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40893608 上传时间:2020-08-0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91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高一历史本试卷共 9 页,共 100 分。考试时长 9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1.以下关于人类文明产生的前提,说法正确的是A. 私有财产的出现B. 社会分工的发展C. 农业畜牧业产生D. 阶级和国家产生【答案】C【解析】【详解】人类文明产生前,在一些地方的居民最早培植出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人类还驯养了羊、猪和牛等动物,最初的农业和畜牧业逐渐发展并传播开来,C项正确;原始社会时期,人类主要依靠采集植物的根茎、果实以及狩猎为生,生

2、产力低下,没有私有财产,也没有阶级和国家,排除A、D项;农耕和畜牧产生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农业的发展要求质量更好、更方便实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一些从农业中分离出现,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促进了社会分工的发展,因此这时期还未产生社会分工,B项错误。2.古代埃及、印度、希腊、中国等文明呈现出独立发展的多元特征,这主要是因为A. 大河与高山阻隔了文明交流B. 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的不同C. 生产力发展水平低限制交流D. 政治动荡导致文明交流受阻【答案】B【解析】【详解】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一方面是地理环境的影响,由此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经济形态;另一方面各地区的历史发展

3、状况存在不同,从而出现文明发展的差异,故B项正确;大河与高山阻隔只是地理原因,说法不全面,A项错误;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的说法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政治动荡不是文明多元的主要原因,D项错误。故选B。3.下图左侧为公元前 7 到前 6 世纪的希腊雕刻,下侧为古代埃及公元前三千年后期的雕刻,两者在表情和站立姿势等多方面存在明显的相似之处,这可以说明A. 古希腊雕刻完全模仿古埃及B. 古代雕刻艺术发展非常缓慢C. 古希腊与古埃及的文化雷同D. 早期文明之间存在一定交流【答案】D【解析】【详解】希腊雕刻和埃及雕刻在表情和站立姿势等多方面存在明显的相似之处,说明古希腊雕刻对埃及雕刻的借鉴,二者之

4、间存在交流,故选D;A项错在“完全模仿”,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C项不是材料反映的实质,排除。4.依据下侧知识卡片中的内容,可以判断该国是A. 法兰克王国B. 奥斯曼帝国C. 古罗马帝国D. 俄罗斯帝国【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地中海曾经变成了它的内海”“和汉朝通过丝绸之路,有间接地经贸和文化交流”“4世纪末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在图拉真统治时期,罗马帝国达到全盛时期,成为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将地中海变成了它的内海,中国的丝绸等通过丝绸之路到达罗马地区,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C项正确;法兰克王国

5、是公元481年到843年由日耳曼人的一支法兰克人在西欧建立的封建王国,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奥斯曼帝国存在的时间是1299-1923年,与材料时间不符,B项错误;俄罗斯帝国是1721年彼得一世加冕为皇帝后,至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为止的俄罗斯国家,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5.5世纪后期,欧洲开始进入封建社会,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王权高于教权主要封建国家形成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封建社会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典型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正确,A符合题意;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是教权高于王权,错误;当时的主要封建国家在

6、5世纪尚未形成,错误,因此BCD排除。故选A。6.10-11 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以下关于西欧城市兴起的表述,正确的是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城市完全独立于各地封建主城市兴起促使西欧大学兴起城市兴起有利于国王的统一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欧洲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城市位于封建主的土地上,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正确;封建主用对待农奴的方式对待城市市民,一些城市通过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等方式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因此这时期的城市仍受到封建主的一定约束,错误;这时期一些城市通

7、过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自治有利于城市经济的罚站,一些城市兴办大学,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正确;这时期的城市还以金钱和人力支持王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正确;综上所述,正确,B项正确;排除A、C、D项。7.据阿拉伯通史记载:“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燃料;从中亚细亚和突厥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

8、是A. 巴格达是当时世界最繁华的城市B. 阿拉伯人垄断东西方商业贸易C. 阿拉伯商人的贸易范围非常广泛D. 奴隶制是阿拉伯人扩张的基础【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巴格达城的码头集聚着来自中国、印度、中亚细亚、非洲等地的货物,说明阿拉伯商人的贸易范围非常广泛,故选C;没有世界其它地区城市的比较,不能得出巴格达是当时世界最繁华的城市的结论,排除A;B项中“垄断”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D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8.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下列选项中准确描述幕府统治特点的是A. 天皇为首的朝廷掌握国家实权B. 幕府是名义上的最高国家政权机关C. 模仿隋唐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D. 采用

9、庄园制和武士集团的统治形式【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进入幕府统治后,大部分的幕府将军,形式上取得天皇授权,实为军事统治,进行分封采邑给诸有力的武士,凌驾正规的文人中央集权政府,即采用庄园制和武士集团的统治形式,D项正确;日本进入幕府统治后,天皇只是形式上授权,这时期幕府掌握国家实权,而不是天皇,A项错误;这时期幕府掌握国家实权,不是名义上的最高国家政权机关,B项错误;公元7世纪的日本大化改新模仿隋唐制度建立中央集权,而不是这时期的日本,C项错误。9.下图是一件发现于坦桑尼亚的一座陵墓中的瓷器,原产于15世纪左右的中国。这件文物可以用于说明东非国家A. 广泛使用奴隶劳动B.

10、 手工业生产很发达C. 与中国有贸易往来D. 对外贸易范围广泛【答案】C【解析】【详解】坦桑尼亚中的陵墓中出土原产于15世纪产自中国的瓷器说明当时东非国家与中国有贸易往来,C正确;材料未涉及奴隶劳动问题,A排除;出土中国的瓷器不能说明东非国家手工业发达,B排除;仅从出土中国的瓷器来看是无法得出东非国家贸易广泛的结论,D排除。故选C。10.以下属于古代美洲地区文明代表的是大津巴布韦阿克苏姆文明阿兹特克文明 印加文明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均属于古代美洲文明的代表,正确,D符合题意;均属于古非洲文明的代表,不符合题意,ABC排除。故

11、选D。11.中国古代一部农书列举了玉米在中国不同地域的名称,“或称玉麦,或称玉蜀秫,盖亦从他方得种”,推断该农书最早出现于中国的A 西汉B. 唐朝C. 南宋D. 明朝【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玉米最早是在明朝中后期传入中国的,故D项正确;西汉、唐朝和南宋时期,玉米还未传入,故ABC错误。12.有学者统计列出了 1600 年运入欧洲的部分商品统计表,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经好望角经地中海胡椒100 万200 万磅300 万400 万磅丁香、靛蓝、肉豆、药品35 万65 万磅70 万100 万磅A. 传统商路仍发挥重要的作用B. 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了地中海C. 商业革命引发交易商品改变D.

12、欧洲与亚洲经贸联系更加紧密【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所给数据来看,经过以地中海为中心的传统商路的欧洲部分商品数量要比经过新开辟的经过好望角航线的数量要多,这说明当时的传统航路仍然在发挥着重要作用,A正确;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B排除;材料未涉及商品交易种类的改变,C排除;D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13.欧洲在从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反封建反神权的文艺复兴运动。下列能反映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内涵的一项是A. 人是万物的尺度B. 我是一个凡人,我只要尘世的幸福C.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D. 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

13、一尺度【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我是一个凡人,我只要尘世的幸福”,道出了文艺复兴运动宣扬人性,要把人和人性从基督教神学世界观中解放出来的人文主义精神,B项符合题意;“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普罗塔戈拉的观点,A项错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是宗教改革的领袖马丁路德的观点,C项错误;“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是恩格斯对启蒙运动指导思想“理性主义”的解释,D项错误。14.宗教改革中,马丁路德认为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繁琐的宗教仪式;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这一主张带来的实际效果是A. 调整了人与教会的关系B. 调整了人与上帝的关系C. 调整了人

14、与人的关系D. 调整了人与社会的关系【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和与上帝直接进行对话,打破了教会的权威,实现了人们精神上的救赎,重新调整了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B正确,ACD排除。故选B。15.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法。对下图中四个国家近代政治的发展进程,叙述正确的是A.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促进国家统一B. 议会产生首相实际最高行政首脑C. 通过渐进的制度变革走向共和制D. 通过民主改革赢得了国家的独立【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图片内容可知,是英国,英国议会选举产生的内阁首相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即首相是实际最高行

15、政首脑,B项正确;是德国,是在国家实现统一后确立君主立宪制,A项错误;是法国,通过法国大革命以及之后共和制和君主制之间的斗争,直到1875年以法律形式确立共和政体,而不是渐进的制度变革,C项错误;是意大利,通过1848-1871年间意大利人民反抗奥地利帝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而不是通过民主改革,D项错误。16.以下所示材料是 19 世纪 70 年代某国宪法的部分内容,据此判断该国的政体是A. 直接民主制B. 君主专制C. 君主立宪制D. 民主共和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出自德国1871年宪法,该宪法确立了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故选C;德国有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属于代议制,是间接民主,排除A;德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属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排除B;民主共和政体没有世袭君主,排除D。17.下图是一位同学绘制的思维导图,填入“?”处最恰当的应是A. 火车B. 瓦特C. 成果D. 工厂【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