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名词解释(2020年8月整理).pdf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40839902 上传时间:2020-08-0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24.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测量名词解释(2020年8月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工程测量名词解释(2020年8月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工程测量名词解释(2020年8月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程测量名词解释(2020年8月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测量名词解释(2020年8月整理).pdf(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1 1.1. 测定: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特征点的测量数据,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特征点的测量数据, 或将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或将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 2.2. 测设:测设:是指用一定的测量方法将设计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位置,在实地标定是指用一定的测量方法将设计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位置,在实地标定 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3.3. 水准面:水准面:处处与重力方向线垂直的连续曲面。处处与重力方向线垂直的连续曲面。 4.4. 水平面:水平面:与水准面相

2、切的平面。与水准面相切的平面。 5.5. 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人们设想以一个静止不动的海水面延伸穿越陆地,形成一个闭合的曲人们设想以一个静止不动的海水面延伸穿越陆地,形成一个闭合的曲 面包围了整个地球称为大地水准面,即与平面包围了整个地球称为大地水准面,即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 6.6. 铅垂线:铅垂线:重力的方向线称为铅垂线。重力的方向线称为铅垂线。 7.7. 绝对高程: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8.8. 相对高程:相对高程: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9.9. 高差:高差:地面

3、两点间的高程之差。地面两点间的高程之差。 10.10. 高差法:高差法:直接利用高差计算未知点高程的方法。直接利用高差计算未知点高程的方法。 11.11. 视线高法(仪高法):视线高法(仪高法):利用仪器视线高程利用仪器视线高程 HiHi 计算未知点高程的方法。计算未知点高程的方法。 12.12. 视线高:视线高:大地水准面至水准仪水平视线的垂直距离。大地水准面至水准仪水平视线的垂直距离。 13.13. 水准管水准管轴:轴:通过水准管零点与其圆弧相切的切线。通过水准管零点与其圆弧相切的切线。 14.14. 视准轴:视准轴:十字丝交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十字丝交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 15.15.

4、视差:视差:眼睛在目镜端上下移动,有时可看见十字丝的中丝与水准尺影像之间相对移眼睛在目镜端上下移动,有时可看见十字丝的中丝与水准尺影像之间相对移 动的现象。动的现象。 16.16. 后视点:后视点:在同一测站中与前进方向相反的已知水准点。在同一测站中与前进方向相反的已知水准点。 17.17. 前视点:前视点:在同一测站中与前进方向相同的未知水准点。在同一测站中与前进方向相同的未知水准点。 18.18. 转点:转点:在水准测量中起高程传递作用的点。在水准测量中起高程传递作用的点。 19.19. 水准点:水准点: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的高程控制点。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的高程控制点。 20.20. 水

5、准路线:水准路线:在水准点间进行水在水准点间进行水准测量所经过的路线。准测量所经过的路线。 21.21. 闭合水准路线:闭合水准路线:从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沿各待定高程的水准点进行水准测量,从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沿各待定高程的水准点进行水准测量, 最后又回到原出发点的环形路线。最后又回到原出发点的环形路线。 22.22. 附合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从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沿待定高程的水准点进行水准测量,最从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沿待定高程的水准点进行水准测量,最 后附合到另一已知高程的水准点所构成的水准路线。后附合到另一已知高程的水准点所构成的水准路线。 23.23. 支水准路线:支水准

6、路线:从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沿待定高程的水准点进行水准测量,是既从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沿待定高程的水准点进行水准测量,是既 不闭合又不附合的水准路线。不闭合又不附合的水准路线。 24.24. 高差闭合差:高差闭合差:各测段高差代数和与其理论值的差值。各测段高差代数和与其理论值的差值。 25.25. 水平测量测站校核水平测量测站校核:用变动仪器高法和双面尺法进行校核。用变动仪器高法和双面尺法进行校核。 26.26. 水平测量计算校核:水平测量计算校核:后视读数总和减前视读数总和、高差总和、终点高程与始点高后视读数总和减前视读数总和、高差总和、终点高程与始点高 程之差进行检核,这三个数字应相等

7、。程之差进行检核,这三个数字应相等。 27.27. 水平测量成果校核:水平测量成果校核:高差闭合差改正数、改正后高差、推算高程与已知高程的校核。高差闭合差改正数、改正后高差、推算高程与已知高程的校核。 28.28. 水平角:水平角:地面上一点到两目标的方向线垂直投影在水平面上的夹角。地面上一点到两目标的方向线垂直投影在水平面上的夹角。 29.29. 盘左:盘左:竖盘位于望远镜的左侧。竖盘位于望远镜的左侧。 30.30. 盘右:盘右:竖盘位于望远镜的右侧。竖盘位于望远镜的右侧。 31.31. 竖直角:竖直角:在同一竖直面内,一点到目标的方向线与水平在同一竖直面内,一点到目标的方向线与水平线之间的

8、夹角。线之间的夹角。 32.32. 竖盘指标差:竖盘指标差:由于竖盘水准管与竖盘读数指标关系不正确,视线水平时读数与应有由于竖盘水准管与竖盘读数指标关系不正确,视线水平时读数与应有 读数有一小角度差。读数有一小角度差。 33.33. 水平距离:水平距离:地面上两点垂直投影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直线长度。地面上两点垂直投影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直线长度。 34.34. 直线定线:直线定线:在地面上标定出直线丈量的方向线的工作。在地面上标定出直线丈量的方向线的工作。 35.35. 直线定向:直线定向: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之间的角度关系。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之间的角度关系。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2 36.3

9、6. 磁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之间的角度关系。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之间的角度关系。 37.37. 真子午线方向:真子午线方向:过地球南北极的平面与地球表面的交线。过地球南北极的平面与地球表面的交线。 38.38. 方位角:方位角:从从直线起点的标准方向北端起,顺时针方向量至该直线的水平夹角。直线起点的标准方向北端起,顺时针方向量至该直线的水平夹角。 39.39. 坐标方位角:坐标方位角:由坐标纵轴方向的北端起,顺时针量到直线间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由坐标纵轴方向的北端起,顺时针量到直线间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 坐标方位角,常简称方位角。坐标方位角,常简称方位角。 40.40.

10、坐标象限角:坐标象限角:由坐标纵轴的北端或南端起,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量至直线的锐角,由坐标纵轴的北端或南端起,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量至直线的锐角, 并注出象限名称。并注出象限名称。 41.41. 真误差:真误差:某未知量的观测值与其真值(理论值)之差。某未知量的观测值与其真值(理论值)之差。 42.42. 等精度观测:等精度观测:观测条件相同的各次观测。观测条件相同的各次观测。 43.43. 非等精度观测:非等精度观测:观测条件不相同的各次观测。观测条件不相同的各次观测。 44.44. 系统误差:系统误差: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的观测,如果误差出现的符号和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量

11、进行一系列的观测,如果误差出现的符号和 数值上都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数值上都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45.45. 偶然误差:偶然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的观测,如果观测误差的符号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的观测,如果观测误差的符号 和大小都没有表现出一致的倾向,从表面上看没有任何规律性,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和大小都没有表现出一致的倾向,从表面上看没有任何规律性,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 (或或 随机误差)。随机误差)。 46.46. 中误差:中误差:各真误差平方和的平均值平方根。各真误差平方和的平均值平方根。 47

12、.47. 容许误差:容许误差:在一定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应超过的限值。在一定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应超过的限值。 48.48. 相对误差:相对误差:绝对误差的绝对值与相应观测值之比,绝对误差的绝对值与相应观测值之比,并化为分子为并化为分子为 1 1 的分数。的分数。 49.49. 误差传播定律:误差传播定律: 50.50. 控制测量:控制测量:在整个测区范围内,选定若干个具有控制作用的点(称为控制点),组在整个测区范围内,选定若干个具有控制作用的点(称为控制点),组 成一定的几何图形(称为控制网),通过外业测量,并根据外业测量数据进行计算,来获成一定的几何图形(称为控制网),

13、通过外业测量,并根据外业测量数据进行计算,来获 得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工作。得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工作。 51.51. 图根控制测量:图根控制测量:在首级控制下在首级控制下, ,用小三角测量、交会定点方法等加密满足测图需要的用小三角测量、交会定点方法等加密满足测图需要的 控制。控制。 52.52. 导线测量:导线测量:依次测定各导线边的长度和各转折角;根据起算数据,推算各边的坐标依次测定各导线边的长度和各转折角;根据起算数据,推算各边的坐标 方位角,从而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方位角,从而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53.53. 坐标正算:坐标正算:根据直线的边长、坐标方位角和一个端点的坐标根据

14、直线的边长、坐标方位角和一个端点的坐标, ,计算直线另一个端点的计算直线另一个端点的 坐标的工作。坐标的工作。 54.54. 坐标反算:坐标反算: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可根据两端点的已知坐标反算出,这种计算称为坐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可根据两端点的已知坐标反算出,这种计算称为坐 标反算。标反算。 55.55. 坐标增量:坐标增量:两点之间的坐标值之差。两点之间的坐标值之差。 56.56. 地形图:地形图:表示地物和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图。表示地物和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图。 57.57. 地物:地物:测量中地球表面上天然和人工形成的各种固定物。测量中地球表面上天然和人工形成的各种固定物。 58.58.

15、地貌:地貌: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 59.59. 地物符号:地物符号:地形图上表示地物类别地形图上表示地物类别, ,形状形状, ,大小及位置的符号。大小及位置的符号。 60.60. 地貌符号:地貌符号:地形图上表示地貌的符号。地形图上表示地貌的符号。 61.61. 碎部测量:碎部测量: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62.62. 对向观测:对向观测:先在已知高程的点安置经纬仪,在另一点立觇标,测得高差。然后再在先在已知高程的点安置经纬仪,在另一点立觇标,测得高差。然后再在 另一点安置经纬仪,已知点立觇标,测得高差。另一点安置经纬仪,已知点立觇标,测得高差。 63.63. 等高线: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的相邻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的相邻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 64.64. 首曲线:首曲线:按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按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 65.65. 等高距:等高距:相邻两等高线间的高差。相邻两等高线间的高差。 66.66. 等高线平距:等高线平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3 67.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