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目标管理工作自评报告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140880007 上传时间:2020-08-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度目标管理工作自评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年度目标管理工作自评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年度目标管理工作自评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年度目标管理工作自评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年度目标管理工作自评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度目标管理工作自评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度目标管理工作自评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度目标管理工作自评报告(教务处) 2012年,在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在各院部的共同努力下;在机关各处室的帮助下。教务处在继承中创新,落实“教育质量年”工作目标。在做好教学运行与管理等常规工作的前提下,以“加强内涵建设、推进质量工程、深化校企合作”为工作重点,齐心协力,克难奋进,圆满完成了本年度的各项工作任务。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一、共性目标部分(一)党建和思政工作1.思想建设。教务处13名党员按照所在的第三党支部统一安排,积极主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采取集中学和分散学相结合,纸质学和网络学相结合等多样形式,认真完成了学习任务,先后学习了“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动员大会精

2、神、“”政府工作报告、中央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相关文件、2012年湖北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李永健书记在党风廉政暨干部作风建设大会上的讲话、吕东升秘书长在中层干部会上讲话精神、十八大报告以及新党章等。2.组织建设。教务处每周一召开工作例会,总结上周工作,布置本周任务。内部团结和谐,重大事情做到了集体协商解决。 (二)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1.工作任务执行。教务处各岗位都能认真履行工作职能。全体上下按要求参加学校会议及活动;按时按质按量处理公文、报送材料完成并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 2.信息建设。教务处网站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更新及时,沟通顺畅,具有很强的信息发布、工作监督、工作总结、师生互

3、动以及一定的系统管理职能。牵头开展了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申报工作,学校顺利入围了教育部全国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3.服务质量。教务处全体同志严格按照学校管理制度办事,将相关事务的办事程序在网站进行公开,接受师生的监督。做到了程序公开透明,工作管理规范,服务态度良好,没有出现师生不满意和投诉现象。4.人员管理。教务处全体认真执行学校的作息时间和考勤制度;考勤管理规范,考勤记录严格,出勤率高;加强劳动纪律,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财务与资产管理1.财务管理及预算执行。教务处确定专人进行财务支出管理和预算;严格执行学校年度预算;加强对支出真实性、合法性的督察,报账程序规范,

4、手续合规。2.财经纪律。落实审计制度,严格英语等级考试收费管理,坚持收支两条线,没有私设“小金库”、坐收坐支等等违反财经制度行为。 3.资产管理。确定专人管理设备和仪器;资产管理制度健全,记录完备,做到“帐、卡、物”一致,无资产遗失和仪器人为损坏事故。4.水电管理。合理用水用电,每天下班做到“关门、关窗、关显示器、关电”,严格执行学校空调使用管理办法。 (四)特色高职建设1.特色高职理念与氛围。教务处注重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文件和精神的学习和研究,引导各岗位人员紧密掌握国家和湖北省的最新动态和文件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有效地开展工作。2.特色高职建设举措成效。围绕学校2012年工作要点,教务处编写了

5、2012年教学工作要点,每个岗位都有具体的工作计划,每件工作都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落实、事后又总结”。(五)精神文明建设1.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和决定;规范廉洁从政行为。 2.计划生育。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现象。 3.安全稳定。加强组织领导,严格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干部职工的道德、法制和廉政教育工作,加强内部治安防范和安全管理工作,无违法犯罪问题,无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二)业务目标部分1.目标制定。教务处认真领会学校党委、行政对今年工作思路的整体把握,在充分调研,认真论证的基础上,做好顶层设计,制定了教育质量年实施方案并

6、确定了工作目标。2.目标实施。教务处认真编制了2012年度学校教学工作安排,出台细化到天的工作安排表并转发给院部,从教务处到各院部力求做到每天有工作,每周有安排,每月有小结,每学期有总结。配合发展规划处、干部人事处确定好各院、部年度工作目标。3.工作成效。(1)专业建设 组织省级市场营销教改专业评审并通过省厅验收。组织装潢艺术设计教改专业做好迎接验收准备。 组织第三批校级重点专业立项评审,新增环境艺术设计、电子商务2个校级重点专业。 组织新专业申报,新增酒店管理专业1个。 组织2012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利用暑假组织教师到90余家企业进行社会调研和毕业生跟踪反馈,为2013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奠

7、定基础。 校领导带队调研华工激光等大型企业11家、拜访省内外兄弟院校35所,并多次拜访省厅相关处室,为院系重构、专业布局打下基础,并提出特色引领,打造品牌,发展工科,做强商科。(2)课程建设 组织各专业积极与企业、行业共同开发核心课程10门。主、参编教材达到24本。 组织第四批校级精品课程评审,新立项14门校级精品课程。同时对前三批精品课程的建设情况进行检查。(3)师资队伍建设 新增湖北省“楚天技能名师”2人。 组织首批校级教学团队立项评审。 组织第二届“说专业”比赛、课堂讲课比赛、示范课展示,合班教学研讨会,实行大课教学试讲制。职教专家大讲堂和课程建设专题辅导会等,教师业务素质培养 呈现常态

8、化。 鼓励专职教师公开发表教研教改论文,截止到目前各院部教师共发表论文81篇。 督促各院系加强兼职教师的聘请和管理,教务处组织了4场教师试讲会,各院部对新进授课教师都进行了试讲。 配合干部人事处开展新教师引进(1人)、双师素质(110人)、骨干教师认定(35人)、选配“国培”项目教师(3人)、申报中、高级职称教师初审(31人)等工作。(4)实践教学建设 组织省级动画实训基地评审并通过省厅验收。 同深圳数虎集团、纽宾凯集团、TCL集团等企业深度合作,新增校外实习基地17个,与联想集团正进入实质性洽谈。 组织2010级部分专业1906名学生在校外进行“2+1”顶岗实习;组织全体校领导亲自带队,分4

9、组慰问省内、外实习学生,并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商讨深层合作。(5)完善“两级三层”的教学质量控制体系 选聘校级、院部级教学督导34名、学生教学信息员237名,强化组织与培训,做到核心课程有人督、每个专业有人导。 在教学督导信息反馈方面,一方面加强督导员队伍的培训,共组织了5期学生教学信息员培训、召开了2次教学督导员会议和1次院部级教学督导员座谈会。另外一方面,加强教学督导信息反馈,对每周收集的反馈表进行及时的处理,并编制专题简报。 做好日常教学工作安排,稳定教学运行秩序,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以“三查”促日常教学运行与管理。开展了以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建设、课堂教学质量等为主题的期中教学检查。(6

10、)完善职业技能鉴定所制度建设,通过省人社厅验收。(7)制定“教育质量年”实施方案;出台内涵建设奖励办法、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教学督导管理办法等4项制度;下发专项工作通知35项。(8)完成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和人才培养质量报告上报。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实训基地建设方面,虽然我们按照工作目标组织、评审了电信等4个专业;单片机等5门课程;装潢等2个基地;旅游等4个教学团队,基本达到省级标准,但省厅尚未开展立项申报工作。(9)超额完成项目 组织申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我校获得全国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 组织申报并入选第二批全国物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基地。组织申报

11、省级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典型案例3项。 组织申报湖北省教学成果奖,我校荣获二等奖1项。 协助各院部积极参加职业技能竞赛,本年度全校学生在省级国家级竞赛中,获奖23项。首次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并获全国二等奖2项,省级二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摄影艺术大赛荣获中南5省唯一一个优秀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荣获湖北赛区一等奖2项,首次参加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荣获湖北赛区一等奖1项等。 利用暑假,规划并实施东、南两个校区教学资源搬迁和配置。 承担“高职院校运行机制改革”项目中2个子课题的研究。参与制定目标管理工作考核办法。(三)特色目标部分1.特色创新(1)组织申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我

12、校获得全国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2)启动了第二届校级教学成果评审工作,并申报了2项教学成果参加湖北省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成功获批二等奖一项。(3)教务处王声军老师荣获全国高教学籍管理先进个人。(4)朱玲老师荣获全国大学英语等级考试管理先进个人。2.重大贡献(1)2012年,为深化教学改革、缓解校内实训条件不足、构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2010级学生中推行了“2+1”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2)制定了内涵建设奖励办法等,规范了内涵建设项目的管理过程,加大了奖励力度,激发教师的“质量意识、建设意识”。(3)完善“两级三层”的督导体系,做到了授课班级全覆盖、授课

13、专业全覆盖、专业核心课程全覆盖。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专业调整和规划的步伐还有待进一步加快。我校现有的36个专业中,还存在部分专业学生人数过低或过高、专业发展不均衡、部分专业教学条件太差、专业设置没有很好地切合市场导向等问题,专业的调整和规划虽然已开展,但进度偏慢。人才培养方案还需进一步解放思想、重新修订。核心课程开发与设计需要进一步深化。(二)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展,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三)教学质量监控力度还有待进一步落实。虽然2012年“两级三层”的督导体系基本建立,也正常运转,在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深入课

14、堂了解调查研究的宽度和广度方面还有待提高,在教学质量标准的建立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增强,在指导和推动院部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和管理方面有待加强。(四)教学管理工作研究尚未系统开展。教学管理方面经验的总结和积累不够,先进教育理念的学习、应用需要进一步深入,对专业建设与改革方面的指导作用还有待提高。三、改进措施(一)进一步调整专业布局。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专业的整合与调整:对相近专业进行整合,对生源不足、就业率低、培养目标不明确的专业坚决予以取消,对长期未达到一定规模的专业也要坚决取消或更新,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动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需要,积

15、极开发新专业,使我校专业总数控制在40个左右(含方向)。(二)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根据省教育厅有关工作安排,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重点建设专业,确定骨干和主体专业,校级重点专业总数保持在10个左右;加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力度。切实加强校企共建专业力度,每个专业都要通过与社会、企业的紧密合作,适当吸引社会或行业、企业的物质资源和人才资源进入我校教育教学过程,实施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机制。(三)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继续鼓励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力求做到每门专业核心课必须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继续构建校企合作特征明显、符合各专业实际的课程体系;继续构建公共课课程体系;继续推行工学交替、项目驱动、行动导向、“三课堂”联动、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改革;继续改革课程考核方式;鼓励校企合作开发教材和实训指导书。(四)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切实做好校外实训基地实习管理工作健全和完善实训工作管理制度,强化信息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加强校企合作,努力拓展校外实训就业基地,以实习带动就业,以就业促动专业教学、实习等一系列工作,每个重点专业与企业合作建立1-2个“校中厂”, 每个校级重点专业至少要有4-5个校外实习基地,每个一般专业至少要有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