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统编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上传人:凝妆 文档编号:140788956 上传时间:2020-08-01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415.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统编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小学统编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小学统编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小学统编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小学统编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统编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统编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一、单元内容总述本单元以“学校生活”为主题,包含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不懂就要问3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习作:猜猜他是谁”和“语文园地”。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习作要求是“体会习作的乐趣”。本单元所选的3篇课文都给人带来新鲜感,教学本单元课文要以读为主,在读中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略读把握大意、运用拟人化的表达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并积累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本单元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第一次出现“篇章页”,故在开启本单元学习之前,应先引导学生对篇章页进行读读、议议、说说,明确本单元的整体要求,

2、形成对本单元学习的整体认识。内容课时内容简说教学要点大青树下的小学2本篇课文通过对一所边疆小学的描写,反映了边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1.认识25个生字和“假、背、圈”3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会写“早晨、穿戴”等34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3.默读课文不懂就要问,能初步了解略读课文的基本学习要求,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说出自己的看法。4.能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并与同学交流,借鉴课文的表达仿说或仿写。花的学校2本篇课文是一首散文诗。诗人以清新流畅的笔触,写出了花儿们的美丽、向上,充满了儿童情趣。不懂就要问1本篇课文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学习时

3、请求先生讲解课文意思的故事,赞扬了孙中山乐于思考、敢于提问的学习态度。口语交际1我的暑假生活1.能选择自己暑假生活中的新鲜事,把内容讲清楚。2.选择别人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讲述,讲的时候可以借助图片或实物。习作2猜猜他是谁1.能选择一两点让你印象深刻的地方,用几句话或一段话介绍自己的同学。2.注意写一段话时开头空两格。语文园地2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1.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知道要主动积累这样的词句。2.能说出“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成语的特点,并积累这样的成语。3.能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准确地读出句子的重音。4.能根据兴趣小组的特点,使用有个性的词语为其取名字。5.朗

4、读、背诵古诗所见。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 大青树下的小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早晨、鲜艳、打扮”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3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初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教学难点体会有新鲜感的词句的表达效果。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

5、“晨、绒”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早晨、鲜艳、打扮”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新课教学( )分钟一、歌曲引入,介绍资料。1.(课件出示1)播放音乐(或视频)爱我中华片段:“五十六个星座, 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 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2.引导交流: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请小朋友说说你找到的有关不同民族的图片,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情况。3.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

6、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4.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其中一所去看一看。(课件出示2)板书课题:1.大青树下的小学。5.请大家读题。谁来说说课题该怎么读?我们再一起把课题读一遍。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大青树下的小学有什么特色呢?让咱们一起走进这所大青树下的小学,去认识一群少数民族的孩子,去感受这所小学的魅力。1.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1)给课文标出自然段。(2)勾画出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读不

7、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2.学生试读。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相机出示每自然段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出示让学生认读。4.(1)(课件出示3、4)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第一组含有会写字,第二组含有会认字): 早晨 绒球花 汉族 鲜艳 服装 打扮 朗读 安静 停 在 粗壮 影子 坪坝 飘扬 摔跤 凤尾竹 洁白 认读形式灵活多样。师生参与评价,重点强调生字“粗、族”为平舌音,“晨、装、绒、摔”为翘舌音;前鼻音“汉、艳、扮”,后鼻音“静、停、扬、凤”等。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学生练读。 (2) 有关民族的词语。(课件出示5) 景颇族 傣族 阿昌族 汉族 德昂

8、族 注意读准“颇、傣、昌、昂”的字音。5.词语我理解 温馨提示:(课件出示6) 理解词语的方法: 1.查字典或词典、联系上下文、从理解重点字入手。 2.有的词语应该理解在文中指什么?3.有的词语不仅要弄清它的意思,还要想一想这个词用在什么场合? (1)小组交流自己理解的词语。(2)猜猜我是谁。根据意思说出对应词语。(课件出示7)指旌旗随风摆动的样子。 ( ) 形容色彩华丽。 ( )山间平整的场地。 ( )边防,边境。 ( )两人徒手较量,以把对手摔倒为胜的竞技运动。( ) 6.生字我会写 (课件出示8:生字田字格课件)晨 绒 球 汉 艳 服 装 扮 读 静 停 粗 影 (1)识记字形 你有什么

9、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装、晨”:“衣、日”是形旁,表义;“壮、辰”是声旁,表音。 加一加:“氵+又=汉”“扌+分=扮”“讠+卖=读”“米+且=粗”“青+争=静”“丰+色=艳”。换一换:“报”把“扌”换成“月”就是“服”。 (2)说说本课每个字,提醒大家写时要注意什么?(课件出示9)写好生字四步走:1.说一说。2.看一看。3.写一写。4.对一对。 说一说:整体结构上要注意什么。上下结构,“晨、装”上窄下宽。“汉、扮、读、停”左右结构,应写得左窄右宽。“艳、服、静、粗”左右结构,应写得左右等宽。看一看:关键笔画的写法。巧记字形:“丰”“色”艳。写一写:老师范写,重点指导“晨、装”

10、,学生练写。“晨”和“装”二字均为上下结构,但要注意整个字不要写得过长,其中“晨”字要注意 “日”和“曰”的区别,“装”字的“壮”要写得扁一些,按正确笔顺规范书写。对一对:再和课本对照一遍,写不好看的地方,下一遍及时改正。 (1)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2)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师小结: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最神奇的文字,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具有集形象、声音和意思三者于一体的特性,掌握了汉字这一特点,能帮助我们更轻松地认读、识写。 7.再次巩固字词:把表示“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的图片和相应的词语连线。(课件出示10)8.同桌相互听读课文,在读中巩固识字。三

11、、再读课文,理清顺序。1.小组合作,逐段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讨论: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2.学习反馈(课件出示11)(填空):课文先写(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再写(上课,下课);最后写(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设计意图:以优美的音乐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使学生感受到了民族大团结的热烈气氛。】【设计意图:先出示自读要求,再引导学生根据要求读课文的教学方法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去自学字词,既锻炼了学生的主动性,又加深了学生对字词的理解。】【设计意图:分步骤引导学生学习会写字,降低学生学习会写字的难度,使学

12、生完全、彻底地掌握会写字书写。】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四、自主品读,自我感悟。是啊,这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大青树下的小学”到底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课堂作业新设计1.看拼音写汉字。 zo chn hn z xin yn f zhun ( ) ( ) ( ) ( ) d bn n jn c zhun ( ) ( ) ( )2.我国有( )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 )个。3.填词练习。 ( )的服装 ( )的小鸟 ( )的国旗 ( )的铜钟【答案】1. 早晨 汉族 鲜艳 服装 打扮 安静 粗壮 2.56 55 3.鲜艳 欢唱 飘扬 古老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2关注有新鲜感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新课教学( )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