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畜牧管理}农业科技创新与三农发展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0761879 上传时间:2020-08-01 格式:PPTX 页数:56 大小:923.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与畜牧管理}农业科技创新与三农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农业与畜牧管理}农业科技创新与三农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农业与畜牧管理}农业科技创新与三农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农业与畜牧管理}农业科技创新与三农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农业与畜牧管理}农业科技创新与三农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与畜牧管理}农业科技创新与三农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与畜牧管理}农业科技创新与三农发展(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科技创新与“三农发展”,徐金海 扬州大学商学院,结构安排,农业科技政策的内涵与意义 农业科技政策目标与内容 农业科技政策的现状与改进,一、农业科技政策的内涵与意义,(一)农业科技政策的内涵 (二)农业科技政策的起源,(一)农业科技政策的内涵,“农业科技” 是农业领域内的现代科技,即在农业领域内(包括产前、产中和产后),基于科学实验之上包括生物、化学、机械等各方面的现代知识、应用现代知识的技能以及为保证“生产”和应用这些现代知识和技能。 “政策”是由国家执政党或政府制定和颁布,并在一定资源支持下经由一系列活动的展开以预期达到一定公共目标的法律、法规、规划、决定和一系列具体的活动等,其本质是对

2、社会价值所做的权威性分配,其基本作用是对社会活动进行规范、引导和激励。,“农业科技政策”是政府为了社会经济发展而确定和落实的关于农业科技发展和应用的一系列战略、法规、规划、纲要以及相关的投资和制度化活动。具体包括: 对于制度化农业科研体系的构建、巩固和完善; 对于农户应用现代科技的生计系统的同步提高和改善; 对于两大系统之间联结体系,如农业推广体系的构建和发展等。 具有一般政策的基本作用,即对农业科技活动进行规范、引导,并提供激励; 也具有一般政策的本质,即对农业科技领域内的社会资源作权威性分配。,(二)农业科技政策的起源,市场、政府与政策 产业、产品特性与政策 现代科技与政策 现代农业与政策

3、,市场、政府与政策 市场失灵 市场经济体制下政策形成的逻辑起点 市场经济自发调节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或局限性,对某些经济活动领域,无法实施有效调节。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市场经济本身在不能解决社会目标问题垄断 市场经济无法承担公共职能公共产品、外部性 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信息不对称,政府(有限政府) 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需要政府介入经济生活 政府政策干预的目标 对宏观经济进行总量控制和政策控制,从而使国家经济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基本平衡,以实现经济的稳步增长。 政府政策干预的缺陷 有限理性 有限信息 有限决策,产业、产品特性与政策 农业和农产品所具有的高度不可替代性 农业和农

4、产品生产经营所具有的风险性 市场风险:起因于经营信息的不完备。 自然风险: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控制力不强以及劳动对象对多变环境的适应力较弱。自然风险在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及新材料等的应用,为经营者规避风险创造了条件。如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网络的扩展,能为经营者及时提供更为完备可靠的经营信息;新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推动了设施农业的发展,增强了生产者对小气候的控制能力;以生物技术为基础的抗性育种和生物品质改良,能大大提高农业劳动对象对不良环境的抵御能力。如此等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外在不良因素对农业经济系统的冲击,增加其运行的稳定性。,现代科技与政策 科技发展不断突破人类认识的极限,引发新

5、的科学和技术革命 如:航天、纳米、人工智能、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分子生物等科学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技术的不断进步 对微观世界的研究:基本粒子、基因、微机械、微加工、纳米材料 对复杂系统的研究:网络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系统、大脑和生命系统,当今世界科技进展,光子传播的停顿 证实宇宙暗物质的存在,4个夸克组成的新粒子 夸克胶子等离子,DNA上的纳米晶体管 分子马达,控制单分子行动的方法 超大容量纳米储存材料,SARS病毒 克隆技术获得人体胚胎干细胞,破译人类第14号染色体 人类基因差异图,生物进化与NDA的关系 神经回路与疾病的关系,4个夸克组成的新粒子(2003) 夸克胶子等离子(2005),在现代

6、科技的引领和推动下,人类正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演进,科学技术不断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驱动力和人类财富形成的主要源泉。,自主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全球化并没有改变国家间竞争的本质,只是改变了竞争形式 发达国家通过在世界网罗人才、控制知识产权等获得竞争优势 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文化安全问题 现代科技发展成为国家发展战略 美国:保持科技前沿的领先地位 英国: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核心 日本: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立国 韩国:以科技为基础的发展政策,科技投资作为战略性投资,亿美元,

7、来源:美国科学基金会(NSF),联邦研发资金第50卷,2003年美国联邦政府预算达到1180亿美元,英国1999年起3年内追加14亿英镑投资,英国政府研发预算(1981-2001),亿英镑,来源: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OECD),主要科技指标2003,2010年R通过发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推广效益显著的农业技术,提高农民素质和生产技能,增加他们的科技意识及市场经济观念,给农业植入自身的“造血”机能。 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于1990年正式实施。该计划以形成效益为目标,大面积推广效益好、见效快的科技成果,促进科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攀登计划:1991年以指导和指令相结合的基础性研究计划。该

8、计划在农业、能源、材料、信息以及人口、医学、资源、环境、生态、防治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开展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为重大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基础。研究项目分为自选课题和重点课题,从数学、化学等7个基础学科,能源科学、材料科学、基础农学等8个应用基础学科中选择79个优先领域,给予重点支持和发展。 百人计划:1994年中国科学院确定在生化工程、金属有机化学、凝聚态物理、强光光学、信息生态等15个学科领域实施“百人计划”。招聘选拔优秀人才,予以重点扶持、强化培养,促使他们成为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国家973计划1997年6月4日,原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决定,要制定和实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

9、随后由科技部组织实施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亦称973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办时间为1985年,该基金面向全国,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资助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部分应用研究,重点支持具有良好研究条件、研究实力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 近年来的各种各样的农业科技支撑计划或项目,三、农业科技政策的现状与改进,(一)农业科技政策的现状 (二)农业科技政策的改进,(一)农业科技政策的现状,(二)农业科技政策的改进,推进创新型的农业发展方式 熊彼特(18831950)Schumpter,J.A.的创新理论。美籍经济学家。 190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随后游学伦敦,求教于A.马歇尔。

10、1932年迁居美国,任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直到逝世。代表作:1912年,经济发展理论 创新的内涵 基本假设完全竞争经济中存在一种没有利润、利息、储蓄、投资和非自愿失业的静止均衡状态,称之为“循环流转”,它像动物的血液一样,年复一年地以相同方式运转。但随之而来的经济发展将打破这种均衡。经济发展是经济生活本身发生的非连续变化与移动,是某种破坏均衡而又恢复均衡的力量作用的结果,这种力量就是创新。,创新的定义:建立新的生产函数,即建立新的要素组合比例、或生产方法新组合。 创新主要应是一个经济概念,而非技术概念。 创新是将发明应用到经济活动中去,增加产出效益。有了技术发明,没有应用到生产中去,不能叫做创

11、新。束之高阁的发明,不但不会促进生产力,还会损耗生产力。 创新的类型 提供一个新产品可以满足新的欲望和需求 引进一种新方法以更快更好的方式生产 开辟一个新市场适时全方位、多层次衔接需求 采用一种新原料可提供更高质量的商品 实行一种新组织形式制度变革,节约交易成本,不同的农业发展方式选择 资源型 主要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如中东。 依附型 依赖于国外的资本、技术和市场,如一些拉美国家。 创新型 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创新型国家,非创新型国家,目前世界上约有20个左右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非创新型国家,中国的创新能力居发展中国家中的位置,我国农业

12、发展方式的选择 我国特定的国情和需求,决定了不可能选择资源型和依附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必须走创新型农业发展道路,推动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根本转变;使农业科技创新成为农业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全社会的普遍行为;最终依靠农业制度创新和农业科技创新实现农业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需要 突破人口、资源、环境瓶颈的需要 保障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的需要 科学技术基础和能力也已经具备,创新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要求 自主创新 加强原始性创新,努力取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 积极促进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要特别注重简单技术转移与消化吸收之间的区别 技

13、术转移:先进技术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而不管后一国采用这项先进技术后能否复制出来。 技术吸收:先进技术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而且后一国采用这项先进技术后能复制再生产出来,亦称“技术扩散”。这是” “创新模仿”,即通过购买产品、合资合作等形式,对创新进行解剖、分析和复制,并投入生产的过程。 二次创新: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对模仿的创新技术进行改造,克服缺陷、更新功能的活动。 加强集成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构建农业科技进步创新体系 要理顺产学研三大功能块的关系。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分工愈来愈不明确,学科重复建设问题十分严重,无形中造成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生产

14、部门、教学部门和科研部门的“趋同”现象十分严重。 从以科研教育改革为重点向整体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转变。 培育农业科技进步创新主体 农民农民人力资本存量不足。目前,4.9亿农民中,文盲7.5%,小学29%,初中50%,高中及以上仅有13%。农民抽样调查资料显示,转移到非农业的全部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初中、高中文化程度的比重分别为23.5%、62.9%、10.2%,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劳动力占总量的12.7%。,企业家目光敏锐、风险意识、经营能力。 熊彼特强调,创新力量来自企业家。 经济发展的主体是企业家,动力是个别企业对垄断利润的追逐和企业家精神

15、。 驱动企业家创新,除追逐超额利润外,还有三种力量即企业家精神: 发现一个私人商业王国的愿望; 征服困难和表明自己出类拔萃的意志; 创造和发挥自己才能带来的快乐。,构建适用技术为主体的技术体系 高新技术 广义上的高新技术是指各个行业内,最高级别、最具有创新性的技术。 狭义上的高新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医学技术、光电技术、精密机械技术、空间技术、超级能源技术、海洋探索技术 对高新技术的态度 是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没有高新技术的国家,只能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 片面追逐高新技术,有限资源过多配置到并无国际优势的产业,会导致产品成本过高,丧失竞争力;破坏本国的经济发

16、展的自然路径,欲速则不达。,中间技术:介于高新技术和传统技术之间的技术 特点 技术原理简单,容易掌握 生产设备简便,投资节约 市场适应性强,产品销路好 原料依赖性小,生产成本低 组织管理简单,适合发展中国家的低管理水平 舒马赫( Schumacher,E.F.):小的是美好的( Small is beautiful)发展中国家必须开发适合自己的中间技术、小型技术,为穷人创造就业机会;劳动力整体素质差,即使使用先进技术,产品质量也可能较差。,适用技术:适合一国发展阶段、发展情况的科学技术 特点 是一个动态概念; 不一定是国际上最新的技术; 但可能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最新的。 印度的雷迪(Reddy,A.)认为: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满足人多方面的需要,工作与传统文化交融;提供就业机会,采用地方资源,消除发展的不均衡。 适用技术将本国要素现状、市场规模、社会文化环境、吸收技术创新的能力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