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县区城区雨污分流管道设施及污水处理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

上传人:9786****8129 文档编号:140879766 上传时间:2020-08-02 格式:PDF 页数:32 大小:349.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赣县区城区雨污分流管道设施及污水处理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赣县区城区雨污分流管道设施及污水处理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赣县区城区雨污分流管道设施及污水处理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赣县区城区雨污分流管道设施及污水处理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赣县区城区雨污分流管道设施及污水处理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赣县区城区雨污分流管道设施及污水处理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赣县区城区雨污分流管道设施及污水处理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项目目名名称:称: 赣县区城区雨污分流管道设施及污水处赣县区城区雨污分流管道设施及污水处 理建设项目理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建设单位(盖章):赣州赣州市赣县区城市管理局市赣县区城市管理局 编制日期:编制日期:2020 年年 4 月月 国家国家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部制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 的单位编制。 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 应不超过 30 个字 (两 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

2、公路、铁路应填写起 止地点。 3、行业类别、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 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 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 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 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 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 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

3、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 复。 3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赣县区城区雨污分流管道设施及污水处理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赣州市赣县区城市管理局 法人代表陈日华联系人肖华胜 建设地点赣州市赣县区城南片区、城北片区、红金工业园片区、义源片区 联系电话13879713339传真-邮政编码341100 通讯地址赣州市赣县区双龙大道 43 号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E4852 管道工程建筑 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 占地面积 (平方米) /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总投资 (万元) 21000 其中:环保投资 (万元) 440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2.1% 评价

4、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2021 年 4 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建设背景、项目建设背景 赣县区隶属于江西省赣州市,位于江西省南部、赣州市中部,赣江上游,东邻于 都县、安远县,南接信丰县,西连章贡区、南康区,北与兴国县、吉安市万安县接壤, 与章贡区、南康区、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蓉江新区共同组成赣州市中心城区。 目前赣县区城区已建污水管网排水体制主要为雨污合流制,现状城区大多仍采用 雨污合流的传统排水方式,污水随处排放,严重污染穿城而过的河流,污水排放问题 未得到解决;道路上包括给水、电力、燃气、电信在内的各种其它管线,长期以来各 自为政,重复开挖,缺少管线综合规划,地

5、下管网杂乱,排水不畅;整个城区因管理 较为混乱,施工后既无施工图保留,又无竣工图,现有管道管径、埋深均无人知晓, 给管理带来一定难度。 为了进一步完善赣县区基础设施,响应美丽宜居城市建设理念,赣州市赣县区城 4 市管理局拟建设“赣县区城区雨污分流管道设施及污水处理建设项目”。 项目主要对赣县区城南片区、城北片区、红金工业园片区、义源片区等地区进行 雨污分流改造,新增DN400管网53292.12m,污水管破除路面面积187720.2m2,小区截 污口458个,本项建成后,将在赣县城区实施雨污分流,便于雨水收集利用和集中管 理排放,降低水量对污水处理厂的冲击,大大改善城市水环境。 根据中华人民共

6、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建 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等有关环保法规, 需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为控制污染、保护环境提供依据。赣州市赣县区城市管理局委托我公司承担本项目的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规定,本项目属于 “四十九、 交通运输业、 管道运输 业和仓储业”中“175、 城镇管网及管廊建设 (不含 1.6 兆帕及以下的天然气管道)”项目,确定本项目评价级别为环境影响报告表。接受委 托后,我公司立即组织项目参评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对工程所在区域自然环境、社会 环境和工程建设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和实地踏勘。环评人员根据评价技术导则、

7、国家相 关法律、法规要求和调查结果开展了评价工作,编制了赣县区城区雨污分流管道设 施及污水处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提交建设单位,并由建设单位报请环境管 理部门组织审查和作为污染防治建设的依据。 2、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建设地点、建设性质 项目名称:赣县区城区雨污分流管道设施及污水处理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赣州市赣县区城市管理局; 建设地点:赣州市赣县区城南片区、城北片区、红金工业园片区、义源片区; 建设性质:新建。 (2)工程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为21000万元人民币,其中环保投资440万元人民币,约占总投资的 2.1%。 3、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对赣

8、州市赣县区城南片区、城北片区、红金工业园片区、义源片区等地区进 行雨污分流改造,新增DN400管网53292.12m,污水管破除路面面积187720.2m2,小区 截污口458个。 5 表表 1主要工程量一览表主要工程量一览表 序号新增污水管道(mm)长度 一城南片区分流改造工程城南片区分流改造工程 1新增 DN400 管网(m)26202 2污水管破除路面面积(m2)92905 3小区截污口(个)220 二城北片区分流改造工程城北片区分流改造工程 1新增 DN400 管网(m)14581 2污水管破除路面面积(m2)51034 3小区截污口(个)120 三红金工业园片区分流改造工程红金工业园

9、片区分流改造工程 1新增 DN400 管网(m)9255.8 2污水管破除路面面积(m2)32395 3小区截污口(个)88 四义源片区分流改造工程义源片区分流改造工程 1新增 DN400 管网(m)3253.3 2污水管破除路面面积(m2)11387 3小区截污口(个)30 4、管线布置、管线布置 (1)管线布置原则 各污水系统道路下还有很多其他管道, 如给水管燃气管、电力电缆沟、电信管等, 在进行管道布置时,在平面上和竖向上应处理好与这些管道的关系,即应考虑管线综 合问题。管道布置应符合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的要求。 (2)竖向设计 本项目城区雨污分流污水管网中大部分污水管道将接入北支流

10、截污干管,该截污 干管埋深均控制在4m左右。根据赣县区现有合流管道高程及截污干管埋深,从保证污 水管网正常运行、投资最优化的角度出发,确定本次污水管道设计埋深为3m,支管埋 深与主管相同。 (3)污水管道典型断面布置方式 污水管道在现状路上的布置方式应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布置,在管位的选 择上应避开现状的电力管道、电信管道、雨水管道、给水管道等管线,同时要考虑尽 量减少对路面的破坏,减少路面修复费用。 (4)工程管道材料 排水管道的管材选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工程投资的大小、管道的 安全性及今后维修工作量的大小。因此,管材的选用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6 管材性能必须可靠,有足够的

11、强度和钢度,有较好的耐腐蚀能力,使用年限较 长,便于维修。 便于运输和施工,以减少施工的难度,降低工程造价。 充分考虑管道沿线的地质条件因地制宜地选用管材。 通过综合比较,结合规划区的实际情况,本工程重力排水管管径 D400mm 采用 UPVC 加筋管,D400mm 时采用钢筋混凝土管。 (5)排水管道附属设施 检查井 管道检查井采用钢筋混凝土检查井,凡是重力流管道转弯、交汇、高程变化、管 径改变及直线一定距离都需设置检查井。 倒虹管 污水收集管道为重力流,故在管道穿越河流时采用倒虹管方式。倒虹管设两根, 一次建成,可单独使用一根,水平管顶距河床底为 0.7 米左右,二端设检查井。倒虹 管采用

12、钢管,外包素混凝土。 基础及接口 对于一般的软粘质土地基,用碎石垫层;对于含水量较高的软粘质土、淤泥粘土、 粉砂土地基,不宜采用碎石之类的垫层,而以内功用砂或级配砂石垫层,必要时还需 换土或地基加固处理,否则容易将土、砂颗粒挤压缩变形而使管道产生沉降。对于岩 石地基,宜设砂垫层,否则管道与岩基直接接触容易破损。 本工程范围内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均为承插胶圈柔性接口。为保证管与井的整体 性,管与井相连时,管道基础应伸入井壁或管基与井基一体浇筑,管子接口处的井壁 应设置拱发券,砂浆应密实饱满,管基为钢筋混凝土基础时,管基中的钢筋应伸入井 基内。 由于荷载或土质的变化,温度的影响等原因,地基往往会产生

13、一定的压缩变形而 沉降,致使管道和井破裂。因此,在检查井前后第一节管道接口处、荷载或土质变化 处、管道每隔 15 米左右处应设置沉降或伸缩缝,此处设柔性接口,同时基础断开。 管道在施工结束后,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试压合格后方可回填土。一般情况下均 采用素土回填,回填土内不得夹杂腐殖质有机物及淤泥质土,回填土的密实度要求如 下:管道胸腔部分的土密实度不得小于 0.90;管顶以上部分 500mm 内土的密实度不 7 得小于 0.85。 (6)管道施工方法 项目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采用放坡开挖施工,在地质条件较差或无放坡条件的 地方采用支护开挖施工,在与道路交叉口处采用非开挖顶管施工。 5、公用工程、

14、公用工程 (1)电气工程 项目供电来自赣州市赣县区供电系统,满足本项目供电电源的需要。 (2)给排水工程 给水:本项目生产、生活用水来自赣州市赣县区城市供水系统。 排水:本项目污水主要是施工期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依托现有环保设 施及城市污水管网。 6、工程占地、工程占地 项目不设永久性渣场,无永久性占地,临时占地基本为道路路面,无需征地,项 目建设完成后恢复地表植被及道路。 7、产业政策、产业政策符合性符合性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 委员会令第 29 号)的规定,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二十二、城镇基础设施中第 9、城镇 供排水管网工程”项目

15、,为鼓励类项目,因此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8、选址合理性分析、选址合理性分析 根据实地调查,项目选线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选线不涉及文物保护 单位。道路沿线不涉及自然生态系统区域,占地范围内不涉及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 物自然分布区域;因此, 项目选线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是可行的。 本工程不设永久性渣场,无永久性占地,临时占地基本为各道路路面,不需要再 次征地,敷设及改造管网完成后经恢复地表植被及道路等。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赣 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模和城市规划。 本项目属管道工程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无明显“三废”产生,且选址周边不存在 较为明显环境制约因素,施工期采取相应的

16、治理措施后,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对外 界环境影响较小。 因此,项目选址是可行的。 8 9、“三线一单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符合性分析 生态红线 本项目位于赣州市赣县区,项目周边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 区、基本农田、公益林等生态保护目标,本项目不处于生态红线范围内,符合生态保 护红线的要求。 环境质量底线 区域环境空气属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类功能区、地表 水水环境功能属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功能区、区域声 环境属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 2 类功能区;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较 好;具有相应的环境容量。本项目废气、废水、噪声经治理后可达标排放,固体废物 全部妥善处理,本项目三废均能有效处理,不会明显降低区域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 建设不会对当地环境质量底线造成冲击。 资源利用上线 本项目为管道工程建筑项目, 属非污染型建设项目, 项目建成运行后无需消耗水、 电灯资源,因此,不会突破区域的资源利用上线。 环境准入负面清单 根据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江西省第一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环保行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