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 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定稿)讲义教材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0794136 上传时间:2020-08-01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 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定稿)讲义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第十一 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定稿)讲义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第十一 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定稿)讲义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第十一 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定稿)讲义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第十一 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定稿)讲义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 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定稿)讲义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 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定稿)讲义教材(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 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供求理论,厂商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产品市场理论(交换),消费者理论(效用论),不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要素市场理论(分配),需求方面,供给方面,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现实生活中,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不可能实现,市场机制并不能使资源达到最优配置,此即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的几种情况: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等。,8,但是,上述帕累托最优状态下,由于生产者的利润有所减少,消费者剩余有所增加,即以生产者放弃利益为代价,消费者获取利益,因此,只有在生产者和

2、消费者达成某种协议来分享增加的消费者剩余,这种最优状态才能实现。然而,现实中很难达成这种协议。所以整个经济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低效率。 这些分析同样适用于垄断竞争或寡头市场。,垄断与效率损失,社会福利损失,H,I,J,消费者剩余=-A-B,生产者剩余=A-C,社会剩余=-B-C,二、寻租理论,纯损:图8-1中三角形abc部分,消费者没得到,生产者也没得到,是经济损失。 寻租活动:为了获得或维持垄断地位而得到垄断利润(亦即垄断租金)而进行的活动。 寻租活动的经济损失的大小,以不超过垄断地位带来的好处为上限,否则,没人去干。 但是,寻租者不止一个,他们之间会有竞争,造成总的经济损失会很大。,三、对

3、垄断的公共管制,垄断造成低效率,政府有必要出面干预。 图8-2,8,如果政府目标是效率,就将价格定在PC=MC上,实现帕累托最优。 如果政府的目标是公平,就将价格定在PZ=AC=AR上,厂商经济利润为零。,四、反托拉斯,垄断联盟的几种形式:卡特尔、辛迪加、康采恩、托拉斯等。 反托拉斯即反垄断。 美国等西方国家都制定了反托拉斯法,目的在于限制大企业之间形成协议垄断市场,进行歧视或不正当竞争。 著名的反垄断法案有谢尔曼法和克来顿法。,第二节 外部影响,经济行为主体并不是孤立的,他们之间的行为往往会相互影响,即存在外部性。 外部经济:某人在某项活动中得到的个人利益小于给社会带来的利益。 外部不经济:

4、某人在某项活动中付出的私人成本小于该活动造成的社会成本。 生产存在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 消费也存在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二、外部影响和资源配置失当,完全竞争经济中,一旦考虑外部影响,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就会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 外部经济时,VPVS,若VP CP VS,则这个人不干,尽管对社会有利。 外部不经济时,CP CS, 若CP VP CS,则这个 干,社会资源达不到帕累托最优。,在完全竞争经济中,每个人都从个人利益最大化出发,不顾外部影响,有利就干,无利不干,导致整个经济达不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图8-4,8,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时,社会成本高于私人成本,造成产量过多。,三、有关外部影响的

5、政策,纠正外部影响造成的资源配置失当,可采取的政策: 1、税收和津贴 2、企业合并,减少外部性,外部问题内部化。蜜蜂和果树的例子,如果果园主人和蜜蜂的主人是同一个人,那么,外部影响就被内部化(internalized)了。不过,果园要足够大,免得蜜蜂飞出造成外部影响。 3、明晰产权。,四、科斯定理,科斯定理:只要产权明确,交易成本为零或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产权归谁,市场均衡的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例子:工厂污染治理,宿舍吸烟,楼上楼下晒衣服,噪声污染,等。 科斯定理成立的条件是交易成本为零或很小。它引发人们去关注交易成本。,科斯定理 假设交易成本为零,只要明确界定产权,市场将保证资源配置的效率,

6、且资源配置与产权的初始界定无关。 科斯( Coase ) 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提出交易成本的概念,推动企业理论的发展,理论链接,科斯定理经典案例,假定一个工厂周围有5户居民户,工厂的烟囱排放的烟尘因为使居民户晒在户外的衣物受到污染而使每户损失75美元,5户居民总共损失375美元。解决此问题的办法有三种: 一是在工厂的烟囱上安装一个防尘罩,费用为150美元; 二是每户有一台除尘机,除尘机价格为50元,总费用是250美元; 第三种是每户居民户有75美元的损失补偿。补偿方是工厂或者是居民户自身。假定5户居民户之间,以及居民户与工厂之间达到某种约定的成本为零,即交易成本为零,在这种情况下:如

7、果法律规定工厂享有排污权(这就是一种产权规定),那么,居民户会选择每户出资30美元去共同购买一个防尘罩安装在工厂的烟囱上,因为相对于每户拿出50元钱买除尘机,或者自认了75美元的损失来说,这是一种最经济的办法。如果法律规定居民户享有清洁权(这也是一种产权规定),那么,工厂也会选择出资150美元购买一个防尘罩安装在工厂的烟囱上,因为相对于出资250美元给每户居民户配备一个除尘机,或者拿出375美元给每户居民户赔偿75美元的损失,购买防尘罩也是最经济的办法。因此,在交易成本为零时,无论法律是规定工厂享有排污权,还是相反的规定即居民户享有清洁权,最后解决烟尘污染衣物导致375美元损失的成本都是最低的

8、,即150美元,这样的解决办法效率最高。,第三节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私人物品:随着消费量增加而数量减少的物品。特点:一是竞争性,即一个人消费了,别人就不能消费;二是排他性,付费才能消费。 公共物品:不具备消费竞争性的物品,即不因有人消费而使别人不能消费。如:国防设施、道路、广播、电视等。 纯公共物品:同时不具备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物品。如国防设施。 非纯公共物品:不具竞争性但有排他性的物品。,非排他性 无法用收费或其他办法排除个别人的使用 国防 良好的生态环境,非竞争性 非竞争性的意思是,多一个人使用这种的边际成本为零,既不增加生产生产成本,也不给其他人带来不变。 不拥挤的桥梁就是这种东西,因为

9、多一个人通过既不影响桥梁的牢固,也不影响别人通行。,2.搭便车问题与政府供给的必要性,搭便车Free Rider 某人不进行购买而消费某种物品。 私人物品不存在搭便车问题,但公共物品则会存在搭便车问题。所以,市场机制不可能自发产生公共物品的供给 由于存在搭便车问题,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供给。政府通过征税的办法解决对公共物品只消费不购买的搭便车问题。但也可能导致一部分人对公共物品只购买而不消费。,二、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私人物品的需求曲线是每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市场供求达到均衡时,每个消费者的边际利益等于边际成本。 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的垂直加总。供求均衡时

10、,所有消费者的边际利益之和与边际成本相等。 图8-5,8,三、市场失灵,公共物品需求曲线的虚假性:消费者通常不知道自己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价格,即使知道也不会如实说出来,为了免费搭车。 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不能求出,最优数量难以得到。 用市场供求分析的方法无法解决公共物品的供求问题,市场机制失效。,四、 公共选择理论,1、集体选择:所有的参加者依据一定的规则通过相互协商确定集体行动方案的过程。 2、集体选择的规则:A、一致同意;B、多数规则;C、加权规则;D、否决规则。 3、最优的集体选择规则确定标准: A、成本模型:最低的相互依赖成本(即决策成本与外在成本之和),B、概率模型:力图使集体决策的结果

11、偏离自己意愿的可能性最小。 4、政府官员制度的效率 官员进入途径:选举、任命、考试。 政府效率低下的原因:A、缺乏竞争,垄断服务,成本产出不易评定;B、机构庞大,目标在于职务高低;C、成本昂贵,职务浪费。 改善政府效率的途径是引入竞争机制: A、分散公共部门的权力;B、私人承包部分公共服务;C、某些服务让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竞争;D、允许公民自由迁移,加强地方政府间的竞争。,第四节 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一、信息的不完全性 现实生活中,信息常常是不完全的。 不完全信息的原因:人的认识能力限制;市场经济本身不能产生出完全信息。 市场机制本身可以解决部分不完全信息问题。可由价格这一综合信息沟通供需双

12、方。,劣币驱逐良币”是经济学中一个古老的原理,它说的是铸币流通时代,在银和金同为本位货币的情况下,一国要为金币和银币之间规定价值比率,并按照这一比率无限制地自由买卖金银,金币和银币可以同时流通。由于金和银本身的价值是变动的,这种金属货币本身价值的变动与两者兑换比率相对保持不变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使复本位制无法实现。比如说当金和银的兑换比率是1:15,当银由于银的开采成本降低而最后其价值降低时,人们就按上述比率用银兑换金,将其贮藏,最后使银充斥于货币流通,排斥了金。如果相反即银的价值上升而金的价值降低,人们就会用金按上述比例兑换银,将银贮藏,流通中就只会是金币。这就是说,实际价值较高的

13、“良币”渐渐为人们所贮存离开流通市场,使得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充斥市场。这一现象最早被英国的财政大臣格雷欣(1533-1603)所发现,故称之为“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也称“格雷欣法则”,当事人的信息不对称是“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存在的基础。因为如果交易双方对货币的成色或者真伪都十分了解,劣币持有者就很难将手中的劣币用出去,或者,即使能够用出去也只能按照劣币的“实际”而非“法定”价值与对方进行交易。但事实上,劣质的货币同优质货币一样都具有相同货币效益,即有破损的一块钱和崭新的一块钱购买力是相同的,所以有时这种现象也并非由信息不对称导致,而是自发性的好恶导致,其结果就是劣币逐渐增多,最终良

14、币被淘汰掉。,二、信息不完全与商品市场,逆向选择:消费者的信息不完全时,对商品的需求量可能不随价格下降而增加,而是相反。生产者的信息不完全时,对商品的供给量也可能不随价格上升而增加。 在完全信息时,不论是否考虑产品质量,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和生产者的供给曲线都和以前讲的一样。,经验商品的收益矩阵,盈亏平衡,盈亏平衡,情况更好,情况更差,利润(D+E),情况最差,亏损(D),情况最好,高质量,低质量,支付高价,支付低价,卖主,买主,当买主支付高价时,卖主会选择提供低质量产量(利润(D+E);当买主支付低价时,卖主会选择提供低质量产品(盈亏平衡)。 当卖主提供高质量产品时,买主会选择支付低价(情况最好

15、);当卖主提供低质量产品时,买主仍会选择支付低价(情况更差)。 于是,最终的博弈的均衡点就是右下方的情况:买主支付低价,卖主提供低质量产品,上述的推理过程促使经验产品市场中的理性卖主进行逆向选择。因为卖主可以预期到买主仅支付低价,所以决不会提供高质量产品。 二手车市场;度假点的珠宝店选择出售低质量的珠宝都是逆向选择的典型例子。,逆向选择问题的解决 相互信赖:抵押品支持交易 一般情况下,必须有抵押或契约机制才能促成不规则的非对称信息 抵押品使买主、贷款者或保险人相信,欺骗的成本对于卖主、借款人或被保险人来说,要比提供承诺的产品质量、拖欠债务和说明事实的成本更高,在不完全信息时,消费者不知道哪个质

16、量高或低,可能依靠保修期、生产规模等信息进行决策,这样需求曲线可能不再右下倾斜。 价格质量曲线:图8-3,8,3,右上倾斜,即质升价高;凸向上方,即随着价格上升平均质量上升的速度越来越慢;曲线与横轴的截距大于零,即平均质量先于价格降到零。,价值:由价格和质量一起构成的q/P指标。 价值指标接近平常说的性价比。 一开始价值随价格上升而上升,到一定程度后,价值随价格上升而下降。,三、不完全信息与保险市场,保险是特殊的商品,是保险公司对投保人的一种承诺服务,其价格是保费。 保险市场上,有危险的人才会购买保险,而这些人存在的危险因素不会如实告诉保险公司,尽管有诚实原则的限制。如:车险、寿险、意外伤害险、健康险、责任险等市场。 如果保险价格过低,投保人就多,赔付危险加大,可能亏损;如果价格过高,投保人多为有危险的人,赔付风险加大,可能亏损;只有找到合适的价格才能盈利。,四、不完全信息与劳动市场,劳动力的价格即为工资。 招聘者与应聘者之间信息不对称,招聘者不了解应聘者的能力,应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