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统 计.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40788353 上传时间:2020-08-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时 统 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1课时 统 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1课时 统 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1课时 统 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1课时 统 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课时 统 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时 统 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下册教案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3.统计与概率第1课时 统 计【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进一步认识统计表,掌握整理数据、编制统计表的方法,学会进行简单统计,加深对平均数的认识,体会统计量的特征和使用范围。【教学重难点】重难点:让学生系统掌握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体会统计量的特征和使用范围。能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预测。【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揭示课题提问: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哪些统计知识?为什么要做统计工作?2.引入课题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经常需要对一些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这样就需要进行统计。在进行统计时,又经常要用统计表、统计

2、图,并且常常进行平均数的计算。今天我们开始复习简单的统计,这节课先复习如何设计调查表,并进行调查统计。二、整理归纳收集数据,制作统计表。教师:我们班要和希望小学六(2)班建立“手拉手”班级,你想向“手拉手”的同学介绍哪些情况?学生可能回答:(1)身高、体重(2)姓名、性别(3)兴趣爱好为了清楚记录你的情况,同学们设计了一个个人情况调查表。课件展示:为了帮助和分析全班的数据,同学们又设计了一种统计表。六(2)班学生最喜欢的学科统计表组织学生完善调查表,怎样调查?怎样记录数据?调查中要注意什么问题?组织学生议一议,相互交流。指名学生汇报,再集体评议。组织学生在全班范围内以小组形式展开调查,先由每个

3、小组整理数据,再由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填好统计表。统计图1.你学过几种统计图?分别叫什么统计图?各有什么特征?条形统计图(清楚表示各种数量多少)折线统计图(清楚表示数量的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清楚表示各种数量的占有率)教师:结合刚才的数据例子,议一议什么类型的数据用什么样的统计图表示更合适?组织学生议一议,相互交流。2.教学例4课件出示教材第97页例4。(1)从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小组交流。重点汇报。如:从扇形统计图可以看出,男、女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率;从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男、女生分别喜欢的运动项目的人数;从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同学们对自己的综合表现满意人数的情况变化趋势。(2)还可以

4、通过什么手段收集数据?组织学生议一议,并相互交流。如:问卷调查,查阅资料,实验活动等。(3)做一项调查统计工作的主要步骤是什么?组织学生议一议,并相互交流。指名学生汇报,并集体订正,使学生明确并板书:a.确定调查的主题及需要调查的数据;b.设计调查表或统计表;c.确定调查的方法;d.进行调查,予以记录;e.整理和描述数据;f.根据统计图表分析数据,作出判断和决策。平均数教师:什么是平均数?它有什么用处?组织学生议一议,并相互交流。指名学生汇报,并组织学生集体评议。使学生明确:平均数能直观、简明地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用它可以进行不同数据的比较,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课件展示教材第97页例5两

5、个统计表。提问:从上面的统计表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学生思考后回答小组合作学习。(课件出示思考的问题)a.在上面两组数据中,平均数是多少?b.不用计算,你能发现上面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大小吗?c.用什么统计量表示上面两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小组汇报。第一组数据:平均数是(1.401.4331.4651.49101.52121.5561.583)(1+3+5+10+12+6+3)1.50(m)第二组数据:平均数是(302+334+365+3912+4210+454+483)40=39.6(kg)用什么统计量表示上面两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为什么?组织学生议一议,相互交流。学生汇报:上面数据的一般水平用平均数比较合适。因为它与这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有关系。三、课堂作业教材第96页第3题。教材第98页练习二十一第25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利用身边熟悉的例子复习回顾,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平均数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遥远,要多举实际的例子让学生领悟概念,从不同的角度提供的信息,以及怎样利用好这些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