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扶贫开发工作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上传人:米** 文档编号:140885804 上传时间:2020-08-0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7.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县扶贫开发工作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某县扶贫开发工作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某县扶贫开发工作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某县扶贫开发工作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某县扶贫开发工作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县扶贫开发工作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扶贫开发工作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汇报(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某县扶贫开发工作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汇报一、基本情况我县辖16个乡镇,271个行政村,总土地面积1466平方公里,总人口32.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5.4万人。全县承包农户6.26万户,农户承包面积23.76万亩,2015年全县流转面积2.1万亩,占承包面积9%;流转农户5434户,占承包农户8.6%。2012年,我县根据市里要求指导各乡镇按总人口7%进行摸底建档,截止2012年4月底,我县贫困人口有7104户24284人(2012年人均收入低于3000元标准)。近年来,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造福搬迁安置、低保政策兜底、医疗救助扶持等方式脱贫一批,以及清退买小车、住商品房、开公司、领财政工

2、资、存款明显高于当地平均水平的人员后,经我县各乡镇对现有建档立卡扶贫开发对象进行逐户走访摸底“回头看”精准识别,截止2016年2月18日,我县符合“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3497元”认定标准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有727户2372人。其中下祝、东桥等乡镇贫困人口基数较大、比例较高。其主要致贫原因有:因病因灾因残,缺技术、缺劳力、缺资金以及自身发展力不足等。2015年,我县村财总收入预计6000万元,全县无经营收入村集体137个,有经营收入村集体134个,其中:3万元以下的村23个,3-5万元的村25个,5-10万元的村9个,10-20万元的村37个,20-50万元的村22个,50-100万元的村

3、14个,100万元以上的村 4 个。村财收入主要靠资产资源出租发包收益。二、主要措施和成效 近年来,我县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富民强县、和谐宜居”战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全力推进扶贫开发,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加快造福搬迁,开展扶贫济困,扶贫开发工作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2011年以来,累计完成17个村1089户4185人造福搬迁,实施1155户4300人危房改造,新建和修缮残疾人房屋373户。2015年,完成了4607人的脱贫任务,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全县村财总收入预计比2014年增加600万元,无经营收入村集体减少了10个,有经营收入村集体增加了10个。我们主要抓好

4、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凝聚合力。县委、县政府成立了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领导小组,落实党政一把手抓总责的工作责任制,编制扶贫开发规划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做到目标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明确、举措明确,确保精准施策,精准扶贫。加强与省市相关部门的沟通对接,主动服务、全程跟踪,做好项目、资金对接。牢固树立全县“一盘棋”的理念,引导农业、财政、民政、发改、交通、住建等相关部门结合自身职能,加强配合,整合资源,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扶持政策的有序衔接,形成各方力量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健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今年省市县下派127名驻村和蹲点干部作

5、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带领群众发展致富。整合扶贫、涉农等相关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创新资金投入模式,精准滴灌,靶向治疗,确保把钱用到刀刃上,真正发挥拔穷根的作用。二是分类施策,全力推进。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注重扶持生产发展,带动就业创业,因地制宜,精准发力,促进农村加快发展、脱贫致富。扶持发展特色产业。重点扶持和培育有特色、市场前景好的产业。一产方面,重点发展特色现代农业,鼓励引导75家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23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结对帮扶103个村,通过土地流转、原料基地托管、代种养殖等方式,建立“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等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分享

6、流通和加工环节收益,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带动1200多人脱贫致富。二产方面,加大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持续推进建陶、电瓷、工艺品、箱包、钟表等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兴产业向园区集聚发展,鼓励企业招工向贫困人口倾斜,带动贫困人口就业。三产方面,推动农业与文化、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积极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引进阿里巴巴合作开设“农村淘宝”,在农村设立40多个网点,拓展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渠道。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大力实施造福搬迁安置工程,2015年实施2个省级和1个市级“造福工程”集中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造福工程危房改造

7、新建338户1292人,修缮200户815人,新开工保障房1010套,力争贫困群众的住房条件得到有效改善。进一步加快农村垃圾处理站、乡镇学校、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等改造升级,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教育方面,推进义务教育均等化,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县验收。组织实施“雨露”计划,加大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2015年举办10期培训班,培训学员1千人次以上。医疗方面,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健全医院内部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大病医保、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建立贫困家庭特大疾病救助及儿童特殊病种医疗救助制度,努力遏制因病返贫现象。社保方面,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年提高

8、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比例,解决好农民基本生活问题;加强失地农民保障,提高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标准,2015年失地农民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15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200元,增长33.3%。养老方面,加快农村养老服务业发展,完成县福利中心(一期)建设,加快启动二期建设,确保今年投入使用。加快乡(镇)敬老院和贫困村幸福院建设,2015年底乡镇敬老院达11个,农村幸福院达76个。扶持贫困户自立增收。对全县有劳动能力的1460户贫困户建档立卡,统筹实施项目推荐、技术支持、免费培训,发放农业生产项目扶贫资金459.4万元,实现脱贫960户3657人。三是党建引领,助力发展。坚持党建引领,推动村集体经济发

9、展壮大。2015年,我县全部县领导都挂乡包村建立党建联系点,县委每年拨出村级组织办公经费、村干部工资补贴500多万元和党建项目经费80多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资金保障。继续实施“党建项目带动工程”,积极探索建立“党建人才资本项目”有效对接、深度融合党建工作新机制,发挥党建引领、人才支撑、资本支持、项目载体作用,依托省试点网成立了XXXX 县网上“418”平台,建立了首批116个村的人才、项目信息库,成功引进了阿里巴巴农村电商平台,鼓励农村青年创新创业,助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村财增收和农民致富找到新的突破口。目前,全县新修通村水泥路575公里,46个村新建了农民公园,53个村新建了农

10、民住宅小区,20个村列为“美丽乡村”示范村,共实施新一轮经济型党建项目177个,完成公益型项目113 个,完成工作型项目85个,培育农民创业示范基地28个,37个村突破村财“零收入”,120多个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新农村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同时,利用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有利契机,对全县20个换届重难点村实行“一村一策”整顿转化,配齐配强村干部队伍。联合新华网在全省开通首个面向农村党员的“手机党校”, 依托福建省“党员e家”流动党员管理平台组建了流动党员网络e支部,加强农村党员的培训教育,不断提升农村党员综合素质。深入实施“梅邑英才聚集计划”,建立多层次人才引进机制,通过柔性引才方式,接收

11、6名市直干部人才到我县对口县直部门任科技副职,选派17名在梅银行业金融机构青年人才服务团成员挂职县级团委书记助理或兼任乡镇团委副职,同时拟在我县成立北京第一医院专家工作站,截止目前全县专家工作站达8个。建立320名农村企业致富人才库,并推荐50名农村致富党员人才作为市“”培养对象,实现了国家“”申报零突破,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四是强化督查,推动落实。加强督查推进力度,实行每月一通报、每月一协调,对扶贫开发工作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强化各类涉农、扶贫资金使用的管理、审计、监督,确保钱花在刀刃上。强化责任落实,督促各乡镇各部门加强目标责任管理,按照

12、2015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逐级细化,层层分解,促进全年任务按时完成。严格奖惩措施,把2015年扶贫开发工作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的考核结果作为干部年度政绩考核、选拔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对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提拔重用或表彰奖励,对落实不力、完不成任务的乡镇和部门,严肃追究、严厉问责,有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存在问题由于受自然、区位等诸多因素制约,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差距拉大,特别是高山边远地区“农业弱,农村穷、农民苦”的状况还未很好得到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仍然相当困难,扶贫开发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任重道远。主要存在问题有:1.农民增收难度大。当前我县山区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家庭种养和外

13、出务工。首先,在边远贫困山村,农业结构单调,品种单一,扩大再生产能力相当薄弱,分户生产和经营、营销渠道狭窄,农产品经常滞销,加上自然灾害频繁,依靠传统的家庭种养增收难度加大。其次,山区农户劳动力素质较低,“三缺”(缺资金、缺劳力、缺技术)现象普遍存在,外出务工报酬总体偏低,且部分农村常住人口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劳动力严重不足,严重制约农村产业发展,难以实现增收目的。同时,由于农户发展能力不足,收入来源单一,虽然经过扶持可能在短期内实现脱贫,但多数脱贫户基础仍不稳固,抵御风险能力差,因病因灾致贫或返贫占比仍然偏高,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不易。2.农村基础条件差。由于受自然、地理、生态条件制约,边远落

14、后的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近年来,虽然我县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但农村基础仍然薄弱,特别是部分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年久失修,功能老化,制约农村生产发展、农民发展致富。据统计,全县仍有26个缺乏生存发展条件的边远分散自然村约300户农户需搬迁。且由于村财普遍紧张,农村环卫长效保洁、治安联防、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各项创建活动等方面的钢性支出逐年攀升,村级组织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据统计,全县有近四分之三的村只能维持正常运转,基础设施建设只能依靠上级政策投入,或负债筹资建设,收支矛盾突出,经济非常困难。3.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由于受交通、区位、资源等因素制约,相当

15、多的村甚至没有任何收入来源。全县无集体经济收入(或收不抵支)的村有137个,占全县建制村的54%。这些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起步难,面临难以跨越的高门槛。近年来,各金融部门风险意识不断加强,贷款审批权限上收,村级项目贷款难度加大,一些薄弱村创办集体经济项目的门槛被抬高,与先进村的差距也随之越拉越大。而地处城镇街区、商贸活跃、基础较好的村,如梅城镇城关村仅依靠商业门点、综合大楼租金收入(不含土地征用费)达100余万元。4.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区域位置好的村,如梅城镇城关村 、池园镇井后村、坂东镇坂中村,依靠商铺或工业园区,通过租赁经营、股份制合作等办法,多渠道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而靠自然资源的

16、有限开发的村,如东桥镇安仁溪村、村后村、三溪乡溪源村,产业主要以农业为主,效益低下,增收后劲严重不足;随着对生态自然的严格要求,生产活动进一步受到制约,收入来源渠道正在逐步萎缩。四、下阶段工作思路根据市里安排部署,我县计划用2年的时间打好脱贫攻坚战, 2017年底全部实现稳定脱贫目标,比全省提前1年,比全国提前3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计划利用3年时间消除100个薄弱村,5年时间全部消除薄弱村,力争2020年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与当地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步增长。尽管压力较大,但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完成任务。下一阶段,我县将秉持“钉钉子”精神和“滴水穿石”韧劲,以扶贫开发为重点,以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为关键,加快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1.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紧紧围绕习总书记关于扶贫的“四个切实”和“六个精准”要求,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深化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把深化精准扶贫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抓手,大力实施“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解决好“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