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区域经济一体化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0893412 上传时间:2020-08-02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讲区域经济一体化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第三讲区域经济一体化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第三讲区域经济一体化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第三讲区域经济一体化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第三讲区域经济一体化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讲区域经济一体化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讲区域经济一体化课件(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讲 区域经济一体化,最近几年里,全球经济中一个显著的趋势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所谓区域经济一体化指的是在某一地理区域内的某些国家为实现彼此之间产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而达成的降低、直至最终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协议。 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19901996年间,区域贸易协议的数量从38个增加到80个。根据国际贸易理论、特别是比较优势理论的预测,自由贸易区将会给所有成员国带来相当大的好处。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及其后继组织,“世界贸易组织”(WTO)也在努力降低贸易壁垒。但是,因其有120多个成员国,所以WTO是站在全球角度而非区域角度考虑问题。各国签订区域贸易协议是希

2、望能比在WTO主持下更快地降低贸易壁垒。,本讲框架,1、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2、区域经济一体化利弊分析 3、世界主要区域的经济一体化组织,1.1概述什么是经济一体化?,经济一体化: 一方面,是指在国际分工、国际市场发展的基础上,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国家和地区)之间通过资源(商品、资本、技术及劳务等)流动而实现的相互开放、相互融合、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的状况和进程。 另一方面,是指在客观的国际经济联系、结合发展的基础上,两个以上国家和地区为了谋求共同利益或解决矛盾,通过条约、协议、会议等实现的经济联合、调节机制和进程。,概述经济一体化的类型,1、按主体差异:政府间一体化 企业间一体化 2、按客体差

3、异:单一领域一体化 多领域一体化 3、按广度的不同:双边一体化 多边一体化 4、按深度的差异:紧密型一体化 松散型一体化,概述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是指在某一地理区域内的某些国家,为实现彼此之间的产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而达成的降低直至最终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协议。,1.2、区域经济一体化动因,动因: 经济因素 政治因素 地理因素 文化因素 其他因素 国际分工及市场纽带发展的客观要求 全球性经济一体化的局限性 政府干预的加强,1.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当各国组成经济联合体时,这表示它们已部分地走向了自由贸易,

4、并且各参与国还打算试图获取部分更开放的经济所带来的利益,同时又能够控制越过其边境的商品和服务,继而也能够调控其自身的生产和消费结构。 然而,签订了这些特别贸易协定的国家们很快就认识到,把商品和服务在集团成员间流动的限制消除得越多,它们对本国经济的控制权就丧失得越多。因此,迈向经济一体化的行动一般是分阶段展开的,初期的优惠协定与后面的阶段相比,对控制权的丧失所产生的威胁性要潜在地小一些。正式的区域经济协定通常可分作四种基本的类型。,1.3.1自由贸易区,最普遍的一体化方案被称为自由贸易区(free-trade area,FAT),在这种形式下,集团的所有成员都取消对对方产品的关税,但同时在制定对

5、非成员国的贸易政策方面依然保持各自的独立性。换句话说,FAT的成员对“外部世界”可以保留各自不同的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 通常都认为这种方案要适用于成员国间所有的产品往来,但显然它也可以是一种混合的方式,在某些产品上实行自由贸易,而在其他产品上实行优惠的但仍具保护性的待遇。必须指出的是,当各成员国都各自设置它们自己的对外关税时,非成员国或许会发现,先将商品出口到外部保护水平最低的成员国,再通过其出口至外部保护水平较高的其他成员国是有利可图的。 许多年来最卓有成效的一个自由贸易区是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uropean Free Trade Association,EFAT),它由奥地利、芬兰、冰岛、

6、列支敦士登、瑞典与瑞士等国组成。,1.3.2关税同盟,经济一体化的第二个层次是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在这一阶段上,成员之间的所有关税都被取消,且集团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外部商业政策。此外,集团在同非成员国进行的所有贸易协定的谈判中都作为一个整体行事。 共同外部关税(common external tariff)的存在消除了非成员国进行转运的可能。因此,关税同盟是比FTA更接近经济一体化的一个阶段。由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比荷卢)组成的关税同盟就是一个例子,它成立于1947年,并于1958年被吸收进欧洲共同体。,1.3.3共同市场,经济一体化的第三个层次被称做共同市场(comm

7、on market),在这种形式下,成员间的所有内部关税都被取消,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外部贸易政策,且成员国间要素流动的所有壁垒也均被清除。成员间劳动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代表了更高水平的经济一体化,但同时也意味着各国经济的国内控制权受到进一步的削弱。 1957年的罗马条约建立了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y,EC)。它在1958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并于1993年11月1日演变成为欧盟(European Union,EU)。,1.3.4经济同盟,经济一体化的四种形式中最全面的一种形式是经济同盟(economic union)。它除了具有共同市场的所有特征之外还意味着所有成员国经

8、济制度的一体化与经济政策的相互协调。尽管相互独立的政治实体依然存在,但经济同盟一般都成立有几个超国家的机构,它们的决定对所有的成员都具约束力。 当经济同盟采用统一货币的时候,它也就成了一个货币同盟(monetary union)。尽管这样的经济一体化水平一直以来都是欧盟15个成员国所大力追求且认可同意的,但成员国们发现,要像方案所要求的那样放弃一定的本国主权还是极其困难的.,经济一体化各形式比较,2、 经济一体化的利弊分析,2.1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虽然一体化代表着各成员国已走向了自由贸易,但同时它也会导致部分贸易活动从成本较低的非成员国(其依然面临该集团的外部关税)转移到成员国(其不再面临

9、任何关税)。这两种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 (1)贸易创造(trade creation)是由雅各布瓦伊纳于 1950年提出的,定义为由经济一体化所引起的产品来源地从资源耗费较高的本国生产者转向资源耗费较低的成员国生产者。体现了经济开始走向按自由贸易来配置资源,因此可能有利于福利水平的增长。 (2)贸易转移(trade diversion)则是指产品来源地从资源耗费较低的非成员国生产者转向了资源耗费较高的成员国生产者,这种转移代表着经济背离了自由贸易的资源配置,因此可能会带来福利水平的降低。,2.2经济一体化的动态效应,除了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之外,各参与国如果不在经济上结成一体化联盟,它们的经

10、济结构与经济运行状况就很可能按完全不同的轨道发展。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那些因素就是经济一体化的动态效应(dynamic effects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1)内部竞争加剧 例如,降低关税壁垒会带来一个更具竞争性的经营环境,并且很可能会削弱一体化之前存在的垄断势力。此外,获准进入更大的同盟市场还可能使经济在特定的出口品上实现规模经济。这些规模经济可能随着参与国出口厂商规模的扩大而在其内部产生,亦可能是来自厂商外部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导致的投入品成本的降低。,2.2经济一体化的动态效应,(2)规模经济提高 在任何一种情况下,它们都是由同盟中的成员关系所带来的市场扩张而

11、激发出来的。规模经济的实现也可能导致对某种产品的特定类型的专业化生产,因此(如从欧共体中能够观察到的),贸易或许会越来越多地成为行业内贸易而不是行业间贸易。 (3)投资规模增大 一体化亦有可能刺激内部和外部的投资者都增加在成员国的投资。一体化通过降低风险和不确定性而刺激了投资,因为生产者现在面临着一个经济上和地理上都更为庞大的市场。此外,外国人还可能希望在成员国内投资以提高其生产能力,以此来避免因贸易限制和高的共同外部关税而被逐出同盟之外。,(4)技术创新增多、专业化分工深化 最后,在共同市场层次上进行的经济一体化还可能带来要素流动性增强的动态利益。如果资本和劳动力都能更自由地从富余的地区流动

12、到稀缺的地区,则一体化区域中将会有更高的经济效率,并相应地有更高的要素收入。,2.2经济一体化的动态效应,3、世界主要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3.1 欧盟,世界经济中最为雄心勃勃也最为有名的一体化组织是欧共体(EC),它从1993年11月起,被正式称做欧盟。这一组织最初是在1951年成立的,当时比利时、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卢森堡、荷兰等国共同签署了巴黎条约。根据该条约成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协调6国在这两个行业上的生产、销售及其他一些事务。 随后,各国又于1957年签署了两份罗马条约,将彼此间的合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其中的一份条约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EEC),另一份成立了欧洲原子能委员会

13、(Euratom),在这一领域展开联合研究、合作与管理。,欧共体的发展,这两份条约于1958年1月1日生效,并连同先前的巴黎条约一起构成了欧共体的基本架构。其终极目标是要形成一个“一体化的市场,允许商品、服务、资本和人员自由流动,这就是所谓的四大自由” 欧共体后来从6国扩展到了15国,其中,丹麦、爱尔兰和英国于1973年加入,希腊于1981年加入,葡萄牙和西班牙于1986年加入,奥地利、芬兰和瑞典于1995年加入。-,欧共体的超国家机构,欧共体成立了各种不同的超国家机构。其中,欧洲委员会是个行政单位,负责履行条约并有总领导权。部长会议是裁决共同体范围内事务的决策单位。 欧洲理事会由各成员国的政

14、治领导人组成,负责确定广泛的政策指南。欧洲议会由成员国的选民选出(各国都能分配到某一规定数量的席位),它负责向委员会提出建议。最后,法院诠释章程并处理争议。,欧共体经济的新发展,新成立的欧共体于1968年7月取消了对共同体内部贸易的关税并开始实行共同外部关税。在整个60年代,成员国间的贸易迅速增长,世界贸易从总体上看亦增长迅速。此外,整个欧共体在1961-1970年间实际GNP的年均增长率为4.8,人均GNP的增长率为4.0。这比起美国3.8的GNP增长率和2.5的人均GNP增长率水平要高得多。,实际上,肯尼迪回合的发起本身就能与欧共体的成立扯上关系。美国官员将这一新回合的关税减让看做是抵消一

15、部分由于欧共体取消内部关税并实施共同外部关税所引起的对美国产品的歧视性待遇的途径。在回合内美欧之间的讨价还价直接关系到谈判能否成功。 许多人都将这一给人深刻印象的初期增长业绩归功于欧共体的成立本身,尽管有部分人对此存有疑义。在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这一惊人的增长还同肯尼迪回合下实施了35的关税削减有关。,欧共体经济的新发展,欧共体发展的挫折,欧共体在60年代所获得的成功的经济增长到70和80年代就让位给了一系列的挫折与失望。19731974年和19791981年的两次石油危机,再加上一段衰退和通胀并存的时期,共同导致了欧洲经济增长的放慢和失业率的攀升。欧共体实际GNP的年增长率在198119

16、85期间降到了1.4。 与此相反,美国的实际GDP增长率在19811985年间却达2.3,日本亦以3.7的高速增长。由于欧共体这些相对水平和绝对水平都较低的增长率以及很高的欧洲失业率(有时超过10),因而出现了“欧洲僵化症(Eurosclerosis)”一词。,经济上的挫折和欧洲“落后于”美国和日本的感觉成了共同体成员国的心头之患。有些成员认为,依然存在一些内部的壁垒在阻碍着欧共体自身走向更完全的经济一体化,这才是造成欧洲发展减缓的一个重要原因。尽管在1968年就已经取消了对欧共体内部贸易的关税,但有碍自由贸易的各种非关税壁垒仍然存在。,欧共体发展的挫折,欧共体进一步消除各种贸易障碍,因此,1985年,欧洲委员会颁发了一份政策文件,完成内部市场的建设:委员会提交给欧洲会议的白皮书,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以消除各种各样的障碍和限制。 这些内部市场壁垒从根本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间技术规定上的差异,这给欧共体内部贸易造成了额外的成本。 (2)边境通关的延滞,以及公司和公共管理机构的相关管理负担,给贸易造成了更大的成本。,单一欧洲法案,欧共体的成员们积极响应了这一号召,准备完成内部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