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第一章 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教版知识精讲.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0784863 上传时间:2020-08-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第一章 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教版知识精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一历史第一章 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教版知识精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一历史第一章 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教版知识精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一历史第一章 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教版知识精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一历史第一章 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教版知识精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第一章 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教版知识精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第一章 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教版知识精讲.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心 爱心 专心 高一历史高一历史第一章第一章 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教版人教版 【本讲教育信息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第一章 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难点:知识的梳理和记忆 第一章 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节 鸦片战争 1. 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和必然性: 中国: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在清朝统治下,已经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危机四伏。 经济落后:资本主义萌芽正在缓慢发展,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 政治腐败:官场腐败

2、、军备废弛、财政困难、阶级矛盾尖锐。 对外:长期实行闭关自守政策,闭目塞听,不了解外部世界和时代的变化, 世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正在迅速崛起,19 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 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法美等国的工业革命也相继发展起来。它们为夺取更多商品销售市 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扩张,资本主义国家必然把扩张矛头指向地大物博和落后的中国。 2. 鸦片战争前,中英正当贸易的内容和状态: 从 18 世纪中期开始,在中国对外贸易国里,英国居首位。英国卖给中国的主要商品是 呢绒、棉布等;中国卖给英国的主要商品是茶叶、生丝、药材等。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3.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为了扭转对华贸

3、易逆差 鸦片走私对中英两国的影响:鸦片大量输入中国,扭转了中英正当贸易的状况,中国 由出超变为入超,中国大量白银被掠走,影响了清朝的财政收入,削弱了军队战斗力,腐 蚀清朝统治机构。 鸦片大量输入中国,英国由入超变为出超,英国资产阶级靠走私鸦片大发横财。 4. 道光帝为什么派林则徐到广东主持禁烟:鸦片输入引起清朝银荒兵弱,为了维护清朝 统治,道光皇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东主持禁烟。 林则徐的禁烟措施:林则徐到达广州后,得到两广总督邓廷桢的支持,迅速整顿海 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后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意义:中国禁烟运动取得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领导 禁烟运动

4、的林则徐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英雄。 5. 鸦片战争的性质:是英国为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市场,以鸦片问题为借口对中国发动的 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 6. 鸦片战争主要过程: 开始的时间和标志:1840 年 6 月,英军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开始。 用心 爱心 专心 扩大的时间和事件:1841 年初,英军扩大侵华战争,侵占了广东香港岛,又攻占了中 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广州、定海、镇海、吴淞) 。 广州附近三元里的人民抗英(近代人民第一次自发反侵略战斗) 。 结束的时间和标志:1842 年 8 月,英舰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求和,鸦片战争结 束。 7. 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原因: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原因

5、: 具体原因:政治上封建落后;经济落后;军备落后;指挥不当,战和不定。 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主义对抗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 第二节 鸦片战争的影响 1. 1842.8,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 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 2100 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 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危害:香港岛被割占,不但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而且使它成为英国侵略中国的 货物转运站和海军基地 巨额赔款不仅是对中国的无耻掠夺,而且开创了侵略者对中国勒索赔款的恶例,加 重人民负担; 五口开放使东南沿海门户洞开,便利了外国

6、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 协定关税,使中国开始丧失了海关自主权,为外国侵略者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提供 了有利条件。 2. 南京条约补充条约的名称、内容、危害: 名称:五口通商章程 、 虎门条约 内容、危害: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外国享受中 国的最惠国待遇,中国无对等权利。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特权为以后 外国侵略者在中国建立租界提供了借口。 3. 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社会性质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政治战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 战后: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

7、权开始遭到严重的破坏。 经济战前: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 战后:西方列强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 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战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战后: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 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的变化: 战前:人民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 战后: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三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

8、1. 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 。 2.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1856 年,英舰袭击广州城,战争爆发。 简单过程及结果:1856 年秋,英舰袭击广州城。 1857 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城,联军在广州成立了联军委员会。 1858 年,美俄两国公使随同英法联军舰队北上,英法联军夺取了大沽炮台,占领天津。 咸丰帝派人同侵略者议和,签订了天津条约 。 1860 年,英法联军再度攻占天津,进逼北京。英法联军洗劫了圆明园,占领北京。 3. 中国近代第一个地方傀儡政权:1857 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城后,在广州成

9、立的联军委 员会,在广州维持了四年的殖民统治。原广东巡抚柏贵是该政权的傀儡。 4. 1858 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以后,俄、美、英、法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 内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牛庄、淡水、汉口、南京等 10 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军 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清政府 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 200 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 200 万两白银。 危害:侵略者进一步影响操纵清政府统治的核心,干涉中国的内政、外交; 外国侵略势力由原来东南沿海一带进一步扩张到北方沿海、长江流域及中国腹地, 侵略更便利,加深了民族危机、社会危机; 内河航运权丢失,便于倾

10、销商品;为外国人不法活动提供护身符。 5. 1860 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内容: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准许华工出国;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 800 万两白银。 危害:天津是北京大门,成为外国侵略势力在北方主要基地并威胁北京安全;领土主 权进一步破坏,英国扩大了香港的势力,为以后租新界作了准备。 6. 近代沙俄侵占我国北方的领土: 时间不平等条约名称割占领土范围割占土地面积 1858 年中俄瑷珲条约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 多万平方公里 1860 年中俄北京条约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 40 万平方

11、公 里 1860 年 1864 年 中俄北京条约 勘分西北界约记 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 万多平方公里 19 世纪 80 年代 中俄改订条约 以及以后五个勘界 议定书 中国西北部7 万多平方公里 7.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用心 爱心 专心 在政治上,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清朝统治者投靠外国侵略者,开始成为它们 的附庸与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在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它们倾销商品,掠夺 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使中国难以抵挡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 第四节 新思想的萌发

12、 1. 新思想萌发的原因:A. 鸦片战争的爆发,民族危机的出现; B. 封建统治危机的日益加深。 代表人物是: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封建士大夫 2.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在广东主持禁烟期间,设立译馆,使广东一时成为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窗口。 当时他组织编译出的各国律例和四洲志 ,直接为抗英斗争服务。 在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积极仿制西方战船,还提出建设一支新式海军的主张,迈 出“师夷长技”的第一步。 3. 魏源海国图志中阐述的新思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利用先进技术武装自 己,抵御外国侵略,使国家走上富强道路。 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对开阔人们的眼

13、界,引导人们 注意世界形势,起了积极作用。 4. 1859 年冬,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 评价: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 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但 是, 资政新篇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 第五节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背景和原因: (1)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支付战争赔款,加紧搜刮人民。统治更加腐败。贪官污吏、 土豪劣绅也乘机勒索百姓。不堪忍受煎熬的劳苦大众纷纷起义。 ) (2)外国资

14、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 (3)自然灾害严重。 (1846 年至 1850 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 陷入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 2. 洪秀全,1843 年创立拜上帝教,目的是:推翻清朝的统治。 3. 洪秀全的宗教理论:原道救世歌 、 原道醒是训 、 原道觉世训等文章。 其特点是:把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思想和中国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把 千百年来农民要求自由平等的理想表达出来,产生了很大的号召力。 4. 太平天国从金田起义到进军南京的经过: 金田起义:1851 年初,洪秀全在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用心 爱心 专心 初建政权:1851

15、年秋,太平天国攻占永安。整顿建制,分封王爵,初建政权。 定都天京:从永安突围后北上,1853 年春占领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 立农民政权,同清朝对峙。 5. 太平天国运动发展高潮的表现: 政治:1853 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军事:1856 年,太平天国完成三大军事行动,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6.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三大军事行动北伐、西征、东征的情况: 北伐西征东征 背景清军在天京附近建立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围困天京 目的推翻清朝统治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断绝清政府的财源,充实力 量 7. 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及评价。 内容:(1)土地分配。目的:废除封建地

16、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 办法: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2)产品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 办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评价:(1)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2)它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 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3)但是,绝对地平均分配土地,以及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规定,违背了社 会发展规律,因此它只能是一种根本无法实施的空想。 第六节 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 1. 1856 年,天京变乱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出现“国中无人”、 “朝中无将”的局面。 2. 洪秀全挽救危局的主要措施:重建领导核心。洪秀全大胆提拔青年将领陈玉成、李秀 成,担任军事指挥,先后封他们为英王、忠王;洪秀全又封族弟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 3. 太平天国的防御战包括哪些著名战役及结果: 1858 年,破江北大营,解除天京北面的威胁。三河镇大捷,全歼湘军精锐部队。 1860 年,破江南大营;向东拓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