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设施设计相关知识资料教程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0857420 上传时间:2020-08-02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9.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设施设计相关知识资料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公共设施设计相关知识资料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公共设施设计相关知识资料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公共设施设计相关知识资料教程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公共设施设计相关知识资料教程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设施设计相关知识资料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设施设计相关知识资料教程(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设施设计,许 洪滨,Environmental Facilities Design,公共设施设计,环境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城市元素” 使用在公共环境中的物体、产品 当我们在公共场所中发现它们的时候也许会对它们加以评价用途和功能及造型产生的联想 往往成为评价的基本依据。 “城市规划设计”热点话题通过设计来表达“区域”“公共设施”具体设计思想的规划准则。 由于城市发展的要求、环境的复杂性、新生活方式的出现(活动方式)、新技术的进步以及对新服务的需求 等等已经导致城市公共环境发生了许多变化。 “以人为本”了吗? 为人们提供优质服务了吗? 方便吗? 做到了真正的“持久”,可持续稳定地发展

2、? 公共环境中已失去了划分私人与公共空间、贫民与贵族之间的界限 公共环境中的公共设施必须给人提供优质的、高质量的、舒适(感)的服务。“投资物业就是买环境” 放眼望去 美?! “景”“物”和谐统一。 “物”公共设施会赋予环境以真正的内涵,使环境具有了某种特别的“标志”,人们通过它们便可了解这个“环境”。 例如,英国的电话亭、巴黎的地铁通道口、纽约的工业化报箱、伦敦的石板路面 北京故宫中的设施、上海城皇庙中的设施、无锡蠡湖新城中的设施 ,公共设施设计概念,1、产品的使用范围 使用地方广泛 更适用于新兴城市与环境优雅的地区。 如:城市街道、风景区、餐饮娱乐、社(小)区、校园设施等 2、设计风格 “简

3、洁明快” 设计思想渗透在整个公共设计中。从材质的选择、功能的组合、模块的拼接,都选择了最能体现产品“简”“便”风格。 3、设计理念 A.尝试将有生命的植物融入到产品中、在产品和人之间建立一种情感联系,使产 品富有生命力、促使人们象珍爱生命一样爱护公共设施。B.公共设施不同于单纯的产品设计,他最终程献给人的是它和特定环境相互渗透的印象,设计时考虑多其相融性。 透明材料的应用使产品具有很好的视觉通透性和融合性。C.在中西文化交流的今天,国际文化和本土文化相结合尤为重要,传统的精髓需要现代科技来演译。D.实用功能是产品设计的基本要求,人机工程是公共设施设计必须要研究的要素。E.设计首先是满足使用功能

4、,在此前提下应视其特点而增强精神功能,从而使使用者与产品进行全方位接触,得到精神和物质多重享受.G.城市的新兴与发展要求独特性,公共设施应与环境融合,和力打造区域文化。 F.可行性与创造性有时是相互抵触,但可行性又是产品设计最终完成的必要途径。,分类及内容,公共设施的分类 按功能和类别可分为: 休闲设施系统、卫生设施系统、购售设施系统、通讯设施系统、交通设施系统、游乐设施系统、管理设施系统、照明设施系统、信息设施系统、塔桥设施系统、门墙设施系统等,公共设施的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公共设施的内容和功能也在不断地变更、充实和完善。 作为城市建设的衍生物和城市环境整体化的标志,

5、公共设施的发展势必激发城市风貌的更新和品质的提升 。这种双向互动、共生共荣的关系和作用,其实在建筑和人类聚落形成的初始既已存在。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及聚落形式的扩大化,人们不断的创造新的设施内容来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的需求。 公共设施与建筑、美术、音乐一样伴随着人类文明而诞生;并遵循城市环境、文化和机制的要求而不断地向前发展变化。作为一项科学技术和艺术紧密相连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公共设施正呈现出适应“城市生活日益复杂、多样化与信息符号化的急速扩大态势”。 公共设施是城市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户外空间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公共设施与建筑、街道、广场、绿化等共同构成了城市形象,体现

6、了城市的风貌与特点,表现了城市的气质和性格。,设计程序及方法,公共设施设计步骤 1.从调研使用需求、环境特征和市场信息入手,熟悉资源、现状等对环境与人的影响 2.掌握生产方式和手段、生产和技术水准 3.做出产品系统开发计划、构思设计方案 4.制作模型、样品,确定设计方案 5.制定生产计划、落实工艺流程 6.试生产后投放市场,分析反馈信息 7.改进后再投入批量生产 8.直至屹立运用在环境中,公共设施设计的研究切入点 作为社会的人对“物和环境”的需求,公共设施还必须着力以下三方面要素的研究 审美功能-研究心理学和美学 象征功能-研究哲学和社会学 教育功能-关注心理学、语义学、教育学和设计伦理学的相

7、关理论 公共设施设计需从下列两个方面入手研究 1.研究人的生理特点 人机工程学、行为科学等,满足人类生理需求,解决“生理尺寸、心里尺度”问题。 2.研究“形成产品”与“环保”等因素 材料、结构、工艺、技术、价值工程、系统工程等,使产品与环境最大程度地符合人的多方面要求。,设施形态 功能 空间的关系,(一)功能 1.基本功能 基本功能存在于设施本体,它是直接向人们提供使用、便利、安全防范等服务,是公共设施的外在显现,是首先为人所感知的功能,因此也是第一功能。例如:路灯的主要用途就是夜间的行车、行人的安全照明;城市广场上的序列线和护柱等主要是阻挡机动车辆进入等 2.环境意象 环境意象是设施通过其形

8、态、数量、空间布置方式等对环境予以补充和强化,通过行列或组合的形式出现,对车辆、行人的交通空间进行划分,并对交通方向起到诱导暗示作用,这是通过公共设施于特定场所环境相互作用显现出来的。 3.装饰功能 装饰时公共设施从其形式、形态构成特性对环境所起的衬托和美化。例如:在材质处理、色彩搭配以及细部的点缀等均属于装饰。它包括单纯的艺术处理和有目的地对环境特点、氛围的呼应和渲染。 4.附属功能 附属功能指公共设施的主要功能之外同时具有的其他多重的、基于一体的使用功能。例如:在候车厅上做广告、路灯上悬挂指路标识、休息坐具下安装照明灯具等。,设施形态 功能 空间的关系,设施形态 功能 空间的关系,(二)规

9、划 1.历史与人文环境的因素 2.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因素 3.行人与车辆之间的交通因素 4.城市的整体风貌、总和特征和独特因素 5.周边区域附属设施的设置与配套实施因素 公共设施的规划设计要充分意识到人群行为习惯的多元性。因为人类的行为表现常有许多“不可预见”性,所以任何设施对不同的人都会有不同的意义、可能会对其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窨井盖很快就在废品收购站了?! 此外,公共设施的维修管理也应统筹考虑。 例如:路灯杆用水泥的还是金属的?!,设施形态 功能 空间的关系,宗旨 公共设施的设计主要致力于研究公共空间、城市环境和人群行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致力于环境、行为及设施设备要素构成

10、的行为场所的塑造! 宜人而舒心的公共设施,对综合空间的整体性、提高使用效率、增加视觉心理效应、丰富环境语言和润色时代人文气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进行公共设施设计时,要充分体现设计师对广大使用者细致入微的关怀的对城市环境的理解,要反映出当代人“健康向上、极具活力”的属性,营造“有远见、凝聚力”的设计师形象!这就是我们的宗旨,目的 可分为三个层次: 1.满足人们城市公共生活活动的基本需求 2.构筑一个更符合现代人意愿的公共生活环境 3.创造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交流媒介,并通过媒介来引导、启迪交流与沟通,设施涉及的材料与工艺,金属材料及金属切削/无屑加工工艺 塑料及塑料成型加工工艺 木材及

11、加工工艺 玻璃及玻璃成型加工工艺 陶瓷及陶瓷成型加工工艺,事例说明,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乡村的公共设施日益完善。公园、街头等公共场所供行人歇息、休闲的设施,除讲究实用美观外,如今还强调要有艺术性和文化内涵。这是很好的事,但有些街头公共设施的艺术化,却偏离了实用性和必须契合国情的方向。譬如,片面强调花哨而弱化实用功能,使设施缺乏“人性化”,背离公共设施设置的本来目的;又比如,艺术化设计偏离大众路线,搞一些不伦不类的抽象,让人觉得非常别扭;还有一些假借艺术之名的庸俗甚至是恶俗之作,如:以女性身体部位的模型作为坐椅的设计等 既然是公共设施,那么公众就有必要参与意见。因此,提供公共设施

12、的部门或单位,能否事先让公众对即将推出公共设施的设计理 念和方案提些建议或意见。倘若能接纳大多数人的意见, 就可以尽量避免和减少公共设施遭人反感的情况出 “现代与古朴对比”的理念自然是不错的。但问题是, 把公共设施设计成类似棺材的模样是否合适呢?由此, 公共设施该如何“艺术”化才能最大限度地被公众接纳和 喜爱。,在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一些经历和感受,那就是,在使用一些公共设施的时候,总觉得有些不太方便。 比如坐公交车、坐地铁,车厢的扶手架设得很高,个头低点的乘客就够不着了,勉强够着吧,扯着胳膊踮着脚,别提多别扭了,活像大猩猩挂在树上 小区讲环保,用上了新式垃圾筒,本来是好事啊,可是大

13、爷大妈就在垃圾筒前犯嘀咕了,这倒了一辈子垃圾,现在倒不会了。一看垃圾筒,一个分成了俩儿,上面写着“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或者是“有机物、无机物”,这可把没学过化学但又特爱较真儿的大爷大妈考住了。 人行道上有了盲道,挺好啊,但是一旦下了雨下了雪,突出的棱角就很滑溜,盲道成了滑道。 这些虽然都是城市生活的细节,但是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比如,扶手矮了,能切实发挥其作用,乘客摔倒以后引起的身体伤害以及矛盾摩擦就会少了;垃圾筒的图示别那么专业,通俗些,形象些,让人一看就明白,垃圾分类工作会更容易推广实施。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所以,公共设施的设计者和设置者们,多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真正给老百姓

14、提供便利。,导向设计 走出“迷宫”,在森林或大海迷失方向时,指南针是必备的工具;而在高楼林立、交通拥堵的现代都市里迷路时,“导向设计”的标志或许会给你以帮助。 地铁里的站点图、马路上的交通指示牌、剧院里的出口指示,甚至包括公共厕所的标志等都是导向设计。它的痕迹渗透在现代城市的方方面面,其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的生活更便捷、高效,能够在这些标志的指引下走出繁复的城市迷宫,但设计不合理的导向标志反而将人们带进了新的迷宫近日由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城市导向设计便梳理了现代城市导向设计上存在的种种问题。 感官刺激设计单一 “如果一个文盲或是残疾人,进入城市时也能在导向设计的指引下生活自如,这样的导向设计

15、就算是成功的。”城市规划设计专家、南京路下沉广场的设计者汪大伟说,“导向设计应当站在最低端用户的角度去考虑,必须充分考虑到社会弱势群体的需要,单一感官刺激的导向设计功能很弱。”他表示,现今城市中的导向设计,由于感官刺激的单一,不用说残疾人或文盲了,就是对正常人都不太起作用。 地铁是“城市迷宫”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庞大的地下世界里,导向设计无处不在 上海市民和“自动投币,不设找零”的公交车接触甚密,在公交车语音导向设计的指引下,知道需要前门投币上车,后门下车。而有许多第一次来上海的游客,并不知道这个习惯,经常从后门上车,因此与司机发生口角的事件时而有之。分析原因,就是导向设计的感官刺激过于单

16、一。“当乘客还未上车时,车内的语音提示对他无法起作用,他只凭原来的经验去判断。”城市导向设计的作者章莉莉说,“但如果有刺激视觉感官的图案导向设计,就可能会避免这些问题。”事实上,在中国公共交通系统符号(增补)中有明确的关于“自动投币”、“不设找零”、“前门上,后门下”等的符号规定。如果在公交车的车门上标上这些视觉导向符号,在乘客上车前就有一个意识,加上之后的语音提示就会有深刻的记忆和轻易地理解。 感官刺激单一的情况同样发生在出租车上。在上海的大部分出租车内,人们看到的除司机的编号和照片外,更容易看到的是导向设计标志它一般在记价器和司机的座位后出现,由“兔子”、“铅笔”等常见物的图案与图案的中英文名及两位数的一组数字组成,其目的是可以让遗失物品在车上而又忘拿发票的乘客在第一时间找到这辆车。 “几乎没有人用这种方法找回丢在车上的物品。”出租司机吴先生说,“其实这个标志很方便,它是各分公司之间约定的唯一标志,但可能没有多少人注意它。”有专家认为,这也是感官刺激单一造成的结果,如果在出租车的语音导向上给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