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2020年8月整理).pdf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40839900 上传时间:2020-08-0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88.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2020年8月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2020年8月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2020年8月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2020年8月整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2020年8月整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2020年8月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2020年8月整理).pdf(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1 工程工程测量项目测量项目 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 审定审定: 审核审核: 编制编制: 2012015 5 年年 1111 月月 9 9 日日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2 工程工程测量项目测量项目 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 1 1、任务接收任务接收 1.1.项目负责人明确任务的技术要求和作业工期。 2 2、作业准备作业准备 2.1.项目负责人接到任务后,仔细阅读任务的要点、地点、性质、作业周期等有 关内容。 2.2. .收集资料、实地踏勘、编写技术设计方案。 2.3. .项目负责人指定专人准备外业工具,其中包括:全站仪、电子手簿、对讲机 的准备与充电,及脚架、钢尺、

2、木桩、锤子、地钉、红漆等的准备。要保证仪器 作业处于完好状态,能够正常工作。 3 3、图根控制、图根控制 3. 1. .图根点可以采用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和 RTK 布设,可同级附合一次。 A)图根选点要选择易通视,并且避开人群密集、不宜观测地段,且周围无强 磁场和反光物。图根点要打入木桩或地钉作为标记,尽量避免只画红漆的情 况出现,软土地木桩应选布设在稳定、开阔、好架仪器的地方。 B)测站人员首先架设仪器,严格对中、整平;然后检查已知点间的距离。 表 已知条件检测限差 检查内容 限 差 已知边长与检测边较差 5cm(d300m) 5cm+d/300(d300m) 已知高差与检测高差较 差 4c

3、m(d300m) 4cm+d/300(d400m) 已知方向角与检测角较 差 2 22 On mm +(mn、mO为相应于新、旧成果等级规定的测角中 误差) 注:注:1.d 为检测边边长或检测已知点高差的距离;为检测边边长或检测已知点高差的距离; 2.已知方位角与检测角较差已知方位角与检测角较差,最大不得大于最大不得大于 40 。 。 C)摆站时间长的测站要经常检核零方向,若归零超限立即重测。 D)图根控制一般宜采用三连架方式施测,前视一条线方向上严禁同时架 2 个不同距离的棱镜。前视、后视基座应严格的对中,整平、架设棱镜;若是对中 架,气泡要居中;仪器高和棱镜高采用小钢尺量至毫米。棱镜架设后

4、,要注意安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3 全,严禁离人。 E)搬站时,检查脚架螺旋是否连接好,主机水平制动螺旋、垂直制动螺旋 要松开。 F)支导线观测时要照准花杆根部,传递高程时要返测垂直角,跑棱镜人员 支点时要用小钢尺量棱镜高至毫米;设站后必须首先观测导线点和支点。 H) 测站观测人员与前后视人员必须经过培训, 若三脚架移动了要及时提出, 进行重测。 3.2.图根控制点的密度应根据测图比例尺和地形条件而定, 以满足测图需要为准, 平坦地区图根点密度不宜低于下表规定,复杂地区要加大密度。依照城市测量 规范CJJ 8-99 P124 表 8-2-1。 测量比例尺 图根点密度(点/平方公里) 1

5、:2000 4 1:1000 16 1:500 64 4 4、碎部点采集、碎部点采集 在控制点上架设仪器, 应严格的对中、整平,对中误差不应大于 3mm,水准 管气泡不应超过 1 格。先定向,然后观测地物点,当观测点较多时,中途要进行 归零检查,若归零差大于 1 分,该段观测数据甚至该测站应立即重测。 4.1.采集地物点时棱镜前后左右应改正,保证碎部点精度。地物采集时必须绘制 草图,采集点要输入编码。 4.2 跑尺人员要熟悉规范要求,掌握好地形地物取舍标准。太细没有必要,还增 加图面负担;过于宽松又达不到规范要求。 4.3 每天采集完成后须留有一定时间进行巡视、装绘和检查,看采集点有没有到 位

6、,严禁少测或漏测。 4.44.4 注意事项 A)项目负责人要组织好人员,合理安排工作。 B)野外作业人员要注意人身安全及仪器设备的安全。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4 5 5、内业处理、内业处理 5.1. .使用计算机要保证资料的安全、可靠。 5.2.外业采集结束后,及时将采集数据从全站仪导入计算机。 5.3. .导入计算机的数据,应及时绘制成图。在计算机绘图时,应采取点捕捉 模式,避免绘图误差产生。 5.4. .内业编辑完成后喷绘一套纸图进行外业巡视,对漏绘、错绘及误差较大的点 必须加以处理,保证成图质量。 6.6.成果提交成果提交 项目完成后,项目组长需提交如下资料: 6.1 作业指导书 6.2 原始资料 6.3 测量报告 6.4 电子档测绘成果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5 附:测量作业流程测量作业流程 仪器、资料准备 图根控制 地形采集 成果输出 验收检查 提交报告 项目组长接受任务 巡视检查 发现问题 不合格 数据处理、成图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