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传媒}计算机学院多媒体基础多媒体技术JPEG图像压缩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0840739 上传时间:2020-08-02 格式:PPTX 页数:47 大小:6.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告传媒}计算机学院多媒体基础多媒体技术JPEG图像压缩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广告传媒}计算机学院多媒体基础多媒体技术JPEG图像压缩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广告传媒}计算机学院多媒体基础多媒体技术JPEG图像压缩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广告传媒}计算机学院多媒体基础多媒体技术JPEG图像压缩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广告传媒}计算机学院多媒体基础多媒体技术JPEG图像压缩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告传媒}计算机学院多媒体基础多媒体技术JPEG图像压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告传媒}计算机学院多媒体基础多媒体技术JPEG图像压缩(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图像压缩标准JPEG,2,主要内容,JPEG背景 基于DCT的顺序编码模式 基于DPCM的无损编码模式 基于DCT的渐进编码模式 基于DCT的分层编码模式,3,JPEG背景,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 由 ISO和IEC两个组织机构联合组成的一个图像专家小组 负责制定静态的数字图像数据 压缩编码标准 JPEG 标准 该专家组开发的算法称为JPEG算法 JPEG 已经成为国际上通用图像的标准 JPEG 标准适用范围 灰度图像,彩色图像 静止图像的压缩,视频序列帧内图像压缩 JPEG可以大范围地调节图像码率和质量,4,JPEG背景,JPEG算法与颜

2、色空间无关 对于单色图像,只有一个亮度分量 对于彩色图像,JPEG对每个分量进行单独编码 颜色空间转换不包含在JPEG算法中 对于YUV图像: 对于采用不同的分辨率, 对每个不同分量的可以采用不同的量化参数和熵编码表。 可压缩来自不同颜色空间的图像:RGB,CMKY等,5,JPEG背景,JPEG核心算法 DCT DPCM,6,JPEG背景,对于一个图像分量,JPEG规定了4 种运行模式 基于DCT的顺序编码模式 (baseline CODEC) 单遍扫描完成一个图像分量的编码,扫描次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基于DPCM(差分脉冲编码调制)无损编码模式 无损编码 压缩比可以达到2:1 基于DCT

3、的渐进编码模式 通过多次扫描一幅图像分量的编码,提供了一个由粗到精的渐进码流结构。 基于DCT的分层编码模式 提供多分辨率的码流结构,7,基于DCT的顺序编码模式,算法基本步骤 将原图像用亮度、色差表示(分量图像采样4:1:1) 分成88数据块, 数据0255转换为-128127 进行正向离散余弦变换(FDCT) 量化(quantization) Z字形排列量化结果(zigzag scan) 使用DPCM对直流系数(DC)进行编码 使用行程编码对交流系数(AC)进行编码 熵编码(entropy coding):哈夫曼或算术编码,8,基于DCT的顺序编码模式,系统框架,9,基于DCT的顺序编码模

4、式,图像块的划分,480*640彩色图像,由亮度Y 色差 Cb, Cr 表示,可划 分为 4800亮度块和 两份1200色度块,10,基于DCT的顺序编码模式,离散余弦变换(DCT),残差图像,残差图像的88块 DCT系数分布,11,基于DCT的顺序编码模式,离散余弦变换(DCT) X的离散余弦变换(DCT)为Y, X ,Y是N N 块 正变换FDCT 逆变换IDCT,12,基于DCT的顺序编码模式,离散余弦变换(DCT),DC 系数,13,基于DCT的顺序编码模式,缺省的量化方式,14,基于DCT的顺序编码模式,缺省的量化方式,量化表: 根据心理视觉加权函数得到的 量化:DCT变换系数除以量

5、化步长,四舍五入取整,15,基于DCT的顺序编码模式,缺省的量化方式,16,基于DCT的顺序编码模式,缺省的量化方式,17,基于DCT的顺序编码模式,缺省的量化方式,18,基于DCT的顺序编码模式,缺省的量化方式,19,基于DCT的顺序编码模式,DC系数和AC系数的编码方式 DCT变换后,能量集中在左上角。 由于两个相邻的88子块的DC系数相差很小,采用DPCM对直流(DC)系数单独编码。 其它63个元素是交流(AC)系数,采用行程编码。 问题: 如何排列这63个系数? 为了保证低频分量先出现,高频分量后出现,同时增加连续“0”的个数,采用Zig-Zag的排列方法。,20,基于DCT的顺序编码

6、模式,DC系数和AC系数的编码方式,21,基于DCT的顺序编码模式,DC系数和AC系数的编码方式,22,基于DCT的顺序编码模式,熵编码 JPEG标准规定了两种熵编码算法: 哈夫曼编码 自适应算术编码 哈夫曼编码一般采用的是固定的哈夫曼表。 对亮度分量和色度分量采用了不同的哈夫曼表。,23,基于DCT的顺序编码模式,熵编码 哈夫曼编码包括两部分 中间格式表示:用两个字节 熵编码,可变长编码VLC,可变长整数编码VLI,对于DC系数 ,第一个字节的高4位为0000, 低4位为DC系数差值的比特数(size/category) 第二个字节为DC系数差值,24,基于DCT的顺序编码模式,熵编码,任意

7、给定一个整数,通过查此表,获得其对应的比特数,25,基于DCT的顺序编码模式,熵编码,对于DC系数差 的category 编码,26,基于DCT的顺序编码模式,熵编码,27,基于DCT的顺序编码模式,熵编码,28,基于DCT的顺序编码模式,熵编码,29,基于DCT的顺序编码模式,熵编码,30,基于DCT的顺序编码模式,熵编码 对于DC系数,设前一个88子块DC系数的量化值为12,则本块DC系数与它的差为3,所以DC中间格式为(2)(3) 可以求得这个88子块熵编码的中间格式为 (DC)(2)(3), (1/2)(-2),(0/1)(-1),(0/1)(-1),(0/1)(-1), (2/1)(

8、-1), (EOB)(0/0),31,基于DCT的顺序编码模式,熵编码 字节1和字节2分别进行编码 零行程长度超过15个时,用一个符号ZRL(15/0),表示16个零 2个ZRL(15/0)表示32个零,3个ZRL(15/0)表示48个零。 块结束时用符号EOB (0/0)。 对字节1进行Hufffman编码(亮度,色差的Huffman码表不同)。 对字节2进行变长整数VLI编码,32,基于DCT的顺序编码模式,熵编码 举例: Size=6时,数的范围是(-63)(-32)以及3263, 对绝对值相同,符号相反的码字之间为反码关系。 AC系数32的码字为100000, AC系数33的码字为10

9、0001, AC系数-32的码字为011111, AC系数-33的码字为011110。 字节2的码字位于字节1的码字之后。,33,基于DCT的顺序编码模式,熵编码 熵编码过程举例,(DC)(2)(3): (2) : 011 (3): 11 (2)(3) 011 11 (1/2)(-2): (1/2): 11011 -2是2的反码,为01; (1/2)(-2) 11011 01 (0/1)(-1): (0/1):00, (-1)是1的反码,为0; (0/1)(-1) 000 (2/1)(-1): 11100 0 (EOB)(0/0) : 1010 (DC)(2)(3),(1/2)(-2),(0/

10、1)(-1),(0/1)(-1),(0/1) (-1),(2/1)(-1),(EOB)(0/0),34,基于DCT的顺序编码模式,熵编码 熵编码过程举例 01111, 1101101, 000, 000, 000, 111000 1010(31bit) 31bits/64pixels, 码率 : 0.5bpp 一88子块亮度信息压缩后的数据流共31比特,其压缩比是648/31=16.5,大约每个象素用半个比特。,基于DCT的顺序编码模式,36,基于DPCM的无损编码模式,主要采用了三邻域二维预测编码和熵编码,无失真编码器,源图像数据,压缩的图像数据,预测器,熵编码器,表说明,DPCM预测编码框

11、图,37,基于DPCM的无损编码模式,主要采用了三邻域二维预测编码和熵编码 减去预测值,得到一个差值,差值不量化,直接进行熵编码(哈夫曼或者算术编码) 保证无失真地恢复原始图像,38,基于DCT的渐进的编码模式,基本思想 此模式与顺序模式编码步骤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递增模式每个图像分量的编码要经过多次扫描才完成。第一次扫描只进行一次粗糙的压缩,然后根据此数据先重建一幅质量低的图像,以后的扫描再作较细的扫描,使重建图像质量不断提高,直到满意为止,39,基于DCT的渐进的编码模式,渐进模式分为两种 按频段渐进 一次扫描中,只对DCT变换中的某些频段的系数进行编码传送,然后累进的方式对其他频段进行

12、编码与传送,直至将全部系数传递完毕 按位渐进 对DCT系数按照其数位由高至低分成若干段,依次对各段进行压缩编码,先对最有效位的N位进行编码传送,直至将全部系数传递完毕,40,基于DCT的渐进的编码模式,41,基于DCT的渐进的编码模式,42,基于DCT的渐进的编码模式,43,基于DCT的渐进的编码模式,DC系数,44,基于DCT的渐进的编码模式,45,基于DCT的分层编码模式,基本步骤 (1)降低原始图像的空间分辨率。 (2)对已经降低分辨率的图像按照顺序编码模式进行 压缩并存储或传输。 (3)对低分辨率图像进行解码,然后用插值法提高图 像的分辨率。 (4)将分辨率已经升高的图像作为原图像的预测值, 并把它与原图像的差值进行基于DCT的编码。 (5)重复步骤3、4直到图像达到完整的分辨率。,46,基于DCT的分层编码模式,基本步骤,谢 谢,20.8.203:41:5703:4103:4120.8.220.8.203:41,03:4103:41:5720.8.220.8.203:41:57,2020年8月2日星期日3时41分57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