、转账凭证和各种费用分配表记入“制造费用”账户的借方,通过登记,把所发生的费用都归集起来,从“制造费用”的对应科目来看,应贷记“原材料”、“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累计折旧”、“预提费用”、“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并按费用的项目,分别记入制造费用明细账“工资”、“折旧费”、“修理费”等项目

3、中 。,7,制造费用的归集 辅助生产车间如果只生产单一品种或只提供一种劳务们而且制造费用数额较小,为了减少转帐手续,对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也可以不通过“制造费用”帐户核算,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成本”帐。 “制造费用”帐户属于成本费用类帐户,借方登记归集发生的制造费用,贷方反映制造费用的分配,月末无余额。,8,通过制造费用帐户核算各项制造费用的生产单位,对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应根据有关费用分配表及凭证登记“制造费用”帐户及所属的明细账。由于制造费用的具体项目众多,这里只能按大类,选择有代表性的项目说明制造费用的归集。 1、间接材料费的归集。 间接材料是指企业生产单位在生产过程中耗用的,但

4、不能或无法规入某一特定产品的材料费用。如机器的润滑油、修理备件等。间接费用的归集一般可以根据“材料费用分配表”等原始记录进行。计入制造费用的总帐和明细账。 例413:某企业第一生产车间为了维护生产用机器设备,领用材料200公斤,计划单价为每公斤10元,该种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率为+4%,根据“材料费用分配表等原始记录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制造费用 2080 贷:原材料 2000 材料成本差异 80,9,2、间接人工费用的归集。 间接人工费用是指企业生产单位中不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或其他不能归入直接人工的那些人工成本,如修理工人工资、管理人员工资等。对间接人工费用应根据“工资及福利费用分配表”确定

5、的数额,记入有关制造费用明细账,并根据“工资、福利费用分配表”编制记账凭证,据以记入“制造费用”帐户。 例414:某企业某月份的“工资及福利费用分配表”中列示,第一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为14000元,按此工资比例提取的职工福利费用为1960元。根据“工资及福利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 15960 贷:应付工资 14000 应付福利费 1960,10,3、折旧费的归集。 折旧费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中由于损耗而转移到成本费用中的那部分价值。固定资产折旧费的归集是通过将按月编制的各车间、部门折旧计算明细表汇总编制整个企业的“折旧费用分配表”进行的。根据“折旧费用分配表”登记制造费用明细

6、账和总帐。 例415:某企业采用分类折旧率计提折旧,本月编制的“折旧费用分配表”如表418所示:,11,折旧费用分配表 201*年4月,12,根据折旧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制造费用 第一车间 14621 第二车间 8489 供汽车间 5520 机修车间 4430 管理费用 790 贷:累计折旧 33850,13,4、修理费用的归集。 为了保证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转,企业需要有计划的、及时的对固定资产进行修理。如果各月发生的修理费用较为均衡或修理费用数额较小,可以在发生时直接计入生产单位当期的制造费用;如果各月发生的修理费用不均衡或数额较大,则可以采用预提或摊销的方法处理。 例416:

7、某企业第一生产车间进行设备局部维修,领用修理备件700元,应负担的修理人员的工资280元,以现金支付其他修理费用120元。在费用发生的当月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 1100 贷:原材料修理备件 700 应付工资 280 现金 120,14,例417:某企业运输车间的运输卡车,预计使用年限6年,在第三年末将要进行大修理,修理费用估计18000元。修理费用采用预提方式处理。 年预提修理费=180006=3000元 月预提修理费=300012=250元 每月预提修理费用时作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 250 贷:预提费用 250 从第一年至第三次年年末,累计预提修理费用为9000元,第三次年年末

8、进行大修理时,实际支出为162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预提费用 16200 贷:银行存款 16200 第三年支付费用后,预提修理费用前,修理费用实际数与预提数的差额为: 162009000=7200 在卡车使用的后三年,每月应预提的修理费用为200元(7200312)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修理费 200 贷:预提费用修理费 200,15,例418:某企业第一生产车间修理一台设备,共发生修理费90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将在以后6个月内摊销。 发生修理费时,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待摊费用 9000 贷:银行存款 9000 以后每月摊销修理费时,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

9、制造费用修理费 1500 贷:待摊费用 1500,16,5、低值易耗品的归集。 低值易耗品是指不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各种劳动手段,包括一般工具、专用工具、管理用具、劳动保护用品等。生产单位耗用的低值易耗品,由于其价值低或容易损坏,一般不用像固定资产那样严格计算其转移价值,而是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将其费用一次或分次转入产品成本。 采用一次摊销法时,领用低值易耗品的价值,一般可以与领用其他材料一道,汇总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直接计入有关成本费用; 采用分次摊销时,领用低值易耗品的价值要按其使用期限分月摊入有关成本费用。摊销期在一年以内(包括一年)的,列作待摊费用分月摊销;摊销期在一年以上的,转作长期

10、待摊费用分月摊销; 采用五五摊销法,领用低值易耗品时摊销一半,报废时在摊销另一半。低值易耗品摊销的分配一般编制“低值易耗品摊销分配表”,据以计入有关成本费用。,17,例419:某企业第一生产车间本月领用低值易耗品一批,计划成本12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采用一次摊销法计入成本费用。 领用低值易耗品时: 借:制造费用 1200 贷:低值易耗品 1200 结转材料成本差异时: 借:制造费用 24 贷:材料成本差异 24 例420:某企业新建一个基本生产车间,领用全套生产工具,其计划成本共计63000元,规定在一年半内分月平均摊销,低值易耗品的成本差异为2%。 领用低值易耗品时: 借:长期待摊

11、费用 63000 贷:低值易耗品 63000,18,同时结转材料成本差异: 借:长期待摊费用 1260 贷:材料成本差异 1260 计算分月摊销数额:(63000+1260)/18=3570(元) 分月摊销计入成本时: 借:制造费用 3570 贷:长期待摊费用 3570 6、其他支出的归集。 企业生产单位的其他支出是指上述各项支出以外的支出,如水电费、差旅费、运输费、办公费、设计制图费、劳动保护费等。这些支出多数是以银行存款或现金支付,并与产品无直接关系,一般均不单独设置成本项目,应在费用发生时,根据有关的原始凭证逐笔编制记账凭证后计入“制造费用”总帐及明细账。,19,例421:某企业第一生产

12、车间的职工李四报销差旅费800元,退回现金200元,根据有关报销凭证编制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 800 现金 200 贷:其他应收款李四 1000 生产单位各项制造费用发生后在登记“制造费用”总帐的同时还必须登记“制造费用明细账”。其格式如下:,20,制造费用明细账(表419) 车间:第一生产车间 2002年4月 单位:元,21,不需要对制造费用单独核算的辅助生产车间,对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成本”总帐科目,并计入有关的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中相应的项目。 月末,在“制造费用”总帐和所属明细账的借方归集了生产单位的全部制造费用后,应该据以分析和考核制造费用预算的执行情况

13、,并将制造费用分配计入生产单位所生产的各种产品成本或所提供的各种劳务成本。,制造费用的分配 生产单位只生产一种产品或只提供一种劳务时,其归集的制造费用可以直接转入该种产品或劳务成本;即直接从制造费用帐户转入“基本生产成本”或“辅助生产成本”帐户所属的明细账。 如果生产单位生产多种产品或提供多种劳务,所归集的制造费用就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在各种产品或劳务之间进行分配。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主要有按实际分配率分配,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第二节 制造费用的分配,为了正确的计算产品成本,必须合理的分配制造费用。由于各车间的制造费用水平不同,制造费用的分配应该按照车间分别进行,而不应将各车间的制造费用

14、汇总起来,在整个企业范围内统一分配。 在生产一种产品的车间、部门中,发生的制造费用应直接计入该种产品的成本。在生产多种产品的车间、部门中,发生的制造费用则属于间接计入费用,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产品生产成本中。即在生产多种产品的车间、部门共同发生的制造费用,才有分配问题。分配的计算公式为: 制造费用分配率=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所用分配标准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种产品所用分配标准之和,24,(一)按实际分配率分配法 1、按实际分配率分配法的涵义。按实际分配率分配法是指选择适当的分配标准将生产单位当月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总额分配计入生产单位当月所生产的产品或当月所

15、提供的劳务成本的一种制造费用分配方法。 2、按实际分配率分配法的步骤 (1)选择适当的分配标准 确定制造费用分配标准的原则。 选择适当的分配标准是正确计算各受益对象应负担的制造费用的必要条件,因此,在确定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分配标准应与待分配的制造费用之间具有相互依存关系。 分配标准的数据资料应易于取得易于计量且计算工作量不大。 分配标准的选择要有利于制造费用的控制和分析,有助于加强对制造费用的管理。,25,分配标准一经选定,要保持一定时期的相对稳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常用的分配标准。主要有生产工人工资、生产工人工时、机器台时、耗用原材料数量或成本、直接成本、产品产量等。这些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各种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耗用的作业量,企业应根据自身是特点,从实际出发,选择合理简便的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 (2)计算制造费用分配率。计算制造费用分配率就是求解单位分配标准应分摊的制造费用额,期计算公式为:,(3)计算各产品或劳务应负担的制造费用。,26,例422:某企业属劳动密集型企业,按生产工人工时分配制造费用。本月第一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月末制造费用总额为93150元,三种产品所耗用的生产工人工时分别为1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