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2020年8月整理).pdf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40815793 上传时间:2020-08-0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616.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2020年8月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2020年8月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2020年8月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2020年8月整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2020年8月整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2020年8月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2020年8月整理).pdf(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 1 - 保定市物探中心学校第二分校保定市物探中心学校第二分校 XXXXXXXX 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注意:请答在答题纸上,考试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一、积累与运用(积累与运用(31 分)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绯 红(fi) 不逊 (xn) 解剖 (po) 抑 扬顿挫(y) B.摹 画(m) 侮 辱(w) 发愣 (lng) 深恶 痛疾(w) C.禁锢 (g) 犀 利(x) 闪烁 (shu) 广袤 无垠(mo) D.彷 徨(png) 鞭挞 (t) 胆怯 (qi) 长吁 短叹(y) 2、下列

2、词语中词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翻来复去 器宇轩昂 鹤立鸡群 忧郁消沉 B. 成群结队 花团锦簇 文质彬彬 困惑不解 C. 正襟危坐 诚惶诚恐 粗制烂造 藏污纳垢 D. 不可名状 美不胜收 微不足道 暗然失色 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 决不允许马虎从 事,敷衍塞责,玩忽职守 。 B. 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无独有偶 ,王新也获得了优秀。 C. 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 ,笑容满面。 D. 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 ,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 叹不已。 4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 分) A.由于他长期住在城市里,再加上父母的溺爱,养成了爱虚荣、怕艰苦。 B.认真复习是我们能否在期中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的保证。 C.这朴素的话语多么深刻的蕴含着人生哲理啊! D. 在老师的教育下 ,我明白自己错了。 5、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这是一片冲淘过的秋天, 这是一条栉沐过的山谷, 这是一处返璞归真的休闲去处。 你要住在溪边, _; 你要住在崖下, _; 你要住在林间, _; 你要住在村头,_这就是休闲山庄了。 可听月下虫鸣夜鸟梦 可观石上生云 可看水中腾雾 田园牧歌就不再是画上的风景。 A. B. C. D. 6

4、、对下面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酬”字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B “暂凭杯酒长精神”写作者有些消极低沉,只有喝了一杯酒后才会稍微振 作起来。 C诗人在首联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为全诗定下了愤激的基调。 D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作者怀 念被贬受害的朋友,回乡恍如隔世的感慨。 阅读与朱元思书 ,完成阅读与朱元思书 ,完成 7 7、8 8 题题 风烟

5、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 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 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 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 2 - 见日。 7、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有时见 日 千丈见 底 B.林寒 涧肃 皆生寒 树 C.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D. 负势竞上 横柯上 蔽 8、对文章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本

6、文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和鄙弃名利的思想,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B.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水色,水清,水急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山 高、树多、景美的特征。 C. 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景, 动景和静景相结合, 描绘出了一幅生 动的画面。 D.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是全文的写景总括,抒发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 之情。 9、请为给出的上联补写一个恰当的下联。 (2 分) 上联: 规规矩矩写字 10、文学名著阅读考查(4 分) (1)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 19 世纪_(国别)著名的科幻小说和冒险小 说作家_(姓名)。(2 分) (2)把下列情节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起来(只排序号) 。 (

7、2 分) 同鲨鱼搏斗 遭遇土人围攻 章鱼袭击 11、古诗文默写、运用(每空 1 分,共 9 分) (1)每有会意, 。(五柳先生传) (2)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马说) (3) ,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 (4)但愿人长久,_。(水调歌头) (5)伤心秦汉经行处,_。(山坡羊潼关怀古) (6)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仍有不少科学家甘于清贫,致力于科学研究,他们 的这种精神,真可用五柳先生传中的“ , ”来形容。 (7)文天祥被俘后以 “ , ” 直抒胸臆, 表达其崇高的生死观。 二、二、文言文言文阅读(文阅读(16 分)分)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

8、肤皲裂 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 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 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于树阴。少时,且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 之物。久未果,遂讼于官。惠遣争者出,顾州纲纪曰: “以此羊皮可拷知主 乎?” 群下咸无应者。 惠令人置羊皮席上, 以杖击之, 见少盐屑, 曰: “得其实矣。 ” 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注:藉背:藉是坐卧之用,背是垫背之用。意思是经常使用之物

9、。惠:李惠,北魏太武 帝时任雍州刺史。州纲纪:州府的主簿。 12、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不同于 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 (2 分) A足肤皲裂而而 不知 B执策而而 临之 C学而而 不思则罔 D出淤泥而而 不染 13、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 的一组是( ) (2 分) A 烨然若若 神人 B 腰腰 白玉之环 判若若 两人 腰腰 缠万贯 C 右备容臭臭 D 主人日再再 食 臭臭 气相投 再再 接再厉 14、下列加点“负”与“人有负盐负薪者”的“负”意思不相同 的一项是( ) (2 分) A负 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B.至于负 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 3 - C负 势竞

10、上,互相轩邈 D.命夸娥氏二子负 二山 15、下列表述中,不符合 (甲)文意的一项是( ) (2 分) A “略无慕艳意” 、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表现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一心 向学的精神。 B描写富家子弟的豪华,是为了突出对自己穷酸生活的遗憾。 C作者以“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D文段内容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精神上的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 困。 16、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 分)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顾州纲纪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 17、(乙)文的故事给了我们哪两点启示?(4 分) 三、现代文阅读(三、现代文阅读(13 分)分) 绝 唱 我每年都要到

11、圆明园去。 虽然圆明园一直有荷花池, 可我到圆明园看荷花, 却既不在三四月间去看它的绿叶,也不在五六月间去看它的红花,我只愿在每年 的初冬季节去。 诚然,荷花绿叶的美是无可比拟的。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 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这是这一塘荷 花最美的时候吗? “接天莲叶无穷碧” 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吟咏过。 我曾经以为, 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却觉得,也许一切并非如此。 诚然,荷花的红、荷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它粉粉的、淡淡的、雅雅的, 仿佛永远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不管在明亮的阳光下或是在轻风细雨中,它亭亭亭亭 于 岸畔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

12、的艳影,都会使人心醉神迷。这是这一塘荷花 最美的时候吗?“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人们总是不绝于口。我也曾经认为, 满塘红艳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认为了。 那是十多年前的十一月,我独自一人到圆明园,想去寻找那里的残秋。可 是当我徜徉于既找不到一片绿叶也找不到一朵红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时,无意之 间,却被蓦然呈现在面前的另一种景色震撼了:在映满圆明园断石残柱的倒影中 间,是一池残荷有的枯梗还高高地耸立着,有的则已折断在水中;有的叶子 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擎;那些曾是翠绿色或者 金黄色的莲蓬,有的虽然已变成黑色,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 堆地

13、倒伏在水中,却依然守着它自己的根。看到这些景象,我顿时感到自己走进 了一个荷花的神奇世界。 “留得残荷听雨声”吗?不,我感到这满池的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 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你从中可以发现一 种美,那种不是红红绿绿的俗美,而是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充满自信和孤傲 的凄美。 它是满池桔梗残叶, 它不再以绿叶去使人清心, 也不再以红花去使人陶醉, 但它却表达了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它和圆明园留给人们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 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因此,我想,这满塘 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它是远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尽凄风苦雨

14、 的绝唱。何况,隆冬过后,它那散落满地的莲子,又会吐出新芽,用它青青的绿 意,覆盖着这片古老的荷池呢! 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 ,还是“风雨声中听残荷”吧!去听它的精神,去 听它的力量! 18、联系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 分) 亭亭: 19、第段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写了残荷的 ,第段运用了 的表 达方式(有几种写几种) ,赞美了残荷的精神。 (2 分) 20、按照要求品读、赏析下面的句子。(4 分) 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 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擎。 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 21、作者在写残荷时多次提到圆明园的断墙残柱,这两者有何相似之处? (2 分) 22、根据文章内容,分析本文题目“绝唱”的含义。(3 分) 四、作文四、作文(40 分分) 自信原本就是一种美丽!无论是相貌平平还是帅气美丽,无论是贫穷还是富 有,无论是逆境还是顺境只要昂起头来,就会使你变得美丽!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以“昂起头来真美”为题,写一篇文章。文 体不限,不少于 600 字。 保定市物探中心学校第二分校保定市物探中心学校第二分校 XXXXXXXX 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答题纸 班级班级 姓名姓名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