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与企业内控讲解材料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0831683 上传时间:2020-08-02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5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司治理与企业内控讲解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公司治理与企业内控讲解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公司治理与企业内控讲解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公司治理与企业内控讲解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公司治理与企业内控讲解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司治理与企业内控讲解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治理与企业内控讲解材料(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8/2,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1,公司治理与企业内控,2020/8/2,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2,吕景胜 法学博士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律师 企业法律顾问 曾为燕化集团、美的集团 、 齐鲁石化集团 、华侨城集团、四通集团、中国机械进出口总公司、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大唐电子信息产业集团、TCL集团、中兴通讯、北京移动通信总公司、北京电信集团等50多家大型企业讲授公司治理与公司法。,2020/8/2,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3,一、企业为何要治理? 风险失控- 企业因忽视风险管理而导致事故频发的现象由来已久。世界上最古老的商业银行巴林银行由于操作风险在1995年2月倒闭;全球

2、第一大能源交易商安然公司因财务问题申请破产,股票价格从每股90美元跌至几美分;2003年3月,长虹因为信用风险损失44亿人民币;2004年12月,中航油因从事石油期权投机造成5.54亿美元的巨额亏损;2007年4月,河北邯郸农业银行发生内部员工盗窃5000万巨款案-,2020/8/2,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5,-从国企当家人到外企CEO 永康化学工业总公司是一家国有企业,应明明曾是这家国有企业的当家人。李传洪是台湾颇有名气的教育家和实业家,选择了永康化学工业总公司,投资300万美元将该企业改制成一家合资企业,这就是后来的浙江鹰鹏化工有限公司,李传洪控股56%。 几年后,他又全额收购了剩余的44%

3、股份,鹰鹏公司成了一家地地道道的外资企业。 李传洪的妹妹李丽娜说:“企业改制时,我们留下了所有员工,也包括应明明。当时我们除了不断注资和更新设备外,企业里其它事务统统交给了应明明,让他担任该公司的总经理。” 鹰鹏公司的业绩开始腾飞,李传洪打通了海外销售渠道,鹰鹏公司的出口业务达到了90%,成为世界上第三家专业生产氟氢铵的高科技化工企业。,2020/8/2,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6,在短短十年间,鹰鹏公司年销售额由原来的2000万元人民币,一跃上升至10亿元人民币。2004年纳税4000多万元,成了永康当地第二纳税大户。 当地很多人非常自然地将鹰鹏公司的腾飞归功于应明明。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他就是

4、鹰鹏公司的主人。然而,应明明毕竟只是一位职业经理人,而不是投资人。 李丽娜说:“我大哥对应明明非常信任,一般来说不过问企业具体事宜,每年也就年终去一次,开个团拜会,发发红包,给大伙鼓鼓劲。” 后来的事实证明,应明明就是充分利用了李传洪对他的信任,架空了董事会。,2020/8/2,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7,-另立公司体外循环 应明明在鹰鹏公司账面上的年薪是18万元,这成了他后来在法庭上一再为自己监守自盗开脱的理由。 后来公安机关查实,应明明通过“体外循环”牟取的私利,数额大得惊人。不断利用亲戚、亲人或朋友的名义成立公司,这些公司都冠以“鹰鹏”或其它相似的头衔名称,外人看都误认为是鹰鹏公司的子公司,

5、实际上都是应明明个人的企业。 应明明一方面以上下业务关系,将鹰鹏公司的一些利润分流到这些子公司,间接攫取好处;另一方面假造各种名义直接侵占鹰鹏公司的资金。 与侵占相比,挪用资金更是家常便饭,随着其个人私欲的膨胀,应明明几乎控制了整个鹰鹏公司,财务部门成了自家钱库,想怎么用就怎么用。,2020/8/2,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8,董事会也是每个月来查一次账,但每次都查不出所以然来,因为账面上根本看不出问题,董事会如果有什么意见,应明明也会拉出李传洪来作挡箭牌。 鹰鹏公司的董事会除了李传洪外,其他基本上都是挂名的,现实状况使得他们不会过多去过问鹰鹏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况。 -另立门户带200员工跳槽 2

6、003年年底,李传洪准备将鹰鹏公司在香港上市,但香港方面对上市企业把关很严,当时他就聘请了会计师对鹰鹏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审核评估,发现了不少问题。 会计师发现,鹰鹏公司的现金流量和账面情况有很大的出入,一些账目明显被人为地转来转去,其中不乏假发票。,2020/8/2,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9,鹰鹏公司上市被暂时搁浅,取而代之的是台籍财务总监入驻鹰鹏公司。 经查,公司的财务之混乱,令李传洪不敢相信。大额资金需要流转时,应明明就召集全体财务人员开会,会前给每人发一万元钱,然后集体讨论也就成了形式,剩下的就是大家画押通过。就这样,大笔大笔的资金被随意挪用和侵占。 台籍财务总监把调查出的问题逐一列出,于

7、是,应明明侵占挪用鹰鹏公司的黑幕被无情地拉开。 应明明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2005年4月向李传洪提出辞呈的同时,一并带走了22名企业高管人员和178名营销、生产等部门的工人。鹰鹏公司几乎瘫痪。 随后,应明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那些原本挂在亲戚亲人名下的企业迅速转到了自己名下,与鹰鹏公司摆开一副竞争架势。,2020/8/2,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10,-CEO沦为阶下囚 罪名: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外、隐匿销毁会计资料罪。 应明明隐瞒董事会,向财务人员虚构用途,将鹰鹏公司的800万元建设工程款“拱手”送给了一个业务上有密切来往的日本籍合作者,为今后自己出来单干而铺平道路,案发前,这名日本籍合

8、作者将这笔资金予以归还,应明明将此款留在了一个秘密账户内。 应明明成立了永康上浦投资有限公司,挂名董事是他的远房亲戚。指使财务人员将鹰鹏公司的700万元资金以“预付工程款”的名义转入亲戚的个人账户,作为注册资金。以虚假的货物交易发票冲抵平账。以其他方式动用了相关公司资金2700万元。,2020/8/2,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11,自己辞职也就算了,按照老板的脾气肯定会放他一马,但这人太狠,当时他几乎抽光了鹰鹏公司所有高管人员,他想致鹰鹏公司于死地。” 该案引起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2006年6月,公安部向浙江省公安厅督办了此案,省公安厅以应明明涉嫌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罪立案侦查。 1

9、0月底,就在应明明被刑事拘留前的一个星期,他发现大势已去,为了销毁证据,他居然把鹰鹏公司小金库的所有账本统统运到一个锅炉房,付之一炬,2020/8/2,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12,公司执行人(董事长)被架空,原因多种 第一,由于没有具体的执行流程文件,所有的签字,都绕过该执行人;或者该执行人经手的所有文件都是虚假的,非实质性的。长此以往,权力被架空; 第二,某一执行人与其他人士勾结在一起,背叛了委派方。公司也开了董事会,但记录被销毁。 第三,体外循环-资金、项目、账户、利润体外循环,销毁财务凭证,集体跳槽,2020/8/2,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13,原因分析- 1 流程制度设计的缺失归咎为“中国

10、人的性格特点”使然。在开始合伙时,你好我好大家好,对很多原则性问题采取避让态度。对很多权力归属、具体流程以及制约机制,都考虑不足。 2 公司设立登记时,代办公司,走捷径,盲目采纳工商局的固定格式“章程文本”,是当前众多中小公司的通病,也是日后造成纷争的诸多原因中颇为重要的一点。 3 很多企业主还停留在对“合伙企业”的认识上。合作时,过分信任并过分授权给对方,但是经营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往往会将公司的钱捞进自己腰包,多做亏损、少做盈利。,2020/8/2,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14,民企管理失控-三株老总自我总结15大失误: 9条与内控有关 1、集权分权没处理好,子公司失控,放权太多

11、子公司滥用权力 2、大企业恐龙症机构臃肿部门林立等级森严层次繁多信息流通不畅程序复杂,公司总部几大体系之间,各中心之间画地为牢互成壁垒各自扩充争权夺利割据分立 3、子公司无效率盲目扩张,盲目投入 4、部分经理骄傲自满腐化堕落,消费过高,不下市场,招聘的员工4个月都不认识,2020/8/2,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15,5、广告费浪费严重,子公司巧立名目向总部套取广告费,吃广告费回扣 6、人员浪费严重,人员急剧膨胀有的公司70%广告费被用作劳务费,电话费、餐费、招待费过度报销 7、决策权过分集中,缺少智囊团 8、财务管理失控,财务人员与经理串通共同作案,货款和欠条掌握在业务主办手中随时携款潜逃,亏总

12、部富个人 9、经理约束机制不健全,事前防范不力,事后惩罚不够,违法违纪行为不能及时发现,审计归省级公司,出现地方保护主义,个别领导徇私枉法纵然冲货行为,2020/8/2,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16,国企决策失控- 三九集团董事长赵新先在2000年决策收购香港昌腾公司股权、进而控股位于深圳龙岗区的梅沙海景高尔夫项目(即三九大龙健康城项目)时,未作评估、未经集团党委讨论、未报上级审批,未进行可行性论证的情况下,超越职权决定或积极推动涉案股权收购协议的签订、履行,致使三九企业集团遭受重大损失,造成了恶劣的影响,2020/8/2,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17,转投资-转移资产稀释母公司股份 关联交易-转移利

13、润 利用母公司无形资产-商标专利商号商誉-同一办公地点 到母公司报销-喝母公司的血,成本摊在母公司 占用母公司资金-壮大自己 把母公司好业务有利润的业务拿走-母公司机会丧失,国企改制中子公司失控,2020/8/2,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18,国企高管权力失控 上市公司万年青-十亿元腐败案 一个原本拥有十几亿元公众募集优质资产的国有控股上市企业江西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在市场行情看好的情形下,竟然连年亏损,这一反常现象引起有关部门注意。累计1.3亿元亏损的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秘密?新成立不久的江西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通过排查群众来信来访,终于查清包括“万年青”原总经理杨石根等在内的6

14、5人涉嫌侵吞、挥霍10多亿元公众资产,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的违法违纪事实。,2020/8/2,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19,一 盲目投资疏于管理资金流失黑洞遍地 “万年青”1997年成功上市后,善于投机的杨石根等人开始以“理财家”自诩,频频出击非主业投资领域。他们先后7次从企业非法斥资1.5亿元用于炒股,至案发时已亏损2174万元。股市“失手”后又以所谓“委托理财”新理念投资证券公司,2003年5月,一次性投资2918万元到大鹏证券公司,结果一年不到全部投资血本无归。1993年至2003年,杨石根等人擅自决策,盲目对非主业进行投资,金额累计4.3亿元,目前绝大多数已难以收回。 投资主业更不可思议。如

15、玉山水泥生产线项目,国内同等规模项目仅需4亿元,而他们的投资额竟高达6亿元,目前这一项目仍欠外债4400万元,企业经营举步维艰。,2020/8/2,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20,“小金库”早被国家明令禁止,但在江西建材集团及控股的“万年青”,竟一次性被“发掘”出55个“小金库”,违规金额1131万元。再看公司大账现金管理,杨石根的司机竟可从企业账上一次提取现金90万元,说是用于买车,但至今9年过去了,钱、车皆无。 在“万年青”附近,一私营业主专门开设了一家水泥粉磨公司,这家私营小厂几乎每天开着大卡车到公司生产车间拉运“散落”在炉前的大量熟料(即水泥),每次空车进场,满载而归。国有财产就这样以大厂养

16、小厂的方式,源源不断地流入私人腰包。,2020/8/2,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21,二 权力失控肆意挥霍个人生活极度腐化 企的“管理费”连年增加,到2004年已高达5531.6万元,占当年销售额的9。数以千万元的“管理费”大都转化为其个人消费基金。包养情妇,直到案发前一两个月,他在公司报销的机票就达4万多元。 杨石根嗜酒成瘾,而且只喝专供北京市场的“京酒”。为满足其“嗜好”,公司竟派专人从北京拉回整整一火车皮的“京酒”,存放在公司总部和各生产基地,供其享用。事后,这笔巨额的“专供酒”款进入了企业生产成本。凭借国企“一把手”的权力,杨石根等人疯狂进行权钱交易。,任职期间,共受贿110万元,收受礼金60余万元,滥发和私分国有资产143万元。,2020/8/2,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22,三 比贪欲更可怕的是企业制度和监管失灵 触目惊心的江西“建材案”,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