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投资管理}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0839754 上传时间:2020-08-02 格式:PPTX 页数:40 大小:63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投资管理}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财务管理投资管理}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财务管理投资管理}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财务管理投资管理}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财务管理投资管理}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投资管理}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投资管理}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章,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 (FDI 与 IT),本章要点,一、国际直接投资发展概况 二、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相互关系的 理论溯源 三、国际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分析 四、中国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互动关系 的实践分析 五、中国的对外投资(“走出去”战略),海尔国际化,2012年2月15日,海尔向曾经的家电“王者”日本,迈出了最务实的一步:海尔亚洲总部和研发中心落户日本,同时在东京宣布正式推出新品牌AQUA及系列产品。这是继去年并购日本三洋电机白电业务之后,海尔集团在其全球化进程中再次迈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一步。对海尔来说,在日本设立亚洲总部和研发中心,可以借鉴日本家电产业的模式,吸收并利用

2、技术、人才和营销优势。,在欧洲消费者心目中,海尔就是中国家电业的代名词,因为海尔在欧洲的知名度不断提升。 “海尔已经开始征服欧洲市场”。法国国家电视台经济频道BFM business发表的海尔:家电产业无可争议的王者文章指出,中国家电品牌已经连续三年夺得世界第一,并进一步扩大了其家电品牌的领先优势,而这种优势已经拓展到包括冰箱、洗衣机、冷柜、酒柜等在内的全线白电品类。,1999年4月30日,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中部的一个人口为8000人的小镇坎姆登(Camden)的一片空地上,鲜艳的五星红旗和蓝色的海尔旗迎风招展,由海尔集团投资3000万美元,占地44.5万平方米的生产中心举行了奠基仪式,中国驻

3、美大使李肇星主持了剪彩仪式。这是中国企业在美国最大的一笔投资,标志着海尔国际化战略迈出重要的一步。一年以后,第一台带有“美国制造”标签的海尔冰箱成功出产,开始了中国企业在美国本土制造冰箱的历史,海尔成为中国第一家在美国制造和销售产品的公司。,2001年海尔集团耗资500万美元在意大利并购了当地一家工厂,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地理位置优越,周围聚集了世界著名的家电制造厂商,如惠而浦、扎努西、欧成盛等,海尔又开始了中国在欧洲大陆生产家电的历史,再一次展现了海尔争创世界名牌的决心。,伴随着海尔兄弟在一个又一个国家的登陆,来自中国美丽海滨城市青岛的海尔集团吸引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目光和赞誉。1999年1

4、2月7日,英国金融时报公布了“全球30位最具声望的企业家排名”,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位居第26位。2000年2月,在法国巴黎举行的CONFORTEC家电展上,海尔品牌被世界三大信息公司之一的欧洲GFK公司列入欧洲名牌行列。据福布斯杂志资料表明,海尔在全球白色家电业竞争力居世界第六位;据2001年欧洲Euromonitor统计公布的全球冰箱品牌排名,海尔雄踞第二,而全球洗衣机品牌排名,海尔则雄踞第三。,海尔的国际化历程海尔集团由员工600多人、亏损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到今天拥有员工超过7万人,全球61个贸易公司,10个设计研发中心,24个海外制造基地,21个工业园,143330个销售网点,产品

5、远销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化企业。海尔美洲、海尔欧洲、海尔南亚、海尔中东非、海尔亚太、海尔东盟这六大海外“三位一体”中心架构基本完成,已经实现了全球化布局。,1984年至1991年,名牌战略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主要致力于增强质量意识,提升核心竞争力。海尔用了7年时间专心致志做好冰箱一个产品,1988年摘取中国冰箱行业历史上第一枚质量金牌,名牌战略初步成功。通过做冰箱积累了整套管理经验,形成了“OEC”管理模式,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培养了一批专门人才,为以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1992年至1998年,多元化阶段。这一阶段企业从整体上增强核心竞争力,在名牌战略成功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战略创新

6、和转移。按“东方亮了再亮西方”的战略指导思想,发挥海尔文化的优势,以吃“休克鱼”的方式进行多元化的扩张,由一个名牌产品发展成为全部系列家电名牌产品群,增强了企业的整体实力,最终成长为中国家电第一品牌。,第三阶段是1998年开始进行国际化战略的阶段。在国内家电行业尚处于一片混战状态时,海尔领导人张瑞敏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国际化的战略,即“走出国门,与狼共舞”。这个阶段企业旨在增强国际化的核心竞争力,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海尔产品、品牌和企业文化的扩张,以冲击世界500强和创世界化的海尔品牌为目标。,国际化的目标张瑞敏1997年3月在上海出席国际商会大会时说:“海尔一直注重于国际化的思维,当地化的行动,企业

7、的发展一定要把全球作为市场。”他站在宏观的层次上把世界经济格局分为十大经济协作区,由此确定了“三分天下”的市场全球化战略布局,即“三个1/3”的构想:国内生产国内销售1/3,国内生产国外销售1/3,国外生产国外销售1/3。用形象化的语言来描述,国际化的海尔是世界各地本土化海尔的集成,即由中国海尔、美国海尔、中东海尔、欧洲海尔等组成世界的海尔,其最终目标是要创世界名牌。,海尔在全球主要经济区域搭建了有竞争力的贸易网络、设计网络、制造网络和营销网络,铸起了国际化企业发展的框架。在高科技发展网络方面,除了原有的与国内25所院校的120名教授建立的技术和信息网络外,海尔还建立了许多有独立经营能力的开发

8、公司,包括与中国科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科研院校的合作。海尔还成立了自己的中央研究院,该院拥有相关行业最优秀的科研人才和世界领先水平的实验室。同时在国外建立了10个信息站,6个设计中心,分布在美国硅谷、日本东京、法国里昂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了整合全球技术资源,海尔与西门子、爱立信等国际跨国大公司建立技术联盟,实现资源共享,这使得海尔可以更快更好地进入基础技术和核心技术领域。,目前海尔在海外营销的网络包括一般客户、海尔经销商、合作伙伴三种。海尔产品已经成功进入19家世界大型连锁集团,在海外拥有经销商62家,营销网点9.6万个,售后网点1.9万个。海尔国际化的销售网络已经初步形成

9、。 海尔产品已进入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且在很多地方成为当地的主流品牌。海尔产品的质量和信誉已经征服了世界上最为挑剔的消费者,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美誉。,1、2000年以来全球FDI先抑后扬; 2、跨国购并是FDI流动的主导方式; 3、FDI的流动多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 4、FDI的流动多集中在服务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 5、中国成为FDI的首选地之一。,1 全球国际直接投资发展概况,参考资料:2000年以来全球FDI先抑后扬,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资料,20世纪90年代初期,全球直接投资的流量每年大约在2000亿美元左右,到1995年就上升到3250亿美元,1997年突破4000亿美元大

10、关,1998年达6440亿美元,1999年迅速发展到8650亿美元,2000年更是突破了1万亿美元大关,达1.4万亿美元之巨。但是以后的三年一直处于下滑状况。2001年减少了47%,为8180亿美元,2002年又在上年的基础上又减少17%,达到6790亿美元。2003年,又比2002年下降18%,仅为5600亿美元。进入2004年后,国际直接投资持续三年的下滑趋势终于开始转变, 2005年全球FDI增至8970亿美元,比2004年增加了29,2006年全球国际直接投资将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再增长26,达到11600亿美元。,参考资料:中国成为 FDI 的首选地之一,中国加入WTO之后,流入中国的F

11、DI呈现出新一轮增长趋 势。2001年,也就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当年,中国吸 引外商直接投资比上年增长了近15,达到468亿美元。 2002年,达到了527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了12.5,成为 世界上吸引FDI最多的国家。2002年我国利用外资占世界外 资流入总量的8.1,占发展中国家的32,占亚洲的56% 。 2003年达到1150.70亿美元,2004年增至1534.79 亿美元。2005年外资利用额为1672.12亿美元。 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跨国公司来中国投资势 头愈来愈强劲。据统计,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 公司已经有400多家公司来华投资了。,3 FDI 的贸易效应分析,一、对

12、投资国的效应, FDI 的贸易效应分析,二、对东道国的效应,1.进口替代效应 2.出口创造效应 3.进口引致效应,4 中国FDI与FT相互关系的实证分析,一、我国吸引FDI的特点综述,1.投资规模 2.投资方式 3.投资来源 4.投资行业结构 5.投资地区结构,1997年以来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情况,表2:2006和2007年我国利用外商投资方式,表3:2008年对华投资前十位国家/地区,表4:2008年分行业外商直接投资及其增长速度,表5:截至2010年底我国一些省区FDI规模,讨论:为什么FDI会大量流入中国?,主流观点:(1)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中国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3)对外

13、资提供各种优惠政策;(4)劳动力廉价,且素质不断提升;(5)中国政治稳定,政策保持连续性,投资环境逐步改善。,其他观点:中国大量引进FDI,是由于国内的金融失败。国有企业效率不高但能获得金融支持,民营企业效率虽高但资金匮乏。国企资产良好但经营不良,成为外资收购的理想对象;而民企需要外资提供的发展资金。 (黄亚生:改革时期的外国直接投资),二、我国FDI的贸易效应,(一) FDI 促进了对外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 (二) FDI 优化了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三) FDI 促进了对外贸易方式的多样化 (四) FDI 推动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一) FDI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表6:外商投资企

14、业进出口占全部进出口的比重(%),(二) FDI优化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表7:全国出口商品结构与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商品结构比较(%),(三) FDI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方式的多样化,表8: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情况(%),中国贸易顺差主要来自于加工贸易,改革开放后,中国形成了两个生产和贸易体系,一个是以本土企业为主的一般贸易,另一个是以跨国公司为主的加工贸易。 二者对中国贸易顺差的贡献大不相同。中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于进行涉外加工贸易、参与全球产业链的跨国企业。中国外贸出口200强中,近8成为外资企业。中国本土企业并没有直接参与全球产业链,其贸易是逆差。,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对人民币升值的

15、反应不同,很多出口型跨国公司认为人民币升值对其影响很小。这些跨国公司绝大部分的产品价值链是全球配置。在中国配置的部分主要是使用低成本劳动力和低成本配套,如包装、塑胶、五金等。用人民币支付的本地成本占总成本很小的比例。 人民币升值对本土中、小型企业的影响很大,因为它们不仅没有全球价值链的配置,而且在转型升级方面的努力空间有限。如果人民币连续地大幅度升值可能会超过这些企业的可承受能力。,5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一、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确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五大,2001年“十五计划”,十七大,十七大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 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

16、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2、“走出去”战略的核心内容,国家鼓励各类有条件的国内企业,积极地以不同形式“走出去”,开展战略资源开发和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开拓市场,扩大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带动产品、设备和技术出口,弥补国内资源不足,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同时发展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一)1949-1978年:初步发展阶段 (二)1979-1985年:尝试起步阶段 (三)1986-1991年:逐步扩大阶段 (四)1992-1998年:稳步调整阶段 (五)1999至今:快速发展阶段,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一)投资规模快速增长,但投资比率效率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投资比率效率是一国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比率。2001年,中国吸收外资与对外投资的比率为1:0.04;世界平均水平为1:0.84;发达国家水平为1:1.15;发展中国家为1:0.18。中国吸收外资远远大于对外投资。,(二)投资主体的所有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