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课: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培训教材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0779810 上传时间:2020-08-01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6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次课: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培训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第三次课: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培训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第三次课: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培训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第三次课: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培训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第三次课: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培训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次课: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培训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次课: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培训教材(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管理心理学概述 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本节概要 (一)管理心理学理论起源 (二)管理心理学开创阶段 (三)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四)管理心理学的发展趋势,(一)管理心理学理论起源 管理心理学理论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于1940年代末、1950年代初,进一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管理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2.工业心理学兴起 3.人事心理学和工程心理学的出现,(1)社会生产力发展带来的影响 劳资矛盾 科技提高不必然带来效率提高 人是劳动机器的观点落后 研究表明:企业的产量2/3来自技术装备,1/3来自工人的情绪和心理素质 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是分不开的 生产的自动化使得一线

2、工人工作枯燥 对员工的教育程度和文化素养提高 强制与监视的方法落后 管理者认识的提高和转变 经济人向社会人和复杂人的转变 资方意识到: 要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就必须改进劳动者的素质,缓和人机矛盾,来提高工人的积极性和生产效率; 要发展生产,就要改善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领导行为。,1.管理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开始集中大量心理学工作者从事这方面的研究。3,希特勒:同样注重军事心理学研究,他正是靠塑造日尔曼民族是优秀民族,应统治整个世界的心理与信念,才使他成为当时德国民族的象征和青年人的偶像。当希特勒1934年重整军备时,心理学再次成为他军事指挥和国家管理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他曾在政府内阁设立心理

3、参谋团,责令研究,动员心理学 领导心理学 军事生活心理学 战斗心理学,现在,许多研究人员认为,正是两次世界大战,将心理学广泛应用于战争,并取得宝贵军事管理心理学经验,才促成了管理心理学今日成就。,2.工业心理学兴起,20世纪初 德国 闵斯特伯格(1863-1916) 1885年 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 1898年 当选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1915年 一战的影响 工业心理学之父 心理学与工业生产率(Psychology and Industrial Efficiency. 1912 ) 最合适的人 ,最合适的工作,最理想的效果,最著名的研究是:探明安全驾驶的无轨电车司机应具备的特征,心理学家在工业中的

4、作用应该是:帮助发现最适合从事某项工作的工人;决定在什么样的心理状态下,每个人才能达到最高产量;在人的思想中形成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的影响。,3.人事心理学和工程心理学的出现,人事心理学:源于一战和二战,战后人事心理学广泛运用于企业、行政等各种组织。有心理学家根据人的个性心理差异,对职工的选拔、使用和培训、考核等问题进行研究,逐步形成“人事心理学”。 主要内容包括工作分析、人员选拔、职业训练、考核与评价、报酬与奖励、福利与安全、人员沟通等方面。,工程心理学:以人-机-环境系统为对象,研究系统中人的行为,以及人与机器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工业心理学分支。 它的目的是使工程技术设计与人的身心特点相匹配,从

5、而提高系统效率、保障人机安全、并使人在系统中能够有效而舒适地工作。,(二)管理心理学开创阶段,1.梅奥的“霍桑试验”及人群关系理论 (1)照明试验; (2)福利试验; (3)访谈试验 ; (4)群体试验 2.勒温创建的群体动力理论 3.莫雷诺创建的社会测量学 4.马斯洛创建的需要层次理论,1.梅奥的“霍桑试验”及人群关系理论,霍桑实验(Hawthorne Studies, 19241932) 1924年开始,美国西方电气公司在芝加哥附近的霍桑工厂进行了一系列试验。 最初的目的是根据科学管理原理,探讨工作环境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后来梅奥参加该项试验,研究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工人劳动过程的影响。 1

6、933年: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提出著名的“人际关系学说”,在小群体中存在这样一些情绪: (1)你不应该干太多的活。否则,你就是一个“生产冒尖者”。 (2)你不应该干太少的活儿。否则你就是一个“生产落后者”。 (3)你不应该向监工者报告,说任何有损于同伴的话,否则,你就是一个“告密者”。 (4)你不应该同伙伴们保持一定距离或一本正经。例如,假使你是一个检验工,就不应该向一个检验工那样行事。 小集团对工人起这两种作用: (1)保护其成员免于遭受内部成员不当行为的伤害,如生产冒尖或生产落后。 (2)保护其成员免首受管理当局职员的外来干预,如提高产量标准,降低工资率,或阻止他们“闹着玩”,人际(人群

7、)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四点:,(1)人不仅是追求物质享受的“经济人”,而且是追求社会需要和心理满足的“社会人”。 (2)劳动生产率不仅受物质条件与管理制度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职工的积极性。 职工积极性的高低取决于职工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态度,受制于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的影响。 (3)改善企业管理,既要发挥“正式团体”的作用,也应重视“非正式团体”(亲密伙伴或哥儿们团体)的作用。 (4)既要考虑职工合乎逻辑的理性行为,还应重视职工非逻辑性的情感需要。 领导要经常与职工进行意见沟通,尽量满足职工的心理需要,争取使正式组织的经济需要与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要协调起来。,以上新思想、新观点主

8、要反映在梅奥的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等著作中。,评价,优点 人际关系学说突出了生产中人的因素,是管理心理学的一个新起点。 号召管理者掌握一种综合技能: 具有人群情况的诊断能力、掌握对工人进行咨询、激励、引导、信息交流的技能。 人际关系理论的建立,扩大了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丰富了研究内容,为管理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开拓了现代管理的新层面。 不足: 过分强调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对人的心理未做全面深入的分析,相对片面地强调了职工的满意感。,2.勒温创建的群体动力理论,20世纪30年代,德国心理学家勒温借用物理学中“磁场”的概念,把人的过去、现在形成的内在需求视为内在的心理力场,

9、把外界环境因素看成外在的心理力场。 B = F(P . E) B:身体行为 P:个性特征 E:环境 F:函数 人的心理活动是现实生活空间内在的心理力场和外在的心理力场相互作用的结果。 后来把“场”的理论扩大到群体行为的研究,提出“群体动力”的概念。所谓“群体动力”就是指群体活动的方向和对其构成相互作用的诸因素的合力。 群体动力理论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影响群体成员行为从而影响整个群体行为的群体内部因素,包括群体目标、内聚力、规范、结构、沟通、冲突及领导方式。 (2)非正式群体对正式组织群体目标达成的积极、消极影响。 (3)群体对变革的反应过程及特点。,3.莫雷诺创建的社会测量学,1927

10、年莫雷诺迁居美国,从事社会心理学研究,提出了社会测量学理论。是社会测量学的创始人 这种技术采用填写问卷的方法 让被试者根据好恶感对伙伴进行选择,并将这种选择用图表表示出来,这样人们便可以对群体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4.马斯洛创建的需要层次理论,20世纪40年代 人类动机论 金字塔的需要层次 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三)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概况,管理心理学是紧跟时代步伐的 自1940年代末1950年初,管理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1.美国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2.前苏联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3.中国管理心理学的研究

11、概况,1.美国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概况,1950年: 研究范围:工业企业组织管理 内容;职工的士气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从事者:少数心理学家。 1960年; 研究范围:工矿企业、政府机关、军队、学校、医院和政治团体 研究内容:集体中的信息沟通、决策、人际关系组织结构的设计等。 从事者: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学家、数学家等,研究方法: 从单因素分析到多因素的综合分析 从传统实验室的研究到现场实验、参与观察,进行大规模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分析 从静态的观点发展为系统论和应变观点考察管理中的各种心理学问题。,标志事件 1959年梅尔将工业心理学分为:人事心理学,人类工程学和工业社会心理学

12、,得到承认。这里的工业社会心理学实际上就是管理心理学。 1961年弗洛姆和梅尔撰写“工业社会心理学”的综述评论,提出两个基本研究模型: (1)以个体为分析单元,研究劳动的社会环境对个人动机、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2)以社会系统为分析单元,研究工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企业中上下级的关系,生产班组和较大组织系统的社会心理问题。 1964年李维特发表了“组织心理学”的综述评论,介绍了1954-1964年的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1)管理心理学队伍在不断扩大,除了以心理学家为主体外,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也参加到研究团体中来。 (2)研究的范围已由工业组织扩大到政治团体、公共结构、政府机关、军队、医院等各

13、种组织。 (3)在研究方法上,逐步从单因素分析发展到多因素的综合分析;从过去传统的实验室研究方法发展为现场实验以及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等。 (4)研究方向逐渐趋于综合化。1960年末期出现“组织行为学”,从各有学科的综合观点来研究组织中的行为规律。,2.前苏联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概况,十月革命以后,前苏联国内建立了许多心理技术学实验室,主要从事职业选择和职工咨询工作。 原苏联管理心理学研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把人的因素,特别是人的心理因素看成是管理高效的关键。把人看作是社会系统中的主要成分,从系统的高度分析人的心理本质,从而确立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方针。 第二,强调领导人行为的心理分析,把

14、领导者看成是管理者、执行者、教育者、社会政治活动家和普通劳动者,重视领导者的职业特征与心理特征的分析以及领导者素质结构、领导作风等的研究。 第三,突出管理的教育方向,加强对职工的职业技术培训和政治思想教育的研究。第四,加强集体的社会心理问题的研究,强调社会主义劳动集体具有劳动、社会政治、社会生活、教育、保护和自我调节等多种职能。,3.中国管理心理学的发展,管理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最早产生于西方,但是并不等于东方就没有管理心理学。在大禹治水、四大发明、万里长城、都江堰、大运河等实践活动中,以及孙子兵法、三国演义、红楼梦等文化遗产中,有许多管理心理学思想。而且,我国很早就提出的人治和治人学说,以及儒

15、家和法家的思想,几近完善的权术和心术方面。心术,特别是心战,蕴含丰富的管理心理学思想。,1.早期发展阶段 1935年 陈立 工业心理学概观 2.初步形成80年代初 3.迅速发展,近年来,我国管理心理学研究主要是围绕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进行的 如在激励问题方面,创立了精神的、感情的激励,这比国外所讲的外在激励、内在激励前进了一步。 对领导的研究也是一个热点课题,改革开放对各类领导者的素质、行为、作风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有关领导行为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 十几年来,中国宏观与微观组织不断进行改革与调整,组织及其变革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人们日益重视企业文化问题,突出表现在企业文化研究成果增多的

16、势头。此外, 改革中的中国人的现实本性及其变化,群体行为及人群关系 一些院校的学者为配合人事制度的改革,还研究和运用了人员功能测评的理论和技法。其中一些成果较有影响。,(四)管理心理学的发展趋势,1、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方向、新理念:建立学习型组织 要从传统的科层等级组织改为扁平型的更为放权、自主管理、自主决策的学习型组织 21世纪的管理学将更加心理学化 谁主沉浮?“以人为本” 企业就是人 人是企业的首要资源 人是企业的主体,2、管理心理学学科的分化加剧,日益形成以管理心理学为主的学科群 企业管理心理学、学校管理心理学、科技管理心理学 跨文化比较管理心理学、职业心理学、领导心理学、人事管理心理学,激励上的特点:,跨文化管理心理学,3、社会变革、知识经济、网络化信息时代的管理心理学面临着许多新课题 下岗职工 知识经济 金融风暴 价值观的更新,2、“人能合群”的组织管理学说 荀子提出,“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他认为人能合群(即构成社会组织),是人与动物的根本不同。 人为什么合群呢,在与人能“分”(即指不同的社会地位、职务),“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