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第三节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作业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0900872 上传时间:2020-08-0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第三节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备战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第三节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备战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第三节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第三节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作业(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建议用时:35 分钟) 1 (2019山西名校模拟)“侯氏制碱法”是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为世界制碱工 业作出的突出贡献。 某实验小组模拟“侯氏制碱法”的工艺流程及实验装置(部分 夹持装置省略)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时先点燃装置的酒精灯,过一段时间后再打开装置中分液漏斗 的旋塞 B装置的干燥管中可盛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作用是吸收多余的 NH3 C向步骤所得滤液中通入氨气,加入细小的食盐颗粒并降温,可析出 NH4Cl D用装置加热碳酸氢钠可实现步骤的转化,所得 CO2可循环使用 D固体 NaHCO3加热不能用烧杯,D 错误。 2(2019广东模拟)MnS

2、O4H2O 是一种易溶于水的微红色斜方晶体,某同学 设计下列装置制备硫酸锰: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烧瓶中放入的药品 X 为铜屑 B装置中用“多孔球泡”可增大 SO2的吸收速率 2 C装置用于吸收未反应的 SO2 D用装置反应后的溶液制备 MnSO4H2O 需经历蒸发、结晶、过滤、洗涤 及干燥的过程 A由实验装置可知,X 为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而 Cu 与浓硫酸常温下不反应,中“多孔球泡”可增大 SO2的吸收速率,二氧化硫与二 氧化锰反应生成 MnSO4,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得到晶体,中 NaOH 溶液可吸 收尾气。 3如图所示为从固体混合物中分离 X 的两种方案,请根据

3、方案 1 和方案 2 指出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A可以选用方案 1 分离碳酸氢钠中含有的氯化铵 B方案 1 中的残留物应该具有的性质是受热易挥发 C方案 2 中加入的试剂一定能够与除 X 外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方案 2 中加入 NaOH 溶液可以分离出 SiO2和 Fe2O3混合物中的 Fe2O3 D加热法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应满足的条件:一种物质受热易挥发或分 解,另一物质受热不挥发或难分解。加试剂法分离(过滤)提纯固体混合物应满 足的条件: 所加试剂能达到让一种物质形成溶液, 而另一物质形成难溶物的状态。 A 项中碳酸氢钠、氯化铵受热均易分解,故用方案 1 不能将两物质分离开,错误; B

4、 项方案 1 中的残留物应该具有受热时不挥发或难分解的性质, 错误; C 项方案 2 中加入的试剂可能不与除 X 外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如加水进行溶解分离, 错误; D 项中 SiO2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 Na2SiO3溶解而分离,正确。 教师用书独具 (2019聊城一中模拟)下列实验方案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除去苯中混有的环己烯加入适量的溴水充分反应后分液 B制取 Fe(OH)3胶体 向沸水中滴加 FeCl3饱和溶液,继续加热 至红褐色,停止加热 C验证酸性:使用 pH 试纸分别测定相同温度下相同浓 3 CH3COOHHClO度的CH3COONa溶液和

5、NaClO溶液的pH D检验溶液中含有 I 向某溶液中加入 CCl4,振荡后静置,液体 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B溴水与环己烯反应生成的二溴环己烷也易溶于苯,无法分液分离,A 错; NaClO 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 pH 试纸检测,C 错;I 不能进入 CCl 4中,不 能判断 I 的存在,D 错。 4(2019试题调研)粉煤灰(主要含有 SiO2、Fe2O3、Al2O3等)是燃煤发电过程 中产生的废渣,以高铝粉煤灰为原料制取硫酸铝铵NH4Al(SO4)2,既降低环境污 染又可提高铝资源的利用率。其制备实验流程如图: 已知硫酸铝铵溶解度:0 时,S5.2 g;100 时,S421.9 g。 回

6、答下列问题: (1)写出粉煤灰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_ _。 (2)“酸化”中选用“某酸稀溶液”溶质的化学式为_,理由是 _。 (3)“一系列操作”的具体实验步骤有_ _。 (4)煅烧硫酸铝铵晶体,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4NH4Al(SO4)212H2O= 1 240 2Al 2O32NH3N25SO33SO2 53H2O,将产生的气体通过如图所示装置。 足量的浓硫酸除吸收 H2O(g)外还吸收_(填化学式, 下同)。 酸性 KMnO4溶液紫色变浅说明煅烧硫酸铝铵晶体所得到的气体产物中含 4 有_,用化学用语解释酸性 KMnO4溶液紫色变浅的原因:_ _。 某同学从安全角度考虑,指

7、出该装置可能有一处明显的缺陷。你认为这处 缺陷可能是:_ _。 解析(1)粉煤灰中 SiO2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 均能与 NaOH 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SiO22NaOH=Na2SiO3H2O、Al2O32NaOH =2NaAlO2H2O。 (2)实验目的是制备硫酸铝铵, 因此酸化时选择的酸为稀硫酸, 从而避免引入新的杂质。(3)根据硫酸铝铵的溶解度知,由硫酸铝铵溶液得到硫酸 铝铵晶体的实验操作为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4)根据硫酸 铝铵晶体分解反应方程式, 可知足量的浓硫酸除吸收水蒸气外, 还可以吸收氨气, 使其转化为硫酸铵,吸收 SO3,使其转化为硫酸

8、。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 化性,溶液紫色变浅说明生成的气体中含有还原性气体,还原性气体有 NH3和 SO3,由于通过浓硫酸时氨气被吸收,因此可以说明含有 SO2。SO2与酸性高锰酸 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SO22MnO 42H2O= 5SO2 4 2Mn2 4H。用浓硫酸直接吸收氨气时容易发生倒吸,引发安全事故。 答案(1)Al2O32NaOH=2NaAlO2H2O、SiO22NaOH=Na2SiO3 H2O(2)H2SO4不引入新杂质(3)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4)SO3、 NH3SO22MnO 45SO22H2O=2Mn2 5SO2 44H 浓硫酸可能

9、会倒吸 5(2019济南联考)硫铁矿(主要成分为 FeS2)焙烧产生的尾气中主要含 N2、 O2、SO2和少量的 CO2、H2O,取标准状况下的尾气 V L 测定 SO2含量: 方案一:让尾气缓慢通过如图装置。 (1)C 装置的名称是_,该装置的作用是_ _。 (2)实验时先通入尾气,再通入一定量的氮气。若通过装置 B 的增重来测量 SO2的体积分数,你认为该方案是否合理:_(填“是”或“否”),请说明 5 理由_ _(若方案合理,该空不必填写)。 方案二: 将尾气缓慢通过足量溴水, 在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后, 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称得其质量为 m g。 (3)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

10、的目的是_ _。 (4)洗涤沉淀的方法是_ _。 (5)尾气中 SO2的体积分数的表达式是_ (用含 m、V 的代数式表示)。 解析(1)C 装置为干燥管,该装置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CO2被 装置 B 吸收。(2)尾气中的 CO2也能被装置 B 吸收,会影响 SO2的测定,使所测 体积分数偏大。方案二:此方案利用溴水将 SO2氧化为 SO2 4,加入过量 BaCl2溶 液产生 BaSO4沉淀, 根据所得沉淀的质量, 计算出 SO2的含量。 (3)加入过量 BaCl2 溶液的目的是使生成的 SO 2 4完全转化为沉淀。(4)洗涤沉淀的方法为在漏斗中加 蒸馏水至恰好浸没沉淀, 待水自然流下

11、后再重复操作 23 次。 (5)n(SO2)n(BaSO4) m 233 mol,SO2的体积分数为 m 23322.4 V 100%2 240m 233V %。 答案(1)干燥管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CO2被 B 装置吸收 (2)否尾气中的 CO2也能被 B 装置吸收,使所测体积分数偏大 (3)使生成的 SO 2 4完全转化为沉淀 (4)在漏斗中加蒸馏水至恰好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再重复操作 23 次 (5)2 240m 233V % 6(2019黄山二模)亚硝酰氯(ClNO)是有机物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可由 NO 与 Cl2在常温常压下反应得到。 ClNO 部分性质如下: 黄色气体, 熔点:

12、 59.6 ; 沸点:6.4 ,遇水易水解。已知:HN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AgNO2微溶 于水,能溶于硝酸:AgNO2HNO3=AgNO3HNO2。 6 (1)利用、装置制备原料气 NO 和 Cl2 写出利用装置制备氯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 _。 利用上述装置制备 NO 时,中盛装物质为_(写化学式)。 (2)利用以下装置在常温常压下制备 ClNO 装置连接顺序为 a_(按气流自左向右方向,用小写字 母表示)。 为使 NO 和 Cl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ClNO,理论上通入 NO 和 Cl2两种气体 的流速比为_。 装置的作用是_。 装置吸收尾气时,有同学认为尾气中的某种气体不能完全被吸收,为了 充分吸收尾气,可将尾气与_(气体)同时通入 NaOH 溶液中。 王水是浓盐酸和浓硝酸的混酸, 一定条件下混酸可生成 ClNO 和 Cl2, 该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 写出验证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