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培训}高职国商会计营销师资培训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0820436 上传时间:2020-08-02 格式:PPTX 页数:63 大小:2.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营销培训}高职国商会计营销师资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营销培训}高职国商会计营销师资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营销培训}高职国商会计营销师资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营销培训}高职国商会计营销师资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营销培训}高职国商会计营销师资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营销培训}高职国商会计营销师资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销培训}高职国商会计营销师资培训(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课程标准设计与实施的分析研究,王 芬 2013.07.16.,国际商务、国际贸易类专业供求比例失调也很严重。 目前全国本专科院校在这一大类的招生每年规模在 12万人,外加商务英语专业每年招生约6万人,培养 目标也瞄准“国际商务”。因此,即便不统计中职教育 培养的同类毕业生,每年这一类大学生的培养规模 就达到18万人。但行业统计却表明,目前我国从 事与国际商务、贸易相关的专业人员总计约10万 人左右。,请关注一下有关国际商务专业的信息,2012年大学毕业生“红黄绿牌”本科专业红牌专业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动画、法学、生物技

2、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请关注一下有关市场营销专业的信息,是否了解企业对高职国商、营销专业的学生有什么要求?,面对企业日益提高的要求如何进行专业课程的改革?,是否清楚国家中长期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规划中对 “中职与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要求,您是否了解过、思考过,是否了解过国家教育部对高职课程改革的要求?,这是我们一线教师面临的问题,这是我们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终点,这是我们进行课程改革的指导,这是我们课程改革 更高层次的理念和境界,5,实施问题,1,思路问题,2,3,5,理念问题,为什么要进行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研究,怎样设计中高职教育有效衔

3、接,实施过程中的几个难题的解决策略,6,一、理念问题,1、问题的提出,“当前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课程与教材体系,教学与考试评价等方面仍然存在脱节、断层或重复现象,职业教育整体吸引力不强,与加强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 摘自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 意见2011年8月30日 教职成20119号,存在问题,学生方面:学习动力不足,基于专业或职业经营学业的意 识弱,“泡”课堂“混”学分现象突出; 教师方面:“双师素质”的含金量普遍偏低,教学方法陈 旧,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 管理方面:以考代管、以分数论水平、重招生轻就业

4、等仍 然盛行。,存在问题,一、理念问题,8,对中高职衔接的总体认识: 认为缺乏较好的衔接: 中职教师66.72%; 高职教师71.6%; 管理干部77.5%; 认为这个问题严重的: 高职教师100%;中职95%;,一、理念问题,回收调研卷:教师609份、学生296份; 调研的内容: 对中高职衔接的总体认识; 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 课程内容;教学方法; 职业资格证书;师资;,调研 案例,9,一、理念问题,中高职培养目标定位: 没有区别和区别不明显:62.5% ; 中高职课程体系结构: 没有区别和区别不明显:63.6%; 中高职专业课程内容: 没有区别和区别不明显、重复多:80%; 中高职在组

5、织考职业资格证书: 没有区别和区别不明显:52.14%;,10,问题1 课程体系的界限模糊(课程设置、名称),中 高 职 均 开 设 的 专 业 课 程,一、理念问题,国际商务专业,11,一、理念问题,中高职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存在的问题: 界限不明,层次不清的状况; 基本的主干课程中高职都开,在名称上没有差异; 同样名称的主干课程,内容上中职比高职程度略 浅,课时数略多; 从课程设置看,中职偏重技能,高职略偏重理论;,问题1 课程体系界限模糊(课程设置、名称),12,问题2 课程内容雷同(包括主要核心课程),一、理念问题,国际贸易实务 商品的描述、贸易术语、 运输方式、运输保险、 贸易支付、商检

6、、索赔、 不可抗力、仲裁、交易 磋商、签订合同、出口 履行、进口履行等,单证制作 制单要求、进出口程序、 托运单据、出口结汇单 据、进口贸易单据、进 出口单据流转操作等,国际商务专业,孤立、单独、就事论事的教学内容,与企事业单位的实际岗位业务以及职业能力(职业标准)有很大距离;,13,问题3 使用教材重复,一、理念问题,前几年中职使用的教材与高职的大致相同; 2010年前后中职开始使用针对中职学生特点编写的 教材,在难度上有一定降低,但是内容体系上与高 职的区别不大;,14,问题4 实习实训类似,一、理念问题,多数中高职国商专业 实习实训课程类似: 单证制作实训; 货代综合实训; 口岸物流综合

7、实训; 报关报检综合实训;,内容: 以走流程为主; 很少讲业务的处理 方法、思路;,原因: 实训软件类似;,问题: 与实际岗位的业务有距离; 不懂岗位之间的联系合作; 没有针对具体问题的处理能力;,15,问题5 职业资格证书一起考,一、理念问题,国际商务单证员、国际商务跟单员、 国际货运代理员、报关员、报检员; 从中专学生到研究生一起考!,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6年重新颁布了 营销师国家职业标准; 分为:营销员/五级、高级营销员/四级、 助理营销师/三级、营销师/二级、 高级营销师/一级 还有:各类行业协会主持的营销员、高级营销员、 营销经理等;,结果: 造成中高职教育严重 脱节、断层、重复

8、等现 象,学生厌学、家长抱 怨、与企业的要求不 匹配现状,原因: 与不同层次院校 在办学和人才培养上的 目标雷同、内容雷同有 不可分割的关系。,同是职业教育,高职与中职如何区分目标定位? 又如何衔接协调发展?,?,一、理念问题,2009年,上海商贸职教集团组织了二十几所中高职院校的一百多位资深教师以及行业企业的专家进行了八个商贸专业的中高职教学有效衔接的课程标准研究。 该项目获上海市第十届教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17,一、理念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改发展的战略主题是: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核心是解决好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重点是提高 学

9、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 进思路是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2、中高职教育衔接课程标准建设的指导思想,18,一、理念问题,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 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 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 育体系。,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9,一、理念问题,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 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 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 度,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 衔接。 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

10、,一、理念问题,一、理念问题,认清职业教育的 办学方向,把握职业教育的属性,1,2,构建职业教育的体系,3,高 职,本 科 及 以 上,成人教育(终身教育),中 职,一、理念问题,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应该 在中高职协调发展的现 代职教体系下、职业教 育一体化设计的基础上 进行; 在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 的基础上进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 职,本 科 及 以 上,中 职,成人教育(终身教育),如何 一体化设计,一、理念问题,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绩效要让人民满意,为谁服务,这是职业院校办学定位的大问题。 就地方的职业教育而言,鲜明的职

11、业定向与区域的 产业行业密切相关; 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是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一、理念问题,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应该时刻注意本地区 经济发展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专业方 向,为经济转型培养合适的人才。,本地区十二五规划 经济发展的重点、 产业结构转型的重点 是什么?,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 有哪些行业? 高职院校各专业培养的 人才能否服务于本地区的 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一、理念问题,为贯彻中长期规划,2011年教育部出台的几个文件精神,一、理念问题,26,一、理念问题,坚持就业导向, 明确人才培养规格、 梯次和结构;,在各自层面上办出特色、提高质量!,27,一、理念问题,要围绕中等和高等职

12、业教育接续专业的人才培养 目标,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 明确各自的教学重点,制定课程标准,调整课程 结构与内容,完善教学管理与评价,推进专业课 程体系和教材的有机衔接。,中高职协调发展要求,28,一、理念问题,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 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推 进产教结合,实行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促进五个对接。,职业教育的特色,职教办学方针:高职教育坚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 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 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推进“校社联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 人才培养方案:坚持实施“理实一体、学训并重、双师教学”; 专业教学内容:坚持

13、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对接; 专业教学模式:坚持开展“做中学、做中教、顶岗实习”; 管理体制机制:坚持完善“内外协同、双向评价、 质量监控”;,体现职业教育特色,一、理念问题,中高职教育如何 实现协调发展,二、思路问题,31,围绕 中等 和 高等 职业 教育 接续 专业 设计 有效 衔接 课标,专业培养目标的衔接: 课程体系结构的衔接: 核心课程内涵的衔接: 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 实践教学环节的衔接:,1、中高职有效衔接课程标准设计的内涵,二、思路问题,以商贸类专业为例,这是全国第一批中高职衔接的商贸类专业教学标准; 开发的依据也是职业能力;,这是全国第一批具有国际水准、中国特色的中高职一体化设计

14、的专业教学标准; 开发的依据参照了国际水平的职业能力。,二、思路问题,这是全国第一批中职专业的教学标准; 也是第一次强调依据职业能力开发的课程标准;,专业课程标准开发的依据,二、思路问题,这是课程标准的 关键内容,注意层次 区别,注意:模块之间、 课程之间的科学性、 合理性、协调性,34,国际商务专业相对应的职业岗位群,二、思路问题,市场营销专业相对应的职业岗位群,35,二、思路问题,职业 能力 分解,36,二、思路问题,37,二、思路问题,38,核心职业技能和操作,+,完成岗位各个环节基本工作任务,二、思路问题,处理业务时 通用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核心专业理论和实务知识 核心职业技能和操作技

15、能 是融合在一体的 职业能力,二、思路问题,40,1)该专业中高职的培养目标是否合适,是否衔接; (总纲、目标) 2)该专业中高职的课程结构设置是否合理, 3)该专业核心课程的内容是否合适,能否衔接; (重点、难点) 4)该专业中高职的考证要求是否合适,与企业的岗位 要求是否匹配,能否衔接; 5)该专业中高职的实习实训是否合适,难易度是否恰 当,能否衔接;,二、思路问题,2、设计中高职有效衔接课标要解决的问题,41,二、思路问题,1)培养目标的衔接,发挥基础性作用的 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的 高端技能型人才,42,二、思路问题,2)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43,2)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课程体

16、系 的衔接,原则,中高职的 培养目标,中职课程结构,高职课程结构,二、思路问题,发挥引领作用的 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的 技能型人才,44,二、思路问题,3)中高职课程内容的衔接,以能力为核心 以职业资格标准为纽带,性质,层次,3)中高职课程内容的衔接,45,二、思路问题,高职:在中职的基础上 1.单独进行各主要环节业务的常规处理(全部术语、支付方式扩展加深、海陆空运输方式、报关报检保险的业务要求、商品的质、量、包装要求); 2.各类纠纷的常规处理(违约、不可抗力、仲裁);,中职: 1.了解整个业务流程; 2.流程中主要环节的业务要点(商品的描述、我国进出口常用六种术语、支付方式以信用证为主、运输以海运以集装箱为主、报关报检保险基本内容); 3.完成主要环节业务的操作要求;,46,3)中高职课程内容的衔接,二、思路问题,3)中高职课程内容的衔接,职业能力如何 融入专业课程,二、思路问题,关键,设计,48,二、思路问题,4)中高职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