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 (9)

上传人:思** 文档编号:140891634 上传时间:2020-08-0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63.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 (9)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 (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 (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 分类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分类是数学的重要概念,分类活动是学生对数据进行初步整理,进行数据分 析的开始,也为以后学习统计及其他方面的数学知识积累感性经验。儿童分类能 力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自己能够提出分类的依据。如,给出若干物品,儿 童能够根据其形状、 颜色或其他特征将物品分成若干组, 并说出这样分类的理由。 本册教材在前面的内容中渗透了分类的思想。例如,在教学加减法时的“3 个男生、4 个女生” ,认识图形时的“把样子相像的东西放在一起”等。 本部分教材的编写,呈现以下特点: 1.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设计了学生熟悉而又现实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 会统计的完整过程。 2.为学生的探

2、索留出了空间,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3.从易到难,坡度合适。 本单元单独安排分类的内容,是本套教材统计内容的开始,是最基本的统计 活动。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用途等) 对熟悉的事物进行分类。 2.在用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的活动中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 系。 3.对身边与分类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 了解分类可以更确切地描述一些事物 的特征,感受分类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分类的标准进行分类。 难点:在分类活动中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感受分类与生活的密切联 系。 教学建议教学建议 为

3、了使学生能够切实地掌握分类方法,为将来学习统计打好基础,在教学中 应做到如下几点: 1.为学生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使学生从中体会分类的意 义。 可以设计各种形式的分类活动,如分学具、设计柜台、整理书包等。提供充 分 “分” 的机会, 使学生充分体验分类, 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2.要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设计学习素材。 首先,在引入时,应注意由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突出分类的实际需要。 其次, 可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组织分类活动。 如整理书包、 整理自己的房间, 让学生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使生活变得整洁、方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 惯,建立分类的

4、思想。 最后,教学中要结合具体情境强调分类结果正确的重要性。 3.对学生不同的分法,可以肯定但要有引导,突出分类的实际意义。 首先,因为学生的知识经验不同,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也会千差万别。体现 在对于物品的分类上, 选择的标准往往不同。 对于学生对所选标准所作出的解释, 合理的应当肯定。但不要过多引导学生找不同标准,否则会使分类失去意义,也 将难于驾驭课堂。 其次,在结合生活实际分类时,要注意突出分类的实际意义。在分类的过程 中,应引导学生理解分类的实际需要时什么,再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标准。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本单元用 2 课时完成教学 课题课时 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1 课时 根据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1 课时 总计2 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