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险管理}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讲义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0855398 上传时间:2020-08-02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2.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风险管理}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企业风险管理}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企业风险管理}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企业风险管理}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企业风险管理}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风险管理}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风险管理}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讲义(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构建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目的是要实现事故的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是“基于风险”的过程安全管理理念的具体实践,是实现事故“纵深防御”和“关口前移”的有效手段。前者需要在政府引导下由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后者需要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基础上督导、监管和执法。二者是上下承接关系,前者是源头,是预防事故的第一道防线,后者是预防事故的末端治理。,1 安全(Safety) 安全是指熟悉可能伤害你的危险有害因素,掌握避免受到伤害的预防措施并严格执行。,2 安全文化(Safety Culture) 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安全

2、健康管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 3 安全素质四个能力(Four Ability of Safety Quality) 熟悉现场危险有害因素的能力、掌握潜在事故预防措施的能力、掌握现场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能力、掌握事故状态下的必要逃生能力。 8 安全理念(Safety Idea) 是指人们在长期的安全生产实践活动中,根据直接或间接经验体会所形成的、相对稳定而持久的、对安全生产工作起着重要影响的观点、看法和信念。,11 安全红线意识(Safety Red Line Consciousness) 是指基于安全法律法规、事故预防原理、安全成功经验以及事故教训等划定的安全监管、管理及作业等的安全

3、禁止线。 12 安全底线思维(Safe Bottom Line Thinking) 是指为了防止事故发生而应将履行相关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规程、借鉴成功安全经验和管理模式以及汲取事故教训等作为指导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最根本思考方法。 25 安全总监(SCI,Safety Chief Inspector ) 是代表整个企业且直接对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的、精通安全生产事务、具备丰富安全管理实践经验的、在企业内部代表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即安全生产法所指的主要负责人)实施最高安全监督级别职务的人员。,第一部分 双体系建设,两个体系的构建符合安全监管顶层设计理念,通过标准及要求的制定,政府投入资源实施安全

4、教育培训,在推动过程中“引导督导”与“执法监管”并重。再就是抓好风险管理的最后环节应急应对。,风险分级管控 基于风险的非强制性思维 管控过程,二者 区别与联系,隐患排查治理 基于后果的强制性思维 管控结果,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权重比较,提示:不论是风险分级管控管控还是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主体均是企业。但考虑到当前企业安全管理认知水平和事故预防的迫切性,在隐患治理方面均需要政府的强力督导和执法监管。,3.关键问题说明3.1 风险点概念,基于现有安全知识、安全经验、法规及标准要求、事故教训等,运用“头脑风暴法”确定的伴随较大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区域等的物理实体、作业环境或空间。 注1:安全

5、“头脑风暴法”(简称BS法,Brain-storming),即由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相关技术职能部门人员、一线相关人员组成的(必要时,邀请外部专家参与),一般在安全管理部门人员主持下,对安全管理及安全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以及解决方法等做出的、达成共识的集体判断方法。,注2:排查风险点的目的是确定企业实施风险管理的重心,即由于存在使用易燃易爆危化品、原辅物料易发火灾、电气设备集中、工艺复杂、作业环节多、现场作业人员集中、对作业人员安全要求高、行业或自身已有事故教训等因素而应被企业确定为风险管控重点的部位、设施、场所、区域等的物理实体、作业环境或空间。 注3:风险点亦称风险源,如原料

6、罐区、液氨站、变配电室、危化品仓库;合成氨装置的冷凝器、换热器;冶金企业的煤气柜、转炉;矿山炸药库、提升机房、水泵房、井下中央变电室、风机房、采场、井底车场、尾矿库等。 注4: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环境及管理等因素)进行识别、风险评价以及根据评价结果采取不同控制措施是风险分级管控的核心。,3.关键问题说明3.2 风险点的风险评价,“风险点”的风险是区域、部位和场所风险,对企业来讲是宏观风险,是基于事故后果的风险考量。而针对作为风险点中的“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则是基于过程的风险考量。 (1)风险点定量风险评价 风险点定量评价是指运用特定数学模型

7、计算,对风险点的风险进行量化评价的风险评价方法。比如煤气柜的风险大小,适用数学模型(危险度评价法-见附录B、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法、TNT当量法等)来计算出煤气柜发生事故后可能导致的后果。针对风险点的定量风险评价更适用于涉及易燃易爆危化品的装置、设施等,适用定量评价得到的结果往往是客观的; 当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企业必须开展风险点定量风险评价时,如针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评估,企业必须执行。,(2)风险点定性风险评价 风险点定性风险评价方法是根据经验和直观判断能力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性风险分析,风险大小根据事先确定的固定风险分级标准确定。如按照风险点一旦发生

8、事故可能导致的人员伤亡数量或财产损失来确定,可按照事故类型划分标准,将风险点的风险划分为一般风险、较大风险、重大风险和特别重大风险(对应四、三、二、一级风险)。,3.关键问题说明3.3 风险管控层级的确定,原则要求:风险等级越高、管控层级越高;上一级管控风险、下一级必须管控。 但遵循上述原则应当认识到: (1)低等级的风险可能管控层级应当设定在高层(职能部门),如涉及检测检验类、人员资格类、安全知识与能力要求类的风险,实现管控措施应当由职能部门完成; (2)高等级的风险可能管控层级应当设定在基层管控,如作业活动类的风险,一旦不执行(违反)规定措施,极有可能导致恶性事故。,创建双重预防机制的起源

9、,2016年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就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5点要求: 四是必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对易发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加强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李克强总理同时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以更大的努力、更有效的举措、更完善的制度,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党委和政府领导责任,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治理,加快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风险预防控制体系和社会共治体系,依法严惩安全生产领域失职渎职行为,

10、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第150次会议上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重要讲话摘要(2016年7月14日),第三,加强城市安全运行管理。这起事故最大的讽刺是像深圳这样现代化的城市、经济特区竟然发生这么严重的安全事故,青岛、天津、深圳这些现代化城市接二连三发生安全事故,暴露出我们城市管理还存在不多短板。目前,建筑垃圾、排土场等很多城市都存在,并且规模不断扩大。要加强城市运行安全管理,增强安全风险意识,加强源头治理。要加强城乡安全风险辨识,全面开展城市风险点、危险源的普查,防止认不清、想不到、管不到等问题的发生。,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级政府安

11、全生产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664号2016年8月12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2016年度省级政府安全生产工作考核细则的通知安委20168号2016年8月18日,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主要内容,企业层面风险分级管控内容,形势与格局,党政同责,一岗双责,1,2,形势 格局,失职追责,4,齐抓共管,3,尽 职 减 责,尽 职 免 责,1 概念,1.1 定义与术语,1.1.1 风险点 即基于现有安全知识、安全经验、法规及标准要求、事故教训等,运用“头脑风暴法”确定的伴随较大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区域等的物理实体、作业环境或空间。 风险点亦可称风险源,如

12、原料罐区、液氨站、变配电室、危化品仓库;合成氨装置的冷凝器、换热器;冶金企业的煤气柜、转炉;矿山炸药库、提升机房、水泵房、井下中央变电室、风机房、采场、井底车场、尾矿库等。,(1)风险点划分原则,风险点划分应当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 如储存罐区、装卸站台、生产装置、作业场所等等。但对于规模较大、工序复杂的企业,应对生产装置或生产车间按照工艺特点或工序要求进一步细分,为危险源辨识确定合适的范围。 但对生产工艺复杂、流程相对较长的生产装置应当按照生产工序、工艺进行划分。以焦化厂为例:如果按照炼焦车间、化产车间笼统划分则过于粗放,应当按照每个工序的独立功能划

13、分则更易于管理和分工,比如按照:备煤车间、炼焦/熄焦、筛焦、冷鼓、脱硫、蒸氨、脱苯等工艺或工序划分较为合理。,(2)风险点风险评价,“风险点”的风险是区域、部位和场所风险,对企业来讲是宏观风险,是基于事故后果的风险考量。而针对作为风险点中的“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则是基于过程的风险考量。,(a)风险点定量风险评价 风险点定量评价是指运用特定数学模型计算,对风险点的风险进行量化评价的风险评价方法。比如煤气柜的风险大小,适用数学模型(危险度评价法、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法、TNT当量法等)来计算出煤气柜发生事故后可能导致的后果。针对风险点的定量风险评价更适用于涉及易燃易爆危化品的装置、设施等,适用定量评价

14、得到的结果往往是客观的; 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在开展危险源风险评价的基础上自行或委托外部专业力量开展风险点的定量风险评价。 当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企业必须开展风险点风险评价时,如针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评估,企业必须执行。,例如:采用危险度评价法,根据危险度分值进行风险等级分类: 红色等级(非常高危险度,危险度分值21); 橙色等级(高危险度,16危险度分值20); 黄色等级(中危险度,11危险度分值15); 蓝色等级(低危险度,危险度分值10),(b)风险点定性风险评价 风险点定性风险评价方法是根据经验和直观判断能力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性风险分析,风险大小根

15、据事先确定的固定风险分级标准确定。 如按照风险点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导致的人员伤亡数量或财产损失来确定,可按照事故类型划分标准,将风险点的风险划分为一般风险、较大风险、重大风险和特别重大风险。,(3)风险点风险控制措施(以危化行业为例) “采取的管控措施情况”要体现“措施系统、完整、可靠”。管控措施的填写要充分依据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安监总管三20133号)要求的基础上,按照工程技术措施(如自动控制、监测监控、工艺联锁、紧急切断等)、安全管理措施(如制度、规程、许可要求等)、个体防护措施以及应急处置措施的顺序要求逐一填写。,

16、1.1 定义与术语,1.1.2 危险源 危险源 hazard可能导致人员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引自:GB/T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 注:危险源,即危险的源头、源点。如:部位、场所、设施、行为等等。,(1)危险源的构成,根源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如起重设备、电气设备、压力容器等等。 行为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 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作业环境的状态二部分。,(2)危险源的分类按照标准分,第一种分类:根据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危险源可分为以下四类: 人的因素; 物的因素; 管理的因素; 环境的因素。,第二种分类法: 参照GB644119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进行分类,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事故分为20 类: 1、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 3、机械伤害; 4、起重伤 5、触电; 6、淹溺; 7、灼烫; 8、火灾; 9、高处坠落; 10、坍塌; 11、冒顶片帮;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