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最新高考物理能力训练-机械能守恒定律(含答案)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0880826 上传时间:2020-08-0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1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最新高考物理能力训练-机械能守恒定律(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年最新高考物理能力训练-机械能守恒定律(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最新高考物理能力训练-机械能守恒定律(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最新高考物理能力训练-机械能守恒定律(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训练 17 机械能守恒定律 (时间 60 分钟,赋分100 分) 训练指要 本套试题训练和考查的重点是:理解和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能熟练 地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第 3 题和第 14 题为创新题 .这种类型 的题一般有多种解法,便于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一、选择题(每小题5 分,共 40 分) 1.有三个质量都是m的小球a、b、c,以相同的速度v0在空中分别竖 直向上、水平和竖直向下抛出,三球落地时 A.动能不同 B.重力做功不同 C.机械能相同 D.重力势能变化量不同 2. (2002 年全国高考试题) 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两个相同的弹性小球A、 B,质量都为m.现B球静止 .

2、A球向B球运动,发生正碰.已知碰撞过程中 总机械能守恒, 两球压缩最紧时弹性势能为Ep,则碰前A球的速度等于 A. m Ep B. m Ep2 C.2 m Ep D.2 m Ep2 3.如图 117 1,ABC和AD是两个高度相等的光滑斜面,ABC由 倾角不同的两部分组成,且ABBC=AD.两个相同的小球a、b从 A 点分 别沿两侧斜面由静止滑下,不计转折处的能量损失,则滑到底部的先后次 序是 图 117 1 A.a球先到 B.b球先到 C.两球同时到达 D.无法判断 4.(2002 年全国春季高考试题)如图117 2 所示,下列四个选项 的图中,木块均在固定的斜面上运动,其中图A、B、C中的

3、斜面是光滑的, 图D中的斜面是粗糙的,图A、B中的F为木块所受的外力,方向如图中 箭头所示,图A、B、D中的木块向下运动 .图C中的木块向上运动 .在这四 个图所示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图 117 2 5.将一物体以速度v从地面竖直上抛,当物体运动到某高度时,他的 动能恰为重力势能的一半,不计空气阻力,则这个高度为 A.v 2/ gB.v 2/2 g C.v 2/3 gD.v2/4g 6.如图 1 173,小球自a点由静止自由下落,到b点时与弹簧接 触,到c点时弹簧被压缩到最短,若不计弹簧质量和空气阻力,在小球由 abc的运动过程中 图 117 3 A.小球和弹簧总机械能守恒 B.小球的

4、重力势能随时间均匀减少 C.小球在b点时动能最大 D.到c点时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 7.从空中某处平抛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物体落地时,末速度与 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取地面物体重力势能为零,则物体抛出时,其动能与 势能之比为 A.sin 2 B.cos 2 C.tan 2 D.cot 2 8.如图 117 4 所示,长度相同的三根轻杆构成一个正三角形支架, 在A处固定质量为2 m的小球,B处固定质量为m的小球,支架悬挂在 O点, 可绕过O点并与支架所在平面相垂直的固定轴转动.开始时OB与地 面相垂直 .放手后开始运动,在不计任何阻力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 117

5、 4 A.A球到达最低点时速度为零 B.A球机械能减少量等于B球机械能增加量 C.B球向左摆动所能达到的最高位置应高于A球开始运动时的高度 D.当支架从左向右回摆时,A球一定能回到起始高度 二、填空题(每小题6 分,共 24 分) 9.如图 117 5 所示,跨过同一高度处的光滑滑轮的细线连接着质 量相同的物体A和B.A套在光滑水平杆上, 定滑轮离水平杆高度为h=0.2 m. 开始让连A的细线与水平杆夹角=53 ,由静止释放,在以后的过程中 A所能获得的最大速度为_. (cos53 =0.6 ,sin53 =0.8 ,g=10 m/s 2) 图 117 5 10.如图 117 6 所示,一光滑

6、倾斜轨道与一竖直放置的光滑圆轨道 相连,圆轨道的半径为R,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高H=3R处的A点由 静止自由下滑,当滑至圆轨道最高点B时,小球对轨道的压力F=_. 图 1 176 图 117 7 11.如图 117 7 所示,一半径为R的光滑圆形细管, 固定于竖直平 面内,放置于管内最低处的小球以初速度v0沿管内运动,欲使小球能通过 管的最高点,且小球在最高点时对管壁有向下的压力,v0必须满足的条件 是_. 12.如图 117 8 所示,劲度系数为k1的轻质弹簧两端分别与质量 为m1、m2的物块 1、2 拴接,劲度系数为k2的轻质弹簧上端与物块2 拴 接,下端压在桌面上(不拴接 ),整个系统处

7、于平衡状态.现施力将物块1 缓 慢竖直上提,直到下面那个弹簧的下端刚脱离桌面,在此过程中,物块2 的重力势能增加了 _ ,物块 1 的重力势能增加了 _. 图 117 8 三、计算题(共36 分) 13.(12 分)如图 117 9 所示,质量为M、内有半径 R 的半圆形 轨道的槽体放在光滑的平台上,左端紧靠一台阶, 质量为m的小物体从A 点由静止释放,若槽内光滑,求小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 图 117 9 图 1 1710 14.(12 分)如图 1 1710 所示,质量都为m的A、B两环用细线 相连后分别套在光滑细杆OP和竖直光滑细杆OQ上,线长L=0.4 m ,将 线拉直后使A和B在同一高

8、度上都由静止释放,当运动到使细线与水平面 成 30角时,A和B的速度分别为vA和vB,求vA和vB的大小 . 15.(12 分)如图 1 1711 所示,斜面倾角=30 ,另一边与地 面垂直,高为H,斜面顶点有一定滑轮,物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1和 m2,通过轻而软的细绳连结并跨过定滑轮,开始时两物块都位于与地面的 垂直距离为 2 1 H的位置上,释放两物块后,A沿斜面无摩擦地上滑,B沿 斜面的竖直边下落,若物块A 恰好能达到斜面的顶点,试求m1和m2的 比值.(滑轮质量、半径及摩擦均可忽略) 图 1 1711 参考答案 一、1.C 2.C 3.A 本题可以画出v-t图作出更简捷的判断 .如

9、图为沿ABC和AD下滑的小球a、b 的v-t图,由于AB+BC=AD,则图 线下方与t轴间的面积应相等,也就是图中划有斜线的两部分面积相等, 显然,两球运动的时间必然是tat. 4.C 5.C 6.AD 7.C 作出平抛轨迹后不难得出落地速度v=v0/cos, 故系统总机械能 为E2= 2 1 mv02/cos 2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E1=E2即 2 1 mv0 2+ mgh= 2 1 m2 2 0 cos v 得 mgh= 2 1 mv0 2( 2 cos 1 -1 )= 2 1 mv0 2 2 2 cos sin ,所以mgh/ 2 1 mv0 2=tan2 . 8.BCD 因A处小球质量

10、大,处的位置高,图示中三角形框架处于不 稳定状态,释放后支架就会向左摆动.摆动过程中只有小球受的重力做功, 故系统的机械能守恒,选项B 正确, D 选项也正确 .A 球到达最低点时,若 设支架边长是L,A球下落的高度便是 2 1 L,有mg ( 2 1 L)的重力势能转化为支 架的动能,因而此时A 球速度不为零,选项A 错.当A球到达最低点时有 向左运动的速度,还要继续左摆,B球仍要继续上升,因此B球能达到的 最高位置比A球的最高位置要高,C 选项也正确 . 二、9.1 m/s 10.mg11.2Rgv0Rg5 12.m2(m1+m2)g 2/ k 2;m 1(m1+m2)( 1 1 k +

11、2 1 k )g 2. 三、13.设小物体由A落至圆弧最低点时的速度为v,由机械能守恒定 律得 mgR= 2 1 mv 2 得v=gR2 小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m与M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的动量守恒: mv=(M+m)vv为小球滑至最高点时m与M的共同速度 v = gR mM m 2 此过程中系统机械能守恒,所以 2 1 mv 2- 2 1 (M+m)v 2= mgh 解得 m 上升的最大高度h= mM M R. 14.由图可知:vAsin30 =vBcos30 即vA= 3vB A球下落的高度: h=Lsin30 =0.4 2 1 m=0.2 m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mgh= 2 1 mvA 2+ 2 1 mvB2 联立并代入数据得: vA= 3m/s ,vB=1 m/s 15.B下落 2 H 过程中,对系统有:m2g 2 H =m1g 2 H sin+ 2 1 (m1+m2)v 2 以后对A上升至顶点过程: 2 1 m1v2=m1g( 2 H - 2 1 Hsin) 所以 2 1 m m = 2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