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畜牧管理}第二课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0783053 上传时间:2020-08-01 格式:PPTX 页数:40 大小:5.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与畜牧管理}第二课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农业与畜牧管理}第二课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农业与畜牧管理}第二课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农业与畜牧管理}第二课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农业与畜牧管理}第二课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与畜牧管理}第二课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与畜牧管理}第二课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课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夫妻恩爱苦也甜。,一、小农经济的形成,小农经济指以个体家庭为主要单位,农业经营规模不大的一种经济形态。,最本质特征是:家庭经营,生产规模小,一、小农经济的形成,1.条件,(1)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2)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2.时间:,战国时期,3.特点:,(1)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 (2)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3)生产满足家庭基本生活需要的产品,自给自足,4.性质:,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5.地位和作用:,始终占据推动者,6.评价:,一、小农经济的形成,1.条件:,2.时间:,3.特点

2、:,4.性质:,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5.地位和作用:,始终占据推动者,6.评价:,(1)积极性: (2)局限性:,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力量薄弱,分工简单,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后来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区分自然经济、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自然经济最本质的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和商品经济相对立;,自耕农经济又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农经济最本质的属性是家庭经营,经营规模狭小;,三者都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1、“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 ) A.手工业经济的生产

3、方式 B.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发达,B,2、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C.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D.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D,3.谚语是民众智慧和经验的总结。下列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 ) A.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B.黄牛过河各顾各 C.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 D.小满芝麻芒种谷,B,4.战国时期,墨子中说:“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黍,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紝,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緌,此其分事也。”这一记载不能说明我国

4、古代自耕农经济( ) A.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而应运而生 B.生产规模狭小且性别分工简单 C.以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为特征 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A,精耕细作是现代人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包括改善农业环境和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精耕细作的基本要求是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争取高产。,二、精耕细作农业的突出成就,二、精耕细作农业的突出成就,1.扩大耕地面积 2.提高复种指数 3.提高土地生产率 4.创造科学育种方法 5.掌握农时,巧用农时,不违农时 6.精耕细作农业的影响,(1)目的: (2)措施:,发展农业

5、生产,垦殖平原地带; 开垦丘陵山区、湖边低地和滨海滩涂,1.扩大耕地面积 2.提高复种指数,二、精耕细作农业的突出成就,(1)方式:间作、套种、轮作复种,(2)影响:土地的利用率大大提高,耧车(汉代),二、精耕细作农业的突出成就,3.提高土地生产率,耕作 技术,农 具,耕 作,排 灌,施 肥,宋元,西汉,唐,耧犁(将合二为一),二、精耕细作农业的突出成就,3.提高土地生产率,耕作 技术,农 具,耕 作,排 灌,施 肥,宋元,西汉,唐,耧犁(将合二为一),曲辕犁(便于),东汉牛耕图画像石 (甘肃嘉峪关市出土),西汉时期的耦犁 (形象图),犁壁,犁评,犁箭,犁铲,唐朝的曲辕犁,二、精耕细作农业的突

6、出成就,3.提高土地生产率,耕作 技术,农 具,耕 作,排 灌,施 肥,宋元,西汉,唐,耧犁(将合二为一),曲辕犁(便于),改进辕犁(进一步),日益提高。中耕(除草墒保技术),兴修水利工程;发明翻车、筒车等提水工具,翻车的模型,水车,二、精耕细作农业的突出成就,3.提高土地生产率,耕作 技术,农 具,耕 作,排 灌,施 肥,宋元,西汉,唐,耧犁(将合二为一),曲辕犁(便于),改进辕犁(进一步),日益提高。中耕(除草墒保技术),兴修水利工程;发明翻车、筒车等提水工具,商周懂使用粪肥和绿肥明清已达注意合理用肥,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的比较简表,二、精耕细作农业的突出成就,4.创造科学育种方法 5.掌握

7、农时,巧用农时,不违农时 6.精耕细作农业的影响,育种:惠选法、株选法 花卉、林木:扦插、嫁接,(1)达到了古代世界的最高水平; (2)奠定了深厚根基。,2、精耕细作的体现 1) 生产工具,3) 水利灌溉,2) 耕作技术,春秋战国: 西汉: 隋唐:,开始使用铁、牛,耦犁、犁壁、耧车,曲辕犁、犁评,垄作法、代田法、 耕耙耱、耕耙技术 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一年三熟,水利工程: 灌溉工具:,都江堰、漕渠、白渠、龙首渠等,翻车、筒车、高转筒车、风力水车等,代田法,西汉赵过推行的一种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方法。在同一地块上的田垄隔年代换所以称作代田法。,筒车,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第一、什么是小农经济

8、?它有哪些特点? 第二、小农经济形成与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第三、小农经济哪些优点和不足?,小农经济,也可以说是自然经济,它是分散的, 且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用来自己消费或绝大部分用 来自己消费,而不是进行商品交换,是一种自给自足 的自然经济。但小农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 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小农 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而 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问题:什么是小农经济?,1、含义:,问题:它有哪些特点?,2、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个体、分散,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生产目的为生活和交税自给自足,性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小农经济形成条件

9、:,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4、小农经济有哪些优点和不足?,生活较稳定,有生产积极性; 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 有利于农业的精耕细作的发展,沉重的徭役,农民时刻面临贫困、 破产流亡的威胁,优点,不足,石刀、石斧,耒耜、青铜,刀耕火种,南稻北粟,排水、沤肥,五谷等,铁农具、牛耕,垄作法,都江堰,耦犁、犁壁,耕耙耱、耕耙,代田法、一年一熟,漕渠、白渠、 龙首渠,翻车,筒车,高转筒车,风力水车,曲辕犁,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主要耕作方法铁犁牛耕 2.主要生产特点精耕细作 3.土地制度的基本特点封建土地私有制 4.主要组织方式男耕女织 (

10、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筒车,高转筒车,风力水车,8、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 A刀耕火种 B耜耕 C石器助耕 D铁犁牛耕,6、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 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 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己生产 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 B. C. D.,7、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发明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这种方法是( ) A.垄作法 B.代田法 C.区田法 D.精耕细作法,5、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 ) A.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B.地主经济 C.封建庄园经济 D.封建国有制下的经济,课堂延伸,A、耕作方式的进步B、土地制度的变化 C、手工业的进步D、赋税制度的变化,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发展主要反映了,A、统治者的雄才大略 B、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封建政权的安危 C、农民起义不断爆发 D、中国“民本思想”和“农本思想”的影响,2、历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主,主要是因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