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第二节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教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0897825 上传时间:2020-08-0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77.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第二节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第二节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第二节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第二节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教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考纲定位要点网络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2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3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4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电解质的分类和电离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分类依据(2)电解质的强弱与物质类别的关系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盐,如HNO3、NaOH、CaCO3等。弱酸、弱碱和水等,如乙酸、一水合氨等。(3)熟记常见酸、碱的强弱A除LiOH外其余都是强碱A除Mg(OH)2、Be(OH)2外其余都是强碱AH3BO3为弱酸、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AH2CO3、H2SiO3均为弱酸A强酸

2、:HNO3;中强(或弱)酸:HNO2、H3PO4A强酸:H2SO4;弱酸:H2SO3、H2SA强酸:HCl、HBr、HI、HClO4等弱酸:HF、HClO等过渡元素中常见的弱碱Fe(OH)3、Fe(OH)2、Cu(OH)2等羧酸CH3COOH、HCOOH、HOOCCOOH等2.电解质的电离(1)电离是指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能够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中,用“=”连接,弱电解质(包括弱酸的酸式酸根)的电离方程式中,用“”连接。如Na2SO4:Na2SO4=2NaSO;HClO:HClOHClO。多元弱酸的电离分步书写,多元弱碱的电离一步写出。如

3、H2CO3:H2CO3HHCO,HCOHCO;Fe(OH)3:Fe(OH)3Fe33OH。酸式盐的电离如NaHSO4溶液中:NaHSO4=NaHSO;NaHCO3溶液中:NaHCO3=NaHCO,HCOHCO;NaHSO4熔化:NaHSO4=NaHSO。两性氢氧化物Al(OH)3的电离Al33OHAl(OH)3HAlOH2O。3金属导电与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理比较(1)金属导电是由于自由电子在电场作用下的定向移动。温度升高,金属阳离子振动幅度增大,自由电子定向移动阻力增大,金属导电性减弱。(2)电解质溶液之所以导电,是由于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大小,和电解质的强弱没有必

4、然联系,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和离子的电荷数。但温度升高时,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增大,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会增强;但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变。补短板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之间的关系(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2)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如固态NaCl、液态HCl等;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金属单质和电解质溶液等。(3)非电解质不导电,但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如金刚石、单质硫等一些非金属单质。(4)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弱,如极稀的NaCl溶液的导电能力不如浓氨水的导电能力强。溶液的

5、导电能力取决于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和离子的电荷数,离子浓度越大,所带电荷数越多,溶液导电能力越强。(5)电解质是指自身电离能生成离子的化合物,有些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但溶液中的离子不是它自身电离产生的,不属于电解质,如CO2、SO2、NH3、SO3等非电解质,它们与水反应生成的产物H2CO3、H2SO3、NH3H2O、H2SO4是电解质。(1)某化合物AB2的水溶液能导电,则AB2为电解质。()(2)液态AlCl3和液态HCl均不导电,则AlCl3和HCl为非电解质。()(3)BaCO3的水溶液的导电性很弱,故它是弱电解质。()(4)0.1 molL1 NaCl溶液与0.1 molL1 CaC

6、l2溶液的导电性相同。()(5)草酸H2C2O4的电离方程式为H2C2O4=HHC2O。()答案(1)(2)(3)(4)(5)同一温度下,强电解质溶液a、弱电解质溶液b、金属导体c三者的导电能力相同,若升高温度后,它们的导电能力强弱顺序是_,判断理由为_。答案bac金属导体随温度升高导电能力减弱;强电解质不存在电离平衡,升高温度,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不变,导电能力基本不变;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升高温度,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增大,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增大,随温度的升高,弱电解质的导电能力增强命题点1电解质的含义及其电离1下表中物质的分类组合完全正确的是()选项ABCD强电解质Ba(OH)2盐酸HClO4

7、BaSO4弱电解质HICH3COOHHClONH3H2O非电解质SO2NH3Cl2乙醇DHI为强电解质,盐酸为溶液,不是电解质,Cl2不是化合物。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HCO3是强电解质,故NaHCO3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 =NaHCOB室温下,0.1 molL1的BOH溶液的pH11,则BOH的电离方程式为BOHBOHC25 NaA溶液的pH7,则HA的电离方程式为HA=HADCaCO3的饱和水溶液导电性很弱,故CaCO3的电离方程式为CaCO3Ca2COBA项,HCO不完全电离,NaHCO3电离应分步书写;B项,BOH为弱碱,可逆电离;C项,HA为弱酸,可逆电离;D项,CaCO

8、3难溶,但属于强电解质,全部电离。3NaHSO3溶液呈酸性的原因_(写出主要化学用语,下同),NaHS溶液呈碱性的原因_。答案HSOHSOHSH2OH2SOH电离方程式的一般书写流程注意:弱酸酸式盐电离,第一步用“=”,第二步用“”。熔化条件电离时破坏离子键,不破坏共价键。命题点2溶液的导电性分析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5 时,0.1 molL1的硫化氢溶液比等浓度的硫化钠溶液的导电能力弱BNaHSO4熔化时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CKClO3和SO3溶于水后能导电,故KClO3和SO3为电解质DBaSO4的水溶液不易导电,故BaSO4是弱电解质A熔化时HSO不再电离,B错误;S

9、O3为非电解质,C错误;BaSO4为难溶盐,为强电解质,D错误。5下列几种导电性变化图像,把符合要求的图像序号填在相应的题目后面的括号中。A B C D(1)向H2SO4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OH)2溶液。()(2)向H2S溶液中通入Cl2直至过量。()(3)向AgNO3溶液中通入少量HCl。()(4)向氨水中通入HCl直至过量。()(5)向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l2。()答案(1)D(2)B(3)C(4)B(5)C溶液的导电原理及强弱(1)溶液导电的原理是带电荷的阴、阳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的定向移动。(2)溶液导电性强弱决定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及离子电荷数的多少。 离子反应与离

10、子方程式1离子反应的概念条件和本质(1)概念:有离子参加或有离子生成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2)离子反应的条件在稀硫酸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能发生反应的请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加入BaCl2溶液:Ba2SO=BaSO4,B加入CH3COONa溶液:CH3COOH=CH3COOH,C加入Na2CO3溶液:2HCO=CO2H2O,D加入Zn粒:2HZn=H2Zn2,E加入NaOH溶液:HOH=H2O。从AE可知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难溶的物质、生成难电离的物质、生成气体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离子反应的本质AE中,混合后溶液中SO的物质的量减少的是A(填序号,下同);H的物质的量减少

11、的是B、C、D、E;因此离子反应的本质是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减少。2离子方程式的定义及写书步骤(1)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如HOH=H2O可以表示盐酸与NaOH反应,也可以表示强酸与强碱生成可溶性盐和H2O的一类反应。(2)一般书写步骤四步书写(以CuSO4和NaOH反应为例)在上述四步书写时,“写”是前提,“拆”是关键,“查”是保证。补短板物质的“拆分”原则及其注意事项(1)易溶的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可溶性盐)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电解质、弱电解质、水、气体、氧化物、单质写成化学式。(

12、2)酸式盐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拆开,如HCO、HS、HSO等。强酸的酸式酸根离子(如HSO)在水溶液中写成拆分形式,如NaHSO4应写成Na、H和SO;而在熔融状态下HSO不能拆开,应写成Na和HSO。(3)微溶物:对于反应物,是否写成离子形式由其是否为溶液状态决定。如石灰乳写成化学式Ca(OH)2,澄清石灰水写成Ca2和OH;对于生成物,一般写化学式,如生成CaSO4时不能写成Ca2和SO。(4)三大浓酸:浓盐酸、浓硝酸中溶质全部电离,可拆分为离子形式,浓硫酸中溶质主要以分子H2SO4形式存在,用化学式H2SO4形式。(3)特殊离子反应固体之间的反应、浓硫酸(或浓磷酸)与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写离子方程式。如:Ca(OH)2(s)2NH4Cl(s)CaCl2(s)2NH32H2O。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用“”,不用“”“”;相互促进的完全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用“=”“”“”。溶液中铵盐与碱反应时,浓溶液或加热放出NH3,稀溶液不加热写NH3H2O。Fe与一般酸(H)反应生成Fe2,Fe与硝酸反应时,Fe足量生成Fe2,Fe少量生成Fe3。分析指出下列离子方程式的错因。(1)将Na投入CuSO4溶液中:2NaCu2=2NaCu:_。Fe和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_。FeO和稀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