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第四节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0901080 上传时间:2020-08-02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2.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第四节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备战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第四节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备战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第四节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第四节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 8 讲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一相关概念及表示方法 知识梳理 一、特征和本质 氧化还 原反应 特征 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本质 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二、有关概念及其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1有关概念 口诀:升(化合价升高)失(失电子)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还(做还原剂,本身具有还 原性); 降(化合价降低)得(得电子)还(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氧(做氧化剂,本身具有氧化性)。 例如:反应 4HCl(浓)MnO2= MnCl2Cl22H2O 中,氧化剂是 MnO2,氧化产 物是 Cl2, 还原剂是 HCl, 还原产物是 MnCl2; 生成 1molCl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

2、量为 2_mol, 被氧化的 HCl 的物质的量是 2_mol。 2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1)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反应是置换反应。 (2)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2 (3)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 下列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属于歧化反应的是, 属于归中反应的是,属于部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四、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 双线桥法: 一条线箭头由氧化剂中得电子的原子指向还原产物中的同种元素的原子, 并标明得到的电子数, 另一条线箭头由还原剂中

3、失电子的原子指向氧化产物中的同种元素的 原子,并标明失去的电子数。可概括为“标变价、画箭头、算数目、说变化” 。 2单线桥法:箭头由失电子原子指向得电子原子,线桥上只标电子转移的数目,不标 “得到”“失去”字样。 3 用 单 线 桥 法 标 出 铜 与 稀 硝 酸 反 应 中 电 子 转 移 的 方 向 和 数 目 : 五、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氧化剂:包括某些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某些氧化物 和过氧化物等。例如: 2常见还原剂:包括活泼的金属单质、某些非金属单质、元素处于低价态时的物质(化 合物、金属离子、非金属离子、氢化物等)。例如: 3具有中间价态的物质既有氧化

4、性,又有还原性 其中,Fe2 、SO2 3主要表现还原性,H2O2主要表现氧化性。 (1)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可能被还原,也可能被氧化。 (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不一定只做氧化剂。 (3)所含元素价态越高,化合物的氧化性不一定越强。 (4)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元素被氧化,不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自主检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8高考江苏卷)3molH2与 1molN2混合反应生成 NH3,转移电子的数目小于 66.021023。() (2)次氯酸盐具有氧化性,所以可用漂白粉漂白织物。() (3)金属阳离子一定只具有氧化性。()

5、(4)水做还原剂时,其氧化产物为 O2。() 4 (5)NO2溶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6)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不是氧化剂就是还原剂。() (7)NaHCO3H2=HCOONaH2O 的反应中,NaHCO3被氧化。() (8)Na2O2与水的反应中,水是还原剂。() 答案:(1)(2)(3)(4)(5)(6)(7)(8) 22018高考全国卷,28(1)1840 年 Devil 用干燥的氯气通过干燥的硝酸银,得到 N2O5。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一种气体,其分子式为_。 答案:O2 演练一氧化还原反应相关概念的判断 1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酸雨的形成B根瘤菌固氮 C氨碱法

6、制纯碱D原电池放电 解析:选 C。有电子的得失或转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酸雨是燃烧含硫、氮的化石 燃料等引起的,是氧化还原反应;根瘤菌固氮是将氮气转化为化合态的氮;原电池放电是氧 化还原反应;氨碱法制纯碱的反应是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NaHCO3= Na2CO3CO2H2O,故 C 项符合题意。 2O2F2可以发生反应:H2S4O2F2=SF62HF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是氧化产物 BO2F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若生成 4.48LHF,则转移 0.8mol 电子 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4 解析:选 D。A 项,O2F2中 O

7、 元素的化合价由1 价降低到 0 价,被还原,氧气为还原 产物。B 项,O2F2中 O 元素的化合价由1 价降低到 0 价,被还原,O2F2是氧化剂。C 项, 因没指明温度和压强,故无法确定 4.48LHF 的物质的量,则无法确定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 D 项,由反应方程式可知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4。 演练二复杂氧化还原反应中相关概念的分析 3LiAlH4是重要的储氢材料,可与水发生反应:LiAlH42H2O=LiAlO24H2。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氢气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LiAlH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若生成标准状况下 4.48LH2,则转移 0.4mol 电

8、子 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 5 解析:选 A。由反应方程式可知,LiAlH4中 H 由1 价升高为 0 价,被氧化,是还原剂, H2O 中 H 由1 价降低为 0 价,被还原,是氧化剂,氢气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A 项 正确、B 项错误;由反应方程式可知,每 1molLiAlH4反应,转移 4mol 电子,生成 4molH2, 若生成标准状况下 4.48L(即 0.2mol)H2,则转移 0.2mol 电子,C 项错误;LiAlH4为还原剂, H2O 为氧化剂,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D 项错误。 4(2020豫南豫北名校精英联赛)含氟的卤素互化物通常做氟化剂

9、,使金属氧化物转化 为氟化物,如 2Co3O46ClF3=6CoF33Cl24X。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 与 O3互为同位素 BClF3中氯元素为3 价 CCo3O4在反应中做氧化剂 D1molCo3O4参加反应转移 9mol 电子 解析:选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 为 O2,与 O3互为同素异形体,A 错误。ClF3 中 F 元素为1 价,则氯元素为3 价,B 错误。反应中 Co 元素的化合价由8 3价升高到 3 价,被氧化,O 元素的化合价由2 价升高到 0 价,被氧化,则 Co3O4做还原剂,C 错误。 Co3O4中 O 元素的化合价由2 价升高到 0 价,C

10、o 元素的化合价由8 3价升高到3 价, 1molCo3O4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43(38 3) mol9mol,D 正确。 判断复杂氧化还原反应中各物质的性质, 特别是不同反应物中含有同种元素时, 必须弄 清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 (1)先标出熟悉元素的化合价,再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求解 其他元素的化合价。如有机物中碳元素化合价(设为 x)的确定方法: 有机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利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 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确定碳元素的化合价。乙酸(C2H4O2)中满足 2x(1)4(2)2 0,解得 x0。 (2)近几年高考常考的一

11、些特殊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 CuFeS2:Cu(2)、Fe(2)、S(2) K2FeO4:Fe(6)Li2NH:N(3) LiNH2:N(3)AlN:N(3) Na2S2O3:S(2) C2O2 4:C(3) HCN:C(2)、N(3)CuH:Cu(1)、H(1) FeOn 4:Fe(8n)Si3N4:Si(4)、N(3) 6 CuCl:Cu(1)S4O2 6:S(5 2) Mg2B2O5H2O:B(3)NaBH4:B(3)、H(1) MnO(OH):Mn(3)Fe3O4:Fe(2、3) VO 2:V(5)LiFePO4:Fe(2) 考点二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知识梳理 一、氧化性、还原性强

12、弱的认识 1氧化性指物质得电子的性质(或能力);还原性指物质失电子的性质(或能力)。 2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物质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 少无关。例如:Nae =Na,Al3e=Al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Na 比 Al 活泼, 更易失去电子,所以 Na 比 Al 的还原性强。 3从元素的价态考虑: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如 H2SO4、KMnO4等;最低价态 只有还原性,如金属单质、Cl 、S2等;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 Fe2 、S、Cl2等。 二、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1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判断 (1)氧化性强弱:氧化剂氧化产物。 (2)还原性

13、强弱:还原剂还原产物。 实例: 反应H2SO3I2H2O=2HIH2SO4 反应2FeCl32HI=2FeCl2I22HCl 反应3FeCl24HNO3(稀)=2FeCl3NO2H2OFe(NO3)3 则:还原性氧化性 由反应可知 H2SO3I I2H2SO4 由反应可知 I Fe2Fe3I2 由反应可知 Fe2 NOHNO3Fe3 故得出总的强弱顺序为 还原性:H2SO3I Fe2NO; 7 氧化性:HNO3Fe3 I2H2SO4。 2依据“二表、一律”判断 (1)依据元素周期表判断 同主族非金属元素对应单质的氧化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弱, 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 强。 同周期元素对应单质的还原

14、性从左到右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 (2)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 (3)依据元素周期律判断 非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其对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 如酸性:HClO4H2SO4H3PO4H2CO3H2SiO3,则氧化性:Cl2SPCSi。 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其对应单质的还原性越强。 如碱性:NaOHMg(OH)2Al(OH)3,则还原性:NaMgAl。 3依据产物中元素价态的高低判断 (1)相同条件下,不同氧化剂作用于同一种还原剂,氧化产物价态高的其氧化性强。例 如: (2)相同条件下,不同还原剂作用于同一种氧化剂,还原产物价态低的其还原性强。例 如

15、: 4依据电化学原理判断 (1)原电池:一般情况下,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原电池的两极,其还原性:负极正极。 (2)电解池:用惰性电极电解混合溶液时,在阴极先放电的阳离子的氧化性较强,在阳 极先放电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较强。 5依据影响因素判断 (1)浓度: 同一种物质, 浓度越大, 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 如氧化性: 浓 H2SO4稀 H2SO4, 浓 HNO3稀 HNO3;还原性:浓 HCl稀 HCl。 (2)温度:同一种物质,温度越高其氧化性越强。如热的浓硫酸的氧化性比冷的浓硫酸 的氧化性强。 8 (3)酸碱性:同一种物质,所处环境酸(碱)性越强其氧化(还原)性越强。如氧化性: KMnO4(酸

16、性)KMnO4(中性)KMnO4(碱性)。 自主检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混合不一定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3)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氧化性越强,相应单质越活泼。() (4)难失电子的物质一定易得电子。() (5)NO2和 NH3之间可能发生反应产生 N2。() (6)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只表现强氧化性。() (7)具有氧化性的物质一定是氧化剂。() (8)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越高,物质的氧化性越强。() (9)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 答案:(1)(2)(3)(4)(5)(6)(7)(8)(9) 2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 等有关。下列各组物质:Cu 与 HNO3溶液;Cu 与 FeCl3溶液;Zn 与 H2SO4溶液; Fe 与 FeCl3溶液;Cl2与 NaOH 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