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动拉延成形改教学案例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0725302 上传时间:2020-08-01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3.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动拉延成形改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单动拉延成形改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单动拉延成形改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单动拉延成形改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单动拉延成形改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动拉延成形改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动拉延成形改教学案例(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Dynaform 单动拉延成形,(1)建立模型:前处理器或CAD软件(如UG、CATIA、PRO/E等)建立面模型,存为IGES、STL、DXF等文件格式,导入Dynaform系统。 (2)网格划分:用网格划分工具对板料、凸模、凹模、压边圈进行网格划分,检查修正网格缺陷(包括单元法矢量、网格边界、负角、重叠结点和单元等)。 (3)属性参数:定义板料、凸模、凹模和压边圈的属性,以及相应的工艺参数(包括接触类型、摩擦系数、运动速度和压边力曲线等)。 (4)调整:调整板料、凹模、凸模和压边圈之间的相互位置,以确保模具动作的正确性。观察凸模和凹模之间的相对运动。 (5)计算求解:设置好分析计算参数,

2、然后启动LS-DYNA求解。 (6)显示分析:将求解结果读入Dynaform后处理器中,以云图、等值线和动画形式显示数值模拟结果并分析调整。,一、处理步骤,1.打开文件 点击菜单File/Open,打开eta/DYNAFORM5.6安装路径下的培训文件,屏幕上显示几何模型。,二、前处理,4.基本参数设置 进入General页面,将标题改为“single-action”,其他参数不做修改,使用缺省值。,二、前处理,.板料定义 进入lank页面,添加有限元模型blank。并定义板料材料及其属性。,二、前处理,.工具定义 进入页面,分别定义凸模、凹模和压边圈。 6.1凹模的定义,二、前处理,6.2凸

3、模的定义,二、前处理,6.3压边圈的定义,二、前处理,.工具定位 单击Tools页面右下角的Positioning按钮进入工具定位对话框。,二、前处理,.工序定位 成形默认产生了两个工序,一个压边工序,另一个是拉延工序。选择closing工序为当前工序,将默认的closing设置成与图所示。,二、前处理,选择drawing工序作为当前工序,将默认的drawing设置成与图所示。,二、前处理,. 动画显示,二、前处理,10. 任务提交 单击菜单栏的JobJob Submitter系统弹出对话框。,二、前处理,用户可以按下Ctrl-C刷新估算时间,提示.enter sense switch:等待用

4、户输入切换命令。 sw1-输入一个重启动文件,然后终止计算; sw2-刷新估算完成计算的时间,并且继续进行计算; sw3-输出一个重启动文件,并且继续进行计算; sw4-输出一个d3plot结果文件,并且继续进行计算。,二、前处理,1、单击eta/DYNAFORM主菜单上的PostProcess菜单中启动eta/POST。,2、选择File/open,打开d3plot成形模拟结果文件。,d3plot是成形模拟的结果文件 d3drlf模拟重力作用的结果文件 dynain文件是板料变形结果文件,三、后处理,3、工具栏如图:,在下拉菜单中,选择All Frames,然后单击Play按钮进行动画显示变

5、形过程。,三、后处理,4、成形极限图 表示板材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变形极限。是评定和判断板料成形性能最为简单和直观的方法。横坐标为横向应变,纵坐标为纵向应变。,大部分节点处于安全区和不变形区,没有拉裂区,符合要求。,三、后处理,5、板料的厚度变化 算出减薄率和增厚率,是否在合理范围内,最大增厚率应在20%以内,变薄率在30%,符合要求。,从图中可以看出,减薄率为,增厚率为。,三、后处理,6、等值线图 表示强度、高度、温度、应力、应变等分布情况。“*”是改物理量的最大值,“o”是改变物理量的最小值。 6.1方向应力等值线图,三、后处理,6.2厚度分布等值线图,作业:将本节课的内容做成实验报告的形式,并分析后处理结果。,三、后处理,谢 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